《骁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骁雄- 第2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风云心中暗道:“看来刘知远还没有撤军,不如我急骑赶往他军中,要不然,大军来来去去岂不是误事?”

    想到这里,李风云已经无心与刘崇应酬,拱手问道:“不知大帅现在驻扎在哪里,我有要事要与大帅商议。”

    刘崇奇道:“将军何不再等些日子?”

    李风云答道:“实不相瞒,我想劝说刘帅先不要撤军,屯兵边境,随时威胁契丹。如有可能,派一支奇兵,效法冠军侯旧事,袭扰契丹,让契丹人夜不能寐。”

    刘崇略一思量,明白李风云的意思,道:“这事我不能为大帅做主,不过我可飞鸽传书给大帅,请他在阳武谷再整军几天,等待与将军见面。

    李将军,契丹人并不好打,我军此战虽阵斩七千敌酋,但我军的伤亡也不少。要不然也不会直到现在还留在阳武谷整军。”

    李风云点了点头,契丹铁骑的战力,他又如何不知?问清了刘知远大营驻扎的地点,便连夜启程,只带了丁虎、丁豹两名亲卫,离开太原城,直驱阳武谷而去。

    经过三天三夜日夜兼程,傍晚时分,李风云赶到了阳武谷。

    刘知远、郭威等人早得到了刘崇传来的消息,听闻李风云已经来到营门之外,急忙率众出营迎接。李风云是天下闻名的名将,曾经掌管风云卫,现在麾下虽只有一个游击营,一千两百人马,但那曾经的赫赫战绩,让人生敬,亲自出营迎接李风云并不掉身份,反而会让满营将士赞赏。

    “李将军,白团卫村一别,不觉经年,当初阳城一战将军的英姿,犹教本帅记忆犹新。”刘知远大声道。

    李风云急忙回礼,道:“本来早该来拜会大帅,只是江湖事务繁多,不想耽搁到现在。”

    “不要紧,不要紧!”刘知远哈哈大笑,“来了就好,今日本帅专程为李将军的到来开了酒禁,不醉不归。”

    李风云还没来得及答话,郭威已经上前,大声道:“李老弟,想死老哥了,好久没有在一起喝酒聊天,郭荣、匡胤、匡义那几个小子常常问老哥:‘李风云那小子是不是把我等忘了?’弄得老哥不知该如何回答。”

    一阵寒暄过后,李风云被接进了帐内,军中重将,还有但凡与李风云有些交情的小将都被找来,众人轮番来灌李风云,一顿狂饮,从日暮一直喝道半夜子时方才散去。饶是李风云酒量不小,也被灌得天旋地转,昏头昏脑,肚中如翻江倒海一般。

    一觉睡到次日日上三竿,李风云这才醒来,只觉得喉咙如火烧一般,脑袋里疼得要命,酒气仍未散尽。

    狂灌了一壶水,洗漱完毕,李风云运转真气化去酒气,这才觉得舒服了许多。

    仔细思量了一下,昨夜的事如一团浆糊般想不清楚,也不知昨夜有没有向刘知远提过他的来意,更不知刘知远的意思如何。

    不管怎么说,今天李风云打算好好与刘知远谈谈,希望刘知远能以天下为重。

    正在思忖间,帐篷帘被挑起,丁虎引着郭威走了进来。

    郭威笑道:“李老弟,昨天睡得可好?”

    李风云抹了抹额头,答道:“睡得倒是不错,跟死猪一般,只是头痛得要命。”

    郭威哈哈大笑:“军伍种的粗鲁汉子,你莫怪那些杀才。你的来意刘刺史已经传书给大帅,大帅很清楚。大帅正在帐中专程等你,专门与你讨论此事。对你的意见,大帅可是很重视。”

    虽然知道这是刘知远笼络人的手段,但是李风云心中仍旧一股热潮翻动,一阵感动。比起石重贵,刘知远实在是强太多了。

    注1:五代时的太原城城墙高大,守备完善。宋太祖赵匡胤两次北征北汉,两次在太原城下铩羽而归,不是没有原因的。

    第一次攻打太原,发生在宋开宝元年(968年)十月,李继勋等因久攻太原不下,辽军又至,遂引兵南归。北汉军乘机发动追击,进掠宋晋、绛(今山西绛县)两州。

    第二次攻打太原,发生在宋开宝二年(969年)三月,当时赵匡胤征发当地民工数万人,修筑长墙包围太原城,并筑长堤,引汾水灌城,多方进攻,长达三个多月,都无法破城。正值天气酷热,宋军很多人患上破腹病,这时听到辽军出兵救援北汉的消息,宋军仓皇退兵。辽与北汉联军追击宋军,宋军大败而逃。

    宋开宝八年(975年)十月,宋太宗赵匡义第三次北征北汉,再次决汾水灌城,同样也没能攻下太原城。但是这次不同,因为宋军在白马岭大败耶律沙和冀王敌烈率领的辽国援军,辽国已经无力再发援军。在外无援兵,内无斗志的情况下,刘继元于五月初六出城投降。

    至始至终,太原城都没有被宋兵攻破。

    夺下太原城后,赵匡义认为太原城太过坚固,容易被人用来割据,同时,太原城出了太多的皇帝,似乎真是个“龙城”,所以命令火烧太原城,然后又水灌太原城,拆毁了太原城的城墙。

    太原城后来虽然被重建,但城墙等防御手段远不能跟五代时相比。


………………………………

第四百二十五章 失策

    “李将军,你的建议,本帅已经知道。”见到李风云,刘知远没有客套,直接开门见山,“你的想法很不错,只是本帅也很为难。”

    李风云心中一沉,刘知远毕竟是刘知远,不管他表现得如何,仍旧只是一个枭雄,终究逃不开自己的利益:“风云只是草莽中的一个野人,以前听人说过一句话,觉得很有道理,不知大帅愿意听还是不愿意听?”

    刘知远点头道:“李将军的话,本帅岂有不听只理?不知是哪一句话?”

    李风云紧盯着刘知远,缓缓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这句话出自《左传?新序?杂事》,说的是魏文侯的事。

    魏文侯外出游历,看见路上有个人反穿着皮衣背草料。魏文侯很奇怪说:“为什么反穿这皮衣背草料?”

    那人回答说:“我喜爱我皮衣上的毛,怕毛被磨掉,所以才反穿皮衣。”

    魏文侯说:“可是如果皮被磨光,那毛也同样没地方依附了呀?”

    这个故事还是以前杜如月讲给他听的。可是往事历历在目,伊人却不知身在何方。

    帅帐中只有刘知远、郭威和李风云三人,郭威见状,猜到了李风云的想法,道:“李老弟,你误解大帅了。大帅又岂是心疼自己羽翼?

    李老弟,你不妨听大帅把话说完。”

    李风云心中不信,朝刘知远拱手道:“大帅请讲!”

    刘知远轻咳一声,道:“李将军对本帅有此误解也不怪你,当初在阳城之战之时,本帅的境况的确不好,存了些私心,养寇自重。如今看来,是错了,悔之晚矣!若非当时纵虎归山,又哪来今日这般局面?

    不过,那时本帅也只是存有自保之意,并无其他的想法,不管李将军如何看本帅,这句话还是要跟李将军说清楚。易地而处,请问李将军又当如何?

    知远一声并无太大的野心,只想拯救黎民于水火。

    不错,当时如若本帅与杜帅齐心合力,是有机会将耶律德光留在河北的。即便做不到,也能将契丹大军大部留在河北。可是这即使这样做了,又有多大的作用?

    本帅祖上原本是沙陀人,对草原部落了解颇深。

    杀了耶律德光,重挫契丹军,虽然暂时会给契丹很大的打击。可是草原部落就像是狼群,杀掉一头头狼,用不久以后,新的头狼又会站出来。至于精兵,除非将契丹人杀光,将草原上的人杀光,否则,草原上从不缺少精兵。

    在草原上,不够强壮的人是不可能活下来的。

    没有了契丹的威胁,朝廷必定会转过身来对付我刘知远。

    李将军,你也是风云卫的统领,你应该知道,你、我其实代表的并不是只是自己,而是代表着一批人。

    我刘知远可以不做这河东的节度使,甚至可以不在乎这条性命,在疆场上冲杀了这么些年,早已经将生死荣辱看淡,可是换作李将军,你能放得下曾经跟你出生入死的将士落得一个颠沛流离,甚至食不果腹的下场吗?

    朝廷换一个人来镇守河东,谁又能保证他比我刘知远做得更好,能够抵御得住草原部落的南侵?

    至少,在河东,有我刘知远在,本帅可以保证,本帅绝不会容许契丹人从河东杀入中原。本帅可以保证,我刘知远是忠于大晋,忠于中原的黎民百姓的。本帅绝不会做出引狼入室的事情来。

    换一个人来,他能保证吗?”

    李风云低下头,他也知刘知远当初的养寇自重之法是迫不得已,刘知远说得没错,若是换作他,同样的情况下,他未必不会做出同样的事情来。

    老实说,以刘知远的实力,如果真要扯起旗帜造反,以大晋如今的情形,其实对他也无可奈何。太原城他看过,面对这样一座雄城,李风云也觉得无能为力。

    至少现在看来,刘知远在河东这一块的确做得不错,在天下割据的群雄中,他算是非常不错的一位了。

    只是他心中这道坎过不去,心里总觉着堵得慌,如同吃了一只苍蝇一般,说不出的恶心,所以他才会对刘知远、杜重威这般不满。

    其实对于李风云来说,谁做皇帝,他并不在意,他仅仅不想看到中原的苍生再受那战火之苦。

    “这些话,我刘知远也只能对李将军和几位信得过的人说了!”刘知远叹了口气,接着道,“话扯远了,坦率说,关于李将军所说的派一支精骑,劫掠草原之策,本帅并不赞同。”

    “这是为何?”李风云问道。

    “李将军,你没有去过草原,所以难怪不知草原的情况。”刘知远苦笑一声,“派一支精骑前去草原并不是那么简单。

    草原广袤无边,常常走十多天看不到一个人烟,其中又有荒漠,如果没有熟悉草原的人带路,几千人贸然进入草原,非但起不到任何作用,很有可能还没有找到一个草原部落,就已经被恶劣的草原所吞没。”

    “河东这么大,找几个去过草原的人应该不是难事吧!”李风云有些不服。

    “在河东找几个熟悉草原的人当然不难,不瞒你说,我河东历年来向草原派出的探子不少,他们都可以做为大军的向导。”刘知远解释道,“可是阻止我军进入草原的并不止这一点。要支持几千精骑千里远征,粮草器械如何运送?粮道如何保证?

    几千精骑的粮草供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以我河东现在的情况,是无论如何也负担不起的。就算是大晋举国之力,恐怕都难以维持。”

    “难道不能以战养战?”李风云问道。

    “你是说以劫掠补给?”刘知远摇摇头,“中原的将士与契丹人不同,契丹人赶着一群牛一群羊就敢南侵中原,可是中原人不成。一则顿顿都是牛羊肉,中原的将士并吃不惯,再则,北方严寒的气候,中原将士也不习惯,水土不服,用不了多久,将士就会大批病倒。”

    李风云呆了,他没想过这些事情。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刘知远道,“在中原,要训练出一名合格的骑兵,并不容易。可是在草原上,随便拉一名牧民,给他武器和盔甲,他就是很好骑兵。

    我河东现在的骑兵也才只有五千,这五千骑兵真要拉出去与契丹人对阵,最多能与三千契丹骑兵拼杀个相当。

    千里奔袭,必撅上将军。就算我河东精骑一切顺利,杀到敌军某个部落,战力又剩下多少?最多能有一半战力已经算是很不错了,凭着这点战力,去袭击几千人上万人的大部落纯粹是找死,去袭击几百人的小部落,对契丹根本造不成什么影响。甚至连牛羊肉的补给都补充不全。

    几百人的小部落突然在草原上消失,这种事在草原上几乎天天都在发生。根本不需要我们去做。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李风云听了刘知远的解释,忽然感觉自己太冒失了,太自以为是了,不由得冒了一身冷汗。这件事提醒了他,他似乎太轻敌了。

    这些年,他打过了几场大胜仗,心气渐渐高了起来,眼界也高了起来,隐隐觉得自己天下第一。可是听刘知远这一番话,李风云觉得之前他的确想得太简单了。比起刘知远这样的老帅,他还有一定的差距。

    见李风云满脸羞愧的样子,刘知远呵呵一笑,道:“李将军,你没去过草原,不知草原的事并不奇怪。说实话,你天生便是一名天才将军,不用人教,凭着本能就能打胜仗,这教本帅很羡慕你。

    比如你的另一个建议,让我军陈兵边界威胁契丹,就是一个很好的主意。

    本帅与诸位将军都商量过了,决定采纳你这条建议。不但会陈兵边境,本帅还会做出一些佯动,吸引契丹人的注意,本帅想,契丹在我河东这般,不放三万契丹兵马防备本帅,恐怕是睡不着觉的。

    而且这样,我河东的粮草负担也不至于太大。”

    李风云心中稍慰,他此次赶到阳武谷总算也没有白来。

    刘知远话锋一转,道:“李将军,哪一天你在开封呆得不如意了,我河东军永远欢迎你。你放心,如果你觉得我刘知远做事不地道,你随时都可以带着你的部属离开。本帅绝不为难你!”

    李风云一呆,他没料想到刘知远会在此时如此直白的拉拢他。

    刘知远呵呵一笑,道:“李将军不必急着回答本帅,这句话算是本帅对李将军的一句承诺,你记在心中便可。”


………………………………

第四百二十六章 山雨欲来

    阳武谷大胜契丹的消息传到开封,大街小巷立刻响起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酒楼茶馆中,立刻取代了礼部侍郎马上疯的传闻,成为众口交相议论的火热话题。

    “爷早就说过,风云卫出马,没有办不成的事。”一名手提鸟笼的富家公子满脸骄傲地说,虽然风云卫已经早就不存在了,可是开封府的百姓仍旧执着地把游击营叫做风云卫。

    “不对呀!我听陈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