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四十九讲 玛欣德尊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阿毗达摩四十九讲 玛欣德尊者-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萨度!萨度!萨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阿毗达摩第十八讲:六个杂心所中的精进、喜、欲心所 
 

阿毗达摩第十八讲:六个杂心所中的精进、喜、欲心所



第三期宝峰禅寺止观禅修营
阿毗达摩第十八讲
六个杂心所中的精进、喜、欲心所
玛欣德尊者2009。05。04讲于江西佛学院



我们大家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大德、贤友们,晚上好!

昨天晚上我们一起共同学习了精进,我们用两种方法来讨论精进:第一就是如何来培育正精进,第二,什么是中道的精进。但是,在我们实际禅修的过程中,有时候也未免因为一些习气、一些烦恼的显现或者身心的原因,会使我们失去精进,或者我们会怀疑为什么我要这么辛苦地坐在这里,我为什么要修行?或者有时候由于欲乐的目标显现,我们会对自己的修行很沮丧,对修行、对法、对自己失去信心。

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很有必要来激发精进。我们应该要思维为什么要精进?如果我们会感到怕,才会精进。如果不会感到怕,我们就不会精进。到底怕什么?换而言之,我们为什么要选择精进,要来修行呢?因为我们会怕,怕什么?怕有八种事情。佛陀曾经教导过八种可以激起悚惧感之事。任何一种悚惧感都可以成为激发精进的近因,也就是直接因。

第一种,应该思维生之苦。生,往往容易被人理解成出生或者生产。这对于在座凡是做母亲的女性而言,就应该能够体验到。但是,在这里说到的生,并不仅仅只是女性体验的,而是只要我们生而为人,生而为众生,我们就必须得经历生之苦。生,对于我们人来说,要经历入胎之苦、住胎之苦、出胎之苦。

例如:住胎之苦。我们现在生而为人,投生到善趣,但是我们的生命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开始的?我们生命的第一个阶段,第一个时期,是怎么样度过的呢?是很快乐的,很幸福的度过,还是说,我们都呆在一个又狭窄、又肮脏、又腥臭的地方呢?我们的生命第一个阶段是怎么度过的?在宫殿里面度过?还是在莲花里面度过?还是在宝石堆里面度过?是在哪里度过?在母胎里面度过。

母胎是怎么样的?母胎是干净的还是肮脏的?是香的还是臭的?是宽敞的还是狭窄的?大家喜欢母胎吗?喜欢吗?现在如果是雇你,一个月给你一万块钱,你在母胎里面再呆一个月,愿不愿意?在母胎里面动弹不得,很小的生命就是在这么肮脏、腥臭的地方度过,而且要度过多久?通常说到的十月怀胎,至少有八个多月,是不是?但是,只要我们还没有脱离轮回、还没有解脱、解脱生死,这种生之苦我们是必经的。

对于出胎之苦也是。出胎之苦,柔嫩的皮肤,柔嫩的肌肉,就好象被两座山夹着一样,那么挤出来的,对母亲也苦,对小小的生命也苦。我们思维到生之苦之后,就可以思维:大家还愿意继续呆在母胎里吗?还愿意吗?愿意还是不愿意?如果愿意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继续地放逸,如果不愿意的话,我们必须得激发精进。惟有通过精进,我们才不用再经受这样的苦。只要我们现在还是放逸的话,那么这种命运可以幸免吗?能够投生到母胎算不错了,是不是?大家喜欢投生到鬼胎里面去吗?喜欢投生到狗胎里面去吗?喜欢成为鸡蛋、蛇蛋、鱼卵,这些喜欢吗?这些都是属于生之苦。

我们再看看第二种苦是老之苦。在座,我相信没有一个人喜欢老,特别是那些女士们。即使有些男人昧着良心说话:“你太年轻了,你看上去很年轻!”其实你自己可能已经叫鹤发霜皮了,但是,被别人赞一赞,你自己就心花怒放。为什么会这么样?因为对自己不愿意承认自己是老,为什么?因为不喜欢老。老,表现为怎么样?头发掉了、皮肤皱巴巴的、牙齿又掉了、视力又衰退了、耳朵又听不清楚了、记忆力又衰退了、身体开始很多病、健康走了下坡路、青春不再、美丽容颜已经失去了。

我们现在拥有这个生命,必定会走向老,但是还想继续地重复、重复再重复吗?如果不想再重复,我们应当要激发精进,对生、对老有怕我们才会修行、才会想到精进。

第三是病之苦。对于生病,如果我们拥有了这个身体,病是难免的。大家都喜欢健康,都不喜欢生病。但是,并不是因为我们喜欢健康,健康就能够长保。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喜欢生病,病就不会到来,我们仍然会生病。特别是到了上了年纪,我们的身体和健康,已经越来越不行了,这里痛、那里痛,牙痛、头痛、脚痛、手痛。而且,现在的疾病千差万别,每个人都不喜欢、不希望有任何一种疾病降临在他的身上,但是,所有这些疾病仍然会降临在他们身上。为什么会这么样呢?因为我们拥有这个身体。为什么拥有这个身体呢?因为这个是轮回的结果,是我们造业的结果。如果我们不想再重复这种“诅咒”,我们应该精进地修行。

第四是死之苦。每个人都怕死。假如死亡是很快乐、很痛快的话,每个人都想死,每个人都会找死,就是因为我们都不想死,而且生命与生俱来有一种对死亡的恐惧。死亡宣告着我们的生命走到了尽头,我们必须得跟我们喜爱的人、事物要分离、要告别、要永别。即使再亲爱的人,你的父亲、母亲,儿子、女儿也救不了你,也挽留不了你。你拥有万贯家财也帮不了你,即使你可能是呼风唤雨的人,发号施令的人,但是,在死亡到来的一刻,由不得半点自己做主。这就是死亡。

有一句话叫做:“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样是确定的,惟有死亡是确定的。然而,世间上最能够确定的就是每个人会死,最不确定的是我们将在什么时候死,我们将会以什么样的形式死?”是不是?死是必然的,只要有生就必有死,不可能像一些道士一样,追求所谓的长生不老,我们再看秦始皇、唐太宗,明朝的嘉靖皇帝,他们都希望自己长生不老,最后怎么样,还不是死。是不是?就象唐太宗一样,据说就是因为服了道士的仙丹,中了水银毒而死,还是要死的。虽然可以美其名曰:羽化登仙,还是死。所以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即使一个人为了要永葆健康、永葆青春、长生不老,那个是不可能的事,因为这个是生命的规律。当我们会怕死,我们就应该修行、应该精进。

第五是堕落恶趣之苦。为什么我们会堕落恶趣呢?因为有业,什么业?不善业,或者称为恶业。只要我们过去乃至今生我们造作了善业,这种善业就会以潜伏性的方式,称为业力,在等待着机会成熟。而只要我们还没有断除有身见、没有断除邪见,那任何我们过去和今生所造的业,都有可能取得机会成熟。就好象丢在土壤里面的一颗种子一样,只要土地一湿润,或者下了一场雨,或者说气候和水分一旦达到了一定的条件,这个种子就会发芽。

我们在无始生死轮回以来,种了很多的不善业因,造了很多的恶业,这种恶业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成熟,如果在临终的时候成熟的话,那么它必定会使我们堕落到恶趣、苦道乃至地狱。一个人,除非他断除了邪见,否则,他决不可能逃离堕落恶趣的这种“诅咒”。也就是说,惟有一个人在证得了初果,佛陀就很明确地说:“惟有初果圣者才决定不堕恶趣。”只要还没有断除邪见,我们堕落恶趣是不可避免的。就连伟大的菩萨,他也仍然不可能避免堕落恶趣的这种命运。

只要我们看《本生经》就知道,在《本生经》里面,我们的菩萨在还没有成佛之前,他不是也做过鹿、狮子、孔雀、鹌鹑、猿猴等等,是不是?连我们的菩萨都不可避免堕落恶趣,作为我们又哪能幸免呢?所以,如果我们为了避免能够堕落恶趣,今生应该激发精进。在现在还有佛陀教法的时期,还能够证悟圣道、圣果的时期,我们应该激发精进,精进地修行,以期我们能够在今生当中,能够断除邪见,至少要在我们佛陀的时期断除邪见。

一旦断除了邪见,我们可以说,才买到了轮回的保险。这种保险是最高的保险,最好的保险。无论你现在万贯家财,你去买保险,买人寿保险也好、买生命保险也好,它可以保你不死吗?它可以保你不堕恶趣吗?不可能。但是,惟有我们断除了邪见,那个时候过去所造的一切不善业、恶业,它已经没有了温床可以再生成,它只会在我们的生命期成熟,而不可能成为一种令生业而让我们堕落到恶趣里去。

为了要断除邪见,我们应该要修行。要修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够断除邪见呢?我们必须得要透彻地了知五蕴,透彻地了知名色法。我们一直以来都执着于五蕴、名色法为我、为人。因为执取,你相信有所谓的人或者灵魂的存在,这个就称为Sakkàya…diñ;ñ;hi有身见,这是导致我们堕落恶趣的元凶。

只要我们还没有断除邪见,我们的未来是不确定的,可以因为善业往生到善趣,也可以因为我们所造的恶业而堕落到恶趣。至于说我们能够投生到善趣的机会多,还是投生到恶趣的机会多?请不要问我,问大家自己。你可以问你,每天所生起的心念,生起的善念多,还是生起的不善念多,那你就知道答案了。大家每天生起的贪、嗔、痴多,还是生起的布施、持戒、禅修的心念多,哪一种多?贪、嗔、痴多,是吧?它们的比例是怎么样的?多少?请回答,有多少?百分之零,还是多少?几比几呢?对半开,是不是?怎么大家都害羞了?不敢回答。请回答?比例是多少?一比一,对半开,是不是?

如果你一天当中,你生起的善念是百分之五十,不善念是百分之五十,那么你在今生命终的时候,你下一辈子堕落到恶趣的机会是百分之五十。如果百分之七十、八十,你都是生起的是不善念,想着好吃的东西、想着漂亮的衣服、想着化妆、想着儿女、想着家庭、想着赚钱、想着名、想着利,这些都是贪。看到这个人不喜欢、看到那个人又讨厌,这个是嗔。一天到晚胡思乱想,这是掉举,掉举是痴。一天到晚都是在贪、嗔、痴当中打滚,如果你一天到晚,你生起的不善念是百分之七十或八十,那么,你下一辈子堕落到恶趣的机会是多少?所以为了我们不再堕落恶趣,应该精进修行。我们一直要修行,特别是要观照无我,无我能够破除邪见。我们应该观照无我,对于无我的观智,一定要修得很锐利、很敏捷。通过观照诸行法为无我,我们可以断除邪见。断除了邪见,那么我们就可以不用担心,再会堕落到恶趣里去。

第六是以过去的轮回为根基之苦。我们可以想一想自己,在过去生当中,我们什么样的生命状态都做过,曾经很幸福,但也曾经很痛苦。很幸福,我们也许曾经作过转轮圣王、也许做过大王,也许我们曾经做过梵天人、做过天人。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可能轮回为乞丐,为一个痛苦的农夫,或者为牛为马。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可能是苍蝇、是蚊子、是跳蚤、是蚂蚁。还有很多时候,我们是在地狱里面吼叫,在地狱里面受到烈火的燃烧,受到冰雪的寒冷。

在轮回当中我们什么样的状态都做过。但是,到底我们是在哪一样,哪一个趣更多呢?这就看我们的业。如果我们一直以来,我们的习气都是造不善业,都是造恶业,那么很自然而然,根据业果法则,我们就在恶趣里面多。然而,无论我们是在善趣还是在恶趣,即使你过去曾经投生为梵天人,你的寿命无边、你的光明无边、你的快乐无边,现在又怎么样呢?即使你在过去生曾经做过转轮圣王,曾经做过统治一个国家的大王,你拥有无尽的宝藏、拥有很多的宫女、嫔妃、你拥有很多千军万马,现在又怎么样呢?

而更多的我们过去的轮回,可能是变成一个虫子,遭到一大群的蚂蚁在咬,最后把我们吃的支离破碎。或者我们可能是一只可怜的小羔羊,遭到老虎、狮子的撕咬,或者我们可能是一只很可怜的动物,一到晚上,我们在树底下可能会有其它的野兽随时把我们吃掉,失去生命,或者我们在树上又怕蛇又怕其它的动物把我们吃掉。白天也害怕,晚上也害怕。因为我们一旦是动物,我们就没有保护所、没有庇护所。

我们就是这么样在轮回当中,一而再、再而三,这样经过的。如果是堕落到鬼道,我们可能是吃粪便、吃人吐的东西、吃痰、吃鼻涕、吃在产房里面的血,这些我们在那种生命境界里,我们以为那个是美味佳肴。大家喜欢吗?有人点头啊,是在打瞌睡,还是在点头?这些我们都经历过,大家不用笑,你、我、他,大家都经历过,我们都是轮回的熟客。在轮回里面,我们的经验很丰富了。

第七是以未来轮回为根基之苦。我们可以思维一下,我们是否还想继续下去呢?我们是不是还想继续地再投生为动物,一天到晚在恐惧当中生活?我们再看看动物的生命是怎么样,动物能够得到最强、最大的快乐是怎么样?一只动物可以得到的最上的快乐是怎么样?例如:如果是一条狗的话,也许你倒了剩饭给它,这是它们的美味佳肴。但是,它们得到的痛苦是什么?它们的身上长满了跳蚤,它们的皮肤可能会烂掉,最后它们可能会很痛苦地死掉。对于很多其它的动物、那些野生的动物,即使没有人去虐待它,没有人去关它、囚禁它,但是它一天到晚都生活在恐惧当中,一个不小心,就丢失了生命。动物没有后悔的,它一后悔,就付出生命的代价。

对于鬼也是这么样,很多的鬼道,它们也是强欺负弱的,大的欺负小的。而且大部分的鬼都是在饥饿、痛苦、疾病当中煎熬着。

对于地狱,那更不用说了。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现在不精进的话,那我们未来的轮回是不可避免的,未来的痛苦也不可避免。大家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