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中期政治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近代中期政治史-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次协力对付拿破仑。拿破仑率军于1815年6月16日—18日在滑铁卢与 

    反法联军展开激战,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6月21日拿破仑回到巴黎, 

     次日宣告退位。从他回到巴黎重建帝国之日算起,到第二次退位共97天, 

    接近100天,所以历史上称这次事件为“百日”。7月8日,路易十八重 

    新复位。拿破仑被送到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1821年5月5日死于该 

     岛。 



① 柳勃林斯卡娅: 《法国史纲》,商务印书馆1978 年版,第434 页。 


… Page 113…

                   七、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期的清帝国 



          17世纪中叶,正当欧洲的大不列颠岛上发生着翻天覆地的资产阶级 

    革命的时候,在东方,农民起义的风暴也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席卷了古老 

    的中国大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英伦三岛社会政治经济的大变 

    革,建立起了崭新的社会制度;明末农民起义却仅仅推翻了明王朝,而 

    没有改变中国传统的社会制度。满族贵族率八旗兵征服了中原,中国历 

    史又开始了一个新的封建王朝——清王朝的统治。 



                       1。清军入关与各地人民的反清斗争 



          (1)清入关初期的政策和措施 

          1644年(顺治元年),清统治者福临在北京即皇帝位,“号曰大清, 

    定鼎燕京,纪元顺治”,标志清王朝中央政权的确立。面对全国范围内 

    十分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清朝统治者为了夺取对全国的统治 

    权,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首先,大力拉拢汉族地主阶级上层。满族统治者在入关前就确定了 

    笼络和利用汉族降官、降将的基本方针政策。在清朝和明朝的长期战争 

     中,汉族降官、降将为满族贵族出了很大的力,成为清朝不可缺少的依 

    靠力量。入关以后,满汉统治阶级既存在着争夺全国政权的权力冲突, 

    也存在着镇压农民起义的一致利害关系。一部分汉族地主反抗清朝,力 

    求恢复明王朝的统治,甚至与农民起义军余部合作也在所不惜;另一部 

    分汉族地主则因遭受农民起义的打击,转而托庇于清朝的统治之下。因 

    而,清军一入关,就采取各种手段,大力笼络关内汉族地主,以扩大和 

    加强其对全国进行统治的力量和基础。 

          满族贵族进入北京后,打着“复君父仇”的旗号,礼葬明崇祯帝后, 

    营造陵墓,令官民服丧3天,表示自己对汉族前政权的“宽大”和“恩 

    礼”,并拨款修复保护明帝诸陵,春秋致祭,以满足汉族地主对明王朝 

    的眷恋心理,减少他们对新政权的抵触情绪。 

          清王朝对明宗室投诚者,则仍予禄养,不夺其爵。同时,广泛招徕 

    明朝官吏,下令:凡明朝“各衙门官员,俱照旧录用,……其避贼回籍, 

                                               ① 

    隐居山林者,亦具以闻,仍以原官录用”。“凡文武官员军民人等,不 

    论原属流贼,或为流贼逼勒投降者,若能归服我朝,仍准录用。”在录 

    用故明官员的同时,还准许他们举荐“境内隐迹贤良,以凭征擢”。 

          为了笼络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清军进入北京后,立即“遣官祭 

    先师孔子”,又将孔子的后人封为衍圣公,并为孔子加上“大成至圣文 

    宣先师”的头衔,摄政王多尔衮还亲自“谒先师孔子庙行礼”。满族统 

    治者的尊孔活动,对拉拢汉族地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起到了重要的作 

    用。 

          科举考试历来是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 1645年 (顺治二 

    年),清王朝恢复“乡试”,次年3月,在京举行“会试”,4月,又举 

    行了“殿试”。对很多汉族知识分子而言,既然“有出仕之望”,则“从 



① 《清世祖实录》卷八。 


… Page 114…

                      ① 

     逆之念自息” 。清政府开科取士吸引了一部分知识分子,在一定程度上 

     缓和了汉族地主和知识分子的反抗情绪,也加强了满族统治者的统治力 

     量。 

            为了加强对农民起义军和明王朝斗争的力量,减轻在统治关内广大 

     地区所遇到的兵力不足的困难,满族统治者在入关前就建立起了汉军八 

     旗。入关后更加重视对汉军八旗的建设。从清代初年到清代中期,在以 

     满洲八旗驻防各要地的同时,各地督抚多有汉人充任。据统计,顺治、 

     康熙、雍正时期,“八旗人员之任督抚者,汉军十居其七,满洲十居其 

                            ② 

     三,蒙古仅二人” 。 

            其次,宣布减免赋税,注意恢复生产。清军入关后,由于长期的战 

     乱使耕地大量荒芜,农民死亡逃徙,全国呈现一片萧条的景象:直隶南 

                                                                                 ③ 

     部“巡行各处,一望极目,田地荒凉;回顾郊原,社灶烟冷”;山东“地 

     土荒芜,有一户之中,止存一、二人,十亩之田,止种一、二亩者,…… 

                    ④ 

     荒多丁少” 。 

            为了笼络人心、恢复生产、稳定统治,清政府与中国历史上其他王 

     朝初建之时一样,实行了“轻徭薄赋”的政策。清朝统治者从1644年(顺 

     治元年)7月开始,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分别减免田赋,或全免,或免 

     1/2、1/3,或免1年、2年或3年不等。8月,摄政王多尔衮又下令免除 

      “厉民最甚”的辽饷、剿饷、练饷,规定赋税的征收,以万历初年《赋 

     役全书》所载为正额,其余各项加增尽行免除。 

             “轻徭薄赋”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对稳定社会经济起到 

     了一定作用。但是,清军入关后,与明末农民起义军余部以及南明政权 

     的大量战争支出,使清政府仍然面临极困难的境地:“钱粮每岁入数一 

     千四百八十五万九千余两,……各省兵饷一年该银一千三百余万,各项 

                                                                  ① 

     经费不过二百余万,是国家财赋大半尽于用兵” 。清政府极为重视这个 

     问题,甚至在1647年和1649年曾两次把如何解决减赋和足饷作为殿试 

              ② 

     的试题 。 

            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在减免租赋的同时,下令招集流亡人口,开 

     垦荒田。1649年 (顺治六年),清政府下令“凡各处逃亡民人,不论原 

     籍别籍,必广加招徕,编入保甲,俾之安居乐业,察本地方无主荒田, 

                                                                ③ 

     州县官给以印信执照,开垦耕种,永准为业。” 1657年(顺治十四年), 

     清政府又将各地垦荒多少作为考核官吏的一项内容,凡督、抚在一年内 

     垦至六千顷以上者,加升一级;道、府垦至二千顷以上者,加升一级; 

     州、县垦至三百顷以上者,加升一级,……若开垦不实,及开过复荒, 

                               ④ 

     新旧官员俱分别治罪 。清政府的垦荒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到 1658 



① 《清世祖实录》卷十九。 

② 福格: 《听雨丛谈》卷三。 

③ 卫周允:《痛陈民苦疏》,《皇清奏议》卷一。 

④ 《清世祖实录》卷十三。 

① 刘余谟: 《敬陈开垦方略疏》,《皇清奏议》卷四。 

② 《清世祖实录》卷三十一、卷四十三。 

③ 《清世祖实录》卷四十三。 

④ 《清世祖实录》卷一○九。 


… Page 115…

    年 (顺治十五年),河南开垦荒地共九万余顷,每天约增赋银四十万八 

            ⑤ 

    千余两 。其他各省也多有成效。 

          由于满族统治者实行了“轻徭薄赋”、招徕逃亡、开垦荒地等措施, 

    社会经济逐渐恢复,人口与耕地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据统计,1651 

    年 (顺治八年),全国人丁户口1063万余,10年后的1661年 (顺治十 

    八年)达到1913万余,增长180%。1651年的耕地面积为290万顷,1661 

    年则增加到526万顷,增长176%。 

          清军入关后,采取上述一系列的措施,在稳定局势方面起到了一定 

     的积极作用,但是,同时制定的一些错误政策,在各地也产生了不良的 

    效果,遭到各地汉族人民的抵制。 

          首先是圈地。早在入关前,满族的王公贵族就在关外各地设置大小 

    不等的各种农庄,驱使农奴或奴隶进行生产。另外,由于清政府不负担 

    八旗军队的装备,八旗兵遇有出征,要自己置办马匹、器械。因此,清 

    朝统治者在入关前就实行“计丁授田”的政策,分给八旗士兵一定数量 

     的土地,而八旗士兵的生活和军事装备,都来源于所分土地的生产收入。 

    入关后,为满足他们的剥削需要,清政府于1645年1月(顺治元年十二 

     月)下令“凡近京各州县民人无主荒田,及明国皇亲、驸马、公、侯、 

    伯、太监等,死于寇乱者,无主地甚多,……尽行分给东来诸王、勋臣、 

                   ① 

    兵丁人等。”这是清政府入关后的第一次大规模圈地。第二次圈地是在 

     1645年11月,这次圈地的范围被扩大到河间、滦州、遵化等府州县。1647 

    年2月(顺治四年正月)又在顺天、保定、河间、易州、遵化、永平等 

    42府州县内,进行第三次大规模圈地。在圈地过程中,清朝统治者为占 

    夺靠近京城的土地,不但圈占无主荒地,还以“圈拨”、“兑换”、“拨 

    补”的名义,强占大量有主土地。顺治四年以后,大规模的圈占土地活 

     动基本结束,但零星的圈占活动又持续了20多年,共圈占土地16。35万 

     顷,约占当时全国耕地面积的1/30。 

          其次,强迫汉人“投充”和严申“逃人法”。在圈占土地的基础上, 

    清皇室、王公和八旗官员建立了大量庄田。这些庄田一方面要靠从关外 

    迁来的庄丁(农奴)进行生产,另一方面,为了补充庄田上的劳动人力, 

    清王朝还强迫当地汉人“投入满洲家为奴”,称为“投充”。汉人投充 

    之后,身份降为奴仆,他们不但要遭受残酷的经济剥削,还没有人身自 

     由,甚至随时可能被主人卖掉。为了摆脱这种非人的处境,被迫“投充” 

     的汉人纷纷逃亡。这直接影响了满族王公贵族的经济利益,也危及到满 

    洲八旗的武力。因此,清朝政府制定了严禁奴仆逃亡的“逃人法”。逃 

    人法除对逃亡的奴仆加以惩罚以外,还规定要严厉惩治“窝主”。逃人 

    被捉到后,不仅受鞭责,而且还会被在面上、臂上刺字,然后归还原主; 

     窝藏逃人的人,往往被处死,家产被没收,还会连累邻居。但是,用暴 

     力维护落后的生产方式,是难以持久的,“逃人法”公布以后,奴仆的 

    逃亡现象不但没有得到禁止,反而与日俱增,“逃人”成为严重的社会 

    现象。 

          再次是“剃发令”。清朝统治者入关后,于1645年 (顺治二年)8 



⑤ 《清世祖实录》卷一二○。 

① 《清世祖实录》卷十二。 


… Page 116…

     月下令,强调人民从衣冠装束到精神观念,承认清朝对全国的统治,要 

     求汉人必须在10天之内改换明朝衣冠,按照满人的辫发风俗,剃发梳辫, 

     凡是不剃的、迟疑的、上书表示异议的,一律“杀无赦”。在州县的命 

    令上,更写上“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等语。与此同时,清政府还 

     派兵丁巡行街头,武装强迫剃头,稍有反抗,就砍头。 

          本来,清军入关后的暴行以及诸如圈地、强迫汉人“投充”、“逃 

     人法”等一系列民族高压政策的实施,早已激起各地人民的无比愤怒, 

    剃发令更是火上浇油,严重地伤害了汉族人民的民族感情。广大人民对 

     清政府的严重不满情绪,集中地在剃发问题上表现出来。这时,一些反 

     抗清朝的汉族官绅、知识分子利用群众情绪,以“头可断,发不可剃” 

     为号召,展开抗清斗争。 



           (2)北方人民的抗清斗争 

          清军入关后,在河北和北京地区圈占大量土地、掠人为奴仆,激起 

     当地人民的反抗。特别是京东地区,由于这一带“地被圈占,所余无多”, 

    起义首先在京东三河县爆发,接着,霸州、沧州、南皮等地也都爆发了 

    规模不同的起义斗争。甚至连京西也出现了起义军,致使京师用煤“两 

              ① 

     月不至” 。 

          山东各地人民的起义早在明末就已发展起来。清军入关后,起义军 

     由反明转为抗清,声势愈来愈大。活动在兖、沂一带的满家洞起义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