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赘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赘婿- 第1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眼前的这一切,也是建立在高强度的工作上的,即便是他,能做到这些,也已经竭尽了全力。今天很晚才从皇城中出来,回到家中刚刚扒了两口饭,便有三名旧日学生过来拜访,他也就一边吃饭一边接待了这三人。

    此时三人之中,年纪最小的三十八岁,名叫陈开,字彦。。此时在工部任事,兼任文思院提辖官。第二大的已有四十二岁,

    姓赵名鼎臣,字承之,此时任开封府少尹,权力已是颇大。第三人今年已有四十八岁,名叫冯远,自道开,在御史台任事,他是秦嗣源弟子,如今御史中丞秦桧又自承秦嗣源本家,因此他也在御史台鱼如得水,颇受重视。

    虽然是相府,但秦嗣源此时吃的倒也只是简单的一碗鱼、一碗青菜,倒是让下人上了三碗冰镇的绿豆羹,又每人发了一把扇子,四人便在厅堂里随意地说起话来。既是师生关系,三人之前又清楚秦嗣源的xing情,这时候,自也不用唯唯诺诺地说话都还显得随意。

    八年的时间未在,这时候还能回来,在旁人看来,对秦嗣源固然是大幸之事了。不过八年不在其实也有许多的东西发展,是让他感到遗憾和无法把握的。

    黑水之盟时,景翰帝周皓刚刚继位不久,秦嗣源当时算是半个帝师,虽然在许多事情上有帝师之实,但顶多只能说是肱骨之臣,并无帝师之名。当时的景翰帝虽是优柔寡断,但也有几分开拓之心,辽军打来时准备求和,此后又感到屈辱秦嗣源当时心灰意冷,却也不由得做了一件最为疯狂的事情,煽动了景翰帝暗中准备,挑拨与扶持一切的反辽势力,并且安慰周品此时不过一时忍让只要准备数年,必有翻盘时机,这件事,他当时虽然安排了一大批的事情与计划,却并无自信,谁知道这时已经变成了现实。

    然而也是这一件事令得朝廷支出大量钱财景翰帝继位时本以听从众人看法娄除前朝huā石纲之类事物谁知过得一两年,朝廷支出太多,这些事情便又被重新弄了起来。

    “这些事,太尉高俅那帮人怕是插手颇多吧?”

    “回禀老师,此事牵涉众人着实颇多。初时只是陛下说穷,便有人投其所好,出了各种办法。高太尉固是其一,当初唐shi郎等人也都是支持,学生当时曾据理力争,huā石纲不可再启,但现在想来,朝廷当初缺钱,陛下便想着找些贴补,一开始倒只是小范围,但大家尝到甜头之后便顺势放开了。景翰四年底建园林、修宫闱乃至此后一系列的钱,都是由此而来……”冯远皱眉回答,他口中的唐shi郎是当初的户部shi郎唐恪唐钦叟,此时却已升任户部尚书,这段时间,唐恪是主和派,冯远等人自然随着老师主战,而此时的秦桧也是主战派,因此看了唐恪并不顺眼。

    秦嗣源只是吃着鱼:“你们在汴京,我在江宁,都是富庶之地,只是耳闻,亲见却少了。huā石纲横征暴敛,苦了那些百姓,肥了那帮官员,跟在高俅手下的唐钦叟倒不是什么贪财之人,只是背后跟了一大串吃饭的嘴而已,倒是李邦彦、吴敏,家大势大,为官者众唉,我如今想来,大概也是这样,开了头,便停不下了……倒是那帮道士算什么?陛下受盅huo,这六七年时间,竟无一人敢上折参奏?除了一个唐克简。”景翰帝周姑这些年信奉道玄之时,对于道士荣宠有加,已然bo及到政事上来,这几年没人敢说话,除了秦嗣源口中的唐克简,就连御史中丞秦桧也不敢因这事开口,唐克简则在两年前被流放,死在了路上。秦嗣源想着便是一声叹息,不过片刻之后,也就摇了摇筷子。

    “罢了罢了,今日不说这事了承之,自震州来的那批军粮可曾到了?”“学生虽未参与,不过听说下午便已到了。”“那就好……”

    此时简简单单地说些琐碎政事,一会儿想到个问题,随意问起:“前天司天监那边传讯,说东南发生地震,此事眼下倒还没有确切消息过来,你们知道吗?”三人倒也是略有耳闻,如今在工部的陈彦堂说道:“此时一时半会倒是得不到确切消息,那地动仪顶多是确定地震方位,远近或是震得有多厉害却无法测量,毕竟地动仪不会走,隔得太远,便是大地震,这边测得也少了。倒是上一任的司天监于其安曾有个想法,与我工部商量,说是制造三个相同的地动仪,分别在相隔百里或者更大的三地放置,一旦地震,其方位、距离、强度便可早些计算出来。可地动仪本是精细之物,要说三个相同,哪有可能,当时于大人又说可以设置三个不同的也无妨,只要做出一个数值,再收集数年或十数年的地震数值做出对比,此后再有地震,便仍能以此计算。不过这事后来却也没有做成,毕竟地动仪放置多年后也有损耗……”陈彦堂此时将地动仪的事情当成趣事来说,但随即见到秦嗣源神sè凝重,便道:“对此时老师无需太担心了,弟子曾去问过,东南一线,平日里并无大地震出现此事想必不会太严重。老师此时最重要的还是备战大事,对此事不要忧心太多了。”

    秦嗣源点点头:“我倒也已问过。只是地震一起,朝堂中的许多人怕又要借机做文章时是千载难逢的良机,这些人却只知道家中利益,要先讨方腊、先讨王庆、先讨田虎、宋江。只以为金辽开战,我们大可优哉游哉地先解决内患,待外患两败俱伤,再坐收渔利。唉,朝堂上权谋用得多了,国事上、战事上便也只是权谋出sè便行……”

    来到汴京,秦嗣源遇上最为麻烦的,也就是这些事情。大部分人并非不支持打仗当然这类纯粹的和平主义者认为一打仗就民不聊生的人也有,但终是少数。大部分人支持打仗,却质疑打仗的时机。

    在承平之时,这些人为了家中各种各样的利益,可以重启huā石纲,横征暴敛聚集大批的利益,也将各种牵涉的利益变得硕大无朋。

    到此时许多地方民不聊生,各地起义,他们便首先要求朝廷用积蓄的力量平内乱,毕竟内乱才是实际的,是下面各种利益牵涉者都在嗷嗷叫的,至于什么收复燕云,在这些人看来…如今金辽打成一团了,这些事情当然随时可以去做,让他们两败俱伤,自己在这边利用两方的人…这些人在朝堂上权术玩得出神入化,甚至在国战上,也只是觉得有权术足矣了,却不知道,如果不能展示实力,yin谋玩再多,只是徒惹人厌而已。

    但眼下,也只能跟他们一路权崭,硬撑到发兵,能够战胜,秦嗣源才可以松下一口气来对付想要对付的人。想着这些,倒是想起离开江宁时与宁毅的一些说话。

    当时宁毅给他一本乱七八糟的小册子,上面的有些东西,他看得也不是很懂。其中有几条是这样的,大概是以国家调控各种商业的导向,使得大部分的商业、农业与战争产业挂钩,将各种利益的重点导向战争,到时候那些有着各种家族利益的人,就会放弃原来的立场,嗷嗷嗷地叫着要国家打仗,因为国家一打仗,他们就能卖粮食、卖军需。

    不过当时宁毅也只是随

    “这些事情真要做到也需要一两年的时间,而且想要有意地平衡商业链,操作非常复杂。今年就要打起来,估计是用不上了”

    他当时是这样以开玩笑一般的方式说出来的,那年轻人总是有很多观念发人深舁,不过如他所说,这时候的这种办法,倒也已经是用不上了。但那册子里仍有几点小手法,被他用在了各种军需的调动上,生了效果。

    想起了宁毅,老人一面说话,一面将那年轻人与眼前的几名学生微做对比,结论一时间自然不好下,正聊着,外面门房跑进来,报告李相爷前来的事情,秦嗣源还未回答,视野那边,李纲李文纪未经通传便已直接进了前院,看起来甚至还在整理衣冠。

    此时的左相李纲已是七十余岁的高龄,容貌消瘦,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锋,身体也好。他目光严肃,紧抿双chun,一面走,一面已经在拱手:“未经通报便已进来,嗣源见谅,实在事情紧急,且看过这篇公文……………”他从衣袖中拿出一份公文来“得马上入宫。”

    几名弟子起身跟李纲见礼,李纲只是挥了挥手,秦嗣源结果那公文看了几眼,脸sè已经变了:“怎会如此……这公文已有多少人看过?”

    “怕是已经压不住了,送信的骑士马失前蹄负伤,这封八百里加急恐怕已经有许多人知道,这个时候,说不定已经有人带着司天监曹令柔他们入宫”如今的司天监主官曹令柔乃是吴敏的学生,不怎么坚定的攘内派之一。

    “拿我衣帽。”秦嗣源朝着一旁屋檐下说了一句,随后已经举步出门“我们快走。”

    立秋傍晚,苏杭一带地裂,房舍损毁无数,死伤一时难计,这文告是自苏州那边发来的,大运河恐怕都已受损,江南一带,属那边最为富庶。马车驶向皇宫的过程里,秦嗣源想着这些,随后又想到些什么,

    喃喃道:“杭州、杭州……”

    文告上说的主要是苏州,杭州必然受到了bo及,但还不清楚状况。

    李纲皱眉问道:“杭州如何?”

    秦嗣源叹了口气:“呵,只是记起了一位小友,他倒正好在那边,若是…”他是想到了宁毅的那本赈灾册子,若是宁毅这时候能在江南负起总责,说不定能将事情影响减当然,脑子里只是微微闪过这个念头而已,宁毅无功名无背景,终究是不可能插手进去的。而且当初那册子已经发下,苏杭官员也并不都是无能草包,此时只能寄望他们了,而自己这边,则必须抵住朝堂上的重重压力。

    皇城在即,他将些许假设的念头抛诸脑后,开始将脑力放在接下来将要面临的一切实际问题上……

    ………,………,………,

    呃,我觉得不算断更!。

第二二四章 火夜(四)

    雨在下。FQxSW。cOm

    云层带着些许的青sè,天像是只明了半边,大雨将院子里、废墟边、街巷间的黄泥卷成了一股股的浊流。沉浸在雨中的还是各种哐哐当当的清理声,一名名披了蓑衣的工人推了小车、拖了木筐,仍在将一处处的废墟请离开,将需要丢弃的土石运走,整个街道巷院间,都是这等景象。

    太平巷内原本属于苏家的院落里此时已经搭起了许多棚子,在雨中,屋檐漏下的水滴结成了帘子,一道小小的身影戴着或者应该说举着斗笠跑过了一小段雨幕,到了无雨的檐下之后,1小小的身影才抱着斗笠朝一个房间里望去。这是个四五岁大的小女孩,头上受了伤,缠着绷带。

    地震后不过几天的时间,哪里的环境都不见得好,1小女孩此时所看的房间里各种物件堆积也有些凌乱,但从里面的柜子、大chuáng、防水的状况看来,已经算是相当不错。她在门口怯生生地看了几眼,里面的男子便看见了她,朝她招了招手。

    “姑爷叔叔……”

    小女孩叫了一声,进到房间里,男子随后替她检查了一下头上的绷带,用手点一下:“还痛吗?”

    “有点痛……”

    “那就在房间里计息,不要乱跑了。”

    “房间里谁都不在,好无聊,姑爷叔叔在做什么,1小柔帮你好不好?”

    “这个很危险,你还不能碰,头上又有伤给你颗糖吃,坐在旁边看吧。”

    被称为姑爷叔叔的男子自然便是宁毅,小姑娘是苏家一名账房的女儿,名叫陈寄柔。地震那天被东西砸到脑袋出了血,但后来检查一下伤势却不重,真是命大。此时才没过两三天,就已经到处活蹦乱跳了。

    虽然下雨,但由于棚屋搭得结实,里面倒没什么漏水的地方,地面也是干燥,几个木筐、筛子就放在房间里的地上,大大小小的,有些拿板凳架了起来。这些容器里基本都是已经混合了的粉末雨天,又是天气潮湿的秋初,这些粉末算不得十分干燥,宁毅取了一些在旁边的地上摆成一条线。

    “当心躲远一点哦。”

    他对小姑娘说完,拿起火折子往上面一碰“蓬”的一下,火焰轰的升起,随后化为烟雾散开。1小姑娘陡然一咻,身子在旁边几乎缩小

    一圈,但眼睛倒是眨了好几下后瞪得大大的,想要将眼前的景象看清楚。

    从门外进来的苏檀儿也吓了一跳此外还有婵儿和娟儿跟着婵儿好奇地探脑袋娟儿则在苏檀儿身后调整着位置,似乎在努力让自己变得圆润起来,试图跟自家姑爷、1小姐摆成一条线,最终目的是不让宁毅看见自己。

    “相公这是……火药?”

    苏檀儿微微皱眉走过去,抱起小寄柔看她头上的绷带,但目光仍旧停留在宁毅那边。她与宁毅成亲之时倒是事事都会过问了解的xing子,那是责任感使然,这时候对于宁毅要做什么事,有什么出人意料的举动却都已经不多过问。便是宁毅将房子炸了烧了拆了,她只要看见是宁毅干的,也就不会生气,恐怕还会跟自己夫君一块研究怎么拆得快。但这时自然还是有些好奇和犹豫的,毕竟火药显得危险。

    “嗯,趁着得空配了一些,这东西危险,待会收到后面去,让人看着,千百不能碰到火。”

    宁毅将火药放进一个个的小木桶里,拿东西锤紧。小婵蹲在旁边看,随后过去帮忙:“是相公前几天吩咐从钱家拖来的那一桶。”

    “加了些东西。”宁毅看着苏檀儿,随后笑笑“倒是未雨绸缪,希望用不着,如果不是,这些其实也抵不了大用。”

    其后家里几个人将那些火药小心地装成一个一个的小桶,随后叫了人来,搬去后头可以储存东西的稍偏一点的房间收好。宁毅披了一件蓑衣往外面去,苏檀儿抱着小姑娘,婵儿娟儿撑了伞也跟上,院门外的道路边,身上湿了大半的杏儿正撑着伞在雨中指挥着家中众人搬运废墟里的东西,要扔的或是要拿进去收起来的,就连耿护院等人也听着她的指挥。FQxSw。看起来,倒像是一个与苏檀儿有着类似领导者气质的少女了。

    见到宁毅等人,她拢了拢湿发,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