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夺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九龙夺嫡- 第6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陛下,臣以为萧侍郎所言正理也,此方是教化天下应有之道。”
    弘晴这么一下了定论,身为弘晴最得用之心腹大臣,沈河自是不敢怠慢了去,赶忙便从工部队列里抢了出来,率先表明了坚决支持萧玄武的态度。
    “陛下,老臣也以为萧侍郎所言切中时弊,当是可行之策。”
    “陛下,老臣附议!”
    “陛下,臣亦附议!”
    ……
    沈河这么一表态,早先便曾受过弘晴之密令的马齐等人自是不敢怠慢了去,纷纷站出来响应上了一番,一见及此,众朝臣们又岂敢落后了去,呼啦啦地一下子便站出了两百余人,纷纷开口表态不已,至于那些没动的朝臣不是不想动,而是前头的位置都被抢先者给占满了,腿慢的也就只剩下干着急的份儿了。
    “嗯,众爱卿之意,朕已尽知,此事便如此定了,科举革新之事宜便交由萧爱卿牵头负责,各部务必全力配合,不得有误!”
    趁热打铁的事儿,弘晴向来乐意干得很,这一见如此多朝臣出列力挺萧玄武,自是不会有甚犹豫可言,当机立断地便下了最后的决断,压根儿就没给四爷等人留下再次发难之余地。
    “陛下圣明,臣等遵旨!”
    弘晴的金口既开,这当口上,甭管心中的真实想法如何,都只能是恭谨称颂上一番了事,谁若是敢在此际冒头,那绝对是自寻死路无疑。
    “嗯。”
    尽管诸般臣工们都已是恭谨领了旨意,可弘晴却并未因此而松懈下来,根本不给反对者留下半点的空隙,颔首示意了一下之后,便即起了身,缓步便行进了乾清门中。
    “散朝!”
    弘晴这么一走,朝议自然也就告了个终了,侍候在台阶上的李德全紧赶着高呼了一嗓子,领着一众宫女太监们也就此走了人。
    第1100章革新科举(五:
    
   

第1101章 还得加把火
    弘晴的动作非常之迅速,散朝后不多久,就已从内廷发出了诏书,着礼部侍郎萧玄武全面负责科举革新事宜,加礼部尚书衔,命各部全力配合,务必在三个月内拿出具体之实施章程,此消息一出,朝野为之轰动不已,原本就热议的科举话题顿时便更热了几分,无数士子哗然一片,各找门路探听消息者不计其数,一时间京师权贵们的门栏几乎被蜂拥而来的诸般人等所踏破,就连一向以冷面冷心示人的四爷府上都不乏访客,当然了,四爷是断然不会去理会的,只因他自己也正为此事烦恼着呢。
    “……,唉,事情便是如此,想不到那厮居然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如此胡乱行事,大悖圣人之道,长此以往,社稷恐难有安宁时也,唉,造孽哦!”
    四爷心情原本很是糟糕,散了朝之后,本还强撑着去户部办了些差使,可待得圣旨一下,四爷的心情当即便由灰转黑,再也无心在户部里装模作样了,寻了个借口告了假,直接便赶回了自家府上,直趋内院书房,唉声叹气地将今儿个早朝的事儿向邬思道细细地解说了一番,末了更是一派悲天怜人状地叹息不已。
    “如此不是正好么,王爷又有甚可担心的。”
    四爷的唠叨话语很长,长得就跟懒婆娘的裹脚布一般,可邬思道却并不曾有丝毫的不耐,始终静静地听着,直到四爷感慨了起来之际,这才笑着给出了句轻飘飘的评语。
    “嗯……”
    四爷这会儿正自忧国忧民着,一时间脑筋还真就有些转不过弯来,愣愣地盯着邬思道看了良久,这才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显然已是想到了些个中之蹊跷。
    “今上要倒行逆施,且自随他去好了,到时候弄得个天怒人怨,不正是王爷出面收拾残局之良机么,又何须杞人忧天哉?”
    这一见四爷虽已有所明悟,却明显还在斟酌着个中之得失,邬思道当即便笑了起来,一语便道破了个中之玄机,当然了,这只不过是邬思道自己的判定罢了,别看他是当世有数之智者,可限于眼界,在开启民智上的见识也就只被限定在儒家思想的范畴之中,有所误判,实属再正常不过之事了的。
    “嗯,先生所言甚是,姑且先让其猖獗一阵子也好,本王倒要看看他能猖獗到几时。”
    四爷今儿个之所以心情大坏,固然有着真担心科举革新会引发全国性的动乱之外,更多的其实是在恼火今儿个朝议的惨败,要知道为了能在朝议上好生给弘晴制造些麻烦,四爷可是做足了功课的,光是花费在制造舆论上的财力物力就已然是个不小的数目字,更别说联络诸般朝臣,准备一体发难更是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却不曾想被弘晴打了个措手不及,早先准备好的手段全都没能派上用处,而弘历在朝议上惨败给萧玄武,更是令四爷火大无比,以致于他就不曾仔细想过个中之得失何在的,而今,被邬思道这么一点破,心情顿时便大好了起来。
    “不够,这还远远不够,还须得再加把火才成。”
    四爷话音刚落,邬思道便已是笑呵呵地摇起了头来。
    “嗯?先生您说的是……”
    一听邬思道这般说法,四爷第一个反应便是要在科举革新一事上做些手脚,可转念一想,又觉得可能性不是太大,毕竟此番差使乃是萧玄武再督办着,而试点的地儿又都在直隶,那头可是弘晴门下奴才刘承恩在管着,四爷在礼部以及直隶地方上虽也有些人手,但却都不是啥重量级的人物,就算想使阴招,怕也难使上太大的力气,反倒有着败露之虞,风险实在过大了些,四爷当真不敢这么行了去,对邬思道所言的加把火自也就有些个茫然不知所指,皱着眉头想了片刻之后,还是不得不试探着问出了半截子的话来。
    “王爷莫非以为邬某是要在科举革新上做文章么?嘿,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此新政不比军务革新,那一头,今上有着绝对的掌控力度,原就无人能撼动其优势,自不会花太多的心思去关注,而此番科举革新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今上又岂会真全权交给萧玄武去折腾,无疑会全程紧盯,谁敢在这事上造乱,谁必将死无葬身之地,故而,此事王爷断不可沾手,真正要下功夫的当在别处。”
    四爷的茫然全都挂在了脸上,邬思道自不会看不出来,这便笑呵呵地出言解释了一番。
    “嗯,本王也是这般想法,只是这功夫当用在何处为宜,还请先生为小王指点迷津则个。”
    四爷原就没打算继续在科举革新一事上出手,不单是因着忌惮弘晴的狠手之故,也因着此番革新的进程跨度几达二十年,一开始的革新力度又不大,谁在其中乱动,简直就有若暗夜里的火把一般耀眼,根本就瞒不住,正是有着这等明悟,四爷对邬思道的分析自不会有甚异议,他真正关心的是着力点应在何处罢了。
    “王爷近来可曾发现今上有甚不妥之处么?”
    尽管四爷诚心求教的态度无比之端正,然则邬思道却并未直接给出答复,而是笑呵呵地反问了一句道。
    “这……,好像是清减了不少罢。”
    听得邬思道此问古怪,四爷的眉头不由地便是一皱,迟疑了片刻之后,这才有些个犹豫不决地给出了答案。
    “不错,也应是如此,邬某听闻其每日都是一早就起,往往要忙到三更半夜才歇,纵使铁人,这般煎熬下来,怕也难以为继,况乎人哉?今上勤政固然是勤政了,却不知节制,总想着将所有政务都厘清彻底,若无改变,必难长久!”
    四爷话音一落,邬思道当即便一击掌,颇为感慨地便解释了一番。
    “嗯……”
    四爷虽是赞同邬思道这等说法,不过么,心中却并不以为然,没旁的,弘晴如今不过三十出头而已,就算再怎么无法长久,都显然要比他四爷长命来着,真要想靠着比谁活得更久来取胜的话,四爷自忖胜机全无,再说了,就弘晴那个心狠手辣的性子,四爷可不信弘晴会放任自个儿一直这么逍遥下去,只是这么个想法实在不好宣之于口,四爷也就只能是不置可否地轻吭了一声了事。
    “四爷可还记得今上登基之时,邬某提过的机会之所在么?”
    如此多年的宾主相处下来,邬思道对四爷实在太了解了些,只一看四爷的脸色,便知其心里头到底在想些甚子,不过么,却并未出言点破,而是从容地一笑,不紧不慢地提点了一句道。
    “先生是说与西蛮六国之战么,可……”
    四爷的记忆力自然是极好,邬思道只一提,他立马便想起了当初邬思道所给指出的机会是甚,可显然不以为六国之战会如此早发生,也不甚明白加把火与六国对大清之战到底有甚特殊的意义来着,话说到了半截子,便有些个无以为继了。
    “不错,正是与西蛮六国之战,数月前,今上在广东大开杀戒,与西蛮诸多已是难有和解之可能,战事大起乃必然之事也,所差者只是时间问题罢了,王爷要做的便是拖过这段时间,只消能熬到战事爆发,转机也就该到了,既如此,如何渡过这么段空档期便是关键之关键所在,对此,王爷应是心中有数才对。”
    邬思道这回没卖甚关子,而是笑容一敛,颇为严肃地点出了个严峻的事实,那便是四爷要想有机会扳倒弘晴,首先要保证自身能躲得过弘晴的清算,若不然,也就只有死路一条而已。
    “嗯,先生所言甚是,只是计将安出哉?”
    四爷本就不是愚钝之辈,自不会看不出问题的严重性,实际上,此番他之所以全力推动科举革新纷争,而后又打算在朝议上制造障碍,根本目的并不是在科举革新与否本身上,而是要让弘晴陷入麻烦之中,从而延缓弘晴拿他四爷开刀的时间,可却没想到精心策划了许久的谋算就这么被弘晴轻而易举地击成了一地的碎片,到了眼下这么个地步,四爷已然不知该再从何处发力为好了的。
    “二爷这枚棋子既是已然无用,该舍也就舍了去好了,也算是废物利用罢。”
    邬思道并未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神秘地笑了笑,意有所指地提点了一句道。
    “嗯……”
    二爷指的自然是弘晟那个傀儡废物,当初为了能跟弘晴搏杀于朝堂,四爷不得已才将弘晟捧了起来,可随着弘晴的上台,弘晟已然没了丝毫的用处,四爷都已是好久不曾搭理其了,这会儿一听邬思道说要废物利用,四爷自不免便是一愣,可转念一想,一个崭新的计划刹那间便在脑海里浮现了出来,越想越妙之下,四爷的脸上隐隐然便浮起了层自得的红光……
    
   

第1102章 股票交易所(一)
    萧玄武平日里不怎么显山露水,可此番奉旨革新科举却是雷厉风行得很,这不,接旨方才不过三天时间而已,便已从各部抽调齐了人手,组建好了科举革新团队,不仅如此,还与直隶方面联手发布了一份声明,将科举革新试点以及相关暂定细则公告了出来,不单以官府公告的形式通告天下,更在《京师时报》上以大篇幅文章介绍了科举革新的内涵以及深远意义之所在。
    科举革新小组以礼部的名义所发布的声明一出,朝野轰动之余,原本就轰然的热议自不免便更盛了几分,只是热议归热议,起而抗争的却是鲜少,没旁的,此乃圣意,又岂是寻常人敢胡乱违逆的,再说了,革新事宜跨度达二十年之久,对眼下的秀才、举子们的影响可谓是微乎其微,在自身利益不受太大影响的情形下,那帮子读书人自是不会玩出甚铤而走险的勾当,可乱议上一阵,却也是难免之事了的。
    旁人乱议不乱议的,弘晴压根儿就懒得去理会,只要不闹出公车上书之类的大事,那就在可接受之范围内,毕竟似科举革新这等千年以来未有的大动作,根本不可能指望所有人都认同,至少在效果显现出来之前,绝大多数的儒家子弟怕都是心存疑虑的,对此,弘晴早有预料,却也并不放在心上,他所关心的只有一个——进度!哪怕再忙,每日里他也要抽出不少的时间,与萧玄武就革新事宜交换一下意见,以确保此事能进展顺遂。
    科举革新的首批试点虽只有直隶一地,可涉及的方方面面却是极多,不止是科举革新团队忙得个不可开交,便是地方上也是一派的鸡飞狗跳,旁的不说,光是各级学校的选址规划与教职人员的配备方案,便不是件轻松的活计,科举革新团队诸般人等都已整整忙乎了三个月的时间了,可离最后定稿却还差得尚远,没旁的,事情繁琐固然是一个方面,可更多的则是弘晴对此事的严苛,压根儿就不容许有半点的含糊之处,这不,天都已将午了,弘晴却依旧在与萧玄武就各级学校规划一事商议个不休。
    “启奏陛下,信亲王在宫门外求见。”
    就在弘晴与萧玄武倾谈之际,却见李德全匆匆从殿外行了进来,疾步抢到了御前,一躬身,小心翼翼地禀报了一句道。
    “宣罢。”
    这一听是弘晟前来求见,弘晴的眉头不由地便是一皱,没旁的,对这位自幼顽劣的嫡亲二弟,弘晴一向无甚好感可言,之所以不曾动其,反倒是在登基后晋封其为亲王,只不过是弘晴政务缠身之下,一时间抽不出手罢了,当然了,在没拿下此獠前,应给的体面还是须得给的,正因为此,尽管不甚情愿,可弘晴还是准了其之求见。
    “喳!”
    弘晴既是有了吩咐,李德全自不敢大意了去,恭谨地应了一声,急匆匆地便退出了大殿,自去传唤弘晟前来觐见不提。
    “洛山,今儿个就先谈到此处好了,规划一事还得加紧,若有甚解决不了的问题,且自来寻朕便是了,朕自当为尔做主。”
    虽说对弘晟很是不待见,可天家的体面却是不能不讲究,不管那厮此来究竟何事,身为兄长,终归须得体现一下重视才成,有鉴于此,尽管与萧玄武的谈话方才进行到了半截子,弘晴也只能是先就此打住了去。
    “陛下圣明,臣自当竭力而为之。”
    尽管意犹未尽,然则弘晴既是下了逐客之令,萧玄武自不敢稍有迁延,也就只能是恭谨地称颂了一声,就此退出了大殿,自回礼部忙乎去了。
    “臣弟叩见陛下。”
    萧玄武方才刚退下不多会,胖乎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