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的欢乐生活禅:人间庄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庄周的欢乐生活禅:人间庄子-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出使齐国鲁国,向东出使宋国卫国,向西出使晋国秦国,为将军建造数百里的大城,确立数十万户人家的封邑,尊将军为诸侯,让各诸侯国去除过去对将军的怨恨,将军也可以弃置武器,休养士卒,收养兄弟,供祭祖先。要知道,这才是圣人贤士的作为,是天下人的心愿啊!〃 跖闻听此言,大怒道:〃孔丘你给我跪下!凡是用利禄来规劝、用言语来扶正的,都是愚昧、浅陋的。我身材高大魁梧,面目英俊美好,人见人爱,这是我的父母给我留下的美德;就算你孔丘不当面吹捧我,我依然还是我,难道我需要你表扬吗?最让我受不了的是,我早听人说了,通常喜好当面夸奖别人的人平时也喜欢在背地里诋毁别人。如今你提出建造大城、汇聚百姓的想法,无非是用功利来诱惑我,用对待普通俗人那样的态度来对待我,你觉得我会接受吗?最大的城池就是天下。看看尧舜他们的报应吧,他们拥有天下,子孙却没有立锥之地;商汤与周武王做天子,可后代却被赶尽杀绝。这难道不是因为他们过于贪心而占有天下的缘故吗?况且我听说过,古代禽兽多而人很少,我们的老祖宗白天拾橡子找草根为食,晚上就在树上筑巢而居,以躲避野兽的侵害,他们就是历史上说的巢氏之民。古代人不知道穿衣,夏天多多存储柴草,到冬天就烧火取暖,所以他们被称做懂得生存的人。到了神农时代,居处是那么安静闲暇,行动是那么优游自得,人们还只知道谁是自己的母亲,而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父亲,人们跟麋鹿生活在一起,自己耕种自己吃,自己织布自己穿,从没有伤害别人的心思,这就是道德鼎盛的时代了。然而,到了黄帝时代就不再是这样了,黄帝带着军队跟蚩尤在涿鹿的郊野上争战,流血几百几千里,染红了草泽。尧舜称帝时自作聪明,设置百官,结果商汤放逐了他的君主,武王杀死了纣王。从此以后,世上总是恃强凌弱,相互吞并,依众侵寡,相互残杀。从商汤、武王开始,他们算是篡逆叛乱的人了。

  第73节:成王败寇与仁义的功利(2)

  〃如今你孔丘研究文王、武王的方略,想控制天下舆论,一心想把你错误的主张传教给后世子孙,你像演员似的,穿着宽衣博带,说话举止矫揉造作,用这种丑态迷惑天下诸侯,你还想借此机会追求高官厚禄,真要说到大盗,没有比你更恶毒的了!天下之间,凭什么叫我盗跖,而不叫你盗丘呢?说到你的罪行,你应该历历在目吧?你曾经用满肚子的甜言蜜语说服了想造反的子路,结果子路死心塌地跟随你,号称你使他摘去了勇武的高冠,解下了长长的佩剑,受教于你的门下,让天下人都赞美你说:孔子真厉害啊,孔子真伟大啊,他能制止暴力禁绝不轨啊!可到了后来,子路想要杀掉篡逆的卫君却没有成功,结果自身难保,在卫国东门被人剁成了肉酱,知道吗?这就是你那套说教的失败!你不是自称是才智的学士、圣哲般的人物吗?那怎么有两次被逐出鲁国,在卫国不得容身,在齐国也被逼得走投无路,在陈蔡之间遭受困厄,到处不能立足,你那套虚伪的主张还有什么可贵之处呢? 〃现在百姓最尊崇的非黄帝莫属了,而黄帝他自己尚且不能保全德行,征战于涿鹿的郊野,流血百里。同样,唐尧也不够慈爱,虞舜不够孝顺,大禹的结局是半身不遂,商汤放逐了他的君主,武王出兵征讨商纣,这六个人,都是世人所普遍尊崇的,但是仔细分析,他们都是因为追求功利迷惑了真性,然后强迫自己做了违反自然禀赋的事情,他们的做法极为可耻。现在百姓所称道的贤士,如伯夷、叔齐推辞了孤竹国的君位却饿死在首阳山,尸体都未能埋葬,谈什么入土为安呢?至于鲍焦执念清高而非议世事,后来竟拥抱着树木而死去。申徒狄多次进谏不成功,想都不想就背着石块投河而死,尸身被鱼鳖给吃了。介子推算是历史上最忠诚的了,他怕晋文公饿死就割下自己大腿的肉给他吃,谁会想到文公返国后就背弃了他,他一怒之下逃出都城,隐居山林,最后也抱着树木焚烧而死。尾生是个痴情的男人,他跟一女子在桥下约会,女子没有如期赴约,河水涌来的时候尾生仍不离去,以此证明自己真心诚意,结果抱着桥柱子活活被淹死。这六个人,跟被肢解了的狗、沉入河中的猪及拿着饭碗四处乞讨的乞丐相比有什么不同呢?他们都是过分重视名节,轻生赴死,不珍惜自己的身体和寿命的人。再有,世人所称道的第一忠臣非王子比干和伍子胥莫属了。伍子胥被人抛尸江中,比干被剖心而死,这两个人被后世人尊称为忠臣,而他们最终的命运却可悲得很。
  〃现在,你孔丘自以为博学,而用来说服我的道理一点都不新鲜。假如你告诉我一些怪诞鬼话,那也许是我不知道的;没想到,你千方百计和我说的竟然是人世间实实在在的事,可见你真的不过如此而已。现在让我来告诉你一些人之常情吧,眼睛想要看到色彩,耳朵想要听到声音,嘴巴想要品尝滋味,志气想要满足充沛。人生在世高寿为一百岁,中寿为八十岁,低寿为六十岁,除掉疾病、死丧、忧患的岁月,其中真正能张口欢笑的时光到底有多少呢?一月之中不过四五天罢了。天与地是无穷尽的,人的死亡却是有时限的,拿有时限的生命沉溺在无穷尽的天地之间,消逝很迅速,像是千里良驹从缝隙中骤然驰去一般。凡是不懂得使自己心境愉快、颐养寿命的人都不算是通晓常理的。你今天信口雌黄所说的都是我最想要废弃的,你赶紧给我滚回去,不要说了,什么也不要说了!你那套恶心的主张是颠狂失性、巧诈虚伪的玩意儿,我们没有共同语言!〃 孔子听后一再拜谢,然后快步离去,赶紧爬上车子,三次失魂落魄地掉落手里的缰绳,眼光也失神了,脸色犹如死灰,他低垂着头,紧紧靠在车前的横木上,不能大口喘气。回到鲁国东门墙外的时候,孔子刚好遇上了柳下季。柳下季看到他,笑问道:〃呀,今天真稀罕,能看到先生您。我都好几天没见您了,我看你行色匆匆的样子,怕不是去见我弟弟跖了吧?〃 孔子仰天长叹道:〃是啊。〃

  第74节:成王败寇与仁义的功利(3)

  柳下季问:〃我那个弟弟没有让您不高兴吧?〃 孔子说:〃没有,没有,是我自己没事找事,自找的没趣。幸亏我跑得快啊,一边给老虎上食儿,一边给老虎溜须,这才幸免于虎口之险。〃
  孔子规劝跖,反被跖严加指斥,称为〃巧伪〃之人。跖用古往今来的大量事例证明儒家圣君、贤士、忠臣的观念都是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儒家的主张是行不通的。孔子显然是失败了,然而,他是怎么失败的呢?我们且看看他犯下的几个错误。
  孔子的第一个错误犯在他对父子、兄弟之间教育问题的认识上。从孔子与柳下季的对话中不难看出,孔子把教育的目的说成是只有父亲成功教育儿子、哥哥成功教育弟弟,才会让世人重视父子、兄弟的亲属关系。这不免让人质疑,难道只是为了让别人重视他们的关系才去教育吗?用跖的话说,难道你不说我长得俊美,我就不俊美了吗?父教子、兄教弟的根本不在于世人眼光如何,教育应出自本能、血脉的遗传,父子兄弟之间的关系无法泯灭。教育是一种不忍,不忍看到对方闯入误区、犯下祸害。
  这不禁让我想到一份少年犯罪研究报告。有些少年犯出生在物质条件富裕、父母热情关爱的家庭,可他们却犯下罪行,且多数是命案。在充满爱的世界怎么会塑造出如此冷血残忍的心灵呢?经过一番调查后,真相浮出,那些少年犯们之前的确感受到很多爱,但那些爱都不是无私的,都是有所求的。家长把对孩子的教育当成了一种投资,无时不灌输培养孩子是为了养老的思想。教育的概念被扭曲了,孩子的精神世界无比压抑,所以常常过激。对于教育者而言,教育其实是一种心灵的感动,切记,是感动而不是感化。教育是一种爱的传递,这里的爱是指不求回报的爱。
  孔子第二个错误在于说服跖时方式过于简单,一开始就没吸引住对方的注意力。孔子试图告诉跖他的富有外表俊美、头脑聪慧、勇敢刚强而这几点跖本人早就知道,也不想想,一个不自信的人怎么能做盗中之王呢?孔子把众所周知的事情加以累赘的阐述,一开始就没吸引住跖。
  孔子所犯的第三个错误成了他谈判失败的致命伤。孔子本想用大城去诱惑跖,万没想到用错了诱饵。跖之所以占山为王,就是为了利益。孔子用利益去诱惑跖,其实是把一个极端的人引向一条更极端的路。孔子用大城、大国的利益去引诱跖,其实是强化了跖的欲望,就算他能够答应孔子,其侵略性最终还是会变本加厉。跖根本不吃孔子那一套,反而对他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反攻。
  跖先指出孔子的虚伪。大凡在别人跟前喜欢说好话的人在人背后都喜欢说坏话。孔子的诡计在跖跟前一目了然。无非是钓鱼嘛,用富贵去引诱我,最后想驾驭我。不干!跖提出了自己的价值观。他不祈求大富大贵,因为你接受了越多的好处相应你的子孙后代就要还更多的债,受更多的苦,何必酿个祸根呢?城池最大的莫过于整个天下,尧舜拥有天下,子孙却没有立锥之地,商汤与周武王被立做天子,可是后代却遭灭绝,这不是因为他们贪求占有天下的缘故吗? 跖对孔子紧接着来了第二次攻击,这次孔子真的是崩溃了。跖让孔子给〃盗〃下个定义,盗就是偷,我跖偷的只是财宝,是物质资料;而你孔丘呢,美名高照,你偷的是人心因为你的仁义学说,人们知道了好坏、是非、善恶,也明白了什么是奖赏、怎样才有奖赏。人人都为了得到奖赏去假装仁义,表面上利他,实际上利己。你的偷才是真正的偷呢! 看孔子一言不发,跖来了最后一击。好吧,就算承认你的仁义学说有好的、积极的地方,那让我们看看懂得仁义后的人吧,看到了吗?他们死板、呆滞、生硬而刻意地去遵守仁义,照本宣科;世界每天都不同,而他们却始终只会用死板的仁义去面对世界。伯夷、叔齐是怎么死的?申徒狄怎么死的?尾生怎么死的?这些人就死在呆板地遵守仁义、不懂得随机应变上了。
  这便是史上著名的〃孔子三误〃与〃盗跖三击〃。

  第75节:成王败寇与仁义的功利(4)

  接下来是子张和满苟得的对话,这两人一个立足于名,一个立足于利。庄子借此剖析带着功利色彩的说教,这两人的话时时充满了〃反语〃,让人对虚伪的儒家恶心到了极点。子张和满苟得一个比一个〃坦白〃,一个比一个〃无耻〃。
  子张问满苟得:〃怎么可以不修炼那些合于仁义的德行呢?没有德行,就不容易得到别人信赖,得不到信任就不会得到任用,得不到任用又谈何利益?所以,从名誉和利禄的角度来考虑,当然要修炼仁义道德。倘若抛弃名利,从内心反思,那么士大夫的所作所为也不能一天不修炼仁义道德啊!〃 所以仁义终究还是要讲的,倘若没有仁义,谁知道好与坏呢?没有仁义,我就没名誉了。
  满苟得说:〃这个时代不要脸的人常常得意。不知羞耻的才会富有,善于吹捧的才会显贵。凡是有名气的人差不多都靠一张无耻多言的嘴来的。所以,从名誉与利禄的角度来看,要想有钱,就先要学会能够吹捧。假如弃置名利,从内心反思,那么士大夫的所作所为也就只有保持他的天性了!〃 子张又说:〃当年桀与纣贵为天子,富得流油,占有天下;如今对地位卑贱的奴仆说他们的品行如同桀纣,那么他们会惭愧不已,会不服气,这是因为桀纣的所作所为连地位卑贱的人都瞧不上。孔子和墨子和普通百姓一样穷困,如今对官居宰相地位的人说他的品行如同孔子和墨子,那么他一定会除去傲气,谦恭地说:'没有没有,我远远比不上他们啊!'这是因为士大夫确实有可贵的品行。所以说,势大为天子,未必就尊贵;穷困为普通百姓,未必就卑贱;尊贵与卑贱的区别决定了德行的美丑。〃
  满苟得说:〃在我们生活的社会里,小的盗贼小打小闹,结果被定罪拘捕;而大的强盗抢夺江山,却化身为诸侯。原来诸侯的门内方才存有道义之士!当年齐桓公杀哥哥娶嫂嫂,如此荒唐,而管仲却做了他的臣子;田常杀齐简公后自立为国君,而孔子却接受他送的布帛。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说的和做的往往相互矛盾。所以,《尚书》上只有以成败论英雄,说:谁坏谁好?谁对谁错?胜者为王,成功的居于尊上之位,称王称侯;败者为寇,失败的沦为卑下之人,做牛做马。〃
  子张一听,深感英雄所见略同,又说:〃你不推行合于仁义的德行,就等于在或疏远或亲近之间失去了人伦关系,好比在或尊贵或卑贱之间失去了做人的规范和准则。长幼失序,五伦六位又拿什么加以区别呢?〃 最后,满苟得总结道:〃尧杀了亲生的长子,舜流放了同母的兄弟,亲疏之间还有伦常可言吗?商汤逐放夏桀,武王杀死商纣,贵贱之间还有准则可言吗?王季被立为长子,周公杀了两个哥哥,长幼之间还有序列可言吗?儒家伪善的言辞,墨家兼爱的主张,这样的五伦和六位还能有什么区别吗?况且你是为了名,我是为了利,名与利的实情都不合于理,也不明于道。我往日跟你在无约面前争论:'小人为财而死,君子为名献身。然而他们变换真情、更改本性的原因却没有不同,这和舍弃该做的事、不惜生命地追逐不该寻求的东西是同样的。'所以说,不要去做小人做的事情,反寻你自己的天性;不要去做君子所做的事情,或曲或直,顺其自然,随四时变化而消长。或是或非,牢牢掌握循环变化的中枢;独自完成你的心意,跟随大道往返进退。比干被剖肚挖心,子胥被挖掉了双眼,这是忠的祸患;直躬出证父亲偷羊,尾生被水淹死,这是信的祸患;鲍焦抱树干枯而死,申生宁可自缢也不申辩委屈,这是廉的毒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