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大樱桃吗 完整版作者 叶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你是大樱桃吗 完整版作者 叶萱-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年/长大间我们是否还会再唱起心愿……
  这首歌叫做《心愿》。
  少年的心愿、爱的心愿,总有一天要长大的啊。
  那么,长大间,我们是否还会再唱起心愿?
  那么,长大间,我们的心愿会不会变?
  歌声里,我软绵绵地倚在桌子腿上,看满屋呼啦拉飘飞的碎纸片,机械地、僵滞地,发呆。
  那一排排整齐的书脊,它们见证了我的成长。
  明天早晨8点30分,我将乘坐西行的列车离开。
  我的18岁,欢乐的、忧伤的18岁,我就这样扔下了它……


作者有话要说:
昨晚晋江莫名奇妙地无法登陆,拖到今天更新,请亲们原谅。
今天多更一些,截至此处,上卷结束。
我们的高中时代,就这样画上句号。
下一段故事,从小桃的大二开始。
还记得楔子里说过的么:大二的秋天,我剪短了我的发。
新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11…1

  大二那年的秋天,我剪短了我的头发。
  剪短的发令我看上去精明而干练,或许还带来一些好运气——10月,省电视台举办主持人大赛,我是唯一短发的女候选人。仍然算不上漂亮,更不可能令人惊艳,却在一路迷迷糊糊与跌跌撞撞中进入“十佳”,并拿到一个“最智慧奖”的称号!
  那天,灯光明亮的舞台上,我看不清台下人的表情,只能听到如雷的掌声,我甚至有些恍惚了,我看着主持人、颁奖嘉宾的笑容,心里在想——这个,是我么?
  我一低头,还可以看见手中水晶样的奖杯,在灯光辉映下,闪烁若隐若现的光芒,这光芒灼痛了我的眼,令我失神。
  其实我之所以能来参加这场主持人大赛,根本就是阴差阳错——我本来是陪我的舍友林卡来报名的,只不过在报名现场她用她水汪汪的大眼睛求我:“陶滢,一起去嘛,闲着也是闲着啊!”
  我想想自己确实很闲,就这样来了。
  没有强烈的欲望,故而从容得体。
  从“海选”到40进30,再到30进20,然后是20进10,直至“十佳决赛”,似乎时光只是一闪,唇枪舌剑中,命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我还没有从激烈的比赛中回过神来的时候,当我的大脑中还时刻充满计时器的回声时,当我还在睡梦中都想着要如何现场组织主持词的时候,比赛却悄无声息落幕,而我,成为舞台上被人铭记的那一个。
  这个城市的报纸上一夜之间堆满了关于我的报道,其中许多处这样说:陶滢,她没有令人惊艳的脸蛋,却有让人过目不忘的亲切。
  我为这个评语受宠若惊,甚至导致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有些迷惑:这么翻天覆地的变化,怎么可能发生在我身上?
  我一闭眼,似乎仍然可以记起高中时代那个相貌平平的左撇子小姑娘,站在寂静教室中孤独无助的模样,她有多少次想号啕大哭,可是总没有哭出来。那个寂寞而胆怯的孩子,是我么?
  我记忆里所反复呈现的,似乎还是大一那年的苦不堪言:对于像我这样起步有些晚的学生而言,学声乐、学舞蹈、练发音、练咬字,哪一项都不能疏忽不能少;每天早晨6点40分全校学生做早操,我们播音专业的学生却要提前20分钟到练功房练习绕口令;站立坐走的姿势和礼仪要从头学起,形体老师随时都会出现在校园中,任何一个散漫的动作都可能被抓获归案,进而导致期末考试不及格……这一级播音班共有16个学生,8男8女,我不是天资聪颖的那一个,亦不是漂亮脱俗的那一个,若说优势,恐怕只有我的高考成绩算得上惊世骇俗——可是进了大学,我知道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所以,我从不旷课迟到早退,甚至没有请过假;我坚持每天都上晚自习,学专业学英语,温习文学和美学方面的公共课;我每周都会去阅览室看艺术杂志,从《国际广告》、《艺术界》到英文的《Apollo》……当我沉浸在我所热爱的艺术当中时,我居然自动自发地就变成了一个勤奋上进的学生!
  所以,今天,当我走在校园里的时候,那些好奇的指指点点、那些轻声地议论、那些艳羡的目光,应该都是真的吧?
  我终于抛下了自闭的枷锁,终于渐渐打开了自己的世界,这些,都是真的吧?
  
  直到我走进省电视台演播厅的时候,我终于相信一切都是真的——按照参赛之前的合同规定,我将为省电视台服务5年。运气很好的我甫一上阵便要担纲主持生活频道的一档新节目《青春纪事》。
  我有点手忙脚乱。
  新节目、新主持、新班底——电视台花了大力气投入宣传与制作,我兢兢业业、无限勤勉,唯恐我的不力造成节目的失败。
  第一期节目是在在元旦之后播出,为了找选题,我们一班人通宵达旦、夜以继日,三个小组分头做了三份策划,开选题会时常常吵到面红耳赤。我们每个人都在电视台的走廊里行色匆匆,工作压力和学习压力令我几乎要崩溃。可是我得承认,这样有目标、有奔头的生活令我感到欢悦——我是说,我真的感谢命运,感谢曾经的一切,因为这一切让我知道一些生活的生龙活虎,或者是朝气四溢。
  第一期节目的主题最终定为“艺术招生考试”,是我的提议,经过激烈的争吵,居然得到主任拍板:“就这个吧!”
  他看我一眼,虽然表情淡淡的,声音却很温和:“陶滢,不错,好好干!”
  我如释重负。
  那一刻,我回头,看见同事们的笑脸,我知道自己终于融入了这个群体,在这群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中,没有人欢迎花瓶——还好我不是花,所以永远成为不了花瓶。
  因为大家的精诚团结,我们的第一期节目很快就做好了。两天后,几乎省台的所有频道都在播出这期节目的宣传片:已经大学毕业、正在大学就读以及将要报考艺术院校的学生作为嘉宾侃侃而谈,他们所回忆的时光纵横交错,各不相同。那些充满向往的脸孔与稍历世事的表情在灯光和暖的舞台上立体而又生动,好像有只干燥而温暖的手抓住你,也抓住时光的步伐。
  节目正式播出那天,我和林卡跑到教室里看电视。带有怀旧色彩的片头里,镜头掠过一排排报名参加艺术考试的考生队伍,掠过他们身后的画夹、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模样。然后节目开始,嘉宾们一点点回忆自己的求学路,几多艰辛、几多伤怀,聊着聊着就有泪水轻轻浮上来。紧接着插入VCR,忠实记录下考生们的居住环境:30元每晚的招待所、15元每晚的民居、5元每晚的地下室里,三五成群的少年出出进进,神色疲惫而又充满期冀。
  还有节目中我自己的声音:每年此时,一批又一批艺术考生怀揣梦想上路,在拥挤的城市中寻找方向。他们心中充满不可抗拒的孤独,然而又因为年轻与梦想而充满力量……
  看着看着,我和林卡都有点恍惚了。
  因为这一切的一切,如我们每个艺术生所走过的18岁:辛苦、绝望、快乐、忧伤、孤独、脆弱……这些情绪,我们一一经历,永生难忘。
  背景音乐是那首《隐形的翅膀》。渐渐地,画外音淡去,歌声响亮起来了: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不去想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我看见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化。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
  而后,就像歌里唱的那样,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三期节目结束后,收视率已位于本台访谈类节目第二名。
  是不折不扣的好成绩。
  就连省报的记者都打电话来学校,指名道姓地要采访“那个主持《青春纪事》的主持人”,学校里也渐渐多了打招呼的师弟师妹甚而陌生同学。有时候走在大街上,甚至会有人突然问:你是那个主持人吗?
  所以你看命运多么诡异——在我未曾预料到的时候已经发生了若干转折,我从一个自闭、沉闷的女孩变成了家喻户晓的主持人,清爽伶俐的短发居然成为了我的标志!
  最让我惊讶的是这个城市的广播电视报,在某一天的专题中居然用好大的篇幅刊载了关于我的专访,甚至还拿我与这次同样在主持人大赛中入围“十佳”的综艺节目主持人林卡相比,比较的结果是:林卡的美丽与陶滢的亲切,是本届主持人大赛的双生花。
  看过这些报道,我有点失笑:没有人能拒绝一张漂亮脸蛋的诱惑,我也一样。假使能够让我像林卡一样美丽,我猜我也不会拒绝。




11…2

  说到林卡,她是那样的女孩子——艺术学院戏剧系的“系花”,有天生美丽的面孔,干净而明朗的笑容,笑起来的时候微微露出的酒窝恬淡安宁。喜欢穿裙子,一年四季在裸露的小腿处闪耀夺目的光泽,那是属于青春和年轻的光泽,或许稍纵即逝,然而美得惊人。
  她没有什么繁复的心机,早先的理想只不过是成为一名少儿节目主持人。如果不是这场电视主持人大赛,或许她现在还在市电视台少儿频道穿着厚厚的道具服做兼职,每天声音甜美地面向千家万户说:小朋友们好,我是草莓姐姐,今天是传统的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要吃什么食物吗?随后,一排可爱的小朋友会七嘴八舌地喊:粽子……
  然而,一场电视选秀大赛却把一位少儿节目支持人推到了综艺节目的舞台上,美丽、可爱的林卡当之无愧地成为屏幕上抢眼的新面孔和校园里光芒四射的明星。相比于我主持的《青春纪事》而言,林卡主持的《综艺新秀场》更是收视率全线飘红,电视选秀的方式赚足了少男少女的眼球。用郑扬的话来说就是:陶滢你是中年妇女理想中的女儿形象,知书识礼、温和亲切;而林卡就是无数男生心目中的女朋友形象,够漂亮、光彩照人、活力四射。
  中年妇女VS无数男生?
  第一轮,林卡胜
  其实郑扬第一次见林卡时,也有两三秒的失神。
  彼时他已在师范大学艺术系学习播音主持,我们虽不同校,但生活在同样美轮美奂的人群中。郑扬是见过世面的人——我这样评定。
  可是见过世面的郑扬还是错愕了。虽然他很快便调整了自己的呼吸和思想,我却还是因为这两三秒的错愕而为他感到羞耻。一个男人,他终于还是无法克服自己最直观的动物欲,这是不怎么绅士的事情。我想象中近乎完美的男子,首先要具有的便是视美艳于无物的从容的神气。
  不过好在郑扬终究是郑扬,他不卑不亢,微微握林卡的指尖:“你好,我叫郑扬。”
  林卡还是那种盛开明媚的笑:“知道,我猜你也知道我叫林卡。”
  郑扬不动声色:“经常听陶滢提起你。”
  林卡有一点点失望,我猜她宁愿听到: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你。
  可是郑扬明显不给她面子。
  林卡也是从那天开始记住了郑扬,以至于后来林卡经常哀叹:女人啊,就是没事找事,越是看上去无关紧要的,越是想要霸占。
  林卡甚至还粘上我,只要郑扬出现在艺术学院,林卡一定要和我同时出现。郑扬看她的眼神永远是淡淡的,口头禅也似乎统一更新为“陶滢如何如何……”。
  终于有一天,林卡忍无可忍地问郑扬:“你喜欢陶滢吗?”
  郑扬了然于胸地笑了,他似乎很喜欢这种钩心斗角的哑谜。他揽住我的肩,神色和悦:“我和小滢,我们是好兄妹,这一辈子都不要分离。”
  我酸得牙要倒。林卡锲而不舍:“你爱她吗?”
  郑扬看看我的眼睛,我偏巧也在用极其鄙夷的眼神看他。他突然笑了,然后问:“丫头你爱我吗?”
  我想都没想:“呸!”
  他大笑,边笑边以极快的速度拥抱我一下:“可我还是爱你!”
  林卡目瞪口呆。我反手一记爆栗敲在郑扬头上,他闪躲,边躲边笑。
  后来过很久,林卡忧伤地问我:“你们真的相爱吗?”
  我安慰林卡:“放心,他说笑的,我们是铁哥们儿,铁得都生锈了。”
  可是林卡还是那么忧伤。她很认真地注视我的眼睛:“陶滢,或许你不信,可是我觉得他说的是真话。”
  我看着她的眼睛,看见那两泓很深的潭水上空,很快笼起淡淡的白色雾汽。
  
  不过,假使漂亮姑娘林卡是上天赐予我的朋友的话,那么,上天同样没有忘记把“敌人”放到我身边:比如我和夏薇薇的重逢。
  夏薇薇——很不幸,高中毕业后我们一起考进艺术学院,我进戏剧系学习播音主持,她进音乐系学习音乐学。或许从那时候我才知道夏薇薇居然弹一手好钢琴,而且还有点作曲的天赋。
  这完全在我意料之外。
  于是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会作曲的才女夏薇薇大一那年就顺利地进入院学生会文艺部担任干事,而我进入校广播站担任播音员。
  我们在看上去完全不搭界的两个部门工作,然而小小的校园里,要躲一个人谈何容易?
  第一次交锋是春天的时候,校学生会要组织“春之声艺术节”。晚上,学生会副主席、我的师兄岳哲将我叫到学生会办公室。
  “陶滢,有没有信心主持今年的艺术节?”岳哲开门见山,语气里公事公办的样子让人莫名地想笑。
  “师兄很少这么一本正经,在系里你都是采花大盗。”我撇嘴。
  岳哲急了:“小姑娘兮兮的你知道什么叫‘采花’啊?别胡乱说话败坏我的一世清誉。”
  我笑得更凶了,笑到弯下腰去的时候,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一抬头,便看见夏薇薇面无表情地站在门口。
  岳哲伸手拍我的头:“别笑了别笑了,长得帅又不是我的错。”
  我干脆坐到沙发上捂着肚子笑,偷看一眼夏薇薇越来越不好看的表情。
  再看一眼,心中便有了数:夏薇薇果然是喜欢岳哲的。
  岳哲无疑是艺术学院顶好看的男孩子,更是大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