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末代帝王求生记 作者:九千岁添千岁(晋江银牌vip2015-03-08正文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综同人)末代帝王求生记 作者:九千岁添千岁(晋江银牌vip2015-03-08正文完结)-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死熊孩子还需要黑吗?需要吗?说的好像你白过一样!
    “哼!心里偷偷黑,也是黑,懂吗?”胡亥敲了敲赵高的头,开口教训道:“别说你心里没黑本公子,本公子都这么对你了,你嘴上不敢说,要是还不在心里黑黑,你都不配叫赵高了。”
    “呵呵……公子我们走吧,反正这里也没什么事,我们打野鸡去,您不是说要给陛下做那个叫化鸡吃吗?”赵高全当没听见胡亥的话,拉了拉他的衣袖开口说道。
    “嗯……走吧。”胡亥点点头,抬脚正准备走,这时场中却忽然发生了异变,说话的那两个人,谈着谈着似乎吵了起来,几缕隐隐约约的声音,顺着风飘了过来。
    “父王和大哥怎么了?”胡亥停下脚步,转头向嬴政和扶苏看去,只见嬴政表情冷漠的坐在那里,没有开口说话,只是默默散发着冷气,而在他面前的扶苏,一惯守礼的扶苏,却直直的站着,面色赤红,情绪激动,嘴里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哇!真佩服大哥,父王都这个表情,竟然还能据理力争?要是父王这样子对我,我肯定……嗯……一要么就转身跑,要么就一头扑进父王怀里,求抱求么么哒……”
    奇怪?为什么我要用“据理力争”这个词,而不用“无理取闹”呢?莫非我被后世史学家洗脑,在潜意识里已经认为,嬴政才是错误的一方了吗?
    不行!我一定要把我歪掉三观再掰回去,金大腿是永远不会错的。
    胡亥一脸苦恼的抓了抓脑袋,琢磨着自己要不要上去劝劝,忽然耳朵里隐隐传来“张氏”、“韩国”、“寒了人心”、“无辜”这几个名词。
    “赵高,我们回去吧。”胡亥看着依旧端坐着的嬴政,表情冷漠面色阴郁的嬴政,这一回,他竟然从嬴政脸上看出几分隐忍之情来,“都是我不好,害得父王和扶苏哥哥吵架了。”胡亥耷拉着小脑袋,叹了一口气说道:“我要回去反省一下错误。”
    胡亥说着,也没理会后面的赵高,掉头就走,走了一小会儿,忽然开口说道:“赵高,你和父王是不是早就知道,扶苏哥哥是来干什么的?否则为什么你们都不想我过去呢?是不想让我知道这件事吗?就瞒着我一个人,真讨厌!”
    赵高苦笑一声,开口说道:“大王这也只是一片怜子之心。”
    “那行!你就跟父王说,我们就远远的看了几眼,确定他没有偷吃就吵架去了。”胡亥说着,用力点点头,俨然很满意自己编出来的借口。
    “公子,您到底和奴婢有什么仇有什么怨啊?为什么这个时候还不忘黑奴婢?奴婢敢和您吵架吗?”赵高一脸苦逼的看着胡亥,正在一脸坏笑笑得很阳光灿烂的胡亥。
    难怪嬴政这么喜欢这熊孩子,聪明懂事孝顺,最重要的是,什么时候都这么有活力,让人看着心情舒服——如果不是一个劲的折腾我就更好了。
    “你帮我办一件事,本公子就不折腾你了。”胡亥笑咪咪的看着赵高,歪着头说道:“要瞒着我父王的喔。”
    “说吧,是今天想多吃一个冰淇淋,还是要把自己不爱吃的素菜,都挑给大王吃?”赵高没好气的说道。
    果然聪明懂事孝顺有活力心情舒服,那都是幻觉幻觉啊,熊孩子就算再聪明,本质上也还是一个熊孩子。熊牵到咸阳宫还是熊,聪明只是让这只熊更难对付而已。
    胡亥没接话,只是笑咪咪的走回宿营地,回到自己帐篷里找出纸笔,写了两个字递给赵高,“赵高,你知道这个东西在哪里吗?虽然民间里传说里说,昭襄王五十二年,周赧王死后,秦自雒邑(今洛阳)将其掠回,但本公子在咸阳宫住了这么久,却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宫里有这东西。”
    “这个……”赵高一脸惊恐的看着纸上的两个字,愣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奴婢曾听人说,周亡之前,周王令臣下将其……毁了。”
    “没关系,宋国不是还有一个吗?”胡亥挥了挥手,在纸上又写了一行字,将纸条递给赵高说道:“听说父王马上就要派兵伐魏了,正好,你也顺便派人去魏国看看。”
    “公子以为在魏国?”赵高一脸惊讶的看着胡亥,豆丁大的小孩,怎么会知道这么多事?他怎么会知道在魏国?
    “嗯,前几天看书偶有所感,不过不敢确定,你先去看看。魏国祭祀后土,你去汾阴附近有个后土庙,这个后土庙在一个河湾之处,庙的两侧的地形像个钩子一样。你派人去找找,没准能发现些什么。”胡亥没理会赵高的惊讶,一边写着字,一边漫不经心的开口说道。
    “要是没发现什么呢?”赵高本能的接了一句,没办法,他刚才听到的事,实在是太过于吓人了,吓得他智商都降低了。
    “你不会自己做一个,然后埋进去啊。”胡亥气乎乎的将写好的字,卷成一团甩进赵高怀里。
    这么蠢的人,到底是怎么混上父王的贴身贴心小秘书这个职位的?有些事不要讲得太明白,大家心里知道就好了。
    “这……这……这……”赵高一脸惊恐的看着一副理所当然模样的胡亥,两条腿微微有些发抖,冷汗从额上一滴一滴落下,想要说话,但是张了张嘴,又发不出声,好半天之后,他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开口说道:“公子,这是造假,这是……”
    “造什么假啊?你不说本公子不说,谁会知道啊?你先把他埋下去,等过几天,父王统一天下了,我们再找个机会把他挖出来,我们高兴了,父王也就高兴了。”胡亥笑嘻嘻的看着一脸惶恐不安的赵高劝说道。
    “不……不……不……这是欺……欺……君……欺君……不好……”赵高顾不得擦汗,结结巴巴的说道。
    “这叫什么欺君,这叫善良的谎言。还有你……胆子这么小,你也意思叫赵高?”胡亥没好气的看着赵高,一个弑君篡位假传遗诏指鹿为马的家伙,竟然跑来对自己说“欺君不好”,你特么在逗我吗?中国历史欺君第一人赵高先生!
    为什么胆子小,就不能叫赵高了?这两者中间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吗?感觉又被公子黑了一次!
    作者有话要说:话说这要是一篇拯救扶苏哥哥,辅助扶苏哥哥当皇帝的系统文,估计这么一出下来,胡小猪的分数已经跌到负值了……其实这只是开头而已。。小猪真是扶苏哥哥的天然黑……
    胡小猪:这么胆小的赵高,万一亲爹真要把皇位给扶苏哥哥,他真得有胆和我一起篡位吗?难道让我裹挟他?史书上不是他裹挟我吗?


第52章 九鼎(地雷加更)
赵高试图劝说自家公子放弃这个计划;“太危险!实在是太危险了!万一被人认出来是假的怎么办?”
    赵高怎么想怎么都觉得很可怕;这可不是造得一般的假;那可是华夏文明的象征、国家一统昌盛的象征、王权至上无上的象征,是上天所赐神器、是镇国之宝;是神话中的神话、传奇中的传奇、国宝中的国宝。
    传国玉玺;不是;是和氏璧和此物一比,简直就是弱爆了。
    “不是国之重器,本公子还不希罕造呢。父王这回帮本公子顶了个大黑锅,本公子当然要投桃报李;还他一口锅喽。”胡亥拍着赵高的肩膀,手背在身后;慢条斯理的劝说道:“老赵,你别那么激动;这个计划对你也没有坏处。你想想;过几年天下一统了;父王要登基为帝……咳咳……本公子是说,父王一统九州,再配上此等神器,还怕六国那些小婊砸个蛋蛋啊!”
    “公子,你在哪里学的这些污言秽语?”身为老师的赵高,一脸痛苦的捂着自己的头,虽然用词很犀利明快准确,但是堂堂公子说这种话,总让自己这个老师有一种无力的感觉,“还有,什么叫‘还他一口锅’啊?那不是锅啊!那是神器神器啊!”
    正因为是神器,才不能随便造假啊,因为造假被人识穿,实在是太严重了,不止是他们二人会失宠于大王,整个大秦都因此而会成为六国诸人的笑柄,甚至连后世史书上都详详细细的记上一笔。
    依赵高对嬴政的了解,对于胡亥这个自己所宠爱的儿子,嬴政最多训斥几句“小孩不懂事,被奸臣所惑”,接着就会将所有的罪名推到自己这个奸臣身上,到时候任自己再得嬴政宠信,也逃不了车裂抄家这一条路。
    不但嬴政会如此,就算是天下人也会认为如此才是正理,绝对不会觉得自己是在给十八公子顶罪,因为谁让十八公子今年才四岁呢?四岁的小孩能懂什么?谁会相信一个四岁小孩是主谋?秦法中里六尺以下的小孩杀人,还不用负责呢,更何况胡亥撑死也就两尺。
    “不都是用来煮肉的东西嘛,有什么区别?放心啦,只要按本公子说的去做,只要你假造得够真……说不定都不用造假,我们就能发现一个真得呢。”胡亥看着一副坐立不安模样的赵高,大叹如此胆小之人,将来怎么会有胆做出这样弑君这样的大事,“老赵,富贵险中求,你就甘心一辈子当个中车府令,不想要更进一步?但是到了你这地位,想要更进一步,又谈何容易?只靠老老实实伺候父王,你觉得可能吗?”胡亥绝不相信未来的赵高,是这样一个胆小如鼠且没有野心的人,“这东西只要挖出来,就算父王明知道它是假的,他也只能捏着鼻子当真得,因为他丢不起这脸。更何况了,这东西只要一挖出来,肯定就会立刻放进咸阳宫里,将来搞不定要用来陪葬秦皇陵,等闲之人谁能看到啊?最多远远观摩一下,所以只要你造得够真,被识穿的机会基本没有好嘛。你不是处女座嘛,处女座办事,本公子放心!”
    胡亥对自家父王的品性还是十分了解的,几乎他知道的……主要是电视剧里常出来的那几个皇帝,都有过向民间征祥瑞的行为,没道理“史上第一封建迷信男”不会向民间广征祥瑞之兆。如果自家父王要这么干,最大的可能就是在四年后,王贲灭燕灭齐,四海毕九州聚,秦国改名为秦朝时这么干。
    “可是……”赵高虽然心动,但依旧有些犹豫,“更进一步这种事,当然谁都想……”但堂堂公子更进一步……还是基本没什么希望的幼子……这个……志向是不是大了点?还有,什么叫做“处女座”?
    “别那么多废话了,你要是不去,本公子就直接去跟父王说。本公子相信,父王肯定不介意自己做一个假的,到时候功劳全是我的,和你一个秦半两的关系都没有!”胡亥一脸不耐烦的说道。
    胡亥知道知道在说服人方面的口才不是特别好,比不上以这个嘴炮数量多、嘴炮质量强而闻名的春秋战国时代中的任何一个嘴炮专家,但他相信真实的赵高,绝对不是他面前这样一个胆小的人。
    “可是公子,奴婢并不知道宋国太丘社中那个,上面刻得是什么铭文啊?还有,这和秦半两有什么关系?公子缺钱了?”赵高转头开始和胡亥讨论一些技术问题。
    造假这种事,说难很难,但要说容易也挺容易的,反正真得那个已经不存在于这个世上,只要自己做够真,也不怕被人识穿。
    “那就不要写铭文,留点想象的空间,让世人自行想象去。如果世人想象的版本和你不一样,你还可以找几个段子手,编点段子。不过本公子相信,到时候有的是自带干粮的段子手来帮吹捧,不用我们那么麻烦去想段子。”胡亥指了指刚才自己丢给赵高,而赵高又一直没有时间看的纸卷,“你想问知道的答案,本公子都写在里面,你自己看看,还有哪里欠缺的,本公子继续编,一定编到你麻烦为止。”
    赵高一脸好奇的打开纸卷,只见上面写着一个十分迭荡起伏的狗血故事,大致是说“宋国灭亡后,宋国君主跑到魏国,想献宝投效魏国,因为和氏璧的前车之鉴,魏王担心树大招风,只好把宝物藏在后土庙,毕竟魏国以后土为守护神,结果这一埋……”埋啊埋就埋到现在的故事,“故事到是挺不错的,应该能糊住人,不过为什么一定要在魏国呢?还指明是汾阴的后土庙里?”
    “忘记是《汉武大帝》还是《大汉天子》的剧情了?”胡亥摸着下巴,一脸认真的说道。
    《史记·孝武本纪》载:“其夏六月中,汾阴巫锦为民祠魏脽后土营旁,见地如钩状,掊视得鼎。鼎大异于众鼎,文缕无款识,怪之,言吏,吏告河东太守胜,胜以闻。天子使使验问巫锦得鼎无奸诈,乃以礼祠,迎鼎至甘泉,从行,上荐之。至中山,晏温,有黄云盖焉。”
    当然,胡亥是不可能记得《史记》原文的,他只是在不知道是陪着老妈看偶像剧《大汉天子》,还是陪着老爸看历史剧《汉武大帝》时,看到电视剧里说刘彻晚年想要长生不老,所以迷信方士,还喜欢玩各种祥瑞,然后因为有个方士挖出了一口宝鼎,而将自己的年号改成了“元鼎”。
    大家都是小猪,没道理刘野猪玩得,胡小猪玩不得。要玩,就玩一把大的,也别说遮遮掩掩说是什么“周鼎”了,反正现在离周灭亡也没几年,干脆说是“九州鼎”不是更棒。
    九州鼎是什么?昔日,大禹划天下为九州,夏启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再将全国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九鼎象征九州,显示夏王已成为天下之共主,是顺应“天命”的。从此,九州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定鼎”,成为全国政权建立的代名词了。
    在秦王成为秦始皇之即,九州鼎这么一件镇国神器的出现,简直就是一个大杀器,直接就能让东方六国心死如灰,因为这代表着秦国乃是真正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和氏璧都可以不用变成传国玉玺了。
    “有这两位帝王?”赵高一脸狐疑的看着胡亥,汉武大帝?大汉天子?那是什么东西?赵高自以为也是博学之士,读过的书也有好几车了,可还是头一回听过有这两位帝王,熊孩子不是在骗人吧?
    “当然有!绝对有!必须有!”胡亥表情认真的说着,十六亿中国人见证,本公子绝对没有说谎,“怎么?赵老师不认识他们吗?”胡亥故作惊讶的看着赵高,见对方一脸老实的点了点头,立刻摆出一副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