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顺治之路 作者:徐小溪(晋江vip2014-05-25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穿同人)顺治之路 作者:徐小溪(晋江vip2014-05-25完结)-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萝莉这才松了一口气,小声道:“仁娜已经不小了。草原上像我这么大的姑娘,都有做额娘的了……”

    福临抚额:好吧,小萝莉发育得相当不错,小胸脯鼓鼓囊囊的,小屁股也翘翘的。可是,她还是幼女啊,未满十四岁的幼女,圈叉了是不人道的。

    作为皇帝,陪皇后逛逛御花园只可以偶尔为之,更重要的是政事。大婚几天后,福临觉得日子过得还不错。首先,在文武百官的眼里,他是成年人了,说话的分量更重了;其次,每天回到坤宁宫,有个小萝莉在等他,让他有种下班回家的感觉。

    二月二十,礼部上书,尊圣母皇太后为昭圣慈寿皇太后。福临下诏普天同庆,顺便施一施他的一系列仁政。大赦天下,免汶上等地两年赋税。停止陕西柑子、江南橘子、河南石榴的进贡,又因山西去年大荒,免一年赋税。封阿巴泰第四子岳乐为多罗安郡王。

    这一连串的动作下来,朝中众人都明白,摄政王的时代即将过去,顺治帝的时代已然到来。唯有多尔衮有些不乐意。他现在赋闲在家,从一开始的忙碌到无事可做,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好在福临很明白这种“退休综合症”,时不时的带些邸报去到摄政王府,好跟他一起商量。不过,武拜在摄政王府看到过福临两次,然后发现自己在南书院的许多工作都被小皇帝转移到洪承畴身上,顿时福至心灵,再来摄政王府的时候,便只说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了。很快他就发现,这样做是有好处的,他被分走的一些权力兜了一圈后,又回到了自己的手上。

    二月底,南苑修建完毕,顺治帝奉太后、摄政王,带着皇后巡视南苑。南苑风景秀美,又有驯养的动物,不要说小萝莉了,就连福临都很喜欢这里。布木布泰自然也不例外。

    福临处理政事的时候,布木布泰便带着小萝莉到处游玩,有时候也会带上多尔衮,次数多了,小萝莉都看出些不同来。她只是天真了一点,并不傻。太后和摄政王的绯闻只要地位高一点的都有听说,她也不例外,只是科尔沁没有人敢将这话说在明面上罢了。所以,只要太后遇到了摄政王,小萝莉就会想出各种理由回避,给两人一个单独相处的时间。

    “你这个侄女儿,还不错。”对此,多尔衮如是评价。

    “那当然。选给儿子的,自然是最好的。”布木布泰对乖巧可爱的小萝莉还是很喜欢的。

    多尔衮笑道:“你说,她会不会跑去跟皇帝吹风,说我们之间有私情?”

    布木布泰摇摇头:“若是她这么傻,这个皇后的位置也不会落到她头上。科尔沁聪明美貌的女孩子不止她一个。”

    多尔衮握住她的手:“不谈她了,走,玉儿,我带你去骑马。”

    “都大把年纪了,还骑马,会被人笑话的。”布木布泰嘴上这么说着,脸上却没有半点不乐意的意思。

    多尔衮哼了一声:“我倒要看谁敢笑话我们,让儿子把他们都砍了。”

    “禀皇上,皇后求见。”华孟安,当年的小华子,小声的提醒看折子的福临。来南苑这么多天,皇后几乎每天都会来找皇上,皇上也不会厌烦,两人的感情看上去还挺好,华孟安才不会得罪这个深受太后喜欢的皇后呢。

    “宣。”福临并没有抬头。他知道,定是额娘和叔父又腻歪去了,小萝莉不做电灯泡,只好跑来找他玩。

    小萝莉也很知趣,见礼后便乖乖的坐在一边喝茶吃点心,也不说话,书房里除了福临翻看折子的声音外静悄悄的。

    福临每次抬起头来,便能看到自家可爱的小皇后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坐在边上很是乖巧。因为有她的存在,冷冰冰的书房也似乎带上了一丝烟火气。到目前为止,有眼色会卖萌很听话还挺好看的皇后还是满合他心意的,这个皇后,娶得还不错。

    作者有话要说:

    历史上的静妃绝对不是电视里的那种二货,科尔沁脑子抽了送二货过来成亲。不过小皇帝对小萝莉有一种招猫逗狗的养宠物感,完全没有“这货是我老婆啊”这样的觉悟。

    另外,关于圆房,不是问题。蒙古要的是皇后这个位置,朝臣要的是小皇帝已经大婚这个步骤。历史上顺治闹着不成亲闹得才凶呢,从二月闹到八月。然后,小萝莉是幼女一枚啊,福临内芯是大叔不是萝莉控也不是禽兽啊,至少要让他过了自己的心理关撒。

    还有白布。清朝初期并没有白布这个东西,到了后期为了表现他们是很懂规矩的才弄来的白布,把落红看得比什么都重,真心神经病。

 第五十二章

    从南苑回来的第二天,吴克善确定了女儿的地位后;放心的准备回蒙古;小萝莉哭红了眼睛,福临好好的劝了她一番,又许了她好多好东西;还承诺不忙了就带她出去玩;这才让她慢慢平静下来。

    后宫多了个女人;果然多了不少事情。福临忽然想起自己以后会有许多女人,脑袋一下子大了起来。

    不单单是这个;在南苑的时候;多尔衮似乎玩疯了点,回来后再度病倒。这次他生病可不像之前那么门庭若市了,虽然有太医守着,可病人的心理总是脆弱的,多尔衮发现小皇帝都不天天去看他,开始无理取闹起来,冲着来探病的正白旗的人抱怨:“本王对皇上鞠躬尽瘁,现在我病了,皇上却推政务繁忙,不来看我,太不对了。”

    这话很快就传到了福临的耳朵里,与此同时,还有多尔衮有不臣之心的指控。

    “你说的是真的?”福临眯了眯眼睛,看向下面的苏克萨哈和詹岱,“摄政王对朕忠心耿耿,你们若是诬陷于他……”

    苏克萨哈和詹岱跪伏在地:“回皇上的话,奴才等可用命担保,所言非虚!”

    叔父刚刚倒下,就有人迫不及待的想往他身上捅刀子了吗?福临不动声色,吩咐道:“此事事关重大,切不可外传。摄政王若有异动,立刻回报于朕。”

    苏克萨哈二人连声应下,又指天画地的做了一番保证后,双双退了下去。福临一下子将案上的笔墨纸砚统统扫到了地上。小华子吓了一跳,连忙示意周围伺候的宫女太监们退下,自己轻手轻脚的将东西收拾好,也不敢劝,站在一边。

    福临发了一通火后,冷冷的道:“小华子,备驾,朕去摄政王府。”

    多尔衮百无聊赖的躺在床上,看到福临来了,只是草草的一行礼:“见过皇上。”

    福临挥挥手,让周围的人都退下,坐到床边,伸出手给多尔衮掖了掖被角,笑道:“朕昨天没有来看望叔父,叔父不高兴了吧?”

    多尔衮也觉得自己跟个孩子闹脾气有些说不过去,不自然的道:“皇上政务繁忙,自然是没有空闲时常过来探望的。再说我也没有什么,太医说了,只是过于劳累。“

    福临笑了:“叔父,朕只要有空就会来看你的,你要把病给养好,不然,正白旗可是有人在做耗了。”

    “此话怎讲?”多尔衮严肃起来。

    “今日,苏克萨哈和詹岱秘见朕,说了不少叔父的坏话。例如说,叔父病中对朕不恭,再例如说,他们可以作证,说叔父匿藏黄袍、大东珠,有谋反之心。对了,他们还说,叔父曾与何洛会密谋,准备在永平另立京都。”

    多尔衮脸色越来越黑,听福临说完后,立刻从床上下来,跪倒在地:“请皇上治理奴才不臣之罪,谋反之罪。”

    福临连忙弯腰去扶:“叔父这是干什么?若是朕怀疑叔父,何苦将这些告诉你呢?”

    多尔衮顺势站了起来,脸色有些不解:“皇上难道不信他们?”

    “他们是谁?正白旗的人,叔父是他们的主子。背主之人的话,朕干嘛要信?”福临一挑眉毛,挽住多尔衮的手臂,将他重新按到床上,“叔父就好好的躺着休息。朕倒是想看看,他们还有什么招数,他们身后还站着谁。”

    多尔衮冷笑一声:“还不就是那些人。八旗内都有对我不满的,现在是出来清算了。”

    福临拍拍他的手:“叔父放心,朕给你出气。”

    两人都非常清楚,多尔衮执政期间得罪了什么人。他使劲的去加强中央集权,大力的砍八旗旗主和议政大臣们的权力,更是通过几次改旗事件,把八旗砍得七零八落。现在这个摄政王还政于皇,这些人终于开始反弹了。

    闰二月十二,博洛和尼堪被弹劾;闰二月十五,穆济伦首告,摄政王曾私制帝服,还曾向何洛会、武拜、苏拜等人秘议,想带着两白旗去永平府;刚林、祁充格等满族大学士也开始跟风,弹劾多尔衮逼死豪格,生活奢靡……

    凡是弹劾摄政王的折子皇上全部留中,由于武拜有牵连,暂停其南书房行走大臣的职务。这样一来,朝廷就跟沸腾了一般,对多尔衮的弹劾一波又一波,其中一个大罪,便是他停止了议政王大臣会议。

    他们从这个议政王大臣会议说起。先皇驾崩之时,是留下了议政王大臣会议这个制度的,由于当时皇帝太小,所以建立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两人共同摄政是非常有必要的。可多尔衮却独断专权,不让郑亲王干政,反而重用弟弟多铎。又说多尔衮将大清众官兵浴血奋战的功劳统统归功于自己,大肆修建府邸,把个摄政王府弄得跟宫殿一样。

    总之,摄政王多尔衮罪恶滔天,眼里没有八旗没有皇帝,眼看着是要造反的,所以,小皇帝,上吧,把这个佞臣贼子砍了,以慰先皇在天之灵,以慰天下吧!当然,如果顺便能将济尔哈朗放出来,然后再把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给建立起来,那就更完美了。

    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福临咬牙:干嘛,都以为朕是小孩子好欺负吗?朕平时和叔父这么腻歪你们不都看在眼里吗,以为朕是被胁迫的不成?不就是想要分好处分权力嘛,把权力给了你们,朕怎么办?

    汉臣们对这件事集体表示沉默,范文程和洪承畴两只老狐狸紧紧的压着下面的人,还有半退休的宁完我坐镇,汉臣圈子里连个泡都没有。然后,背地里,两只老狐狸手拉手的过来了,向小皇帝表示,他们听皇帝的话,跟皇帝走。

    这才叫识时务者为俊杰嘛。福临略有一些欣慰,不过清廷的根基还是在八旗,八旗不听话,这才是最讨厌的事情。

    八旗也很头疼。没道理啊,摄政王多么的嚣张跋扈啊,小皇帝怎么可能一点都不恼?听说前一阵摄政王还以生病为由,强逼着小皇帝去探病呢!一个已经放权了的摄政王,正常的皇帝就应该开始反攻了,例如说明朝的张居正,就是最好的例子。可现在小皇帝在干嘛呢,按兵不动?养精蓄锐?不过,小皇帝最近都不去摄政王府了,这是个好现象。

    闰二月二十七,福临加封蒙古蒿齐忒部台吉噶尔马撒望为贝勒,储护尔为贝子,封承泽郡王硕塞为和硕承泽亲王,又封代善第七子满达海为和硕巽亲王,并命其顶替武拜,入南书房,同时以南书房事务繁忙为名,将正红旗旗务交给年幼的杰书,封杰书为多罗康郡王,顺理成章的将正红旗收归囊下。接着,开始抚恤蒙八旗与汉八旗。

    太后时常招蒙八旗内命妇入宫谈话,并在召见汉八旗内命妇的时候,要求将各个人家适龄的女孩儿也带进来。

    这不是明晃晃的选妃的节奏吗?皇帝目前只有皇后一个,选中了就直接是妃子级别的了,说不定还是贵妃,不单单是汉八旗,就连满洲贵族之间也开始轰动了,太后适时的开始召见满洲贵族家的女儿们,态度和蔼笑容款款,虽然没有一句说实了的话,但也足够让大家激动万分的了。

    闰二月刚过,三月初二,顺治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重斥苏克萨哈,说他污蔑摄政王,包藏祸心,其心可诛。众人傻了。小皇帝没有给大家反应的时间,下旨将苏克萨哈押入刑部大牢,择日宣判。

    第二天,多尔衮一改平日病仄仄的样子,身穿朝服,精神百倍的走上了朝堂,并且如以往一般,不用跪拜。

    这下,大家都明白了。妹的,又被你们叔侄两个玩了!穆济伦等人开始冒冷汗——难怪汉臣们都比鹌鹑还老实,这种弯弯肠子,他们还真是玩不过汉人。同时,他们也开始埋怨自己的猪脑子:小皇帝和摄政王联手挖坑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居然又被骗,这是该有多笨啊!

    福临开始大肆宣扬摄政王的功劳,以及表扬其主动放权的高风亮节;多尔衮则表示,他的心永远忠于皇上,以前皇上年幼,他不得已才摄政,如今皇上大婚了,亲政是理所当然的。两人互相吹捧着,时不时对视一眼,其中的情谊几乎闪瞎人眼。洪承畴和范文程是汉臣里面打头的两个,全程耷拉着眼皮,心里笑开了花:又押对宝了,晚上喝一杯去!

    苏克萨哈、詹岱论斩,刚林、祁充格被降职罚款,幽闭中的济尔哈朗躺着也中枪,也被皇帝下旨训斥了一顿。当然,摄政王这里也不是什么损失都没有。多尔衮表示,自己是有些嚣张了,不过是完全没有恶意的,性格如此罢了,自请罚俸。福临应允,罚摄政王半年俸禄,又将何洛会的三等子爵降为一等男,理由是瞎撺掇主子。武拜也受了连累,丢了南书房行走的职位,罚款两千两。

    没有人敢提出异议。蒙八旗虎视眈眈,汉八旗对皇帝忠心耿耿,满洲贵族里想要为苏克萨哈等人说情的,想想自家适龄的闺女,又将话给咽了下去。

    事情终于尘埃落定。再也不会有人多嘴去说摄政王二三事,而福临则得到了正红旗和正蓝旗的事实掌控权。

    另外,此事蒙八旗给予帮助甚多,作为报答,布木布泰暗示了儿子,怎么着也要和皇后圆房。这让福临很是头疼:未满十四岁的小萝莉啊,让他如何下手啊!

    作者有话要说:

    小皇帝:敢欺负朕的十四叔,哼!

    以及,四大辅政大臣迄今为止被咔嚓了三个,就剩遏必隆一枝独秀了。

    历史上,多尔衮被清算完全就是八旗的共同反弹,他当政的时候把八旗欺负惨了。再加上皇帝也想消除掉所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