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来了个女弟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子监来了个女弟子-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她越说越没谱,莲翩赶忙开口打断,叹息一声,道:“他倒是没什么。但你也知道我们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之前在临安,闫夫人就同我强调过这件事,问我愿不愿意给闫琰做妾。虽然我明白自己的身份地位,能给他这种名门显贵做个名正言顺的妾室也是不错的归宿了……可是……一想到他将来会娶别的女人为妻,在我面前双宿双栖,还是觉得接受不了。所以……还是算了吧。我就跟着你过,我们姐妹二人,挺好。”
    “总会有办法的,先别急着放弃。”桑祈劝道。
    然而闫夫人的传统保守是出了名的,闫琰又孝顺,这两点二人都心知肚明。桑祈自己说这句话的时候都没什么底气,莲翩更是早就已经打心底里接受了现实似的,淡淡一笑,摇了摇头,只转移话题道:“你快成亲了,我们不说这些不高兴的事。”
    桑祈沉默下来,准备梳洗就寝,心里却还在惦记着莲翩和闫琰的事。
    她始终相信,总归会有解决之道,只要他们二人真心相爱,这世界上就不会有什么困难。
    就像她和晏云之,哪怕隔了千山万水,心里依然只有彼此,依然会跨越重重险阻,等到云开月明的那一天,等来属于他们二人的婚礼。
    她出嫁的那一日,江山河清海晏,都城秋高气爽,万里无云,是个难得的好天气。
    因为她没有兄长,没有父亲,大伯的腿脚又不方便,因此负责送亲的任务便落在了她的弟弟桑祝身上。英武的少年将军骑着高头大马,泛着寒光的玄铁宝甲加身,披着火红的披风,高举锋利锃亮的长枪,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身后跟着的是董先念和董仲卿父子,还有曾经跟桑祈一同上阵杀敌的桑家亲卫的一部分骑兵。浩浩荡荡三百余人,金戈铁马,气势恢宏。
    走得还是他们当初从洛京出发,奔赴前线时的那条路线,在洛京城里绕了一圈。不同的是,这次这些高大伟岸的将士们的腰间,系的却不是缟素,而是红花。行进到一半的时候,琰小郎也跟着来凑热闹,率领自己的队伍接在最后,将声势继续壮大。
    猎猎红衣和整齐划一的枣红色汗血宝马,仿佛在洛京全城点燃了欢庆的火焰,铺成了绵延的十里红妆。
    饶是对于各种各样的大场面已经司空见惯,短短数年间连江山动荡都经历了两次的洛京百姓,也被这豪华的送嫁队伍所震撼,人群拥挤,差点将宽阔的街道堵得水泄不通。
    有人说这场婚事之所以如此隆重,是因为两个新人等了彼此太久,还险些错过。有人说是因为真龙天子归位,重新履行先帝遗志,想借此契机为自己塑造威信。也有人说,不过是因为两家都有权有势,也舍得花钱,故意要这样罢了。
    队伍便在这种种议论声中,自北向南从长街走过,迎上了晏家来接亲的队伍。
    与桑家军气吞万里,刚毅大气,杨威天下的阵势不同,晏家人虽然今日不再用他们所习惯的洁白,也将装饰换了红色。可仙乐飘飘的仪仗里,香车雅致,轻纱逶迤,处处显露出了风流天下的晏家子们优雅从容,高洁傲岸的风范。
    尤其是人群之中,那个一袭白衣,华发皑皑,手执拂尘坐在梅花鹿上,特地来跟随自己的大弟子迎娶小弟子的晏鹤行。轻轻扬一下拂尘,淡淡泛一下笑意,举手投足之间,尽数带着飘渺仙风。人们仿佛看见他身后跟着的是银龙鼓瑟,金鸾驾车,某一个恍惚瞬间,当真以为是哪个仙家下凡来迎亲了。
    再看在队伍最前的那个,则是曾经被称为大燕第一公子,如今被传颂为一代名相,一手执掌着大燕命脉,武可定江山,文可治天下,有翻云覆雨之能的男子。他俊雅绝尘的面容是如此夺目,风霜高洁,清雅华贵,龙章凤姿。即使在如此光辉璀璨的队伍中,也能一下子成为令人瞩目的焦点。
    那是她的夫君,世间独一无二的晏云之。
    从桑府大院到晏府门前,桑祈本来想好了,出嫁的时候一定要高高兴兴的,千万不哭。可这短短的一路上,回想起自己与他相识以来发生的种种,想起分别的这三载,还是不可免俗地,像所有出嫁的姑娘一样,哭了个泣不成声。

  ☆、第一百九十一章 :此情已无憾

两支队伍汇合后,一路来到张灯结彩的晏府,古宅上下亦是一片喜庆祥和。
    除了晏云之的高堂和桑祈的大伯,少帝荣寻也来见证了二人的新婚之喜。负责主事的则是德高望重的老帝师冯默,颤颤巍巍地站在大堂中,中气十足地喊了句:“一拜天地。”
    桑祈便想起了自己在国子监的时候,一听他用这么大的音量喊话,就定是在吹胡子瞪眼地教训自己,不由低头的同时,偷偷笑了一下。
    “二拜高堂。”
    她看到了大伯桑崇眼眶里隐含的泪水。
    这个沙场上出生入死的硬汉,从未在人前掉过眼泪,此时却死死地握着拳,强忍着才能将眼中的水汽压回去。
    虽然经历了手足的横死,亲眷的背叛,眼下的他年岁亦已不小,还得在重整桑家的过程中殚精竭虑。可是见到眼前的一幕,大概也觉得,若是自己的弟弟在天有灵,能看到今日的话,也便可以安息了吧。
    晏相夫妇也在大风大浪里经历了这么多,看着幼子和新妇,目光中有种看透世间沧桑的慈祥而安宁。
    让桑祈悬着的一颗心顿觉温暖了不少。
    而后夫妻对拜,她便与他相对而立,默契地颔首。
    这一次不是弟子对师长行礼,也不是师妹对师兄行礼,而是夫妻之间,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相约终生不离不弃的盟誓。他们终于名正言顺地走到了一起的象征。
    桑祈从来没有觉得礼数规矩这么重要过。
    唯独在这一天,她不想有一丝一毫的行差踏错,只想遵循着祖先们的法则,与他完成这场婚礼。
    小心谨慎的态度,看在旁人眼里,少不了有人忍不住惊叹:“那个端庄大方跟大家闺秀似的新娘子,真是桑祈?”
    闫琰张大了嘴巴,推了推身边的顾平川,疑道:“不会又娶错人了,弄成兰姬了吧?”
    苏解语在他背后无奈地轻咳一声,提醒了自己的存在。
    他这才干笑着挠了挠头。
    礼毕之后,按例由主人款待宾客亲朋。清玄君最怕前面那些繁琐冗长的仪式了,这会儿才睡眼惺忪地赶来,带来了自己私酿的好酒,大方地要请众人一醉方休。
    酒酿的极好,宾客们当然大呼痛快,可惜在新房里等着的桑祈就喝不到了。
    一直到晚上,夜幕深深,她还能听到外头的喧哗声,不由摸了摸干瘪下去的肚子,无奈地苦笑。本来想着今天要老老实实地坚持到最后来着,这会儿馋虫捣乱,却是有些坐不住了。
    幸好,在她为了要不要顺手从床上拿个花生这件事百般纠结的时候,听到开门的声音,晏云之及时到来。
    桑祈从盖头的下沿偷瞄,还能看到后面跟着一群以闫琰为首的,兴致勃勃地闹洞房的人。大多都是他们从前在军中的部下,清玄君和晏云之的那些兄长们,自然是没么无聊的。
    于是为了展现出自己也有淑女的一面,桑祈赶紧把慢吞吞地朝花生伸过去的手飞快地收了回来,端正地坐着,等待晏云之为她掀开盖头。
    而后华盖落地,眼前一片明亮,看着光辉中那个高大昳丽的男子,眼眸犹如一片深邃的星空,当中漂浮着自己的倒影,不由一时深陷,怔怔地向这片浩瀚星河中沉了下去,半晌没有动作,直到肚子不争气地叫唤了一声。
    整个婚房都安静了下来,继而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属闫琰笑得最欢,眼泪都要流出来了,连声道:“果然是她,果然是她……”
    红衣绝艳的晏云之一挑眉,云淡风轻地道了句:“爱妻这可是嫌夫君回来得太晚了,示威抗议呢?”
    桑祈忍着嘴角抽搐的冲动,悲哀地觉得,完了,完了,都幻灭了……从此以后怕是她再回忆起自己成亲的事,只能记得这丢脸的一幕,和他那副欠揍的表情了。便干脆破罐子破摔,华丽丽地起身,翻了所有人一个白眼。
    好在众人大约是都能理解这对新人等待这一天的不易,只说笑了一会儿,便你推我我推你相继退了出去,将门带好,留他们有充足的时间二人世界。
    桑祈这才有机会抓了个花生吃。
    晏云之缓缓解了衣袍,在她身边坐了下来,半倚在床柱上打量自己的新娘。
    桑祈吃了一会儿,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扭过头来看着他,小心地问:“你说把这床上撒的吉祥物都吃了,是不是不太好?”
    晏云之眉梢一挑,淡淡道:“既是吉祥物,吃下去岂不是更吉祥,有什么不好?”说着还亲自帮她拎了颗红枣过来,道:“多吃点,别浪费了。”
    “咳。”
    既然他都这么说了,桑祈也就没客气。可是吃完之后却想起来什么,叹了口气,无奈道:“可惜吃了也没什么用。郎中说我要等身上这极乐引的药效都去了才能受孕,早生贵子什么的,也只能是个美好的念想罢了。”
    想想自己为了给人家下毒,还得陪着一起喝,也真是不容易。
    晏云之抬手将她拉到怀里,轻轻在她的小腹上摩挲着,语气很平静地安慰她道:“这种事有什么可急的,不用总放在心上,好好调养调养,该有的时候自然就有了。我又不急,父亲母亲都有那么多孙子抱了,难道还非要差我这个?”
    桑祈闻言安心一笑,抬头在他的唇上啄了啄,琢磨着:“也是,好事不怕晚,我只是好奇,我们如果有个孩子,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晏云之往书房的方向看了一眼,严肃道:“晏某不太放心。”
    “去你的。”桑祈知道他是想起了自己写的那些文章,报复性地在他身上捶了两下,非要他说自己的孩子一定“聪明貌美,人见人爱”才肯罢休。
    只可惜没过几招,就被他轻而易举地制服了,蹙眉道:“如是晏某自己的子嗣,那是自然,可加上你就不一定了……”
    “好啊好啊,那你自己生一个我看看。”桑祈没好气儿地理着被他弄乱的头发,不屑道。
    晏云之勾唇浅笑,笑容在这满室红光中,显得有那么几分暧昧诱惑,说着“来,师兄试试。”便朝她吻了下去。
    桑祈微微一怔,继而回应。二人的新婚之夜,便开始了漫长的相互纠缠,不依不饶。
    晏府满院的烛火一直亮着,今夜月光也皎洁明朗,却照不到人群散去后,一个独立一隅,久久伫立的身影。
    顾平川的大脑中很长时间都是空白一片的,不明白自己为何迟迟挪不动步,为何明明已经早就决定好了放手不去打扰,此时此刻还是这么没有骨气地心生疼痛。
    直到身后有人叫他。
    他有一种心事被人看穿了的感觉,面色一沉,瞬间收整起全部情绪,回眸看去,意外于叫自己的人是苏解语。
    不过仔细一想,也没什么可意外的。
    今日他穿了一袭青袍,在夜色中如挺拔的修竹,负手而立,先做了一揖,礼貌问好,道了许久不见,而后才淡淡笑道:“在下还以为,兰姬是那舍得之人。”
    终于有机会同他说上话,证实了与脑海中记忆弥新的那个声音音色一致,苏解语低眸,眸中水泽一荡,指尖莫名地微微颤抖,而后才缓声开口道:“舍不得。”
    顾平川稍显不解:“可在下听说,早在临安的时候,你便已经做出决断了?”
    苏解语又笑笑:“做出决断是一码事,心里放下是另一码事。前者容易,后者却很难。我努力了很久也没实现,现在想想,倒不如不去强求。”
    “哦?”顾平川颇有兴致地问道,“此话怎讲?”
    “不强求舍,也不执著于得。”苏解语语气淡然轻松,解释道,“只当这段感情是一份过去的经历,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接受它,包容它,然后继续前行就是了。”
    顾平川将她这番话回味了良久,终于自嘲地笑笑,拱手道:“还是姑娘透彻,在下愚钝了。”
    苏解语温婉地回了一礼,谦虚道:“不敢当。”
    顾平川便也不打算在晏府久留了,一边拔腿要走,一边问她:“令兄已经回去了?”
    “还没,家兄说你找过他说要一起走,正到处寻你呢。”苏解语道。
    “那便烦请兰姬带个路。”顾平川说着微微颔首示意了一下。
    举手之劳,苏解语本来就是应兄长的要求帮忙找他的,自然愿意,与他一同继续聊着天,朝刚才人声鼎沸的地方走去,只见宾客已经尽数散了,徒留仆役在收拾桌案,也不见了清玄君的身影。
    苏解语微微蹙眉,有些无奈:“这人,明明说了要等你,一转眼自己又不见了。”
    “许是一时兴起,又不知道跑哪儿睡着了吧。”顾平川也有些无奈,决定不管他了。本想自己先走,思忖一番,又迟疑一步,提议道:“要不在下先送你回去?若清玄君真不知道在哪儿睡着,怕是今天晚上都叫不醒了。”
    出于对自己家那个哥哥的了解,苏解语知道他说得非常有道理,只得温声道:“那就有劳宁泽兄了。”
    关于曾经在西南的事,她想了又想,终究还是没有提及。

  ☆、第一百九十二章 :事了拂衣去(大结局)

却说晏云之成亲之后,还没结束婚假休沐,便不顾文武百官的劝阻和荣寻的挽留,毅然辞去丞相一职,举荐才学品格出众,更为合适的顾平川担任。
    彼时顾平川刚好披露了严桦之死的真相,将故友的高风亮节记载到史书之中,为其正名。
    消息一经传出,洛京再掀风雨,不少人唏嘘感叹,默默地为这个刚烈不屈,却蒙冤受辱的男子点燃了一柱清香。
    昔日的几位好友,再聚在严桦的墓前,文采斐然的清玄君亲自为严桦重新篆刻了墓志铭,题写了他的生平,和四人之间永不磨灭的友谊。
    而后清玄君和晏云之相继离去,顾平川仍独自一人,在他的墓碑前伫立了很久很久。
    回到朝堂后,重整心绪,便开始辅佐荣寻,一同起筹备大刀阔斧的改革来。在卓文远提出的建立兵部基础上,继续将官员制度的变革进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