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点中国哲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知道点中国哲学-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罪的。”孟子心情沉重地接着说:“这四十里的苑囿不成了四十里大陷阱吗!百
姓怎能不嫌它大呢?”

    在孟子看来,国君为一国之王,好比一棵大树的主干;百姓为一国之本,犹
如大树的根。根不深、树不茂,干又奈何?周文王是古代圣君的典范之一,七十
里之园与民同利、同游、同乐,这样的国君岂能不圣?

    /* 76 */第二部分治国之道

    一天,时刻想再建霸业的齐宣王问孟子:“我可以听听齐桓公和晋文公成就
霸业的事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后学没人谈论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的事迹,所以也就
没有流传下来,为臣也没有听说过多少。我想谈点王天下的事情,可以吗?”孟
子与孔子不同,他对齐桓公的霸业不大以为然,而把话题转到王天下上去。

    “怎样做才能王天下呢?”宣王问道。孟子眉头舒展,脸上泛起兴奋光:
“安抚百姓,保证他们安居乐业,就能王天下;这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

    “我这样的人能安抚百姓吗?”宣王紧忙问道。“当然是可以的。”孟子答
道。

    宣王又问:“凭什么知道我能安抚天下呢?”

    孟子对于此问,则以他听说的齐宣王的事迹,借题对其仁政思想进行了发挥,
那件事是这样的:

    有一次,有人牵一头用做牺牲的牛从堂下走过,那牛是要被用来杀掉,以其
血涂祭祀用的钟的。坐在堂上的齐宣王看见后,示意以一头羊换下这头牛。他不
忍心亲见这头牛无辜被宰杀。当时下面便有人议论宣王是小气鬼。

    孟子说:“不忍心牛而忍心羊被杀,牛羊不一样吗?可是既然看见了牛,就
不忍其死。这种不忍之心是王天下的根本所在。”孟子接着讲了推不忍人之心而
王天下的道理。现在的齐宣王的不忍之心已达于牛羊,可是却不能施仁政于百姓
;不施恩于百姓,也就不能王天下。这是用心不足,努力不够。

    宣王有些不解地问道:“不施恩与努力不够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呢?”孟子
说:“把泰山夹在腋下去跨越渤海,对别人说,这我办不到,是真的做不了(‘
不能’)。为年长的人按摩身体,活动活动胳膊腿,这等事要说办不了,那就是
没这份心思,不想努力了(‘不为’)。作为国君不王天下,那不是夹着泰山跨
渤海,而是为长者按摩身体一类的事。”

    孟子进一步推论说,尊敬自己的长辈,并推其恩爱到别家的老人;爱护自己
的幼小,推而广之也爱护别家的幼小。如果能形成这样的社会风气,王天下易如
反掌。

    /* 77 */第二部分千里马难遇到伯乐

    孟子初次到齐国,正是齐威王在位的时候,齐威王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
他在位期间,任用邹忌为相进行了政治改革,使齐国很快成为东方实力最强的国
家。齐威王也很重视人才,把有才能的人看作镇国之宝。

    有一次,齐威王和魏惠王在一起打猎。魏惠王问齐国有什么珍宝,齐威王说
没有。魏惠王感到很诧异,就说:“像我这样的穷国都有十枚直径一寸左右的珍
珠,它的光泽能照亮前后十二辆车。齐国如此之大,怎么竟连珍宝也没有呢?”
齐威王笑了笑,说道:“您说的珍宝我没有,但是我有我的珍宝。您以珍珠为宝,
而我却以人才为宝。我的大臣檀子守卫南城(今山东费县西南),楚国就不敢入
侵,泗上十二诸侯都来齐国朝皋;子守卫高唐(今山东禹城西南),赵国人就不
敢东入黄河捕鱼;黔夫镇守徐州(今山东济水以东),政治清明,燕国和赵国的
百姓有七千余家纷纷迁来居住,不愿回国;派种首稽查盗贼,就出现了路不拾遗
的太平景象。我的这些珍宝都是光照千里的明珠,岂止像您的珍珠那样,仅照亮
前后十二辆车。”魏惠王听了之后,羞惭满面,很不自在。由于齐威王能够选拔
和重用人才,所以齐国人才济济。

    孟子来到齐国,本打算通过齐威王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但齐威王对孟子的主
张丝毫不感兴趣。齐威王一心想的是争霸中原,用武力统一天下;而孟子则反对
战争,主张以德服人,实行仁政。二者的政见几乎针锋相对。因此,孟子在齐逗
留期间,一直没有受到齐威王的重用。

    孟子虽不得志,但他没有因此而改变立场,屈从齐威王的意志。在孟子决心
离开齐国时,齐威王为了表示对士人的友好和尊重,准备赠送他上等金一百镒
(古以二十两为一镒),但孟子坚辞不受,拂袖而去。他的弟子陈臻,对他拒绝
接受赠金的做法很不理解,就忍不住问他什么原因,孟子严肃地回答说:“我与
齐王政见不合,没完成我的事业,从道理上讲,齐王没有任何理由赠金给我。没
有理由而赠金,就是想用金钱收买我,难道一个君子(有学问有道德的人)能用
金钱来收买吗?”

    /* 78 */第二部分人性本善?

    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确切地说,就是人性的本质是什么?

    这个问题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据孟子说,他那个时候,
关于人性的学说,除了他自己的学说以外,还另有三种学说。第一种是说人性既
不善又不恶。第二种是说人性既可善又可恶(这意思似乎是说人性内有善恶两种
成分),第三种是说有些人的人性善,有些人的人性恶。持第一种学说者是告子,
他是与孟子同时的哲学家。《孟子》中保存了他和孟子的几段很长的辩论,所以
我们对于第一种学说比对于其他两种知道得多一些。

    孟子说人性善,他的意思并不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孔子,就是圣人。而
是说,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他的确承认,也还有些其他成分,本身无所谓善
恶,若不适当控制,就会通向恶。这些成分,他认为就是人与其他动物共有的成
分。这些成分代表着人的生命的“动物”方面,严格地说,不应当认为是“人性”
部分。

    孟子提出大量论证,来支持性善说,有段论证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沐惕恻隐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
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一切人的本性中都有此“四端”,若充分扩充,就变成四种“常德”,即儒
家极其强调的仁、义、礼、智。这些德,若不受外部环境的阻碍,就会从内部自
然发展(即扩充),有如种子自己长成树,蓓蕾自己长成花。这也就是孟子同告
子争论的根本之点。告子认为人性本身无善无不善,因此道德是从外面人为地加
上的东西。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人应当让他的“四端”,而不是让他的低级本能,
自由发展?

    孟子的回答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在于有此“四端”。所以应当发展
“四端”,因为只有通过发展“四端”,人才能真正成为“人”。孟子说:“人
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他这样回答了孔子没有想到的
这个问题。

    /* 79 */第二部分劳心与劳力

    孟子曾经与一个个体农业小生产者的代表许行,进行过辩论。

    许行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意思是说,君主必须与人民一起耕种,干
活才可以取得粮食,自己动手做饭,同时治理国家。他还主张实物交易,物品在
数量上、重量上相等者,价格相等。许行的这些思想反映了小生产者反对统治者
不劳而获的剥削行为,有它的进步性。但他从平均主义和否定分工的角度来提出
解决阶级对立的矛盾,是不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规律的,它反映了小生产者思想的
局限性。

    孟子揭露了许行这一局限性,他从社会分工在一定历史阶段的合理性出发,
把分工看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他认为,从政治和经济地位看,人生来就分
为“君子”和“小人”,“劳心者”和“劳力者”。他说:“无君子莫治野人,
无野人莫养君子。”“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
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这就是说,“君子”、“劳心者”,生
来就是统治“小人”、“劳力者”的,他们是受供养的;而“小人”、“劳力者”,
则生来就是应该被统治、被剥削的,他们的任务就是供养“君子”、“劳心者”。

    孟子强调指出,这种生来就决定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等级关系,正是社会
分工的结果,是天下共同的道理,是不可以更改的。

    这就是孟子有名的关于“劳心与劳力”的论辩。当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
讲,孟子的主张具有相对合理性。但是,我们应该批判地看待这个问题,尤其是
在今天的社会。

    /* 80 */第二部分孟子受教免休妻

    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
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孟母问:“为什么?”孟
子说:“她蹲在地上。”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孟子曰:“我亲眼看见的。”
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
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
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
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
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
不讲礼仪。”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

    这是《韩诗外传》记载的一个故事。原来的表述是这样的:孟子妻独居,踞,
孟子入户视之,向母其曰:“妇无礼,请去之。”母曰:“何也?”曰:“踞。”
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
《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人户,视必下。不掩人不
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
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

    孟母是一个善于教子的母亲,除了家喻户晓的“孟母三迁”、“孟母对织”
的教子故事之外,《韩诗外传》还记载了他教育孟子认识自己的过失,自责自律
的故事。孟子受教免休妻就是其中一例。

    /* 81 */第二部分历尽沧桑———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40 年—前245 年),是战国末年思想家,著名的儒家学者。
名况,字卿,赵国(今河北、山西、陕西各一部分)人。据说他曾经到过秦国、
燕国等,但主要活动于齐国,任大夫之职,并曾三次到大夫们中间担任祭酒。古
人每次饭前都要进行祭祀,众人聚餐时,也要先行祭祀。这时要由一人领先,把
酒奠于地上,这人就叫祭酒。荀子担任祭酒,反映了他在齐国大夫中德高望重的
地位。祭酒后来被沿用下来,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的学职。而这个名称本身,也体
现着古代为学的性质。

    荀子在齐国的时间很长,齐国有几个著名的有学问的大夫,如邹衍,他经常
同田骈等思想家,讨论政治和哲学问题。荀子长期生活于这样的环境,使他对天
地人生的种种问题,都有深刻的见解。

    荀子老年,受到齐国一些人的排挤,于是离开齐国,到了楚国,接受楚国贵
族春申君的任命,做兰陵地方的主官。春申君死后,荀子也被免职,于是就在兰
陵安家,直到老死。后来做了秦国宰相的李斯、著名的法家学者韩非,都是他的
学生。

    荀子对当时的政治极端不满意,尤其对当时接连不断的君主被杀、国家被灭
更是痛心疾首。在他看来,这些君主们最大的错误,是不按照正确的道路来治理
他们的国家,而是热衷于求告神祗,相信那些巫师,从那些异常的自然现象中去
猜测天意;而像庄周一类的人,又玩世不恭,用一些滑稽的言词来调侃世事,扰
乱人们思想。所以他研究了儒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言论,考察他们的主张与实
行的效果,著书数万言,名为《荀子》。《荀子》一书由于历代的保护整理,至
今保存得比较完整。

    /* 82 */第二部分祸福兴衰不应该怨天

    荀子主张,天人各有其职,即天人相分。

    天道属于必然,人道却是有为。天人有分在荀子,首先在阐明天与人、自然
与人事各有自己的职分和规律,天有天的运行规律,人有人的活动规律,不能互
相代替:“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正因为如此,人们应
当自己为其所从事的活动负责。如果他积极努力,天不能阻挠之;而如果消极怠
慢,天也不能保佑之。人世的吉凶灾祥、物质生活的贫富丰欠,主动权掌握在人
们自己手中。从而,“明于天人之分”在他就既是当然的前提,也是必然的结论。
而且,与“天行有常”相应,天时等自然条件是相对稳定的东西,而人世却从来
就有祸福兴衰,故“怨天”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其道然也”。

    天人有分并不排斥双方的统一。人是天演而成的,人的自然属性与禽兽无别,
故人与自然相分不是表现在与万物的对立,而是在于对万物的超越上。他说: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是天人合一
的方面;但合一又是与有分相并存的,人位于自然进化的最高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