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点中国哲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知道点中国哲学-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古书奇辞奥义,别人无法通晓,他一过目就能解释。后来,朱熹疏释《四书》、
《易诗传》与《通鉴纲目》,都先与元定反复商讨拟订。朱熹对人说:“造化微
妙,只有深通事理的人才能认识。我和元定谈论,真是感到不能满足啊!”

    /* 222 */ 第四部分“心学”始祖陆九渊

    陆九渊,字子静,号存斋,南宋金溪县人。理学家、教育家,曾讲学于象山
(今贵溪县南),人称“象山先生”。

    陆九渊于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中进士,历任靖安县主簿、崇安县主簿、
台州崇道观主管、荆门军知军等职。他为官清廉、不喜空谈、务求实干,认为任
贤、使能、赏功、罚罪是医国“四君子汤”。他治理荆门政绩显著,丞相周必大
称赞说,荆门之政是陆九渊事事躬行的结果。

    陆九渊在哲学上,提出“心即理”的命题,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
中,心是惟一实在,“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心即理是永恒不变的,
“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
心同此理也”。这就把心和理、心和封建伦理纲常等同起来。

    1176年,陆九渊在铅山鹅湖寺与朱熹对认识论的问题展开了一场辩论,史称
“鹅湖之会”,进一步阐发了他“尊德性”和“发明本心”的“心即理”的先验
论。他的学说,经明代王守仁继承,发扬成为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派别,影响极
大。

    陆九渊还热心于讲学授徒,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每天讲席,学者辐辏,户
外履满,耆老扶杖观听”,弟子遍布于江西、浙江两地。他在长期的讲学实践中,
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育思想理论。

    他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存心、养心、求放心和去蒙蔽、明天理的作用。
他主张学以致用,其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以挽救南宋王朝
衰败的命运。在教育内容上,他把封建伦理纲常和一般知识技能技巧,归纳为道、
艺两大部分,主张以道为主,以艺为辅,认为只有通过对道的深入体会,才能达
到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的目的。因此,要求人们在“心”上做功夫,以发现人心中
的良知良能,体认封建伦理纲常。后人将他所著所讲编为《象山全集》,共36卷。

    /* 223 */ 第四部分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辩论,在朱熹和陆九渊之间展开,因发生在鹅
湖书院,故得名。

    鹅湖书院,位于江西广信府铅山县境内。自东晋以来,历经唐、宋、明等朝,
都聚居过许多学者,曾经是一个著名的文化中心。

    鹅湖书院为大义寺的附属寺左,即仁寿寺左,为“四贤祠”。祠为当时的信
州刺史杨汝砺所建,这是鹅湖书院之始。以后屡有修举,明代宸濠之乱,兵燹之
余,鹅湖书院的学舍全部毁坏。清康熙二十二年,地方官潘士瑞曾予修缮。康熙
五十四年(1715年),令尹施德大加修建,当时李光地所作《重修鹅湖书院记》
说:“书院之建,实为国家学校,相为表里,李渤高士尔。朱子犹倦倦焉。今使
先贤遗址,焕然重修,江有故理学地,必有游于斯,而奋乎兴起,以绍前贤者。”
鹅湖书院很少有官方的支持得以重修,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再现,以致成为历史的
陈迹。

    在鹅湖书院后面的四贤祠内,设有朱、吕、二陆四个牌位,又有一个题着
“顿渐同归”字样的匾额,这和书院前排建筑中所悬“道学之宗”的御匾,正遥
遥相对,由此可见宋代朱陆鹅湖之会的盛况。抗日战争期间,鹅湖书院成为东南
训练团的驻扎营地。

    鹅湖书院之所以誉满江南,乃至闻名全国,主要是因为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
陆九渊等曾在这里讲过学,进行过学术辩论的缘故。

    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吕祖谦因鉴于朱熹、陆九渊两派学说论点不
同,常引起争论,故而发起约会,邀请朱、陆两家集会于鹅湖寺。当时,朱熹和
陆九渊、陆九龄兄弟皆应邀赴约。在这里,发生了朱、陆两派学说的第一次面对
面的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关于认识论的问题。朱烹主张“泛观博览,而后为
之约”;陆九渊则主张“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这就是朱、陆两派
的分歧点。朱熹认为陆学太简易;陆九渊则认为朱学太支离。这次争论,就是哲
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争论的实质,都是为了互争正宗教主地位。但是,
这次“鹅湖之会”并没有解决他们两派学说之间的分歧,故以后还有更加激烈的
关于世界观问题的争论。尽管如此,“鹅湖之会”对当时学术界却有很大的影响
;鹅湖书院之所以能几百年来永留胜迹,誉满江南,正与朱、陆诸子的“鹅湖之
会”有关。

    /* 224 */ 第四部分如何培养高尚的道德

    这就是中国哲学上著名的“尊德性,道问学”。意思是说,君子尊崇天赋的
道德本性,把向别人请教学问、增进知识作为培养德性的道路。《中庸》认为,
圣人之道是伟大的,它浩浩荡荡使万物生长发育,充满了天地。它非常繁荣昌盛,
有300 条原则、3000条规定,需要合适的人选才能够使它推行。所以说,假如不
是具有最高品德的人,道就不会凝聚在他的身上。所以君子要尊崇天赋的道德本
性,把增进学问作为培养德性的道路。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圣人之道能够凝
聚在自己身上。

    因此,尊德性和道问学的目的都是培养人的高尚品德,后来成为两条不同的
治学道路。宋代陆九渊把尊德性放在首要位置,认为应把心中天赋的道德本性树
立起来,提出“先立乎其大者”;朱熹强调道问学,所以主张考察事物,以获得
知识。朱熹认为,考察事物、获取知识,载于《大学》,是上古圣人的遗训,也
是儒者求学的开端。只有先考察事物,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了知识,才能明
辨是非,正确认识天理,按仁义的要求去做。陆九渊认为,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心就是天理。天理是个整体,不是可以分割成小块,让人一点一点得到的东西。
要懂就完全懂,要不懂就完全不懂。朱熹让人从考察事物出发,只能得到一些支
离破碎的知识,并不能懂得天理。这样做,只能败坏圣人之道。

    陆九渊和朱熹关于尊德性和道问学的分歧,是两条求学道路的分歧。

    /* 225 */ 第四部分赤子之心

    明代江西南城,有一少年名叫罗汝芳,他生于儒学世家,由母亲授读儒书。
稍长,喜读明代理学大家的《读书录》。

    18岁时,罗汝芳按照自己理解的孟子“不动心”之说,闭关临田寺,置水与
镜于几案之上,默坐澄心,修炼道德,不想久之生病,心火上升。既然病由书起,
亦当由书除。罗父便把王阳明的《传习录》传授给他,罗汝芳遂按书中所言去做,
心火渐除。26岁时,入省城参加乡试,偶过僧寺,见榜文称有“急救心火”者,
以为有名医,结果访得阳明后学颜均在寺中讲学。听其所讲,以为甚契己心,惊
叹“此真能救我心火”,从此,拜颜均为师。

    颜均系阳明后学,阳明初学朱熹的道学,后来经过几次彻悟,转向陆九渊的
心学。因陆九渊一再称自己的学说是“因读孟子而自得之”,所以,罗汝芳从颜
均处接受心学,受孟子的影响也自然较大。孟子有一句话:“大人者,不失其赤
诚子之心。”这句话对罗汝芳有很大的启发。他把“赤子之心”作为人的道德的
根据。“天初生我,只是个赤子。赤子之心,浑然天理”。在他看来,圣贤之学,
本之赤子之心以为根源,征之庶人之心以为日用。人的道德就能像“赤子之心”
一样,不学而能,浑然天成,不假藻饰。

    /* 226 */ 第四部分刨根问底

    陆九渊自幼喜欢刨根问底,冥思苦想。他在三四岁时,看到天地广阔,怎么
走也走不到边,心里非常跷蹊,于是便问他父亲:“爸爸,为什么天地那么大,
走到哪里才能穷尽呀?”他父亲答不上来,只好摇头苦笑。陆九渊得不到答案,
决不罢休,整天苦苦地思索。

    童年时代,陆九渊表现出不同一般小孩的气质,行动举止也不同凡响。所有
认识他的人都很佩服他。那时,他已经读了许多古书,尤其是孔孟的学说和二程
的著作。他读书不是过目能诵就算,而是通过对照类比,深思当中的微言大意。
有一回,他念完书后对人说:“怎么伊川先生(即程颐)的话同孔子、孟子的话
不一致呢?我看他们的言论多半有不正确的地方。”他读了《论语》,就觉得孔
子的话显得支离破碎,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后来,他依然每天坚持阅读古书,并且有很大的长进。有一次,他读到“宇
宙”二字时,别人跟他解释说:“四方上下就叫做‘宇’,古往今来就叫做‘宙
’。”咀嚼着别人的话,他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一种思想来:“宇宙的事就是我的
事,我的事就是宇宙的事!”陆九渊的这个思想在后来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
他“他学”的思想体系。

    /* 227 */ 第四部分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王阳明出身于官僚家庭,父亲王华
曾任礼部左侍郎。1499年,王阳明中了进士,先后任刑部、兵部主事。1506年由
于与大宦官刘瑾(因残害忠良,最后被陵迟处死)结怨,贬到了贵州。1510年升
为知县,到1516年又升任右佥都御史,最后做到了右副都御史。晚年聚众讲学,
在世时著作就被弟子们刊刻印行。

    王阳明的思想中典型的是知行合一。他首先强调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
的,即他说的“致良知”,但如何使人的主体与客体联系起来呢?王阳明主张
“求理于吾心”,即“知行合一”。他用主体包容了客体,将客体的独立性、自
然性和物质性否定了。对于“行”他解释道:“凡谓之行者,只是着实去做这件
事。若着实做学问思辨功夫,则学问思辨亦便是行矣。学是学做这件事,问是问
做这件事,思辨是思辨做这件事,则行亦便是学问辩矣”。假如一个人不按仁义
礼智信原则去行,那么,他就是未知。因为心中的良知他没有得到,也就是他没
有认真思索。假如他认真思索,得到了良知,或者说他知道自己应该对父母行孝,
对君主尽忠,那么他就一定会行孝尽忠。如果他不行孝,不尽忠,就说明他没有
得到良知,也就是没有知。

    所以,王阳明的“行”范围很广,包括了学、问、思、辨,这在《中庸》里
是“知”的四个侧面,在王阳明这里合一了,因为他模糊了两者的界限。

    王阳明进一步提出,人的“一念发动处即是行”,实际上是取消了真正的
“行”。所以,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即王船山)批评他“销行以归知”。

    王阳明这样用意念代替“行”也有合理的方面,他要人们树立一种信念,在
刚开始意念活动时俱依照“善”的原则去做,将不善和恶消灭在刚刚萌发的时候,
这也叫“知行合一”。所以,对“知行合一”应该全面理解,这样才能正确评价。

    另外,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中还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第一,立志、勤
学、改过、责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衡之
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而且立志可以促使勤学,“凡学之不勤,必其
志之尚未笃也”。“改过”是指自己,“责善”是劝别人改过,这里面还包括了
“谏师之道”,即向老师进谏,指出错误。第二是独立的治学精神和能力。第三
是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第四是强调身体力行。这些教育思想对今天的青年人学
习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 228 */ 第四部分心外无物

    陆九渊认为,人心虽然不过方寸之大,但心中之理发散开来却能充塞于整个
宇宙,故万物万理,无非也就是心中之理。由于理和心都可以看做是天地的本性,
故人与天之间也就沟通了起来。

    陆九渊在明朝中期遇到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知音,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王守仁。
一般人都以为天是无所不包的,天者无外也。可心学一派却认为天不过就是对心
的一种描述而已,王守仁说:“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心即天”
之可能,是建立在王守仁的心本论哲学基础上的。

    与陆九渊一样,王守仁也特别强调理不外于人心。他认为,外心而求理,什
么也得不着。沿着这一思路,他进一步提出了“心外无物”的命题。据《传心录
下》记载,一天,王守仁与朋友到某地游玩,朋友指着山岩中的一株花树问王守
仁说:“你讲天下没有心外之物,像山岩上的这株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
我们的心有什么相干?”王守仁回答道:“你没有看到这株花树时,它与你的心
同样处于一种寂然不动的状态;而当你看到这株花树时,花树进入了你的视野,
花的颜色形状等等便与你的心发生感通,在心头显现。所以说它不在你的心外。”

    这则小故事理解起来并不容易。不过,如与前面所说的贯通起来,就可以发
现,王守仁的逻辑思路是:心中之理与宇宙万物之理相通、相同,是一个东西。
因而,明白了心中之理,也就明白了宇宙万物之理。明白了宇宙万物之理就在我
的心中,也就等于明白了万物不在我的心外。前面讲的那个故事,王守仁没有说
“你没有看到花树时,花树是不存在的”,而是说,“你没有看到花树时,它与
你的心同样处于一种寂然不动的状态”。“寂然不动”,意指没有感应,而没有
感应,不等于事物不存在。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下面的对话中得到启示:

    王守仁问朋友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