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雨人生-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在那余某随身携带了一把小刀,他让李达抓住树枝不放松,又吩咐回过神来的法官举好手电,余某小心地把缠在李达脚上的葛藤割断,才把李达拉到路上来。

不过,虽然受了惊吓,但毕竟没受到肉体的伤害,加上有余某壮胆,李达和法官也从惊吓中感受到一种从没有过的刺激,他们一边自我解嘲,一边取笑对方,把这种“好运”归咎于对方的晦气。

余某对他们说:“干脆我走前面,我怎么走,你们就跟着怎么走。”

李达和法官很顺从,都听余某的话,跟着余某小心前行。这下,他们没有再遇上惊险的情境,一路上,虽然不时飞起一只夜鸟,或者不时从路边窜出一只野兔,但那都是余某一边走一边有意惊动出来的,加上吸取了前面的教训,李达和法官没有再受到惊吓。他们一边走,一边和余某问这问那,不知不觉就到了大路。这时,李达看表,已经晚上十点半了。余某认为前面不再有危险,便就此止步,让他们自个儿到乡政府过夜。

李达和法官感慨万端,觉得山上的环境真是太差了,他们建议余某对两个女儿要作最好的安排,就只有鼓励她们外出打工,在外面安家落户。

余某听了,长叹一声:“唉,要不是早年妻子患上令人恐怖的麻风病,我们一家人也不会落到今天这种地步。感谢你们的提醒,也只这样,两个丫头才可能有个好的出路,如果守在山上,还真是嫁不出去也,方圆百里内,谁都知道我们家的底细,谁都视我们的家底为隐患,连我这个原本希望有一番作为的汉子,都是被那麻风病压得抬不起头的。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你们敢于大胆地吃一顿丫头做的饭,就是对两个丫头最大的安慰,就给了我们全家人最大的面子,就给了我们最大的荣耀啊。”

李达说:“人的一生,三贫三富不到老,谁敢说不会发生一些波折的事呢?我们对麻风病也有所了解,其实并不可怕,只是人们在心里产生了一种不良的阴影。我相信你们一家人以后的日子会改变的。好啦,再见!回去的路上你一个人,要当心啊。”

余某笑着说:“我走熟了的,没事。你们小心,再见!”

“再见!”

他们仿佛依依不舍,都看着对方,都不想先行离别。直到双方同时背对着,李达和法官才迈步而去。一路上,他俩好久都没有说话,默默地,默默地,回想着有生以来最难以忘怀的一天,想着麻风病给余家带来的灾难和痛苦,想着余家受困于麻风病的煎熬和折磨的命运。走在平坦的大道上,他们关掉了手电筒,只见天空繁星闪烁,而寒风在这时像刀一样吹过面庞。这是晴朗的征兆,他们知道明天又是一个大好的晴天,希望这样的天气从此能够永远照耀着余家的前程,照耀着贫困山区广大农民的美好生活,当然,也希望照耀着李达和法官他们自己,照耀着所有为命运而奋斗和拼搏的人。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40 欲擒故纵食品站
从麻风村回到营业所,李达向文云主任详细汇报了所有余剩小额农贷的分布状况。剩下的这部分贷款已经不多,承贷的农户主要居住在偏远的高山峡谷地带,他们的生存苦不堪言,加上家庭主要成员多有变故,连起码的衣食住行都难以维持;为了改善环境,情况稍好一点儿的便趁着外出打工的机会,全家人搬迁到新疆、河北等千里之遥的地方安家落户,连通讯都无法取得联系。鉴于这种实际情况,李达建议按照呆帐贷款的管理办法,向上级行申报帐销案存处理。这些情况不需要李达多说,文云就心知肚明,他也早有这种想法,认为经过本次依法全面清收之后,对余剩少部分贷款采取核销处理的条件已经成熟。两人一合计,立即行动起来,他们分工负责,李达拟写调查报告和相关书面材料,文云负责填写相关表格,又分别跑各乡政府、派出所和法庭,找这些单位和部门出具诸如死亡、失踪等证明材料,抓住年底核销呆帐贷款的时机,将它们进行了全部核销。

李达为这些小额贷款的有效处置松了一口气,如果不采取核销的方式,不仅清收难,而且耗费在日常事务的时间很多,简直就是得不偿失。核销之后,那些贷款的账务便装进了历史的档案,不需要再去劳神费力,再说,也算为边远地区的贫苦农民做了一件好事,多多少少可以缓解他们被债务所逼的压力。

接下来,小镇食品站的贷款摆到议事日程。

食品站有贷款18万元,已经有好几年没有结过利息;没有结付利息当然也有特殊原因,那就是发展银行成立之时,食品站的贷款作为政策性贷款划转到发展银行;可是,不到半年,发展银行又变成只为粮食企业提供政策性贷款的专业银行,其它已经划转到发展银行的政策性贷款又划回农业银行。这说明食品企业贷款还是只能由农业银行承担,该清收的还得继续清收。

既然非要清收不可,如果不及时想办法进行处理,其损失将越来越严重。小镇营业所如此,全县其他乡镇的食品站以及大大小小的食品公司也一样,大多数处于关停状态;不仅食品企业如此,供销企业、茶叶企业等国有和集体企业都概莫能外,没有一家贷款企业能够依靠正常的经营活动维持生存和发展。即使勉强支撑的企业,也被新兴的个体工商户和私人企业挤压得如老牛负重,强弩之末,关闭、破产已成大势所趋,不过是迟早而矣。

那天,食品站新来的站长陈志林找到文云主任,希望营业所继续支持企业一把,条件是用临街的七个门面作抵押,申请贷款五万元用于毛猪收购,以期赚一点儿钱为职工多发一点工资。

这个要求无可厚非,谁不希望在工作方面做一点业绩出来?何况是新上任的站长,更加需要拿业绩说话,拿业绩展示自己的领导魄力。可是,食品站连利息都有好几年没结过了,还能给它注入新贷款么?文云主任当即就拒绝道:“对不起,陈站长,现在的贷款权利都被支行上收了,我们无能为力,你还是找别的途径吧。”

陈志林悻悻地离开后,李达对文云说:“你怎么就一口回绝得没有一点退路呢?这里面有文章可做啊。”

“有什么文章可做?”

“食品站不是还有18万元贷款及3万多元的利息吗?虽然是以前遗留下来的,但我们毕竟还要负管理和清收责任,还得想办法收回来;何况,支行每年都下达了清收计划和任务,并且将清收业绩与奖金挂钩考核。如果没有办法收回食品站的贷款及利息,我们在考核方面就要吃很大的亏,每一个职工就要少拿成百上千元的奖金啊。”

“你有什么办法收得回食品站的贷款?”

“拍卖它的门面。”

“以前的贷款都是信用方式贷出去的,又没有拿企业的门面作抵押,如何拍卖?”

“正是这个关键问题,我才觉得陈站长来找我们申请贷款是好事,是个难得的机会。你想,七个门面至少价值二十万元,再加上企业的其它资产,少说也有三十多万吧。如果不把这些资产转化成贷款抵押物,我们以前的贷款可能一分钱也收不回来呀。”

“如何抵押?”

“就是企业若想申请新的贷款,就必须和历史债务一起落实抵押担保。如果企业能够满足这个条件,既可以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以便陆续消化历史债务,又为我们到时候处置历史债务提供了法律依据。你想,要减少企业贷款的损失,不通过法律和公正的程序把企业资产抵押给我们,又有什么权力去处置?”

文云主任一听,恍然大悟,高兴的建议道:“我已经拒绝了,能够出尔反尔吗?这样吧,你来设法以朋友的身份和陈志林取得联系和交往,千万不要提贷款的事,让陈志林感觉到争取我们的帮助和支持还存在一种可能性,从而让他再一次提出相关的要求。这样,我们照样站在主动的位置上,照样可以达到你所想象的效果。”

“对,就要像这样,一方面稳住陈志林的心,另一方面可以拖延时间,使陈志林感受到不得不依赖我们的态度和决心,促使他非找我们不可。”

就这样,两位营业所的正副手一拍即合,决定按照前述方案,把食品站的所有资产抵押给农行再说。

第二天是个天阴沉沉的日子,不便于下乡收贷和调研,李达便借此时机以有心栽花无意插柳的心态去接触陈志林。他在小镇上转悠了好半天才得知陈志林在一个茶馆搓麻将,便以“眨巴眼”(观众)的名义去凑热闹。

陈志林一看是李达来了,好不热情招呼道:“哎呀呀,是李主任嘛,来来来,快来搓几把。”说着就起立拉李达入座。

李达连忙推辞道:“我一来就把你吓成这样吗?我可不搓麻将啊。”

旁边一个人接过李达的话:“来这里不搓麻将干什么?”

“可以看热闹啊。”李达回应道。

“不搓麻将,坐在我旁边指导指导总可以吧?”陈志林一边说,一边连忙把李达拉到自己的身边坐下。李达是个非常随和的人,何况又带着责任和使命,连忙捧场般地坐在陈志林指定的位置上。看着陈志林每出一张牌都有他的道理和规则,李达交口称道,赞不绝口。

这样一来,陈志林好不高兴,连忙给李达撒烟。

李达来者不拒,见风使舵,很快就把陈志林激励得视自己与李达为英雄所见略同的知心知己,让陈志林感受到在李达面前说话非常随便和豁达。

李达就像这样,很快完成了既定的目标和任务,达到了想像的目的。然后,告辞而出,返回办公室。

估计陈志林的麻将应当结束了,李达又以有意的目的和无意的举动朝茶馆方向走去,以期正好遇到陈志林从茶馆走出。

果然,李达刚好走到茶馆附近,陈志林就满怀胜利的喜悦之情走了出来,显然这场麻将斩获不小。

李达见状,佯装不见地朝另一个方向走去,只听得背后有人吼道:“李主任,李主任,找你说件事行吗?”

李达一听就知道是陈志林,连忙随声看过来应答道:“什么事?”

只见陈志林走到李达的身边,攀着李达的脖子轻声说:“大街上说话不方便,到财政餐馆的雅间坐一会儿。”

李达拒绝道:“难道还要请我吃饭喝酒不成?”

“就算请你吃饭喝酒吧,难道你连这点面子都不给?”

“哎哟,能吃到你请的饭,我怎么会推辞呢?”

两个人就这样有说有笑到了财政餐馆。服务人员很热情的就把他们安排到陈志林提出的雅间里,并很快上了两杯热气腾腾的本地巴山绿茶。

“到底有什么事需要找我在这里来说?”李达首先问道。

“不瞒你说,我总觉得你们营业所应当拥有贷款的审批权,可昨天文主任却说你们的权限被支行上收了,到底是怎么回事?能为我指一条争取贷款的有效捷径吗?如果能,这也是帮我的大忙啊。”

李达犹豫了一阵,爽快的回答道:“既然你有心要办好事和实事,我也可以告诉你的真实情况,虽然我们的贷款权限上收了,但我们有推荐的权利和义务。如果你能满足我们的要求,我想,你的申请是能够得到农行支持的。”

“什么条件?”

“当然是平等基础上的互利互惠。”

“说来听听看。”

于是,李达把前述的要求和条件进行了一一陈述。

陈志林一听,当即拍着胸脯道:“这个没问题,完全做得到!”

就这样,小镇营业所向食品站提供了五万元短期流动资金贷款;食品站承诺用经营收入和利润陆续消化历史债务,并用企业固定资产为所有的债务进行了抵押担保,还在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县国土局和房管所一一完善了公正和登记手续,从而为以后通过拍卖处置食品站的有效资产清收银行债务奠定了有理有据的法律基础。
41  债随物走供销社
李达以注入新贷款为条件,一并落实历史债务的抵押担保,为有效维护食品站十八万元贷款本金及相应利息的银行债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从而保证了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不流失,把贷款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这一模式引起上级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很快以简报和调研文章的方式在系统内推广,小镇营业所被列为盘活不良贷款有效方法的示范机构,支行要求文云、李达他们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索其它企业如供销社、茶厂等贷款的盘活方案。

得到上级行的充分肯定和支持后,李达的胆子更大,为自己进一步开拓创新打开了思路。

文云主任和覃明也积极支持李达放手去做。

李达更是喜不自胜,在一场酒席上举起杯,站起来爽朗的表态道:“只要各位领导、同事和兄弟伙给我壮胆,敢于大胆支持和鼓励,没有我想不出的办法和点子来。”

确实,李达不仅有这种胆量、勇气和信心,而且在兴奋之余还能充分地把握自己,善于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通过调查、座谈以及其它交流方式获取自己需要的素材,再通过总结和分析,启发自己从中提取有用的思路,再拿出切实可行的点子和方案。

正是通过这些方式方法,在充分调查研究供销社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多次走访供销社的广大职工,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之后,李达对供销社贷款提出了“抽本经营、债随特走”的方案。

小镇供销社和食品站一样,除了竭力保证日常办公之外,基本上没有起死回生的可能。为了保证二十多名职工的基本生存,供销社将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物资和门面分别承包给每一位职工,由他们自己作主,按照“多劳多得”的方针,实行“自担风险,自负盈亏”,鼓励职工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就看谁的本事大。供销社除了收取承包户的房租和承包费以保证行政管理人员按月领取基本工资外,不再向其余职工发放基本生活费。至于近两百万元的贷款,根本就没有偿还的可能性,因为所有的房产变现,也不过几十万元;何况,有效经营的范围仅仅局限于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另外就是收购一些特有的农副产品。这些小规模的经营除了缴纳税费和保证日常费用开支,连起码的利息也无法支付。营业所为了完成任务,除了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