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0-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420-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根据历史记载,刘伯温长着大胡子,身材很高,相貌也很英俊。他为人“慷慨有大节”,说起天下安危之事,总是慷慨激昂,说得头头是道。朱元璋为其才华与激情所动,渐渐地把他当作心腹,每次把他召来时,都会让随从退下,跟他密谋大事。刘伯温也觉得自己遇到了真正的明主,便知无不言,“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    
    空闲的时候,刘伯温跟朱元璋讲古人为帝王的大道理,朱元璋每次都是洗耳恭听,常常叫刘伯温为“老先生”而不直呼其名。朱元璋对手下人说:“他真是我的子房(即汉高祖的谋士张良)啊。”他又说:“刘伯温经常以孔子之言引导我。”除了处理军国大事之外,刘伯温写的文章,“气昌而奇”,他与宋濂一起并称为明初一代文宗。    
    朱元璋身边其他儒士大多也很像刘伯温,如宁海人叶兑,他“以经济自负,尤精天文、地理、卜筮之书”。他投书于朱元璋,“列一纲三目,言天下大计”。他自比于韩信见汉高祖,指示楚汉成败,又自比于诸葛亮卧草庐,论天下三分之势。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献上计策之后,又辞官不做。几年以后,朱元璋削平群雄,夺取天下,其步骤次序都与叶兑说的大致相符。你们看,有这些奇人相助,朱元璋如何不胜!


《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 第二部分克敌致胜的九字箴言(1)

    朱元璋虽然有了自己的一点点势力和地盘,但是要在群雄中独占鳌头,进而扫灭群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朱元璋需要壮大自己的力量,避免别人的攻击,要统一天下、称王称帝,但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天下大势如同一盘棋局,需要拿出超人的智慧和勇气才能赢下来。    
    至正十七年(1357年)七月,朱元璋见到了学士朱升。朱元璋打下徽州后,听说了朱升在当地的大名,于是亲自跑到他家里,向他请教天下大计。    
    朱升虽然身居草野,但无时不在关注着天下大势。作为儒者,他希望在这重要的历史关头能够有机会施展他的方略,他向朱元璋献上了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短短的九字箴言,提出了三项策略,也正是朱元璋整日苦思冥想想要得到的答案。也许,在朱元璋的心中已经有了大致的谋划,但还没有做到条理清楚,还没能有明确的表述。朱升的九字箴言一出口,朱元璋顿时豁然开朗,感到这正是自己要说而没能说出来的话,于是大为赞同。二人一拍即合,均感相见恨晚。    
    朱升的九字箴言是一套完整的战略,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朱元璋努力践行这九字箴言,从此一步步走向成功。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回忆当年与朱升见面的情景时说:“兵会新安,尔(指朱升)察历数,观天文,择主(指朱元璋自己)就聘。首陈三策,朕实嘉行。”    
    那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又是怎样的策略呢?概括地说,就是要加强军事力量,保住自己的地盘,防守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强经济实力,以充足的给养支持军队和政权;不要过早地暴露称王称帝的意图,不到时机成熟决不轻易出击,以避免遭到竞争对手的嫉恨和攻击。    
    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红巾军将领刘福通迎韩林儿为皇帝,建立大宋政权,建都亳州,年号龙凤,并派使者四出发布文告,联络各地的红巾军。这年五月,郭子兴已死,大宋政权封其子郭天叙为都元帅,郭子兴妻子的弟弟张天佑和朱元璋二人为副元帅。    
    其时郭天叙年幼,张天佑有勇无谋,所以,朱元璋实际上已控制了这支军队。同年九月,郭天叙和张天佑在进攻集庆(今江苏南京)时被杀,朱元璋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都元帅。第二年(即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下了集庆路,并将其改名为应天府。从此,应天府成了他夺取全国政权的根据地。这个时候,应天四面受敌,地位不稳。朱元璋采纳“高筑墙”之策,时刻注意防止敌人来犯。如何保住这块根据地,就成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再说“广积粮”。由于连年战乱,农业荒废,加上巨大的军费开支,造成粮食短缺的现象出现。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攻打婺州路,从宁国经过徽州时,召见了儒士唐仲实。朱元璋向他咨询时务,问道:“汉高祖、汉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平定天下,用的是什么办法呢?”唐仲实回答说:“这些皇帝,都以不随便杀人为统治原则,所以能平定天下。”他称赞了朱元璋不妄杀人的统治原则,但又指出,朱元璋从老百姓那里拿的太多,老百姓得不到休养生息。    
    朱元璋听了这话说,你说得很对,但我的积蓄少,开支又大,向百姓征收粮饷,实在是不得已的事。但是我征收的东西都是带兵作战所必须的,没有一丝一毫是为了我自己。老百姓的劳苦我是知道的,我一时一刻也没有忘记想办法让他们得到休息。    
    不过,朱元璋还是采纳了他的意见,从此也更加注意在用兵时尽量减少百姓的负担。怎样减少呢?根本出路就是让军队自行生产,就是在所占领的地区开展屯田种粮的活动。    
    为了开展屯田种粮的活动,朱元璋下令说:“兵兴以来,民无宁居,连年饥馑,田地荒芜。若兵食尽资于民,则民力重困。故令尔将士屯田,且耕且战。”又说:“自今诸将宜督军士,及时开垦以收地利。庶几兵食充足,国有所赖。” 朱元璋任命康茂才为都水营田使,负责兴修水利,种植粮食,以供军需。    
    一年后,康茂才屯田所得粮为一万五千石,余粮七千石。几年下来,朱元璋不但有了充足的军粮,而且贮存了不少储备。军士屯田的收获使朱元璋军队的实力大增,因此也有能力一再明令停止或减少向各州县征粮,以减轻百姓的负担。这不仅消除了百姓的疑虑和恐惧,而且让朱元璋的政权进一步得到了百姓的拥护。    
    与此同时,朱元璋对所辖区域内的商业活动加强了管理,以增加财政实力。他还设立了盐法局,规定商人贩盐要二十取一,作为税收;又下令建立茶法,规定商人须凭茶引,即经营凭证才可以贩卖茶叶,每卖茶叶一百斤,须向官府交纳二百钱,以资军饷。他下令设立宝源局,铸造大中通宝铜钱,与历代铜钱同时作为流通货币,以促进经济发展。朱元璋的经济实力因而不断壮大,这使朱元璋的统治基础更加牢固,他的雄厚财力成为控制所辖区域、不断扩大地盘的强有力支柱。    
    至于“缓称王”,则是一种策略,一种韬晦之计。    
    朱元璋虽然胸怀大志,但是表面看起来总是甘居人下。在他有了一定的实力,成为小明王韩林儿旗下一路军马的都元帅后,一直没有自立旗号,而是继续使用大宋龙凤年号,奉小明王韩林儿为主。    
    朱元璋攻下集庆后,又先后攻下了镇江、广德,地盘不断扩大,积蓄了相当的实力。小明王提升朱元璋为枢密院同佥,不久又升他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又被升为仪同三司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又被进封为吴国公。这个时候,虽然朱元璋的势力已不可小视,但他还是甘心居于小明王之下,使用龙凤年号,而此时各路有势力的反元武装都纷纷自立,称王称帝。


《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 第二部分克敌致胜的九字箴言(2)

    至正十九年(1359年),陈友谅以江州为都,迎立徐寿辉为汉王;第二年,他又杀死徐寿辉,自己称帝。明玉珍自立为陇蜀王,于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称帝,建大夏国。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张士诚自立为吴王。相反,朱元璋一直记着朱升“缓称王”的话,不到时机成熟绝不称王。这一点,连足智多谋的刘伯温都有点替他着急——《明史·刘基传》里记载:“初,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曰:‘牧竖耳,奉之何为!’”既然小明王韩林儿是主,朱元璋军中有个规矩,每到新年,都要在中书省摆设小明王韩林儿的御座,朱元璋带领大家向御座行礼。    
    不料,这时只有刘伯温拒绝行礼,还说:“一个放牛的小孩子,奉他有什么用!”其实,朱元璋当然也有称王之心,但他不急于称王,而是“缓称王”。这么做,不仅避免自己过早地成为各路豪杰攻击的目标,而且利用了人们对小明王的迷信,增强了自己的号召力。《明史·韩林儿传》里说:“时太祖以孤军保一城(指和阳),而林儿称宋后,四方响应,遂用其年号以令军中。”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现在,老一辈的中国人对明初儒生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箴言应该不会感到太陌生——20世纪60年代末,毛泽东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九字方针,他的直接灵感就是来自于明初的历史。对纷纭复杂的国际局势做出的分析和提出的对策,显得那样简单、平易,但却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和要害。最深刻的道理,往往就是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述出来的。    
    朱元璋为了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保护自己,避免消耗自己的实力,就要在各股政治势力之间周旋。至正十七年(1357年),红巾军将领刘福通兵分三路,北伐元军。刘福通军东路攻入山东,中路经保定、大同进入塞北,攻入上都,西路进入四川,进攻甘肃、宁夏等地,刘福通本人也带兵攻入汴梁。一时间,“所在兵起,势相连接”,但各路北伐的红巾军也因此付出极大代价,最后相继失败。    
    然而,朱元璋此时却在划地自保,躲在后面,一直在悄悄发展自己的势力。他始终量力而行,尽量避免与元军发生正面冲突。不仅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朱元璋部与元军将领察罕帖木儿部之间的关系也十分暧昧。察罕帖木儿是元廷悍将,在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时候,元朝得以暂时不亡,多赖察罕帖木儿支撑。察罕帖木儿趁山东各路豪强相互攻杀之机,挥兵东进,一路所向披靡,无可抵挡。面对气势强盛的察罕帖木儿,朱元璋于该年八月派遣使者,致书察罕帖木儿,要跟他拉拢关系。    
    十月,察罕帖木儿攻克济南,元廷面临的危急形势一时大为好转。察罕帖木儿向朝廷报告了朱元璋军的动向,朝廷认为朱元璋可以争取,便于第二年派遣户部尚书张昶、郎中马合谋从大都(今北京)出发,走海路到庆元,要任命朱元璋为荣禄大夫、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并赐以龙衣、御酒。而此时,朱元璋刚被小明王封为吴国公。    
    但很不巧的是,《明史》里说,元朝的诏书刚到达江东,察罕帖木儿就被人刺杀了,整个战局的形势顿时发生了变化,朱元璋用不着再讨好察罕帖木儿,因此就没有接受元朝的任命。不过也有人认为,朱元璋遣使察罕帖木儿,可能曾经萌发过降元之意,但我们从他的胸怀和后来的表现看,朱元璋联络察罕帖木儿,不过是为了借通好来减缓他的军队对自己的压力。    
    察罕帖木儿死后,其养子廓扩帖木儿继续统领义父的军队,仍然是支撑元朝统治的重要力量。朱元璋又故伎重演,致书廓扩帖木儿,与其通好,先后竟达七次之多。虽然廓扩帖木儿一直没有回应,但对朱元璋来说这一招还是多少收到了一点缓兵之计的效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有着非凡的自保能力和能伸能屈的机变才智。


《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 第二部分统兵作战,无往不利(1)

    打天下最根本的要靠武装,靠勇猛善战的军队。朱元璋必须有一支能打硬仗的军队,才能实现他的大志。我们说,朱元璋最大的本领应该是两点:一是能用人,他善于收拢天下豪杰为其所用;二是能治军,他善于建立一支纪律严明的铁军,克敌制胜,无往而不利。那么,朱元璋是怎样治政治军的呢?    
    为什么这么多英雄豪杰都能为朱元璋所用?根据我的分析,首先,朱元璋能够开诚布公地任人用人;其次,朱元璋用人时做到了能放能收。而朱元璋能驾驭这些英雄的根本原因,在于在那个天下大乱的时代,英雄们跟他朱元璋有着共同的理想与志向。    
    朱元璋善于识别人才、驾驭人才,在他的麾下不仅有徐达、汤和、邵荣,还渐渐聚集了邓愈、常遇春、俞廷玉、俞通海父子以及廖永安、廖永忠兄弟这批猛将。在他的幕僚中,不仅有冯国用、冯国胜兄弟及李善长等人,还有朱升、叶兑,乃至一代大儒宋濂,以及刘基、叶琛、章溢等“浙东四学士”。他手下的武将无不骁勇善战,所向无敌;他身边的文士也无不是一时之选,足智多谋。在朱元璋统领下,他们上下一致,内外同心,故能无往而不胜。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善于争取敌军将领为己所用,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人。康茂才本是元军一名都元帅,在朱元璋攻打集庆时战败,后来归附朱元璋。康茂才投降后,得到了重用,立下很多军功,死后被追封为蕲国公。朱亮祖,本是元朝的义并元帅,先后两次因战败被朱元璋所俘,后亦为朱元璋所用,屡立战功,被封为永嘉侯。    
    朱元璋治军的成功,根本原因在于建立了铁的纪律。自从朱元璋树立大志以来,就以“不嗜杀人”、“不以子女玉帛为意”来警戒自己。至正十六年(1356年),徐达带兵攻打镇江,朱元璋训诫将士们说:“吾自起兵以来,未尝妄杀。今汝等将兵往,当体吾心,戒缉士兵;城下之日,毋焚掠,毋杀戮。有犯令者,处以军法。纵之者,罚毋赦。”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正月,常遇春、邓愈等攻克了赣州,他们谨遵朱元璋不乱杀人的教训,深得朱元璋褒扬。朱元璋说:“予闻仁者之师无敌,非仁者之将不能也。今将军破敌不杀,捷至,予为将军喜。虽曹彬之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