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经济腾飞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李光耀--经济腾飞路-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剧性地宣布,当局将同东帝让人进行“人民协商”,以决定要接受特别自治方案或
独立。这个声明改变了东帝汉的命运,也给印尼和澳大利亚带来了长远的影响。澳
大利亚外长亚历山大。唐纳和总理霍华德同哈比比交情好是众所周知的。哈比比有
别于苏哈托,他会说英语,而且乐意听取他人的劝告,特别是在东帝泣的课题上。

    澳大利亚想拔掉东帝汉这根困扰着澳印双方关系的刺。他们建议哈比比实施
“新喀里多尼亚解决方案”。(法国经过15年的准备,在1998年才让当地人举行全
民投票,表决要保留法属关系或独立。)哈比比向马宝山忆述(详见第16章)澳大
利亚大使约翰。麦卡锡跟他讨论新喀里多尼亚解决方案的经过。哈比比告诉麦卡锡
他不会答应让东帝法在印尼的经济支援下利用15年时间过渡到独立。东帝仅如果拒
绝自治方案,便得自生自灭,印尼不会充当他们的“有钱叔伯”。哈比比说,霍华
德后来写信给他,信里提到的建议是哈比比的主张。哈比比于是在1999年1 月21日
匆匆写了备忘录给内阁要员,要他们研究,由人民协商会议决定该不该让东帝坟堂
堂正正地脱离印尼共和国,这样的做法是否明智。他附上霍华德的来信,信上强调
东帝汉舆论坚持要自决前途。哈比比要不了一个星期就已经决定好要让东帝位自治
或独立。印尼、葡萄牙和联合国5 月间在纽约签署协议,准备在同年8 月8 日举行
全民投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6 月通过议案,成立了联合国东帝汉监督团。

    但是阿拉达斯做出惊人的宣布后不久,印尼就在2 月开始武装东帝法的亲统一
民兵。亲独立的人士被屠杀、恐吓的事件日日上演。尽管困难重重,监督团还是在
8 月30日成功地举行了投票,投票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结果将近80%东帝汉选民
支持独立,但是投票结果在9 月4 日揭晓之后,当地顿时变成人间地狱。整个东帝
坟受到有组织的摧毁,居民都被赶离家园:25万人被赶到西帝汉,其余人口逃到山
里。

    在国际施加强大压力的情况下,哈比比一星期后终于开口要求国际维持和平部
队协助恢复当地的秩序。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议案,授权派遣一支多国部队到东
帝汉。领导多国部队的必然是澳大利亚,达尔文是最靠近东帝沈最能充当多国部队
基地的地方。澳大利亚人再次领教了邻国印尼人民的情绪化。

    印尼对外声明宁可接受东盟部队的帮助,但是私下里,印尼国军基层并不赞成,
同时暗示可能会发生伤亡事件。美国国防部长宣布只派遣通讯与后勤支援小组参加
而不出动战斗部队。澳大利亚必须负起率领多国部队的重任。澳大利亚担心东帝汉
人把他们当成一支白人部队,因它由4000个澳大利亚白人士兵,外加1000个以新西
兰白人为主的后援组成。澳大利亚于是转向亚洲国家寻求支援,并且以东盟国家为
主。9 月份亚太经济合作论坛在奥克兰召开会议时,霍华德总理在会上要求新加坡
加入维和工作,吴总理答应了。新加坡承诺提供一组医药人员、军事观察员和联络
军官,外加后勤支援和两艘坦克登陆舰。它从300 万人口中派出270 人参与这项工
作。

    安理会授权派遣多国部队到东帝汉次日,新加坡武装部队小组抵达达尔文。新
加坡武装部队任务指挥官梁建鸿上校同多国部队指挥官彼得。科斯格罗夫少将一起
飞到东帝汉首府帝力,会见印尼恢复秩序行动指挥部人员。第一批多国部队人员在
9 月20日抵达帝力的时候,科斯格罗夫的队伍里有一张新加坡人的脸孔。

    1999年9 月28日刊行的《公报》(澳大利亚一份周刊)报道:“按照‘霍华德
主义’——总理本人欣然采用这个名称——澳大利亚以类似‘副手’的身分,相对
于美国扮演的环球警察角色,在本区域进行维持和平的工作。”这篇报道立刻招致
马来西亚副首相阿都拉。巴达威的驳斥。他说:“当前局势并不需要任何国家扮演
领导、指挥或副手的角色。他们(澳大利亚人)不顾我们的感受。”泰国外交部官
员的遣词造句比较客气,说澳大利亚人自封美国的副手头衔负责维护本区域的安全,
这样做不得体。直到霍华德在澳大利亚国会里表示,澳大利亚并非充当美国或任何
国家副手的角色,“副手”是《公报》通讯员自己杜撰的字眼,这场风波才逐渐平
息下来。

    不过,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在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的时候,批评澳大利亚士
兵把枪对准可疑民兵的头部是“相当粗暴”的做法,给原本就议论纷纷的局面火上
添油。马哈蒂尔还说:“印尼一直不断往东帝法注入大笔资金,国际社会应该给印
尼机会推行民主,向东帝汉人证明他们跟印尼统一是有利可图的。”同卡洛斯。贝
洛主教共同赢得诺贝尔奖的东帝汉领袖若泽。拉莫斯一奥尔塔就马哈蒂尔的谈话回
应说,马来西亚“在维护东帝汉人权方面的记录糟透了,没有人会同马来西亚的指
挥官合作,甚至可能出现平民全体抗命的局面”。

    拉莫斯一奥尔塔一心想改变较早时联合国秘书长建议由马来西亚人指挥联合国
维和部队的计划。维和部队定在2000年回月取代多国部队。他补充道:“东帝泣不
想成为东盟的一部分。我们要成为南太平洋论坛的一分子。”东帝坟领袖已经断定
澳大利亚是最值得信赖的邻国。

    澳大利亚是被迫卷人东帝坟的纠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澳大利亚部队在东
帝汉同日军交战时,得到当地人的协助,后者却因此遭受日军残暴的惩罚。加上惠
特兰总理几次同苏哈托会谈都默然认同后者占领东帝汉的企图,使澳大利亚更加感
到内疚(印尼的说法是惠特兰鼓励苏哈托这么做)。在1976年的联合国会议上,澳
大利亚更就东帝议决议案投票支持印尼。新加坡旧时选择弃权。东帝汉在1975年被
占领之后,压迫接题而来,东帝汉抗争战士继而在澳大利亚设立大本营,问题就这
样酝酿了24年。

    基廷在1999年9 月同我会面时,他预测澳大利亚会被卷入同印尼之间的一场长
期纠纷。他还说,霍华德写给哈比比的信,将会使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澳印友好
关系付诸东流,包括两国关系达到巅峰时同苏哈托签署的1995年安全协议。如他所
料,印尼在1999年9 月16日联合国安理会批准成立多国部队次日,把协议撕毁。

    东帝泣的局势发展是由澳大利亚媒体和大众情绪、美国媒体、非政府组织和国
会助手、葡萄牙政府的关系,以及欧盟在每次国际聚会上都向印尼施压这些方面加
起来推动演变而成的。他们对印尼不断苦苦纠缠,咄咄逼人,使印尼在每个国际论
坛上都摆脱不了这个问题。哈比比以为自己的建议能帮忙解除这个包袱,问题就在
于无论是澳大利亚、欧盟或美国,大家都不曾要求或希望东帝汉独立。哈比比根本
没有想到,他亲手把只会引向独立的投票方案送上门,就这一点,印尼民族主义派
人士将永远都不会原谅他。

    姑且不论提出东帝仅自决方案是否明智,澳大利亚率领多国部队进入东帝坟以
阻止惨绝人寰的罪行却是正确的做法。虽然没有一个亚洲领袖在澳大利亚率领多国
部队进入东帝汉的时候加以声援,但是大家心里都明白,澳大利亚是在挽救凶险的
局势,使它不致进一步恶化。这次的行动使澳大利亚付出重大的政治和经济代价,
这是一个本区域国家都不敢担当的任务。但是,东帝法会走上投票成立独立国的道
路,澳大利亚是有责任的,如果它不采取行动,必会招致邻国的鄙视。事实证明,
科斯格罗夫少将指挥多国部队的手法沉着而坚定,使本区域多名领袖暗自起敬。正
如所料,印尼群众天天在澳大利亚驻雅加达大使馆外示威抗议。在印尼大小城镇工
作的澳大利亚公民不得不疏散。

    看着东帝仅危机一步步在演变,我被深深地吸引住。霍华德和唐纳是根据哈比
比的反应而制定政策的。哈比比为了要说服印尼人民重新推选他当总统,采用的办
法就是向众人证明:国际领袖如霍华德在民主和改革方面给予他高度的评价。澳大
利亚领袖忽略了哈比比必须应付的强大压力,那是埋葬在东帝汉的5000多个印尼士
兵的坟墓;由印尼国军退役军官瓜分的大片咖啡园和其他农作物园丘;军方高级将
领对东帝汉独立可能激发亚齐等省份的分离主义运动进一步加剧的忧虑。哈比比没
能力做到放弃东帝汉而不招引严重的后果。我早料到民兵会不择手段地去影响投票
结果。但是我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竟然会在全民投票结果揭晓后到多国部队抵达的
两个星期内,有组织地将整个国家摧毁了。印尼国军不应该任怕他们胡来,不过话
说回来,在这之前已经发生过许多同样有违常理的事情,因此新加坡同其他东盟国
家一样,对东帝坟课题采取了避之则吉的对策。

    10月13日当他的身分还是总统候选人时,阿都拉曼。瓦希德说,澳大利亚一直
在“羞辱我们”,并且建议冻结印澳关系。但是在当选总统十天后,瓦希德却说:
“如果澳大利亚需要一个拥有2。亿人口的国家接受它,我们会敞开胸怀相迎。他们
要分道扬镳的话,也没有关系。”可见澳大利亚大使在这期间下了不少苦功,所以
印尼当局的谈话还算客气,不过两国关系要恢复到像这场危机之前的一样,恐怕还
要一段时间。

    澳大利亚在这场亚洲危机中经历了火的洗礼。霍华德总理或许不了解跟一个过
渡总统如哈比比打交道的危险,但是到了关键时刻,他的表现不失澳大利亚总理的
身分。在澳大利亚媒体和公众的大力支持下,尽管东帝汉民兵恫言要使澳大利亚人
员0 蒙受死伤,他还是派遣澳大利亚部队率领联合国多国部队进入东帝坟。这些事
件进一步确定了很明显的一件事:澳大利亚的命运同亚洲联系得更加紧密,更甚于
它跟英国或欧洲的联系。

    惠特兰当上总理之后,我和他头一次碰面是于1973年在握太华举行的共和联邦
首脑会议上。惠特兰长得相貌堂堂,这一点他很清楚,也很在意。他能机敏地和别
人对答如流,但是容易冲动急躁。他得意地向济济一堂的各国领袖宣称,他已改变
了诸多约束的澳大利亚移民政策。他指出在澳大利亚完成大学教育的学生,毕业之
后不需要离开澳大利亚。我就这个“新视野政策”把他奚落了一番,指出他只接受
有一技之长和从事专业工作的亚洲移民;这将给新加坡和其他贫苦的亚洲邻国带来
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这下子把他给气得七窍生烟。

    惠特兰也突然宣布将改变施政方针,他要使澳大利亚成为本区域的“好邻居”,
成为亚非国家的“好朋友”。我举出澳大利亚限制外国人口衬衫的数额和新加坡航
空公司班机通航权等例子,对他所言提出挑战。他以为我故意不把他放在眼里,于
是说话时变得很尖刻。但他毕竟是一个新手,会议桌周围有我多位老友——英国的
希思、加拿大的特鲁多、新西兰的柯克、坦桑尼亚的朱利叶斯。尼雷尔、巴巴多斯
的埃罗尔。巴罗等,他们都为我的论点辩护。结果,在西萨摩亚、汤加和斐济的支
持下,新西兰总理柯克的讲话在南太平洋各国当中变成最具代表性。

    接着惠特兰公开抨击我,他说新加坡人口有一大群是华族,所以苏联船只不会
到新加坡来。结果苏联立刻调遣4 艘苏联供应舰到新加坡进行修理,试探我们到底
是中国人还是新加坡人。我回应惠特兰说,这种刺激苏联的做法不容有第二次,否
则下回他们派来的将会是一艘导弹驱逐舰或核子潜水艇。

    从东京返回新加坡后获悉,澳大利亚驻联合国代表促请联合国难民事务最高专
员,以人道理由要求新加坡让大约8000名乘坐多艘小船前来的越南难民上岸。我在
次日,即1973年5 月24日,召见澳大利亚最高专员。我告诉他这么做太不友善了。
难民一上了岸就休想要他们离开。对方解释说,澳大利亚准备从8000个船民中,收
留大约65个在澳大利亚受过教育的难民,惟有让他们上岸,他才能分辨那65到100 
个澳大利亚准备收留的对象。我质问他,剩余的那些已经上岸却绝不肯回到船上的
难民过后应该怎么处理。他含含糊糊地答复。我坦言他的行径显示了当时的澳大利
亚政府对新加坡并不友善。澳大利亚总理惠特兰为了这个难民问题,在堪培拉的一
个接待会上,有欠公道地教训了新加坡驻澳大利亚最高专员公署的第二号人物。惠
特兰根本没受什么委屈,我准备揭穿他的所作所为,让世人看到自称亚非旧人的惠
特兰有多虚伪。澳大利亚最高专员当场尴尬得直冒汗。我们始终不允许难民潮涌上
岸来,最后收留了150 个渔民和他们的家属,让其他难民继续漂流到印尼,有些漂
到了澳大利亚。

    那个时候,新澳双方都承受相当大的压力,所以才会发生友国之间针锋相对的
局面。美国撤离越南和越南船民集体流亡两起事件的震撼力太大了。澳大利亚总督
在1975年11月以违反宪法之类的理由将惠特兰革职,让人松了一口气。弗雷泽受委
组织看守政府筹备大选,结果他在选举中大胜。

    即使以澳大利亚人的尺度来衡量,弗雷泽也是高大魁梧的。我在他担任戈顿的
国防部长时认识他。1976年1 月中旬,趁在吉隆坡出席敦拉扎克葬礼见面的机会,
我同他讨论澳大利亚在马来半岛和新加坡部署军队的问题。他表示没有考虑过要完
全撤军,最后决定把几个中队的幻影型战斗轰炸机中队和猎户座型侦察机留在北海。
对于安全和稳定,弗雷泽态度求实,加上他那种不轻易放弃的坚毅性格,让我更加
放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