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经济腾飞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李光耀--经济腾飞路- 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任何一个论坛上表达自己的见解,却又明智地执行总统的外交政策,从不自作主张。
美国和许多伊斯兰教国家纷纷提供武器。资金和战斗军力,加强阿富汗抵抗部队的
力量,最终抵抗部队以寡敌众,成功拖垮了强大的苏联军队。

    越战惨败后,卡特一时冲动,准备大幅度削减美国的亚洲驻军,尤其是一下子
将四万大军全由韩国撤出,所幸让霍尔布鲁克及时制止。就像我在1980年12月霍尔
布鲁克卸任前写给他的信]上说的:“在美国政府、国会、媒体全要把东南亚遗忘
了的那段日子,你不遗余力地协助区域各国,使它们对美国的军力和善意恢复信心。
比起1977年我们第一次见面,未来已不再如此动荡不安”

    卡特是个虔诚的大好人,也许太好了,根本不应该当总统。美国人民对水门事
件厌恶反感,投票支持他。但是4 年来对美国的病态社会几经苦思冥想之后。他们
如今准备拥戴里根。里根对美国人和美国的前途有着光明的憧憬,这使美国人精神
抖擞、兴致高昂地度过了他接下来的两个总统任期。

    里根的观点简单直接,是个坚强成功的领袖。后来证明他确实是个对美国、对
世界都好的总统人选。美国人在1980年11月舍弃了一个种花生的农民,把选票投给
一个好莱坞演员,那倒是一桩好事。

    我在1971年10月第一次跟里根会面,当时他以加利福尼亚州长的身分到新加坡
访问。随身带着尼克松总统为他所写的介绍信。加利福尼亚是尼克松的家乡,里根
想必曾经在尼克松的助选活动中身负重任。在午餐前半小时的会谈中。我觉得他是
个有坚定信仰的人,他坚决反对共产主义。过后,在专为他和他的夫人、小儿子以
及秘书迪弗而设的午餐会上。他的话题一首离不开苏联的威胁。他对有关的讨论深
感兴趣,午餐后要继续谈下去。于是,我先让他的夫人和儿子离开,把他带回办公
室,我们再谈了一个小时,谈的都是跟苏联和中国有关的战略课题。他的一些看法
叫人吃惊,却非常鲜明。他说,柏林被封锁的时候,美国其实不应该把物资空运进
去,反而应该同苏联以坦克相见,迫使对方遵守四强协议,打开通往柏林的道路。
不开路,就宣战。他这种是非分明的作风使我吃了一惊。

    10年后,1981年3 月,前总统福特到新加坡来,告诉我刚在11月间宣誓就任的
里根总统希望尽快同我会面。后来我再接到他传来的口信,问我能否在6 月动身。
我答应了。6 月19日中午我抵达白宫,里根在他的办公大楼前面的门廊热情地欢迎
我。我们在午餐前进行了20分钟的单独会谈,他希望谈谈关于台湾的问题。我告诉
里根,让台湾取得成功,不断同大陆的条件形成对比,这种做法符合美国的利益。
这样的对比,通过媒体和重要人物的互访传出去,将产生世界性的冲击,影响深远。
他接着问我蒋经国是否真的需要新一代战机。蒋经国在里根刚当选总统的这个敏感
过渡时期,急着要求美国出售这些战机。里根在竞选期间曾经严厉抨击过中国,并
且公开表明支持台湾。我知道,政策0 上的任何突变都会使他为难,但是允许售卖
新一代战机给台湾,0 却意味着将使中美关系陷人更大的风险。我坦诚说出自己的
看法,认为台湾并未立刻面对大陆的威胁,台湾现有的FS型战机并不缺乏,更何况
中国并未增加军备。邓小平如今所要的,是为历经十年文革后意志消沉和物资匾乏
的人民提供更多消费品。台湾的战机日后也许需要提升,眼下却没有这个必要。里
根的主要顾问后来跟我们共进午餐,其中包括国防部长温伯格、中央情报局局长凯
西、白宫幕僚长贝克、迪弗和国家安全顾问阿伦。我们主要谈到中国以及中国同苏
联的关系。

    里根问起中国怎么会在美国国务卿黑格访华后,立即就它和苏联的共同边界问
题对苏联表示友好。我的看法是,中国走这一步,目的是要提醒美国别把什么事情
都看成理所当然。再说,邓小平必须应付那些不愿意同美国靠得太近的人。我相信
邓小S 平的政策不会轻易动摇,军事发展押后处理,优先目标是如何为人民提供消
费品。

    谈到波兰骚乱的情况,里根说,苏联人想必会担心战线拉得过长。我说,他们
不惜让经济走下坡,就是为了维护他们“横跨欧亚的帝国”。里根一听到“帝国”
这个字眼,立时竖起耳朵,并告诉阿伦今后形容苏联的势力范围可以多用这个字眼。
里根在他的下一次演讲中就提到了苏联的“罪恶帝国”。

    在午餐后最后十分钟的单独讨论中,他让我给蒋经国传个话,要蒋经国别在那
个时候催促他售卖高科技武器给台湾,否则」会让他很为难。不过他也要我向蒋经
国保证他不全背弃蒋经国。里根知道我同蒋关系密切,能缓和这番话可能引起的失
望情绪。几天后我会见蒋经国,代里根传达了口信。告诉他台湾不适合在这个时候
购买高科技战机。蒋问我怎么他的好朋友里根不肯帮他的忙。我大胆猜测,美国需
要中国来维持环球势力均衡,西欧国家和日本都不会愿意如美国所愿那样。当机立
断地增加军备开支,所以里根必须考虑。是不是应该为中国注人少量的科技,提升
中国的军备。蒋点头表示同意。他接受了里根提供的理由,要我告诉里根:“我了
解你。”蒋经国感到满意。他信任里根。

    里根也同蒋经国一样,胆识过人,凭直觉行事,要不就信任你,要不就不相信
你。他也是个对朋友绝对忠诚,对事业非常执著的人。他的顾问,包括国务卿黑格,
都告诉过他中国在美国全盘策略中的重要性。他接受这个分析,却对中国共产党人
感觉不自在。他继承的是同中国之间必须维持下去的关系,他也知道这一点。离开
华盛顿的时候,我比在卡特当总统期间前去访问时更具信心。里根生性乐观,他使
周围的人也充满了“可以为之”的精神。他看到每个课题光明的一面,并且随时准
备捍卫自己的信仰。更重要的是,他能够得到美国人民的支持,尽管媒体往往并不
站在他那一边。当我写信感谢他邀请我共进午餐时,里根的答复内容充实。第一段
这么写道:“我要改善美国和北京的关系,而且会努力地去实践,却不会为此而牺
牲我们台湾的老朋友。我也不希望你们这些我们在东南亚的伙伴,误以为我们把对
华关系看得比对你们的关系更重要。”后来,里根政府宣布售卖武器给台湾时,并
没有包括售卖先进的战斗机,理由是台湾“在军事上不需要这类战斗机”。

    10个月后,1982年4 月,副总统布什在访问中国之前,到新加坡跟我见面,他
想听听我对处理台湾问题的看法。我说,这个课题非常复杂,我很肯定中国人也不
以为布什这一次访华,就能解决所有问题,重要的是要注意遵照种种形式。中国想
必已经彻底研究过里根的性格和观点。他们知道他曾经多次访问台湾,同蒋经国交
情甚笃。又因为里根是里根,所以对中国人来说,访问的形式和实质的内容一样重
要。他们知道不可能在短期内收回台湾,不过,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大原则不应该
受到挑战,否则麻烦就来了。我很肯定邓小平需要美国。他在grg 年1 月到美国去,
使中美关系正常化,因为他需要美国站在中国这一边,或者至少在中苏发生任何冲
突时保持中立。他也知道他面对的是里根这么一位意志坚定的总统。布什问我中国
同美国的关系,是否面对中国国内的反对压力?我相信中美关系是经过毛泽东亲自
点头的,也不会有多少人会公开反对中国同美国维持良好的关系。邓小平不只使中
美关系正常化,他甚至跨前一步,开放中国,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很多中国学生
在美国念书。人才外流的情况将会出现,也许流失20%或更多,但是愿意回国的人
必将带回一些新思想。中国政府知道开放门户得冒一定的风险,所以他们的决定意
义重大。他们准备让留学生把一些激进的观念带回来,把改革的细菌带进来。问题
的症结在于,里根在竞选总统的时候,曾经对支持台湾发表过强烈的声明,并且在
布什1980年8 月到北京访问后,还重复了这些话。布什在北京时请中国人谅解并尊
重美国的立场,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只能采取渐进的做法。我相信中国人很重视诚信。
他们知道那些背叛朋友的人洞样会背叛他们。要是美国因面对中国施压而在台湾问
题上让步,那反而叫中国感到惊讶。中国要的是美国重申一个中国的原则。布什向
我保证,里根绝不会开倒车而把中台看成两个国家,派驻两个大使。

    我建议美国必须让北京相信他们一个中国的政策。要做到这一点,一个办法是
让里根和邓小平会面,说服邓小平,这是美国的基本立场。布什同意我的说法,因
为里根可以很有说服力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布什又说,中美之间其实有不少共识,
因为里根“对有关苏联的一切事情都非常敏感,疑心重重”,波兰和阿富汗的事件
又更加深了他的疑虑。里根并不喜欢共产主义,但是他看到了同中国建立关系的战
略价值。

    1982年7 月我再访华盛顿时,舒尔茨已经接替黑格出任国务卿。70年代初期,
他在尼克松总统任内担任财长时,我就已经认识他,后来成了朋友。黑格为寻求
“战略共识”全力以赴,并同意逐渐减少售卖军火给台湾。舒尔茨正在推敲怎样的
措辞才能适当地表达这个承诺。他向我抛出了几个问题。我并不认为有必要在军事
上完全抛弃台湾,争取中国,确保美国无须推卸它对一个旧盟友所承担的义务。我
同里根总统在午餐前又举行了一次单独会谈,没有人在场做记录。他知道我见过台
湾海峡两边的最高领导人,他也知道我反共,却又是个务实主义者,所以想试探我
对他的观点会有什么反应。我告诉他,可以暂且搁置台湾课题,就像邓小平针对钓
鱼岛纠纷向日本提出的建议一样,把台湾问题视为现阶段解决不了的纠纷,留给下
一代去处理。我建议里根应该向北京解释他是台湾的老朋友,这份友谊不能轻易一
笔勾销。他问我他该不该到中国去访问。他本身不很愿意这么做,总觉得去了这一
趟,就有义务在行程中也同时访问台湾。我听了万分震惊,力劝他切勿访台,尤其
不能在同一个行程中访台。正如我事前对布什说过的,里根应该在访问中国之前,
先邀请中国领导人到华盛顿去。访美之后,里根的回访将是个适当的反应。

    里根后来来信说:“我们在7 月21日午餐前的私人谈话让我获益不浅。我正期
待得到你明智的忠告,果然就在那次会谈中大有收获。你的坦诚直率,证实了你我
交情之深挚,这是我非常珍惜的。”

    1984年初,中国总理访问华盛顿,强调中国希望同美国有更密切的经济关系。
5 月,里根总统访问中国。过后,国务卿舒尔茨的助手沃尔福威茨到新加坡向我汇
报里根的访问,并就访问中一些令美国人费解的问题同我进行了讨论。

    一个必须解开的结那次访问很有成果,经济上的确有了实质的进展。在一些环
球性课题上,同中国人意见相左的时候,里根没有做出让步。邓小平强调台湾是美
中关系之间一个必须解开的结。我说,让邓小平有机会亲自同里根接触是好事。这
么一来,中国人就会明白他们同里根交往不只是一任的事,而是两任。的确,里根
连任了。

    里很重新当选后,国务卿舒尔茨建议我在1985年10月初到华盛顿进行正式访问。
我发现里根状况很好。他历经4 年的任期,还曾经让子弹穿胸,险些击中心脏,看
起来却充满朝气,头发乌黑浓密,声音依然洪亮。里根并不善于记住细节。其实,
他清楚表明他不想被细节困扰,以致因小失大。他的强处是对目标贯彻始终、不屈
不挠。他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确定目标之后,会聚集那些跟他志同道合又在各个
领域中表现杰出的有识之士,争取达到目标。他处处表现出自信而乐观的精神。里
根担任总统的8 个年头,是美国的好年头,也是世界的好年头。他的“星球大战”
计划使戈尔巴乔夫和苏联招架无力,最后促成了苏联的解体。

    同过去一样,我们再进行一对一的会谈,他再次就台湾问题

    征询我的看法。他说,他一直小心翼翼地走在两岸之间的钢丝上。他向中国表
明美国不会背离台湾,“美国是双方的朋友,而且会继续维持这个立场”。他接着
要我说服蒋经国,在中国加入亚洲开发银行以后,尽管台湾的名义必须改为“中华
台北”,还是应该让台湾继续留在亚洲开发银行中。蒋经国原本有意退出亚洲开发
银行,美国国会却发出威胁,表明如果台湾被“逐出”,国会将不发放美国对亚行
的捐款。我过后在台北尝试向蒋经国说明里根的立场时,费了好一番功夫,不过最
终理性占了上风。1986年1 月,中国成为亚洲开发银行的成员,台湾则改称“中华
台北”。

    里根在前一年到中国访问时,看出中国人已经意识到他们必须给予机会,让人
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我说,这其实是美国让资本、科技、专门知识、货品和服务
在台湾自由流通所取得的成就。我肯定邓小平看过有关台湾经济腾飞的报道,也一
定在思索,一帮在他看来是“软弱、贪污和不中用的土匪”,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
的成就。邓小平一定认为是美国在资金、科技和技术方面帮了这些“土匪”一个大
忙,他现在热切希望美国也能把这个方程式传授给中国。他知道美国对中国现代化
进程的影响将无可限量。

    在这次的正式访问中,我很荣幸能向美国参众两院发表演讲。这个世界最大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