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凰涅天下- 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卫希颜又抽出三道敕命,以吴阶镇守洛阳,蒋宣派驻陈州,韩世忠戍防毫州,控扼京西、京南沿线重镇,三人抱拳领命。
  
  布略完毕,种瑜扬扬手中的兵制改革方略,眯眸笑道:“希颜,你的《帝国军人铁律十二条》和《行军用师新法》、《军队赏罚条例》可否先在我麾下亲军中施行?”
  
  吴阶三人闻言均眼含热切,跃跃欲试。
  
  卫希颜斟酌了一下,道:“这几日议定细节后,可先在你四人军中试行。”
  
  四人大喜,立时接着方才未完的计议继续讨论细节,以便及早实施。
  
  *********
  
  过了七八日,兵改方略试行细则初步议定。此时,张元幹奉旨承送的绢帛御酒等朝廷封赏之物也运抵洛阳,帅府犒赏文告一出,三军顿时为之欢腾。
  
  随张元幹同抵洛阳的还有二万从荆湖路、江南路、两浙路等地招募训练的新兵,将与洛阳部分驻军进行换防。
  
  此时驻防洛阳城的宋军统共四万,其中一万余兵将是从真定府突围而出的吴韩旧部,另外三万是种瑜调的江淮军。鉴于吴韩旧部禁军皆属河东河北或京西京南户籍,与金军作战自是奋勇当先,但若与北廷军相战或许便有顾虑,不得不防。
  
  卫希颜与名可秀计议后,枢府遂出敕令,调二万江南新军北上换防一万真定军旧部。
  
  敕令的调军理由自然冠冕堂皇、无懈可击,但吴韩二人心思缜密,岂会料不到其中真实缘由?卫希颜遂不避讳,直言相道,以免生出隔阂。
  
  其实宋朝自开国后,为防武将作乱,历来有抽兵换将的做法,吴阶三人早已做好心理准备。卫希颜不调主将,而以二万江南新军换一万真定旧军,已是出乎三人意料之外,自是毫无异议。
  
  但两万新军如何与留守洛阳的三万江淮军融合,是一个严重问题,更何况是未历战场的新兵,尽管募兵后已经过两月训练,但远远不够,新旧两军磨合尚需时日。
  
  除了这个问题外,宋朝军队更面临一个严峻问题——没有为国作战的理念!
  
  这缘于宋朝的军队体制。
  
  宋代之前大多数朝代并没有广泛采用募兵制,而是征兵制,戍边时士卒都要自备武器和装备,就如《木兰辞》所写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到宋朝采用募兵制后,士兵成了领军饷的职业军人,所以很多人参军是为了混口饭吃;朝廷在每逢灾年时,又会招募流民为兵,皇帝和大臣们认为募兵就是给百姓一口饭吃,不叫他们作乱。
  
  在这种理念贯通下,宋军便成了为口饭吃而战,没有强烈的国家守土概念,更没有军人的责任和荣誉感,加之朝政腐败,军队贪污克扣成风,上级将领“喝兵血”克扣士兵粮饷,这样一支队伍,遇到女真铁骑时又怎会拼死作战?由此出现一溃千里、望风而逃的场面便不难理解了。
  
  卫希颜的兵制改革方略中除了对军队的贪污克扣刑以重典外,更着重在于塑立军队的荣誉和信仰。
  
  为此,卫希颜决议借三军犒赏之机,进行一场阅军演讲,统一军队的信仰,树立士兵对国家的忠诚;同时为兵制改革方略的试行拉开帷幕,并促进洛阳新旧军队的融合。
  
  *********
  三日后,一切准备妥当。
  
  洛阳西郊校场,阅军行赏。
  
  五万兵甲林立,除了留守城内的将士及伤病员外,三军将士尽数列阵,盔甲兵戈与日头相耀,校场一片白亮亮的光芒。
  
  六月的阳光已烈,众军肃立不到两刻,头盔额际便渗出汗珠。
  
  卫希颜一袭戎服,紫金盔顶白羽高耸,皮甲箭袖,玉带长剑,立于校台正中,阳光直直投射,修长身形如标枪般挺直、又如山岳般威峙不动。
  
  她的面庞在光芒中绝美耀目,却无人有心欣赏那动人心魄的美丽,只觉从那人身上透出一股无形压力,让校场数万之众如巍峨高山压顶,紧张滞闷得透不过气来,铠甲下的衣衫已被汗浸得半湿,额际鼻尖均沁出汗滴,却无人敢动得分毫,一动不动地直立。
  
  卫希颜身后,枢密副使种瑜俊美风流的面庞也是肃穆威凛,让人望之生畏。
  
  吴阶、韩世忠、蒋宣及各军统制、统领、正将、副将等环立于两人身后左右侧,均是盔甲佩剑,威立不动。
  
  站军姿又立了一刻,卫希颜方微微抬手。司值官立时踏步到台前,高声喝道:“稍息!”
  
  将官传令下去,整齐的“哗”声后,五万军甲稍稍放松。
  
  张元幹奉命走到台前,展开犒赏圣旨大声宣读。原旨骈句华丽,引经据典洋洋洒洒足有数千句,出自某个文才出众的翰林待诏之笔。可惜众军士大字都不识几个,哪懂得这华丽文句之美,一个个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种瑜倒是听得明白,却撇嘴低嗤,“文臣就是啰嗦!”
  
  终于,张元幹宣旨完毕,向卫希颜行礼后退到一边。
  
  卫希颜没有多言,直接端起几案上的酒盏,“众将士!”
  
  “哗!”五万宋军齐齐端起身前条桌上早已斟满御酒的土碗。
  
  “第一碗酒,敬给倒在战场上长眠不起的将士们!”
  
  卫希颜高举酒盏,声音高昂激情,响彻校场各个角落,“军人,战死沙场不是耻辱,而是荣耀!为国家利益英勇牺牲的帝国军人,无论他是将军,还是普通的士卒,都是大宋帝国的骄傲!每一位英勇作战而死的士兵,他的名字都将被记录在帝国阵亡烈士的名册里,永为后人铭记!”
  
  校场诸军齐皆震撼,一时鸦雀无声地怔立。
  
  自古以来当兵打仗死人是司空见惯的事,死后能有朝廷追赏便是万幸,当然这种追赏的待遇下级武官和普通士卒们是享受不了的,顶多有个别将帅会在胜仗后为他们祭碗酒,而这样的将帅多是受人拥戴的爱兵之将——在宋军统帅中也是极少数。
  
  然而此时,大宋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师枢相却隆重宣告:他们是帝国的骄傲!他们的名字将载入名册中,永为后人所知。
  
  在表面静沉,实际波澜翻滚的气氛中,卫希颜开始叙说阵亡士兵的轶事。
  
  她点名道姓的士卒是吴阶等人特地搜集来的普通士兵事例,朴素却感人,用她奇特的音律柔缓道出,顿时引起在场诸军将士的共鸣,人人均不由红了眼眶,尤其与点名的这些兵卒相熟的军士,更是止不住泪水涌出,低声泣哭。
  
  她足足说了一刻钟,双手执盏平推向前,神情庄严肃穆,“诸军同饮这碗酒,共祭阵亡将士之灵!”举盏饮尽。
  
  “祭!”众军肃然举碗,大口喝干。
  
  卫希颜端起第二碗酒。
  
  “这碗酒,敬诸君!你们奋勇作战赢取了这场胜利大捷,我代表帝国皇帝,敬酒为贺!”双手举盏致意,再度饮尽。
  
  “贺!”众军喝干。
  
  卫希颜放下酒盏,环视校场,眸子深邃浩瀚,挺拔身躯沐浴晨光,如神祗般威严神圣,她声音高扬,意味深沉地换了称呼:“士兵们!”
  
  她道:“你们是否想过,今天因何站在这里?你们是否想过,浴血拼杀是为了什么?”
  
  她声音陡然转沉,“士兵们,你们因何而战?”
  
  声音低沉,却如战鼓般擂动人心。
  
  因何而战?
  
  种瑜脑海闪过祖父深邃坚毅却悲哀无奈的眼神。他眼底掠过讽嘲,当年报效朝廷的热血早被现实的冰刀雪剑冻得僵寒,此番重新振作是因了对名可秀的信任和期盼,对家族就此沉没的不甘心——他,种瑜,必将光耀种家,再现祖父时代的辉煌!
  
  吴阶默默凝视卫希颜修长挺拔的背影,因何而战?他想出人头地,但文不成,只能从军就武;浴血拼战不畏惧是不甘人下的进取……东京城上,那人的一句赞许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焰——“晋卿熟读经史,知兵善谋,他日必成一代名将,永载史册!”从此后,他为这句期许而战!
  
  相比种瑜和吴阶的复杂,韩世忠与蒋宣的心思或许代表了绝大多数武将的念头:建功立业、光宗耀祖!但对更多的普通士卒来讲,参军只是为了有口饭吃,可以免徭役,可以养活父母妻小……
  
  卫希颜没有给他们太多时间沉思,音如金石交击,“古往今来,一支百战百胜的军队,他们无不拥有明确的目标和不可摧毁的信念!这个目标和信念,就是这支军队的灵魂!”
  
  “一支军队没有灵魂,就会战败消亡!一个国家没有强大军队,就会遭到铁蹄的侵略和践踏!”
  
  “士兵们,我们曾有汉唐雄风时代,我们的先辈曾高昂头颅,接受百夷朝拜;我们曾掷地有声‘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但是,我们的帝国,却刚刚蒙受了一场数百年来最大的耻辱!”
  
  “我们的田园被铁蹄践踏,我们的亲人流离失所,我们的姐妹妻女被蛮夷掳掠□——这是大宋帝国的耻辱,更是帝国军人的耻辱!”
  
  “我们的军队,在蛮夷铁蹄下,不战而逃、一溃千里!”
  
  “这样的军队,是没有灵魂的军队!这样的军队,是被奴役的军队!蛮夷的铁蹄践踏过他们的尸骨,还会鄙夷地说:‘瞧,这是奴隶!’”
  
  五万将士心神震撼,接触到卫希颜锋利目光,无不凛然垂眉。
  
  “你们,是否愿愿意,成为这样的士兵?你们,是否愿意,成为这样的军队?”
  
  五万人齐声怒吼:“不愿意!”
  
  卫希颜厉声道:“这样的士兵,不配称为军人!这样的军队,不配称为军队!他们的名字是:奴隶!”
  
  “军人的名字是‘荣誉’!”
  
  “军人的脊梁是勇气!”
  
  “军人的责任是保家卫国!”
  
  句句如坚石砸在校场上,卫希颜声音愈发慷慨激昂:
  
  “士兵们,无论何时保刻,你们要谨记:身为帝国军人,我们是为军人的责任而战,我们是为军人的荣誉而战,我们是为国家的强盛而战!”
  
  “士兵们,有国才有家!没有强盛的帝国,就没有家园的安定!没有强盛的帝国,就没有亲人的安康!”
  
  “士兵们,告诉我:你们因何而战?”
  
  片刻的静默后,呼喝四起,过了一阵,渐渐汇成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如铁流狂吼奔腾而出:
  
  “为责任而战!”
  
  “为荣誉而战!”
  
  “为帝国而战!”
  
  群情激涌!士气激涌!五万将士振臂奋呼,反复呐喊,“责任、荣誉、国家”如头顶愈来愈亮的烈日,点燃了心火、照亮了胸膛!
  
  校台下一角,《西湖时报》的执笔孟铖正奋笔疾书,年轻俊秀的脸庞上涌动着两片红潮。他要记下来,一字不落地记下来!责任、荣誉、国家……
  
  校台上的将领们同样心绪起伏、难以平静,从来没有人这样清晰地确立军人生存的意义!让人觉得军人是一种荣耀,而非与流民、贼寇相提并论的贱职!种瑜、吴阶、韩世忠等目光敏锐的将帅,更是意识到卫希颜今日西郊校场这番话,必将记入大宋军史,开创一个全新的军人时代!
  
  “第三碗酒!”卫希颜扬眉举盏,“为帝国、为家园、为亲人!喝!”
  
  “喝!”吼声震天。
  
  这一日,是建炎元年六月二十日,十年后被帝国立为“建军日”。
  
  这一日,卫希颜于洛阳校场阅军,确立了帝国军人的核心信仰:责任、荣誉、国家!此后数百年,这六个字一直被帝国军人奉为圭臬,并被称为帝国军魂!
  
  




变革初局

  是夜,洛阳军营篝火熊熊,朝廷犒赏的酒食被陆续送入各营,将士们围坐火堆,呼喝笑语,喧饮翻天。
  
  与兵同庆,是拉近将士关系的良好时机。卫希颜深悉,为帅者仅立威只能让士兵畏服,必须拥有士兵的爱戴,方能使士效死力。遂率种瑜、吴阶等十余位高级将领挨营慰问伤兵,并向中下级武官和军士们敬酒同贺。
  
  经过白日校场演说,卫希颜在洛阳军中的威望如日中天,数万武官和普通军士在校场时唯得仰望校台上威凛如神的国师大人,如隔天外,此刻圣人却近在咫只,身后还有十余位平时在军中只能远远望见的元帅和将军们,顿时既激动又感奋,紧张得手足无措,一个个挺直了腰板恭谨肃立,不敢哗言声语。
  
  卫希颜今夜着了一袭国师常服,紫簪绾发戴同色明纱冠帽,深紫官服系缂丝玉带,敛去了戎装时的威严凛肃,眉眼间是独有的清贵高远姿态。她看出众军士的拘谨,清柔谈笑,妙语连珠,又英风洒脱碗到酒干,军士们不由渐渐放开胸怀,聚拢在她周围欢声谈笑……
  
  挨营行去,一路皆是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约近亥时,诸将帅行到最后一处军营,远远的听到笑声中夹有粗豪歌声,“操长戈兮披犀甲,箭交坠兮士争先……”
  
  卫希颜“噫”了声,走在她右侧的吴阶解说道:“这是末将在真定围城时写的一首曲子,不成什么韵调,只图将士们疲累了有个解乏提神的。”
  
  卫希颜随口笑道:“写得很好嘛!军歌么,不是文人赋词,有那么多拿腔捏调的讲究,就是要简单易懂、琅琅上口才好!”
  
  “卫帅说得是!”众将笑应。随行的十余将帅中,唯种瑜出身世家有着良好的文学修养,其他诸人谈诗赋词均只粗通,少不得被文臣嘲笑,心下不愤。卫希颜这话让众将听了极是舒坦,心中又多了两分拥戴。
  
  诸将说笑间已走近传出歌声的营火处,十数堆篝火旁围坐了四五十位军士,边喝酒边击坛扯着嗓子吼唱。
  
  卫希颜挥手止住众将上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