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产者调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中产者调查-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孙峰分析,眼下的情况大概不光我知,那些国营商店的购销人员也会了解这 一信息的,谁抢先抓住这个市场空缺,谁就是赢者了。兵贵神速。于是,孙峰立即南下广州 、深圳、珠海 等地,找到那些生产收录机的厂家,直接与他们进行购销谈判。    
      这些厂长、经理们正在为产品积压着急,就像雨中获伞、久旱逢甘霖,听说有人愿意大量 购销他们的积压产品,无不高兴;他们对孙峰提出的以代销、联销等销售方式都表示乐意, 而且提出越多越好。随即,孙峰根本没费什么口舌就把一张张代销、联销合同签下了,然后 ,那些厂家兴致很高地把 仓库里积压了许多日子的收录机打包,一一装上北去的列车,运到了沈阳。    
      结果,谁也没想到,几乎是一夜之间,沈阳城里出现了各种牌号、各种式样的收录机 。消息在年轻人中间传得飞快,许多一直想买收录机而苦于没有门路的年轻人,闻讯赶到太 原街孙峰的玻璃店。那里摆着一大溜儿式样漂亮、款式新颖的收录机,有人大声地向众人介 绍各种品牌的特点性能和价钱。    
      这让人们感觉太新鲜了。在国营商店,收录机这种称得上是高档商品的东西,一般是放 在柜台里面,不让人随便摸,随便碰一下的。可是,这里的营业员却笑呵呵地让你们自己试 听试放,看你不会,他们还教你怎么按键,放音……一下子,商店的收录机卖出了许 多。站在两个小小柜台中间的经理孙峰看着一群 群的年轻人兴高采烈地抱着收录机走出店门,他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    
      第一批收录机很快就销完了,接着他又下广东,再与那些厂家签约,把大量的收录机运到沈 阳,放到他的两个柜台上。但是,这两个柜台实在是太小了。那么大的一个沈阳城,那么多喜欢音乐的年轻男女,不可能跑那么远的路,到地偏一隅的太原街来买 收录机呵!孙峰又不失时机地在这个大城市的其他街区也开设起收录机销售分部。不到几 个月,沈阳城里又冒出了十几个分销店,而且各个生意兴隆,每天都能卖出许多收录机。 红红火火的生意做着,不知不觉的,到了年底一结算,连孙峰自己也吓一跳。这一年,他 的十几家电器店的销售额达到了4000万元,利润达700万元。    
    


第一部分第4节 抓住机遇

    抓住了一次机遇,孙峰的路子就闯开了,手里有了几百上千万元的周转资金,这下就可以放 开手脚大干一场了;于是,他干脆放弃了原先的那种小敲小打的做法,专门做起了家电生 意。    
      因为孙峰此时分析全国的市场走势,得出一个结论:现在人们对家电的购买欲正在急剧上升 ,而且有可能达到一个大高潮,必须抓住这个高潮到来时,把货物备齐了,到那时手里      
    有了 粮,又可大赚一把。    
      看准了市场,孙峰打定了主意,就开始认认真真地做了。    
      春节过后,他马上南下到了广州、深圳等地,与那些新老厂家大谈生意,早早把货源落实妥 当 。然后,在整个上半年,孙峰一直是不动声色地从南方往沈阳装运家电,运各种各样的录音 机、彩电 、冰箱、电风扇等等,一整车一整车的货运到后,卸下来堆放在孙峰临时租来的仓库里。大批大批的货堆放着,一时还来不及卖出去,但孙峰一点也不着急,坦然地等待着,等待着 他预料的那个时机的到来。时机果然就应时而至了。    
      这是1988年的夏秋之交,一场席卷全国的抢购风突然到来了。人们如发了疯似的手攥钞票, 跑进商店里,几乎是既不问价钱,也不管用得着用不着,见着什么买什么。    
      这是一场盲目的心理大恐慌。人们在改革之初还没有很好的通货膨胀的心理承受能力。然而 ,这场大恐慌的最大收益者,就是各商店。孙峰在这次抢购风中大获厚利。他的那十几家店 里的上亿元家电商品,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抢购一空!这种空前的销售量大约算得上沈阳 之最了,孙峰手下的200个营业员人均销售额竟达50万元之多。孙峰一跃为沈阳富人之列。 在这个抓住市场流通不畅而可以大发财的时期,像孙峰这样已经先行了一步的个体户们,钱 袋一天天看得 见地大把大把地鼓起来,其他人自然也不甘落后,他们审时度势,发掘市场空缺,结果发 现市场对小商品、计划外商品需求势头渐猛,城市蔬菜、副食品供应不足,农村商品 供应力量薄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开店的开店,贩运的贩运,各行各业遍地开花,迅 速出现了遍及城镇乡村的个体商贩队伍。    
      成千上万的个体商贩们整日奔走于 城里乡间,走南闯北,东进西出,将南方的电器运往北方,把北方的木材贩往南方,将西部 的煤炭运往东部,把东部的稻米运往西部……渐渐地,把农产品贩进城镇,将工业 品销往农村,在日趋活跃的城乡经济活动中,开辟出一条条商品流通的“胡志明小道”,编 织出市场经济的商品流通网络。随后,许多人就有了“摆个小摊,顶个县官”的收获,有“ 全家干个体,(收入)超过总书记”的喜悦。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早期的个体户热潮渐渐消退而去了。而市场流通领域的放开,又使 轰轰烈烈的发家致富大潮峰回路转,像孙峰这样一大批先吃螃蟹的人像“包子”似的一下 子“发”了起来,人们终于认识到,在商品经济阶段社会产品只有通过市场的交换才能体现 出 其真正价值,而专门从事这种商品的市场交换活动又能给经营者带来可观的利润收入,随即 一股更大的经商大潮很快兴起了。    
      3 “为官之道红彤彤,经商之路金灿灿”    
      随着市场流通的放开,全国商品经济像有了魔法似的发展很快。截止到1988年底,在农村 的10704万户个体户当中,就有557.5万户从事纯商业性经营活动,占有农村个体户总数的52.08%,在城镇的382.29万户个体户中,就有214.63万户从事纯商业性经营活动,占城镇个体户总数的56.14%,全国从事商业的个体户达到772.19万户,占个体户总额的53.16%,如果将也具有商业性质的饮食业服务业计算在内,则全国从事商业性行业经营的个体户有997.22万户,比例占有到68.65%,通过个体户实现的社会商业零售额达到1024.3亿元,占有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13.84%。    
      随着流通领域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在继“要想富,当个体户”的认识之 后,人们又有了“要发财,去经商”的深层认识。    
      然而,当流通领域的发展进一步市场化之后,人们原来南运北贩,现在欣喜地“发 现”,货物无需移位,仅使提货单通过各种环节走一遭,其身价也可以立即大增,可以“创 造”出巨大的“价值”,于是纷纷从事倒手买卖的活动。    
      “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的民谣脍炙人口,一时成为这一市场化进程中的新写 照。    
      在这个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转轨的时期,计划的和市场的两种商品流通方式同时运行,多 渠道、双轨制的经营机制存在着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巨大价格差异。拿着计划内的指标,不需 要去提货,也不需要去垫资,只要把计划的指标倒卖出去,就可以获得一笔巨大的收入,倒 手买卖使经商成为热潮,吸引了许多人去兼职、“下海”,机关、单位也办起了企业……倒手买卖盛行,甚至出现“官倒”,于是有了“为官之道红彤彤,为商之路金灿灿” 的说 法,也有了“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中央”的夸张,总而言之,在这一场史无前例的 “倒”风中,无论是商界、政界还是民间,中国人历来轻商的思想已变为重商的意识。    
    


第一部分第5节 商海里的风浪

    然而,“官倒”中大量的“权钱”交易是有悖于市场化原则的,随即受到了国家政策的遏制 ,但是,踊跃的“下海潮”并没有停息,接下来,在重商思想的刺激下,弃工从商,弃农从 商,弃文从商,弃政从商的人们更是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经商热风甚至吹动大学、中学教室的窗帏,引起了 校园里的骚动。经商热不断“升温”,且其势有增无减,社会开通了第二职业的大 门,以不完全的个体经营者身份出现的“业余商贩”开始遍布全国各地。个体经商的队伍迅速扩大,已无法准确了解其存在的数额和发展的比例。    
         
      商海里的风浪淹没了许多不会玩水的“旱鸭子”,也使一部分“水性”好的人脱颖而出, 成为流通领域放开的直接受益者。    
      流通领域的市场化,产生了中国的第二批致富者。长沙的“可口可乐大王”李静、广 东的黄振业、大连的任运良等等,都是这一时期成功的典型。    
      在这个时候,虽然致富者还仍然叫做“个体户”,但是,流通市场化后的“个体户”群 体与 第一代个体户群体已经有了天壤之别,第一代个体户的财产以“万元”计数,过“万”就是 富裕,然而,现在的“个体户”在流通市场化的过程中获取的利润,已远远不再以“万元” 为 荣了,十几万、二十几万,甚至上百万,才能算是这个台阶上的人了。他们虽然也是靠自己 的南运北贩的劳动赚取价格差,但是,远远比第一代个体户们以摆摊或自己加工经营的条件 好多了,人也轻松多了,气魄也大多了。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国家有关个体户的统计也不再以人为单位了,而是换成了企业户数。19 89年全国私营企业数达到了90581户,注册资本为84亿元,1990年增加8000多户,增长率达 到83%,注册资本达到95亿元,增长率达到131%,产值从前一年的97亿元跃至122亿元。 所有这些数字的变化都是市场化进程加快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流通领域市场化带来的 巨变。    
      流通领域的市场化比“个体户时代”来得更快更猛。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阶段在20世纪90 年代初期宣告结束。    
    


第一部分第6节 一夜暴富不是梦

    三、金融领域市场化:一夜暴富不是梦    
      金融领域的市场化时期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最初短短的几年。从金融领域涌现出的一批高收 入者又有不同的层次分别,首先是上市公 司本身的工作人员,因为他们更容易获得原始股。同时,因为上市而衍生出的相关行业,如 证券商、会计、律师也因此获利;其次是上市资格的审批者;第三是部分股民。与前面的相 关人士比较,股民在其间获利的比率最小      
    。    
      但是,他们浮出了水面便成为了富裕的象征。    
      1南巡谈话,东方风来春满眼    
      1992年1月,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    
      这次南巡,是全中国人的一件幸事。不久之后,新华社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南巡谈话 要点”。年近90高龄的邓小平同志在与广东省领导座谈时,认为在这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内, 我们的国家发展得这么快,使人民高兴,世界瞩目,足以证明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 策的正确性,谁想变也变不了。他意味深长地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 闯。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 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 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 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 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 。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 不会犯大错误。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 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 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邓小平这番南巡讲话,平地一声惊雷,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改革开放又开始了一 个新的更快的征程。春潮涌动,这一时期,除了房地产热兴起,造就了一大批巨富之外,我 国市场化步入第三阶段——金融领域的市场化。    
      上海。深圳……一个久负盛名,一个脱颖而出。踩着改革开放的时代节拍,在中国绝迹了41年的股票买卖, 仅仅一年,就如汹涌翻滚的狂潮,铺天盖地,淹没了这两个城市。白天黑夜,大街小巷,人 头攒聚,众口同词:股票!股票!股票!千百万疯疯癫癫的普通百姓,在花花绿绿的股票经营中,演出了不尽的悲喜剧。    
      这一段是《中国“下海”潮》一书中的一段描写,生动地记述了1992年前后我国金融领域市 场化的一幕。    
      金融债务、上市公司的大量出现,债券、股票造就中国第三批高收入者。    
      2股票让人尝试到了一夜暴富的滋味    
      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耸立着一座雕像。    
      一头公牛和一头熊正在狂搏不已,牛的弯角似乎就要顶破熊的肚腹,熊也似乎就要咬破公牛 的咽喉,一场生死之战,瞬息万变。它们的搏斗只是永恒的过程和象征,把人类所有 股市上的沧桑世态:正剧、反剧,悲剧、喜剧,沉重而坚固地定格。    
      随着,在深圳和上海我国的两个证券交易所挂牌,从上海、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