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产者调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中产者调查-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加工业2。649。51。35企业债券0。9120。21。16国库券3。617。00。67交通运输业1。222。30。38收藏品1。54。40。19其他2。258中产阶层是投资理念比较强的群体,这一方面,随着经济收入的不断增长,他们具有较多 的余钱,另一方面,他们的不 让钱闲着的经济思想比其他群体要强烈。总的来说,中产阶层的投资理念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    
      (1)有了余钱就应该考虑去进行投资,把钱存在银行是一种浪费,坐吃会山空。    
      (2)投资要讲理性,发财要靠头脑,盲目投资不如不投资。    
      (3)实力是投资的基础,善于规避风险才是经济人。    
      (4)投资不一定立竿见影,但是发财就发大财。    
      (5)实际的投资中,既要注重增值更要注重保值。    
      近几年来,中产阶层的投资不断升温。2001年6月,据广东省城调队对全省18个市 、县的1600户城镇居民家庭进行消费意向的抽样调查。按问卷中所列消费项目显示出的消费 选择,以先后排序(比重均在两位数以上)依次为:教育——旅游——家用电器——电脑—— 保险——股票——住房——通讯。其中,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组中,有61。5%被调 查者表示要增加旅游消费,其次是投资股市占38。5%,再次是教育投资占30。8%,这部分家 庭已经完成家庭的基本建设和资本积累;家庭年收入在6…10万元组的,增加旅游预期消费 的占50。9%,居第一位,以下依次是增加教育投资的占45。6%、增加住房消费的占29。1%。    
      这几年来,中产阶层的投资热点主要集中在股票、商业和服务业和房地产,另外,与其他阶 层投资不同的是,他们还注重教育投资和收藏投资。    
      2中长线炒股,感受是金    
      股票市场历来是收益与风险并存,它的高收益性吸引着大批富于挑战和冒险的中产阶层。 早几年,我国的股票市场牛气十足,道琼斯指数一涨再涨,互联网为人们制造了无限商机 和炒股的便利,进一步推动了股市的蓬勃发展。有不少的人在股市上赚到了钱。    
      对于炒股,中产阶层很少专业户,多是在业余“玩一玩”。一般来说炒股是男性居 多 ,但是在中产阶层的股民中,却是女性的比例比较大。究其原因,一个年轻的女中产股民的 话或许可以诠释这一现象:“结婚后,我不甘心过一种平淡而守旧的家庭生活,要想去工作 ,也没有什么满意的工作,并且一直自由惯了也受不了那份约束,再说,老公也是个有头有 脸的人,如果在工作中让人说几句,自己也没有什么脸面,但是长期在家也觉得乏味,于是 ,老公便给了我十几万元钱去炒股打发时间,凭着在大学学金融的老底,我偶尔炒炒股,觉 得很好玩的,虽然并不是专业炒股户,投资了却总有一些收获。”有人问她:“听说在股市上真正能够赚到钱的人不超过20%,你有把握进入这20%的行 列里吗?”她回答说:“谁知道呢,试一试吧。不过我相信我是个理智的人,一个理智的 炒家是会赚钱的,何况这些年赚钱的人可不只20%。即使是亏了,我也没有什么。”买股票既是投资,也是投机。中产阶层炒股不大像其他股民那样,整天在股票交易所里 转来转去,频繁交易,而大多数人是炒中长线的,他们信奉“长线是金”,隔很长时间才去 看一看, 或者在家里的电脑上进行交易。还有些人购买投资基金,把钱交给专业人员去炒,自己从中 坐收渔利,这样虽然获利少些,但是风险也小些,又不用操心费力。    
    


第三部分第78节 买股票更多

    一般来说,中产阶层把买股票更多的是当做一种业余爱好或消遣,而多不是当做重要的投资 活动,因此,他们也不会像其他股民那样为股票价格的波动而牵肠挂肚。    
      但是,近几年随着银行利率降低,中产阶层的收入增长幅度更大,越来越多的中产阶层开始 把股票作为投资的方向。来自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无 论是现有投资还是未来投资,高收入家庭都把目标瞄准了股票:2000年有26.2%的高收入 家庭已投资于股票;2002年      
    9月日本调查中心、北京世研中舆市场调查有限公司进行的京、 沪、穗中产阶层系列调查第一次实施情况报告中,有53。5%的人“对股票等金融领域感兴趣 ”;在2003年中产阶层生存状况调查中,在投资方面,虽然有三成的人更愿意选择储蓄,但 是,二成的人拥有股票。    
      2003年3月5日,由《中国证券报》主办、华泰证券协办的“我看2002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 问卷调查显示:2002年大多数投资者深受套牢或损失之苦,接受调查的投资者亏损面高达89 。5%,股市显现“负财富”效应,但高学历、中高收入投资者数量仍在增加,投资者入市 资金量也在增加。    
      调查显示,2002年个人投资者与上年相比,高学历投资者增长较快,大学本科占37。11%,增 加了近7%;硕士及以上为5。07%,比上年增加近2个百分点。相对地,2002年月固定收入在30 00…5000元间的中高收入投资者比上年增加近一倍,达8。30%;较低收入投资者减少近7个百 分点。这一年,投资50万元以上者占总人数的14%,比上年增加40%。观察家认为,若把这些 投资额的50万元以上者视作中国“中产者”的话,从某种意义上说,中产阶层的扩大并投 资股市,也正使资本市场投资者队伍得到壮大。    
      中产阶层加入股市,无疑给近几年不景气的熊市添加了一把火,但是,在中产阶层家庭金 融资产分布上,股票仍是“主角”,占被调查者家庭金融资产6成以上,证券投资基金和储蓄有所增加,企业债、保险、期货等其他金融产品相对滞后局面未改。在2002年基金业浓墨重彩大扩容的背景下,超过半数(50。34%)的投资者将“管理水平有待检验” 作为没有购买开放式基金的最主要原因。    
      作为比较理性的投资者,中产阶层尽管对股市显示出日益剧增的兴趣,但是,他们认为,政 府行为缺陷、信息披露不规范、股票价格被操纵、大股东侵权、券商服务问题等因素会造成 其权益受损,因此,相对来说,股市的风险性和娱乐性仍然是吸引他们的主要因素。“赚了 赔了无所谓”,“我只是想感受感受它”,是大多数中产阶层目前对待证券市场的态度。    
      3“置业候鸟”越来越多,越飞越高    
      现在,中国的中产阶层已悄然走向社会前沿——他们虽然年龄不大,但有着稳定的、收入 丰厚的职业;保持着已有的较高生活水准;由于他们工作往往比较紧张,喜欢下班后安静地 独处,住烦了拥挤不堪的水泥森林式的高层建筑,他们总是向往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土地和 天空,愿意为此付出人民币80万至150万,多买几套房子一则可以享受郊区生活的闲适,但 又同时与城市的繁华街景保持亲密的距离;另则,在众多投资中选择一个升值保值的途径。 由此,中产阶层成为了房地产市场的主要消费群。    
      《深圳晚报》记者史进对此有个调查,我们把他的调查结果摘引如下,从中可以窥视一点 中产阶层投资房地产的一些初衷。    
      被采访者余兵(个体经营者,37岁,已婚,有私家车)记者:你今年有投资房地产的计划吗?余兵:有,今年我打算买两套房子作为投资。这几年我从事这方面投资尝到了一些甜头的,为什么要放弃呢?对于我来说,房产投资的资金占用不太大,风险也比较小,最起码房子是自己的。深圳是个流动人口很多的城市,每年都有许多人来这里发展,短时间内买不起房子,就只能租房住。所以,只要深圳对内地还有吸引力,我就会继续我的投资计划。    
      记者:以投资者的角度,你认为今年在哪里买房会取得比较好的收益呢?余兵:(笑)这可不好说,我的投资也有不成功的时候。我个人比较看好南山和宝安,南山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特别是那里的公司越来越多,打工的年轻人就近租住的情况肯定很多,地段好的小户型不愁租不出去。我一直想去宝安发展,在那里买一两套低价房,去年宝安其实已有很大的发展,可市内的人去那里的还是很少,投资也赚不了太多,等到配套设施完备以后,房价应该会有一次价格上涨。    
      记者:你对自己现在的住房条件满意吗?余兵:现在我自己住的很一般,100平方米多一点的房子,房子在罗湖这边,主要是觉得它位置好,比较方便。如果只有我一个人住的话,我很想搬到关外去住,环境要好一些,空气也干净很多。但现在不行啊,我老婆还要在这边上班,进出关没那么方便。    
      再说子女还在读书,搬家对小孩子学习也不是什么好事,再过几年没这么多负担的话,我就搬到关外去住。    
      由此可见,中产阶层选择房地产投资有几个原因:    
      一是投资房地产风险比较小,有利于保值。    
      二是投资房地产,自己拥有产权的同时,还可以出租,获得一定的定期收入。    
    


第三部分第79节 房地产有升值的可能

    三是房地产有升值的可能。    
      中产阶层投资房地产的热情起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一哄而起、躁动不止的“房地产热” ,在那段辉煌的日子,全国许多地方引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造富运动,1991年,广州市五羊 新起坡及天河南小区推出的2200多套多层住宅、400多套高层住宅被抢购一空,大部分楼花 被炒家就地倒卖,转眼间升值。短短半年内,多层住宅一平方米从1000多元上升1500多      
    元, 到1994年最高峰期时曾一度被炒到9000元的天价。在北京,1992年初一套四合院仅售20万元 ,到1994年底时已被炒到300多万元。写字楼市场更是有暴利可图,1994年北京国贸中心写 字楼月租高达110美元/平方米,创下了北京写字楼租金的最高纪录。同年,北京写字楼租金 价格在世界各大城市排位中居第三位。广州好世界广场的写字楼售价令人瞠目地接近3000美 元/平方米。一时间,从广西北海、惠州大亚湾、珠海西区,到江苏张家港、山东威海,从 深圳、广州、海口,到上海、北京、房地产业风起云涌,成千上万个房地产商蜂拥而入,追 搭这一班高速列车。楼盘的增值速度在“击鼓传花”式的炒作中不断创造着纪录。许多亿万 富翁就在这短短的几年的房地产热潮中诞生。    
      然而好景不长,1993年国家调控政策一出,全国房地产业陷入一片悲恸之中。公司倒闭 、楼盘废弃、银行追债、买主上诉……昔日一个漂亮的肥皂泡被顷刻戳破,留下一片狼藉。 尽管如此,我国城市居民的住房紧张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随着大量民工进城打工, 房屋出租成为新的家庭收入增长点,在经济通涨的情况下,投资房地产仍然为许多人所看 好。    
      2003年2月12日龙虎网讯以《北京四成以上商品房名归外地人》为题报道说:“不少穿着考 究的神秘人士,频频穿梭往返于京、沪、穗等城市,不谈商务,不觅风光,专看楼盘,临走 时出手不凡,留下一笔笔购房订单。如今,中国人置业半径迅速扩大,由同城买楼转向异地 置业,富人阶层中涌现的‘置业候鸟群’越来越大,争分高端楼市。”据一些市场调查机构统计,北京市一年卖出去的上千万平方米的商品房,约有四成以上 名归“置业候鸟”,销售额上百亿元。上海近3年来,外地人买走的商品房面积比重由11。 7%猛增至25。8%,其中每平方米7000元以上的高价位房屋,有一半被“置业候鸟”购得。大 连市约1/3的高档住宅被外地人买走。    
      调查显示,有能力跨地区买楼的“置业候鸟”大多出自中国先富的中产阶层人群,他 们买房大体可分为三类:    
      (1)商务暂住型——将出差变成回家。类似这样的暂住型的置业人士以演艺界、商 界人 士居多,因为他们总要频繁到外地出差,住高级宾馆花费较多,索性在当地买下一处居所, 把出差变成了回家。    
      (2)健康养老型——退休之后养天年。一些成功人士常常希望在退休后到一个环境、 气候好的城市去养老。他们在中国各个城市间进行认真的比较,反复权衡,最终会在一个山 清水秀、气候宜人、医疗服务水平高的城市买一套房子,携老伴颐养天年。    
      (3)投资增值型——期待从固定资产中捞金。近年,申奥、申博成功的重大利好消息 ,带动京、沪楼市人气上升,房价也一路走高,还有一些风景优美的小城市开发建设步伐加 快,资金流、人流、物流趋旺,投资房地产成为有利可图的必然现象。    
      长期研究房地产市场的李强博士分析说,中产群体中的异地“置业候鸟”越来越多、越 飞越远。一是因为他们具有经济实力,同时由于商务一体化的形成,上海、北京等地已逐渐 放开进城限制,促进了置业半径的扩大。二是交通、通讯日趋发达,如京、津、浙、辽等一 些地区实现了高速公路联网,成功打造“几小时生活圈”,为“置业候鸟群”提供了良好的 风水宝地。三是居民个人投资理财渠道不是很多,银行利息低,股票证券风险又大,因此很 多人把投资目光投向相对风险较小的房地产。    
      中国房地产协会会长杨慎说,中国目前约6。6%的人拥有第二套住房,实际上这个比例可能 要达到15%。一般来说,一户人家拥有一套房子生活已经足够,中产阶级购买二套住房显然 是出于投资的考虑,从近几年房地产投资在中产阶级投资结构中地位的跃升,表明越来越多 的中产阶级看中了房地产投资,随着我国经济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