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导读(上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导读(上册)-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暂时瞒一瞒罢,给小猫头避避晦气;假如别人问起,也答养一个女的

好了。”
他们都微笑地点点头。
一个月以后,婴儿的白嫩的小脸孔,已在秋天的阳光里照耀了。这位少

妇给他哺着奶,邻舍的妇人围着他们瞧,有的称赞婴儿的鼻子好,有的称赞
婴儿的口子好,有的称赞婴儿的两耳好;更有的称赞婴儿的母亲,也比以前
好,白而且壮了。老妇人却正和老祖母那么的吩咐着,保护着,这时开始说:

“够了,不要弄他哭了。”

关于孩子的名字,秀才是煞费苦心地想着,但总想不出一个相当的字来。
据老妇人的意见,还是从“长命富贵”或“福禄寿喜”里拣一个字,最好还
是“寿”字,或与“寿”同意义的字,如“其颐”,“彭祖”等。但秀才不
同意,以为太通俗,人云亦云的名字。于是翻开了《易经》,《书经》,向
这里面找,但找了半月,一月,还没有恰贴的字。在他的意思:以为在这个
名字内,一边要祝福孩子,一边要包含他的老而得子的蕴义,所以竟不容易
找。这一天,他一边抱着三个月的婴儿,一边又向书里找名字,戴着一副眼
镜,将书递到灯底旁边去。婴儿的母亲呆呆地坐在房内底一边,不知思想着
什么,却忽然开口说道:

“我想,还是叫他‘秋宝’罢。”屋内的人们的几对眼睛都转向她,注

意地静听着:“他不是生在秋天吗?秋天的宝贝——还是叫他‘秋宝’罢。”
秀才立刻接着说道:
“是呀,我真极费心思了。我年过半百,实在到了人生的秋期;孩子也

正养在秋天;‘秋’是万物成熟的季节,秋宝,实在是一个很好的名字呀!
而且《书经》里没有载着么?“乃亦有秋’,我真乃亦有‘秋’了!”
接着,又称赞一通婴儿的母亲:说是呆读书实在无用,聪明是天生的。

这些话,说的这妇人连坐着都觉得局促不安,垂下头,苦笑地又含泪的想:
“我不过因‘春宝’想到罢了。”
秋宝是天天成长的非常可爱地离不开她的母亲了。
他有出奇的大的眼睛,对陌生人是不倦地注视地瞧着,但对他的母亲,

却远远地一眼就知道了。他整天地抓住了他的母亲,虽则秀才是比她还爱他,
但不喜欢父亲;秀才的大妻呢,表面也爱他,似爱她自己亲生的儿子一样,
但在婴儿的大眼睛里,却看她似陌生人,也用奇怪的不倦的视法。可是他的
执住他的母亲愈紧,而他的母亲离开这家的日子也愈近了。春天的口子咬住
了冬天的尾巴;而夏天的脚又常是紧随着在春天的身后的;这样,谁都将孩
子的母亲的三年快到的问题横放在心头上。

秀才呢,因为爱子的关系,首先向他的大妻提出来了:他愿意再拿出一
百元钱,将她永远买下来。可是他的大妻的回答是:
“你要买她,那先给我药死罢!”


秀才听到这句话,气的只向鼻孔放出气,许久没有说;以后,他反而做

着笑脸的:
“你想想孩子没有娘。。?”
老妇人也尖利地冷笑地说:
“我不好算是他的娘么?”
在孩子的母亲的心呢,却正矛盾着这两者的冲突了:一边,她底脑里老

是有“三年”这两个字,三年是容易过去的,于是她的生活便变做在秀才的
家里的佣人似的了。而且想象中的春宝,也同眼前的秋宝一样活泼可爱,她
既舍不得秋宝,怎么就能舍得掉春宝呢?可是另一边,她实在愿意永远在这
新的家里住下去,她想,春宝的爸爸不是一个长寿的人,他的病一定在三五
年之内要将他带走到不可知的异国里去的,于是,她便要求她的第二个丈夫,
将春宝也领过来,这样,春宝也在她的眼前。

有时,她倦坐在房外的沿廊下,初夏的阳光,异常地能令人昏朦的起幻
想,秋宝睡在她的怀里,含着她的乳,可是她觉得仿佛春宝同时也站在她的
旁边,她伸出手去也想将春宝抱近来,她还要对他们兄弟两人说几句话,可
是身边是空空的。

在身边的较远的门口,却站着这位脸孔慈善而眼睛凶毒的老妇人,目光
注视着她。这样,她也恍恍惚惚地敏悟:“还是早些脱离罢,他简直探子一
样地监视着我了。”可是忽然怀内的孩子一叫,她却又什么也没有的只剩着
眼前的事实来支配他了。

以后,秀才又将计划修改了一些,他想叫沈家婆来,叫她向秋宝的母亲
的前夫去说,他愿否再拿进三十元——最多是五十元,将妻续典三年给秀才。
秀才对他的大妻说:

“要是秋宝到五岁,是可以离开娘了。”
他的大妻正是手里捻着念佛珠,一边在念着“南无阿弥陀佛”,一边答:
“她家里也还有前儿在,你也应放她和她的结发夫妇团聚一下罢。”
秀才低着头断断续续地仍然这样说:
“你想想秋宝两岁就没有娘。。”
可是老妇人放下念佛珠说:“我会养的,我会管理他的,你怕我谋害了


他么?”
秀才一听到末一句话,就拔步走开了。老妇人仍在后面说:
“这个儿子是帮我生的,秋宝是我的;绝种虽然是绝了你家的种,可是

我却仍然吃着你家的餐饭。你真被迷了,老昏了,一点也不会想了。你还有

几年好活,却要拼命拉她在身边?双连牌位,我是不愿意坐的!”
老妇人似乎还有许多刻毒的锐利的话,可是秀才远远走开听不见了。
在夏天,婴儿的头生了一个疮,有时身体稍稍发些热,于是这个老妇人

就到处的问菩萨,求佛药,给婴儿敷在疮上,或灌下肚里,婴儿的母亲觉得
并不十分要紧,反而使这样小小的生命哭成一身的汗珠,她不愿意,或将吃
了几口的药暗地里拿去倒掉了。于是这个老妇人就高声叹息,向秀才说:

“你看,她竟一点也不介意他的病,还说孩子是并不怎样瘦下去。爱在

心里的是深的,专疼表面是假的。”
这样,妇人只有暗自挥泪,秀才也不说什么话了。
秋宝一周纪念的时候,这家是热闹的排了一天的酒宴,客人也到了三四

十,有的送衣服,有的送面,有的送银制的狮■,给婴儿挂在胸前的,有的


送镀金的寿星老头儿,给孩子钉在帽上的,许多礼物,都在客人的袖子里带
来了。他们祝愿着婴儿的飞黄腾达,赞颂着婴儿的长寿永生;主人的脸孔,
竟是荣光照耀着,有如落日的云霞反映着在他的颊上似的。

可是在这天,正当他们宴席将举行的黄昏时,来了一个客,从朦胧的暮
光中向他们的天井走进,人们都注意他:一个憔悴异常的乡人,衣服补衲的,
头发很长,在他的腋下,挟着一个纸包。主人骇异地迎上前去,问他是哪里
人,他口吃似地答了,主人一时糊涂的,但立刻明白了,就是那个皮贩。主
人便轻轻地说:

“你为什么也送东西来呢?你真不必的呀!”
来客胆怯地向四周看看,一边答说:
“要,要的。。我来祝祝这个宝贝长寿千。。”
他似没有说完,一边将腋下的纸包打开来了,手指颤动的打开了两三重

的纸,于是拿出四只铜制镀银的字,一方寸那么大,是“寿比南山”四字。
秀才的大娘走来了,向他仔细一看,似乎不大高兴。秀才却将他招待到
席上,客人们互相私语着。

两点钟的酒与肉,将人们弄得胡乱与狂热了:他们高兴猜着拳,用大碗
盛着酒互相比赛,闹得似乎房子都被震动了。只有那个皮贩,他虽然也喝了
两杯酒,可是仍然坐着不动,客人们也不招呼他。等到兴尽了,于是各人草
草地吃了一碗饭,互祝着好话,从三三两两的灯笼光影中,走散了。

而皮贩,却吃到最后,佣人来收拾羹碗了,他才离开了桌,走到廊下的

黑暗处。在那里,他遇见了他的被典的妻。
“你也来做什么呢?”妇人问,语气是非常凄惨的。
“我哪里又愿意来,因为没有法子。”
“那么你为什么来的这样晚?”
“我哪里来买礼物的钱呀?!奔跑了一上午,哀求了一上午,又到城里

买礼物,走得乏了,饿了,也迟了。”
妇人接着问:“春宝呢?”
男子沉吟了一息答:
“所以,我是为春宝来的。。。”
“为春宝来的?”妇人惊异地回音似的问。男人慢慢地说:
“从夏天来,春宝是瘦的异样了。到秋天竟病起来了。我又哪里有钱给

他请医生吃药,所以现在,病是更利害了!再不想法救救他,眼见的要死了!”
静寂了一刻,继续说:“现在我是向你来借钱的。。”

这时妇人的胸膛内,简直似有四五只猫在抓她,咬她,咀嚼着她的心脏
一样。她恨不得哭出来,但在人们个个向秋宝祝颂的日子,她又怎么好跟在
人们的声音后面叫哭呢?她吞下她的眼泪,向她的丈夫说:

“我又哪里有钱呢?我在这里,每月只给我两角钱的零用,我自己又哪

里要用什么,悉数补在孩子的身上了。现在,怎么好呢?”
他们一时没有话,以后,妇人又问:
“此刻有什么人照顾着春宝呢?”
“托了一个邻舍。今晚,我仍旧想回家,我就要走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揩着泪。女的同时哽咽着说:
“你等一下罢,我向他去借借看。”
她就走开了。


三天以后的一天晚上,秀才忽然问这女人道:
“我给你的那只青玉戒指呢?”
“在那天夜里,给了他了。给了他拿去当了。”
“没有借你五块钱么?”秀才愤怒的。
妇人低着头停了一息答:
“五块钱怎么够呢!”
秀才接着叹息说:
“总是前夫和前儿好,无论我对你怎么样!本来我很想再留你两年的,


现在,你还是到明春就走罢!”
女人简直连泪也没有的呆着了。
几天后,他还向她那么的说:
“那只戒指是宝贝,我给你是要你传给秋宝的,谁知你一下就拿去当了!

幸得她不知道,要是知道了,有三个月好闹了!”

妇人是一天一天地黄瘦了。没有精采的光芒在她的眼睛里起来,而讥谈
与冷骂的声音又充塞在她的耳朵内了。她是时常记念着她的春宝的病的,探
听着有没有从她的本乡来的朋友,也探听着有没有向她的本乡去的便客,她
很想得到一个关于“春宝的身体已复原”的消息,可是消息总没有;她也想
借两元钱或买点糖果去,方便的客人又没有,她不时的抱着秋宝在门首过去
一些的大路边,眼睛望着来和去的路。这种情形却很使秀才的大妻不舒服了,
她时常对秀才说:

“她哪里愿意在这里呢,她是极想早些飞回去的。”
有几夜,她抱着秋宝在睡梦中突然喊起来,秋宝也被吓醒,哭起来了。

秀才就追逼地问:“你为什么?你为什么?”
可是女人拍着秋宝,口子哼哼的没有答。秀才继续说:
“梦着你的前儿死了么,那么地喊?连我都被你叫醒了。”
女人急忙地一边答:
“不,不,。。好像在我的前面有一圹坟呢!”
秀才没有再讲话,而悲哀的幻象更在女人的前面展现开了,她要走向这

坟去。

冬末了,催离别的小鸟已经到她的窗前不住地叫了。先是孩子断了奶,
又叫道士们来给孩子度了一个关,于是孩子和他亲生的母亲的别离——永远
的别离的运命就被决定了。

这一天,黄妈先悄悄地向秀才的大妻说:
“叫一顶轿子送她去么?”
秀才的大妻还是手里捻着念佛珠说:
“走走好罢,到那边轿钱是那边付的,她又哪里有钱呢,听说她的亲夫


连饭也没得吃,她不必摆阔了。路也不算远,我也是曾经走过三四十里路的
人,她的脚比我大,半天可以到了。”

这天早晨当她给秋宝穿衣服的时候,她的泪如溪水那么地流下,孩子向
她叫,“婶婶,婶婶,”——因为老妇人要他叫自己是“妈妈”,只准叫她
是“婶婶”——她向他哽咽地答应。她很想对他说几句话,意思是:

“别了,我的亲爱的儿子呀!你的妈妈待你是好的,你将来也好好地待
还她罢,永远不要再记念我了!”
可是她无论怎样也说不出。她也知道一周半的孩子是不会了解的。


秀才悄悄地走向她,从她背后的腋下伸进手来,在他的手内是十枚双毫

角子,一边轻轻说:
“拿去罢,这两块钱。”
妇人扣好孩子的钮扣,就将角子塞在怀内的衣袋里。
老妇人又进来了,注意着秀才走出去的背后,又向妇人说:
“秋宝给我抱去罢,免得你走时他哭。”
妇人不做声响,可是秋宝总不愿意,用手不住地拍在老妇人的脸上。于

是老妇人生气地又说:
“那么你同他去吃早饭罢,吃了早饭交给我。”
黄妈拼命地劝她多吃饭,一边说:
“半月来你就这样了,你真比来的时候还瘦了。你没有去照照镜子。今

天,吃一碗下去罢,你还要走三十里路呢。”
她只不关紧要地说了一句:
“你对我真好!”
但是太阳是升的非常高了,一个很好的天气,秋宝还是不肯离开他的母

亲,老妇人便狠狠将他从她的怀里夺去,秋宝用小小的脚踢在老妇人的肚子

上,用小小的拳头搔住她的头发,高声呼喊地。妇人在后面说:
“让我吃了中饭去罢。”
老妇人却转过头,汹汹地答:
“赶快打起你的包袱去罢,早晚总有一次的!”
孩子的哭声便在她的耳内渐渐远去了。
打包裹的时候,耳内是听着孩子的哭声。黄妈在旁边,一边劝慰着她,

一边却看她打进什么去。终于,她挟着一只旧的包裹走了。
她离开他的大门时,听见她的秋宝的哭声,可是慢慢地远远地走了三里
路了,还听见她的秋宝的哭声。

暖和的太阳所照耀的路,在她的面前竟和天一样无穷止的长。当她走到
一条河边的时候,她很想停止她的那么无力的脚步,向明澈可以照见她自己
的身子的水的跳下去了。但在水边坐了一会之后,她还得依前去的方向,移
动她自己的影子。

太阳已经过午了,一个村里的一个年老的乡人告诉她,路还有十五里。

于是她向那个老人说:
“伯伯,请你代我就近叫一顶轿子罢,我是走不回去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