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母薇拉生了个女孩,小名叫莉莉,后母很偏爱她,经常专为她准备一些营养
品设法补偿命运没给予女儿的一切东西,“我”对此一点也不在乎,可莉莉
是个“神经质的孩子”,从不懂得母亲的爱心,常常怪声怪气的嚎叫。后来
“我”渐渐地发现后母对“我”越来越冷漠,而且还说一些“这不是你的家”
之类的话,不过她虽然对“我”怀有一种疏远的故意,但从不对“我”发脾
气,也许是伯扮演后娘这个不光彩的角色或者是由于父亲对“我”的那“遥
远的”庇护。受女主人的影响仆人们也开始对“我”表现出不同的情感,有
的说“没娘的孩子多不幸”,还有的说“没娘的孩子没教养”等等,但这些
种种事件从没影响过我,我一贯“我行我素”的生活着。已经十月份了,可
母亲还是没有来接我,在等待期间我到附近的一所学校上学,从头学起了字
母拼写法,老师教得很耐心,我每次独自关在房里认真地描画,埋头努力学
习。我在10 岁时正式上了小学,那次平时很冷漠从不过问我教育的后母似乎
也很高兴的为我准备了上学用具。学校里的崭新生活和孩子们的笑闹声很吸
引我,每天都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小学教育在我身上可以说很成功,我学习
很用功,每晚都找父亲辅导数学直到熟练为止,那时我背课很流利,字句清
晰,恰到好处,具有一种与他们融为一体之感。有一次老师让我们以《我的
第一件伤心事》为题目写作文,我认为这是个很有趣的“黄金主题、于是我
写出了一部以“我的小狗之死”为题材的充满孩童纯洁、天真情感的故事,
把抽象的东西描写的很活泼生动,对此作不仅我自己满意而得到了父亲的赞
赏。大概过了两年,有一天父亲告诉我母亲想要领回我的事,他还说“她真
心想接你,完全可以自己来,可她提出必须由我负责送你去,这我可办不到,
除非你要求我这样做。”这件事使我很矛盾,父亲又把决定权推给我本人,
要我自己去割断和母亲的级带是痛苦的,这纽带并不,太结实,但我有时感
到它的存在,不过父亲的语气在鼓励我下决心,我终于说出了“我愿意留在
这里”这句话。这一举动从此使我和父亲的命运深深地连在一起,直到我成
年。在小学时代对我影响根深的是薇拉的母亲和两位老师。我很爱薇拉的母
亲,对我来说,真正的外婆也比不上她,我们是那么合得来,她教我弹琴,
给我读喜剧《没病找病》或者是《钦差大臣》,我们有时笑得都在地毯上打
滚,我们还爱说德语好恢复以前所学过的德语。还有两位老师贝尔纳太太和
T 小组很关心“我”。贝尔纳太太常请“我”去和孩子们一起吃点心并给“我”
一种含蓄温柔的体贴和充满温情的注视,特别是她讲到1870 年的战争,讲巴
黎如何被围等时的表情使“我”很激动,我们合唱起了那个充满战斗热情的
《马赛曲》。和T 小组在一起时“我”这种崇拜为国捐躯的情绪达到了高潮,
在镜框间都夹起了波拿巴的画像。有一次T 小组领我们去卢森堡博物馆参观
后布置了作业:《描写你最喜次的画》,我挑选的是德塔伊的《梦》。我在
11 岁时母亲来看过“我”一次,那是1909 年二月以来的第一次会面,后来
在1914 年母亲又来过一次,但因为战争很快就回去了。这时我也该去上中学
了,终于有一天早晨后母送我到车站并拜托给了售票员,从此我开始了中学


生活。我对童年往事的回忆也到此结束。

作品鉴赏80 多岁的法国当代女作家兼文艺理论家娜塔丽·萨洛特,至
今仍挥动金笔,精神抖擞地驰骋在文坛上。诚然,“艺术家的生命力是永远
的”,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谁能阻止一个人肌体的衰退呢?于
是当人们祝愿这位德高望重的作家长寿时,她的思绪和情感已飘逝到遥远孩
提的梦境中。《童年》这部优秀的自传体小说就此诞生了。趁这夕阳的余辉,
托起童年的浓雾,将那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东西钩住,完完整整地掏出来,以
便抓住生命,获得力量,这就是作家创作的指导思想。小说艺术地再现了作
家从五、六岁到十一、二岁的成长过程。她和一般儿童有相似点:单纯幼稚、
天真烂漫,善良诚实。她爱爬山、玩加肆无忌惮地从雪堆上往下滚,她无忧
无虑勇敢地玩各种游戏。她讨厌虚伪和做作,大人让她扮演一个比她年小的
孩子的声音和动作,她感到是对真正自己的屈辱和背叛。她同情老人,疼爱
爷爷、奶奶和外婆,她善欢仁慈,温和,善良的舅妈相继父。除外,她还是
个与众不同,有着异样气质的儿童,五、六岁时,当大人们告诉她:“不,
你不能这样做”时,她说:“不,我要这样做”于是她拿起剪刀扎烂了绸椅
套,她是一个好奇心极强,爱做别人不做或别人禁土她做的事的孩子,她具
有强烈的自尊心,同时又很敏感容易被伤害。父母离异后,遭到旁人歧视和
自眼,她就对自己说:“我没必要变成一个可怜的畸形人,一个贱民,我有
一切都摧不毁的力量,掌握着完全彻底的独立性。”她对后母的偏心眼很气
愤,就采取她仅能采取的报复手段,她故意偷了一袋糖果,被人当场抓住,
让后母当众出丑。上学之前她写了一些文章,没有得到大作家的赏识,给她
幼小的心理留下根深的创伤,童年这个创伤使作者到了三十岁以后才开始搞
创作。但她在儿童时就具备了一个艺术家所特有的气质,她有崇高的理想和
志愿,她崇拜象伊凡诺夫先生那样视死如归的革命家,她渴望荣皆崇尚英雄
主义,她时常觉得自己就是那个胖胖的,大腹便便的拿破仑,她又具有丰富
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力。她把全班三十几
个学生的名字写在自己。叠的玩具鸡的头上,叫出每个学生名字起来回答问
题,她自己又扮老师又当学生,她具有超常的想象力。她极其敏锐地观察到
后母眼睛里闪着令人不安的小火花、象刁恶的后娘对待灰姑娘似的。她能够
很准确的概括和分析出母亲五官及肤色的优缺点,得出母亲不如玩具娃娃美
的结论。对大自然的酷爱也陶冶了这位未来艺术家的美好性情,她时常陶醉
在红。黄、蓝、绿、青等各式温馨、柔和的花草中达到忘我的境地。强烈的
求知欲、顽强的学习毅力为她以后的创作扛下良好的基础,她队小就对各种
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如饥似渴地看小儿书以及后来看那些对她那么小的
年龄难以理解的书。她上学时,要求自己每门功课必须拿第一,她把作文课
看成是一种最自由、最美丽、最自高无尚的享受,这一切都在一个八十岁老
人的笔下生动地再现了出来,在这篇小说里作者运用了新小说的心理描写法
取得极佳的效果,尤其是她最擅长的对话的运用,内心独自、独白前奏等的
穿插交错的运用,更令人耳目一新,作者采用老年人的口气和儿童的口气,
以便不断相互提醒、相互补充、相互纠正,使童年往事的回忆更加清晰,内
容和性格特征也更突出。在语言上作家保留了自己的特点,大量地运用短句、
断续句及省略号,以此赋予人们一双孩童的眼睛,让他们用这双眼睛和她一
起来看那新鲜有趣的世界,而不是被动地去听她的讲述,这样她就把传统叙
事法和新小说心理描写及自己语言特点就更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敖云)


西班牙文学

卡·何·塞拉蜂房(1951)

作者简介卡米洛·何塞·塞拉(1916—)西班牙当代著名作家,1916
年5月11日生于西班牙西北部加利西亚地区拉科鲁尼亚省帕德隆市伊里亚—
—弗拉维亚县。父亲是西班牙人,母亲兼有英国和意大利血统。9 岁时随父
母移居马德里,曾进大学攻读医学、哲学和法律。1933 年西班牙内战爆发,
塞拉辍学,参加佛朗哥的军队,在战争中受伤。战后回到马德里,曾当公司
小职员、画匠、斗中士、电影演员。1957 年被选为西班牙皇家学院院士,1977
年被国王卡洛斯任命为参议员,1983 年以其全部创作被投予西班牙阿斯图里
亚斯亲王奖;1989 年被瑞典皇家学院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是由于他的作品内
容丰富、情节生动而富有诗意。塞拉大学时代开始写作,1942 年发表第一部
氏篇小说《帕斯库亚尔·杜阿尔特一家》,引起轰动,作品以戏剧性的故事
和可怖的气氛展示了一个沦为杀人犯的青年农民的悲剧,反映了西班牙农村
的落后面貌。在文坛上打破了万马齐喑的局面,开了内战后小说的先声。其
后他的各类作品相继问世,主要有长篇小说《憩阁疗养院》(1943)、《小
癞子新传》(1944)、《考德威尔夫人和儿子谈心》(1933)、《蜂房》(1951)、
《圣卡米洛,1936》(1969)、《为两位死者演奏的马祖卡舞曲》(1983),
短篇小说集《飘过的那几朵云彩》(1945)、《十一个有关足球的故事》(1963), 
游记《阿尔卡里亚之行》(1948)及诗歌、剧本等多种。其中《蜂房》被认
为是作者最重要最新颖的一部,小说以一家咖啡馆为中心,描写了数百个骚
动不息的小人物的生活,被称为“一部开创了西班牙小说新时代的伟大作
品。”

内容概要咖啡馆女主人堂娜罗莎脾气凶暴,动辄骂人。骂侍者,也骂
顾客。形形色色的顾客把双臂放在大理石桌上,想着这个世界,思考着卑微
的、可爱的或亲切的事情。有的沉默不语,有的回忆着往事,堂海梅·阿尔
塞向银行借了一笔款,做生意受了骗,想找工作找不到,只好在咖啡馆消磨
时光,一位太太的儿子患脑膜炎死去,她孤苦无依,总默默地坐在咖啡馆里
打发光阴;埃尔维拉小姐过着非人的生活,无所事事,靠施舍过日子,不停
地吸廉价烟,堂娜罗莎劝她交个男朋友,她不愿意,因为女人也有自己骄傲
的地方;堂巴勃罗跟她有过一段恋清,念念不忘一起度过的那些时光,觉得
她是个善良、温顺而可爱的女人,所以他老是斜着眼偷看她,卖烟的帕迪利
亚多次被她招呼去送烟,他曾骂她的一位相好叫流氓,致使她大发雷霆,从
此他更加尊敬她了。。马丁·马科是个诗人,在嘈杂声中专心致志作诗。他
写的长诗《命运》已写了好几个月,总共300 来行,并做好了出版的准备工
作,但是他身无分文,连喝咖啡的钱也付不出,店主堂娜罗莎知道后,吩咐
侍者佩佩把他赶走,并叫他踢他两脚,马丁说等弄到钱后一定来还,现在可
以把他的书留下。但是来获同意,被哄出了店门。不过心肠软的侍者没有踢
他。马丁走进一家盥洗用品店,琳琅满目的用品象珠宝店,五颜六色,也是
一种奇观!随后他想,生活是最根本的,别人挥霍的钱,够穷人吃一年。他
很关心社会问题,希望大家一样,不太穷也不太富。走到地铁站口,他浑身
发冷,买了4 颗栗子。他总觉得知识分子的处境可悲,没有一个区分知识分
子价值的标准,他感到烦恼。马丁乘地铁到戈雅街他姐姐家去,他和姐夫堂


罗伯托彼此看不顺眼,不时发生争吵;他们也很穷,但姐姐菲洛还是偷着给
他煎蛋、中奶吃。他说她是个圣女,姐夫却是个无赖。谈话间,菲洛想起明
天是她的34 岁生日,去年他们都忘了为她过,她很伤心。现在她一年比一年
老,只等孩子长大,然后自己死去。马丁离开姐姐家,来到街头一家酒吧。
老板是尼采的信徒,喜欢背一些段落给警察,却受到他们奚落,他问马了几
时发薪,原来马丁喝咖啡不付钱,总共欠他22 个佩塞塔。马丁说:“要是愿
意,你揍我一顿好了,反正我没钱,这不是什么不体面的事!”老板呆若木
鸡,不知所措。马丁和本图拉是老同学,好朋友,他向他要两块钱,他给了
他5 块。马丁在圣路易斯大街碰到他大学时代的女同学纳蒂,纳蒂打扮得花
枝招展,妖艳妖媚,活象公爵夫人,她抓住他的胳臂,马丁心憔,想逃走。
二人进咖啡馆长谈一小时。他们曾谈过恋爱,接过吻。临别时,马丁向她要
一个杜罗,纳蒂从桌子底下伸手给他十个。马丁走在街上,突然觉得头痛,
浑身发热,满头大汗。他受到警察检查,身上没证件。害怕得要死。他骂这
个世界,疯子的世界,傻子的世界。他需要的是吃饭,吃饭!马丁带着钱回
到堂娜罗莎的咖啡馆,还了前一天的欠帐,交了当天的咖啡钱,还叫来擦皮
鞋的。他想起了纳蒂,想给她买一幅版画。等赶到罗慕洛的书店挑好一幅维
纳斯版画时,才发现口袋儿里的钱不见了。原来他在咖啡馆上厕所时丢了。
一天早晨醒来,发现普拉姑娘活生主地躺在他身边。这是他许多个月来最幸
福的一夜。双双接吻,象新婚一般愉快。马丁高兴地为她背了一首诗。分手
后,马丁去了母亲的墓地,他脱帽悼念,想起了母亲35 年的生活。他发觉郊
外空气新鲜,令人愉快。他决定找个工作做,要了一张报纸看广告。巴勃罗·阿
隆索是个年轻的小伙儿,有现代买卖人那种善于活动的气质。半个月前他交
了个女朋友,叫劳里塔。劳里塔生得貌美,芳龄十九。他们坐在酒吧里握着
手,喝着酒。劳里塔很赞赏巴勃罗对他的穷朋友的关心,她再一次提起半月
前的老话,问他是不是爱她,非常爱她,永远爱她,他一一肯定。他对她大
献殷勤,关心他让她定做的大衣,希望她穿得漂亮,也应穿得暖和,免得害
病。他请姑娘吃了一顿丰盛的菜肴。姑娘从桌底下抚摸他的膝头,问他是否
不舒服,他说只是下午肚子疼,现在已经好了。在另一家酒吧里,劳里塔发
现巴勃罗认识一个女人,她质问他,气得眼里涌满了泪水,他安慰她,她终
于笑了。但他觉得她很有趣,很吸引人,很温柔,甚至也很忠诚,可是言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