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史图景,揭示了侵略势力覆灭和社会主义制度胜利的必然性。小说从大战前
夕巴黎社会写起。苏联工程师弗拉霍夫奉命前往巴黎同法国工厂主朗西埃洽
谈贸易。朗西埃为此举行家宴以示欢迎。应邀出席作陪的有信念和行动大相
径庭的各种人物,实际上构成了当时法国社会各派政治力量的一幅缩影。宴
会上的谈话和弗拉霍夫近日来接触到的光怪陆离的巴黎社会景象使他敏锐感
觉到苏联和法国的巨大区别:苏联正严阵以待,警惕地注视着即将袭来的战
争暴风雨,而巴黎却醉生梦死,漠不关心。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战争终于爆
发。德军长驱直入,法军节节败退。贝当投降,巴黎陷落,沦于德军血腥统
治之下。弗拉霍夫逗留巴黎期间,同朗西埃的女儿马都有较多接触,对她思
想产生一定影响。巴黎沦陷前,朗西埃举家迁往外省,其妻病危,终死于旅
程。老奸巨猾的资本家贝特,利用他们的困难处境,故示关怀,博得朗西埃
的好感,终使马都违心地同他结了婚。朗西埃的儿子路易在战争初起时便参
加了空军,此时回家探视母亲,得悉父亲在贝特影响下竟准备返回巴黎同德
国人合作,极为气愤,同父亲大吵一阵,不欢而别。路易深信,虽然“法国


不打就投降,但在法国也有真正的法国人”。他加入戴高乐将军领导的抵抗
力量,继续战斗,后又同其他十几位飞行员转赴苏联参战。不幸在一次战斗
中,英勇牺牲。法国虽然战败,但优秀儿女在共产党领导下毫不动摇,前仆
后继,宁死不屈,以各种方式袭击侵略者,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建立了可歌
可泣的英雄业绩。贝特返回巴黎,投靠德国,卖力地为侵略者制造军需物资,
成了卖国贼。马都出嫁,本非自愿。婚后二人毫无感情,有如路人,对丈夫
卖国罪行的厌恶,对祖国山河破碎的痛心、弗拉霍夫播下的对新生活的憧憬
等等,使马都思想感情上极为焦躁不安,苦闷彷徨,渴望得到摆脱。终于在
地下组织同志们的帮助下,思想上发生质的飞跃,她毅然同家庭和本阶级决
裂,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当她获悉德寇根据贝特告密枪决了16 名法国人后,
她经组织批准,亲手处决了卖国贼。从此,马都更加积极地参加游击队的抗
敌活动。不久,由于叛徒出卖,马都被捕。在狱中,她坚贞不屈,坚持斗争。
后来游击队攻进监狱,她同难友们获得自由、重返战斗岗位。战后,她曾回
过一次家。父亲给她准备了大笔财产,希望她能留在家里重温资产阶级小姐
旧梦,但她拒绝接受,明确地回答道:“我现在已过着一种不同的生活”。
著名的人类学家仲马教授潜心科研,不问政治,但为人正直,忠贞爱国。德
军占领期间,仲马因爱国言行被押往德国。在集中营内,教授深受难友们宁
死不屈的高尚品质的鼓舞,不顾年迈体衰,同各国反法西斯战士并肩战斗,
被人们尊称为“生长在法兰西的一株古老的峰嵘的乔木”。他奇迹般地活了
下来。德国投降后,他回到法国,加入了共产党,深信共产主义是人类唯一
光明的前途。1941 年,德寇入侵苏联。战争初期,法西斯连连得手,苏军不
断后撤,战火燃烧到苏联心脏地区。侵略者烧杀掳掠,无恶不作。苏联人民
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紧急动员,全民奋起,投入保卫祖国的神圣事业。在
敌占区,人们或转入地下,坚持斗争,或组成游击队,狠狠打击侵略者。形
势虽然严峻,他们仍坚信:只要有党,斗争就一定能够胜利。即使德寇逼近
莫斯科时,首都人民仍充满信心,镇定自若,照常在红场上举行十月革命纪
念活动,使德寇感到“我们愈前进,就变得愈困难,而在法国却刚刚相反。”
无数青年奔赴前线,筑起钢铁长城。奥西普在莫斯科保卫战中顽强战斗,表
现出苏维埃军人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无畏气概。他的母亲和孩子惨遭德寇杀
害。妻子拉雅毅然参军,成了优秀的狙击手,歼敌数十人,最后遭到炮击,
壮烈牺牲。弗拉霍夫参加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多次负伤,战功卓著,受到军
部嘉奖,斯大林格勒是卫国战争的转折点。苏军取得辉煌胜利后,锐不可当,
德寇虽纠集西欧德占区的力量发动过几次进攻,但已是强弩之末,颓势已成。
苏联挥师西进,解放了大片国土后攻入了德寇奴役下的东欧诸国。弗拉霍夫
所在部队进军南斯拉夫。德寇垂死挣扎,疯狂反扑。经过激烈战斗,苏军攻
克某城。弗拉霍夫同南斯拉夫游击战士行进在挤满欢呼的人群的大街上。突
然,残匪从地下室打来冷枪。弗拉霍夫为保护居民,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死
后安葬于市内广场上,全城居民和远乡农民都赶来参加隆重的葬礼。1945 年
5 月,德国投降。5 月8 日,莫斯科万众欢腾,彻夜庆祝,红场上挤满了狂喜
的人群。就在这时,战争期间一直转战各地的瓦夏(弗位霍夫之弟)也从柏
林归来,在礼炮声中同亲人重逢。

作品鉴赏《暴风雨》描写了法西斯德国发动侵略战争,蹂躏整个西欧,
继而入侵苏联,遇到顽强反击,终至彻底崩溃的全过程,再现了现代史上这
一重要时期的广阔图景。它以战争暴风雨度卷西欧和苏联为背景,但很少直


接描写战争的场景,而全力描写人,塑造各类人物的典型形象。力图通过对
人物的命运、遭遇、冲突、抗争等的描写,通过对造成这种种命运和促使人
们采取种种行动的社会根源和精神因素的深入剖析,来揭示两个世界的命
运,歌颂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历史运动大方向的不可逆性。从这一创作
意图出发,作者采用两条情节线索交错发展的结构:一条线索是沦陷前后的
巴黎,另一条线索是卫国战争中的苏联。情节开展有时舒缓,如描写战争前
夕巴黎社会的那部分,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情节发展十分迅速,而且富有跳
跃性,传达出了战争期间风云变幻的气氛。随着情节的发展,作者辛辣地嘲
讽了资产阶级上层社会的腐朽昏庸,沉痛地描写了法国山河破碎的悲惨景
象,深情地讴歌了共产党领导下英雄儿女和正直人士的不屈斗争,愤怒地鞭
挞了法西斯匪帮毒害本国人民思想、残杀各国群众的罪行,着重描写了苏联
人民奋起抗战,保卫祖国,解放人类的不朽业绩,使读者深深感到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也是从上述创作意图出发,在人物塑造方面,作者既未在书中描
写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甚至也没有安排贯串全书的中心主人公,而全力描
写了许多普通人物。他们成长于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生活于不同的社会土壤
上,各各具有鲜明地表露出特定的阶级或集团的共性,成为后者在特定历史
条件下的典型形象。例如,弗拉霍夫、列戎、马都、仲马、朗西埃、贝特等
等都是如此。读者通过他们的心理、思维、言论、行动、遭遇和冲突,看到
各种社会力量在历史舞台上的活动,观察到社会的总面貌,进而体会出历史
运劝的底蕴。另一方面,作者十分注意全方位地描写人,因而他笔下的人物
既具有各自所从属的社会集团的主要共性,又各有自己的鲜明个性,栩栩如
生,有血有肉,不是抽象思维的苍白图解,而是真实生活的艺术再现。读者
仿佛能感性地触摸到这些人物的存在,感到他们的可亲可敬或可鄙可憎,从
而同作者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这正是这部作品所以获得巨大成功的重要
原因之一。为了能塑造出有主命力的艺术形象,爱伦堡常把人物放到社会矛
盾冲突的焦点上,从他们同外部世界的各种复杂关系中深入揭示其内心世界
的波澜起伏,从而呈现出性格组成的主要侧面,塑造出丰满的人物形象。从
这一角度来说,马都性格的刻画可能是小说中最成功的一例。与此同时,大
量运用内心独白,也是作者所喜爱的、用来呈示人物隐秘心理活动的一种艺
术手段。在具体运用时,作者十分注意使其形式多样化,并力图使其与社会
氛围、人物活动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时甚至能同人物言语、行动以及作
者的抒情插笔、议论插笔等天衣无缝地溶合起来。因而在大多数场合都能引
人入胜,足见作者艺术功力之深厚。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的有力手段。作者
常有意识地让尽可能多的人物牵涉到某一细节中去,巧妙地加以对比,因而
细节内涵加深,艺术效果倍增。例如,弗掠霍夫前往巴黎出差,母亲让他去
看看蒙台梭里公园池边长椅,弗拉霍夫终于看到这一长椅,并观察到周围的
一些人和物。这里的细节描写就微妙地透露出两代人的心态,同时也折射出
两个世界事物发展的状况和社会总风貌。爱伦堡既是优秀的小说家和诗人,
又是杰出的政论家和记者。这两方面的巧妙结合,使《暴风雨》在语言风格
上颇具特色。无论状物写人,还是叙事抒情,根据描写对象的特定要求,行
文时而委婉细腻,时而简洁明快,时而奔放热情,时而机智犀利,笔触所至
或扣人心弦,或予人启迪,或发人深省。深厚的语言功力使作者的创作意图
得以完美实现。

(郑锦棠)


山外青山天外天(1950)亚·特·特瓦尔多夫斯基

作者简介亚历山大·特里丰诺维奇·特瓦尔多夫斯基(1910—1971),
苏联俄罗斯诗人。出生于斯摩棱斯克州一个偏僻乡村——扎果利耶夫的贫穷
铁匠家庭。自幼起熟悉大自然风光和农村生活,并在父母的影响下,对文学
写作发生了浓厚兴趣。毕业于莫斯科文史哲学院。1925 年,特瓦尔多夫斯基
发表了最初的诗作。1928 年,开始担任地方报纸的新闻记者,有机会接触更
多的社会实际生活。1931 年,第一部长诗《社会主义之路》出版,但影响不
大。1936 年,描写农村集体化道路的长诗《春草国》的发表,使他一举成名。
卫国战争时期,特瓦尔多夫斯基作为随军记者走上战场,创作了长诗《瓦西
里·焦尔金》,塑造了一个品德高尚、勇敢机智、谦虚质朴、幽默风趣的苏
军战士形象,给他带来了巨大声誉。战后,特瓦尔多夫斯基发表了回忆性长
诗《路旁人家》,通过战士安德烈·席符佐夫及其妻子安娜四年中的经历,
反映了千千万万苏联普通家庭在卫国战争中的悲惨命运。1950 年,特瓦尔多
夫斯基着手创作长诗《山外青山天外天》,以旅途日记的形式,写出了诗人
自莫斯科到远东旅行的见闻及感想。1963 年,特瓦尔多夫斯基发表了《瓦西
里·焦尔金》的续篇《焦尔金游地府》,描写焦尔金负伤后无意中来到阴曹
地府。遇到种种奇怪的可怕现象,不堪忍受,终于想方设法返回到了人间。
诗人借用讽刺揶揄、诙谐戏谑的手法抨击了斯大林时代苏联社会中的各种恶
习。特瓦尔多夫斯基一贯密切注意普通人民的日常生活,长期敏锐地感受着
社会政治的真实变化,这在他的文艺思想及创作实践中得到了反映。作为50—60 年代苏联文坛上力主改革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两度担任大型文学杂志
《新世界》主编的期间,特瓦尔多夫斯基曾对苏联文学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
响。

内容概要按照作者的说法,长诗既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而是以莫
斯科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列车上一乘客的旅途见闻及情感变化为情节的主要框
架。克里姆林宫的钟声已经敲响,列车徐徐开动,驶向东方。万家灯火的喧
闹城市被抛到了后面,前面展现了一个又一个的远方,那是伏尔加、外伏尔
加、乌拉尔、外乌拉尔、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外贝加尔直至太平洋的辽阔
大地。诗人坐在这飞速移动的小房间里,一边和旅伴们谈笑风生,一边注视
着车窗外不断变更的大自然景色及一个个生机勃勃的建设工地,不禁想起了
祖国的历史,战争的年代,人民的生活及未来的岁月。当黎明到来,列车披
上了五彩的霞光,驶近波浪滔滔的伏尔加河时,诗人的心情异常激动,因为
这是欧洲第一大河,更是俄罗斯的母亲河!从西方的瓦尔代到东方的乌拉尔,
伏尔加汇集了七千条河流,在地球上划成一道深沟巨堑!伏尔加反映出了半
个俄罗斯,反映出了平原、高山、森林、城市、工厂、乡村的全部美丽。而
诗人在列车上的邻座,那一位上校,正是为了这伏尔加母亲,在斯大林格勒
打过仗。外伏尔加过去了,列车来到了乌拉尔。如果说伏尔加河是俄罗斯的
母亲,那么乌拉尔山是俄罗斯的父亲。巍然屹立的巨型企业为国家不断提供
着优质钢铁。诗人想起了自己的家庭,想起了在故乡斯摩棱斯克白桦树林中
的铁炉,那风箱的吼声,仿佛是屈辱和痛苦的呻吟;炉中的火苗,映出了父
亲的希望。半辈子已经过去,命运给了我一个机会,使我看到了这乌拉尔老
爹,这个国家的主要大锤。它力大无比,每打一下,大地都要颤抖!大地上
的点点灯火如同银河,在我前进的路旁流动。列车走了一天一夜,仍然奔驰


在西伯利亚的原野上。好一片广阔无际的土地,它足足可以铺开五个欧洲,
连同欧洲的那一套花花绿绿。安加拉河上正在建设大型水电站,火热的工地,
好象是在过节,人们正在为这古老的河流梳妆打扮。建设者们的英雄气概,
永远鼓舞人民走向自由,走向世世代代向往的美好未来。祖国大地上的沸腾
生活,深深地触动了我。作为一个诗人,我深切地体会到真实是文学的生命,
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方法,保险主义的编辑们,烦琐主义的批评家们,只
能制造一些谎话,使艺术品变成了模塑品、赝制品。真正的艺术家,应该用
烈火点燃自己的灵魂,永远使用热情、生动、真诚的话语。面对着祖国辽阔
的大地,列车上的旅伴们又谈起了关于前方和后方的话题。战争期间在前方
的人说打仗更容易些,战争期间在后方的人说生产更轻松些。谁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