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雷舍夫扮成土匪联络员住进了沃隆佐夫最宠爱的情妇克兰卡的家,从而摸清
了沃隆佐夫的行踪。马雷舍夫回到了县城。春天来了,土匪开始下山活动。
为了摸清土匪的情况,马雷舍夫又到沃耶沃得角去了几次,与巴乌金接头。
巴乌全还用草药治好了他的肩伤。夏天来了,在巴乌金的帮助下,马雷舍夫
已完全掌握了沃隆佐夫的情况。并向局长作了汇报,巴乌金和马雷舍夫周密
地制定了活捉沃隆佐夫的计划。行动开始了,包括局长在内的6 名侦察员冒
着酷暑向泰加森林进发。侦察员们埋伏在沃隆佐夫情妇克兰卡房子的附近,
等待信号。当沃隆佐夫来与他的情妇幽会的时候,巴乌金活捉了沃隆佐夫,
并把他捆了起来。侦察员们跑进克兰卡的院子,局长作了些指示便骑马走了。
巴乌金对马雷舍夫说:“你不用担心。你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信义比金
钱还重。我让人们把你们一直送到地方,然后我自己就到杜达里去自首。”
巴乌金指挥沃隆佐夫的卫队押着沃隆佐夫向县城走去。沃隆佐夫对巴乌金
说:“你别高兴得太早”,他们“饶不了你的。”突然,从驿道两侧的林子
里走出了一队骑兵民警。局长也穿着从杜达里换上的崭新的民警服,成风凛
凛地骑在马上,并用鞭子捅了捅巴乌金,命令他站到被捅的土匪中。马雷舍
夫为巴乌金不被信任而向他道歉,并与巴乌金走在一起。回到县城,巴乌金
被留了。马雷舍夫来到饭店喝酒。他感到害臊,认为欺骗了巴乌金。特别是
当局长已经在全城造遍舆论说,活捉沃隆佐夫是他们干的,是他亲自干的时,
马雷舍夫全身哆嗦起来,他流着泪说:“我打生下来就没当过奴才,也决不
会当奴才!决不。。”说完便开枪自杀了。

作品鉴赏《冷酷》是苏联文坛50 年代中期的产物。青年侦察员马雷
舍夫对土匪巴乌金进行感化教育,巴乌金有了悔改和赎罪的表现,协助马雷
舍夫抓获了匪首沃隆佐夫。但局长仍把巴乌金看作土匪,把他关押了起来。
马雷舍夫看到自己的努力失败了,又没能说服局长,便开枪自杀了。作者通
过这样一个悲剧性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了人道主义的温暖与反人道主义的
冷酷之间的对立,提出了应该相信人,做人的教育转化工作这一重要问题。
巴乌金是一个作恶多端的土匪,有一头又粗又硬的红发,熊一般的小眼睛露
着凶光。被捕以后,非但不招供,还大骂局长是头“骗猪”,气焰十分嚣张。
但他又是一个与沃隆佐夫之流不同的人。他原本是个焦油工人,还是个猎人,
他的祖父和父亲也是炼焦油和打猎的。他聪明能干,可头脑糊涂。用马雷舍
夫的话来说,是“形形色色的白匪军官们把拉扎尔·巴乌金搞昏了,使他的
头脑里塞满了糊涂观念”。他身为土匪,但非常想干家务活,还担心“孩子
们长大不认他这个爹”。他还反对骚扰农民。由此可见,巴乌金的本质并不
坏,只是一时糊涂而当了土匪。在马雷舍夫的感化教育下,巴乌金有了转变。
他庆幸自己没有打中马雷舍夫的脑袋,还为马雷舍夫治伤。他提供了有关沃


隆佐夫的重要情报,使沃隆佐夫被捉拿归案。在押送沃隆佐夫的途中,当沃
隆佐夫讥笑巴乌金的胸前也刺有“消灭共产党”的字样时,巴乌金气愤地说:
“。。你是条狗,根本不是什么皇帝,你是富衣的走狗。富农用你来吓唬人,
蒙骗人。。”他决心用自己的血来洗刷耻辱与罪过,他说:“谁也没有教我,
我自己有脑子。四周的事我都亲眼看到了,我又不是瞎子。老百姓都在耕地
种田,炼松脂干活。可我同你,康斯坦丁·伊万内奇,好象把杀人放火当儿
戏,不让老百姓去干活,残害老百姓。可这是为了啥?”他还表示回到县里
就去自首,“有多少罪,就判什么刑”。作者在这里要告诉人们的是,即使
象巴乌金这样的土匪,只要还有人性,就要唤醒其沉睡的良心,使之悔过自
新,重新做人。作品还涉及到无产阶级专政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什么是
真正的无产阶级专政,什么是革命的人道主义,作者虽没有进行明确的概括,
但我们可以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来得到这个答案。在黄金谷的战斗中,只会
“在当官的面前爬来爬去”的侦察员戈卢布奇克冷酷无情地砍死了一个才十
五岁的孩子、匪首克洛奇科夫的侍从。对此,马雷舍夫骂道:“这只蠢猪!
谁让他伤害小孩的!”在共青团会议上,从省团委来的苏拇斯科依和省报记
者乌泽尔科夫蓄意迫害共青团员叶戈罗夫,要把他开除出团,理由是叶戈罗
夫曾参加过舅舅女儿的洗礼和喝过两杯酒。用苏姆斯科依的活来说,叶戈罗
夫“离背叛无产阶级利益只有一步之差”。为什么要对叶戈罗夫大动干戈呢?
乌泽尔科夫一语道破了天机,他说:“有时,为了政治的需要和利益,需要
惩罚一个人,这样做可以‘杀一儆百’。。对此不应当表现出所谓的怜恤和
小资产阶级的软弱。。”马雷舍夫挺身而出,为叶戈罗夫辩护,保留了他的
团籍。马雷舍夫虽然年轻,但却懂得如何从心理角度去做人的工作。对待巴
乌金,他不是训斥,而是从关心他的生活、家庭着手,与他拉家常,以此感
化他。虽然巴乌金心狠手辣,但他怎么也没想到马雷舍夫会把他当个人来对
待。马雷舍夫不仅争取了巴乌金,就连被捕的沃隆佐夫都带着钦佩的口气对
他说:“好样的,没说的,好样的。”马雪舍夫之所以能征眼这些强悍的农
民,“不仅是凭着他恰如其份、亲切的言词中所表现出来的共产主义信念的
力量,而且也是凭着为悍卫自己的信念在这伙以胸前刺上‘消灭共产党,为
最大勇敢的人中间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胆识。”巴乌金信守诺言,活捉了沃隆
佐夫。但局长却把他给关了起来,马雷舍夫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屈辱和愤怒,
他说:“在一个人努力要做一个真正的人的时候,要尊重他。”马雷舍夫感
到害臊,感到欺骗了他们,愤而自杀,他不愿让自己的良心向没有人性的冷
酷行为妥协。

(丁吉平)


安·安·沃兹涅先斯基工匠们(1957)

作者简介:安德列·安德列耶维奇·沃兹涅先斯基(1933—)苏联俄
罗斯诗人。其父是水电站的设计师,喜欢文学。家庭给予诗人科技和文艺的
双重影响。他在建筑学院读书时写的一些诗得到帕斯捷尔纳克的赞赏,认为
很象自己的诗。年轻人开始恨高兴,随后对诗作感到不满意,因为他想写出
属于他的诗。1957 年大学毕业,他掌握了不少理工科和文科的知识,例如数
学、材料力学和建筑学,音乐、绘画史和诗歌史等,这些综合知识为他以后
的创作打下与众不同的基础。尤其建筑学给他的诗歌带来极大的影响,他自
如地将二者融汇在一起,称他的缪斯为“建筑诗神”。第一部长诗《工匠们》
(1957)在诗歌界引起很大反响。同期发表的还有表现战争在诗人内心留下
深刻印象的短诗《戈雅》(1957)。从他在诗坛崭露头角之时,他的作品就
受到褒贬不一的评价,这与他追求独特新颖的诗风有关。1960 年他的第一本
诗集《镶嵌玻璃画》和第二本诗集《抛物线》出版。1962 年他出访美国归来
发表了长诗的40 首离题抒情诗》,引起关于“当代文体”、艺术家
的公民立场等问题的争论。他在50 年代后期被看成是新潮诗歌“大声疾呼”
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但在1964 年他写出的抒情诗《静》被视作具有“悄声细
语”派的风格(其实也不尽然,他的“我要静”仍然是用大嗓门喊出,隐含
着自嘲)。60—70 年代他出版的诗集还有《隆日莫》(1962—63)、《反世
界》(1964)、《奥扎》(1964)、《阿喀琉斯的心》(1966)、《声音的
影子》(1970)、《一瞥》(1972)、《把小鸟放走吧》(1974)、《大提
琴形的橡树叶子》(1075)、《彩绘玻璃大师》(1976、获1978 年苏联国家
奖金)。80 年代他又尝试采用不寻常的手法创作出中篇小说(也有人称之为
散文式无体裁作品)《0》(1982)》还出版了诗歌三卷集(1983)、散文作
品集《精神工长》(1984)等。他的诗歌贴近生活,时代感强烈,注重形式
与内容的契合,追求音响、色彩和立体化的效果,擅长运用复杂跳跃的联想、
抽象奇特的隐喻,有些诗作比较晦涩难懂。他最大的特点是不断地向陈规旧
套挑战,与平庸僵化作对,因此他总在探索、在变化、在创新。他是当代苏
联最有现代感的诗人。他还获得法国马拉梅诗院、美国艺术院和巴伐利亚艺
术院名誉院士的称号。

内容概要这首长诗是根据俄国16 世纪工匠们在红场修建瓦西里·布
拉仁奈大教堂后被弄瞎眼睛的传说而写成的。全诗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
“献词”,有两个篇章,第二部分是长诗的主体部分,由7 个篇章组成,第
三部分是结尾“安魂曲”。“献词一”钟声阵阵,此诗献给世世代代的艺术
家们,献给那些无论是有名有姓的,还是无名无姓的工匠们。诗人赞美他们
用手中的鎯头砸掉君王的皇冠,使宝座摇晃,他们是代言人和革新者,怀有
翻天覆地的信念,永葆创新的精神。只是革新者不愿循规蹈矩,墨守成规,
因而遭受惩罚,或被封死在墙内,或被烧死在火堆上,然而死刑和拷打扼杀
不了艺术,工匠们创造的非凡艺术永存。“献词二”钟声齐鸣,此诗献给世
世代代的野蛮人——独断专行的沙皇与暴君。他们为了保住权力和财产,将
艺术视为邪端,把雕刀和平铲看成眼中钉,甚至迫害敢于创新的艺术天才,
但是被他们弄瞎的工匠们的眼睛好象“烙印/在黑夜里仍大放光明”,残忍的
施暴者必将受到审判,他们卑鄙可耻,遗臭万年。正题7 个篇章:一、古代
有个沙皇,手中权力无限,常常把百姓搅得不安宁,他下了圣旨,要用彩陶


在广场上建造一座7 顶的教堂,7 个顶要有7 个头的龙王,用它可以恐吓百
姓,保护自己。二、蓝海之滨有7 个能干的工匠,他们沿着白色海滩堆石砌
砖,造起7 座风格迥异,色彩斑斓的城市:“这一座——红砖瓦,有塔楼,/
蓬蓬勃勃,不知忧愁。/那一座——苗条淑女一个,/白嫩的胸脯,高高的身
材仰着头。/第三座——是绿色的城市,恰似树林悠悠”。。,于是他们被禁
卫军抓来修建教堂。三、刨子推出一朵朵刨花,这些身穿红衫的俄罗斯大汉
们咬紧牙关,使出全身的劲儿,拼命干活。四、他们没有按照传统的样式、
也没有按照沙皇的要求建造教堂,而是把自己的愿望和祈祷倾注在教堂的造
型和图案上。他们盼望丰收之神能赐予百姓恩惠,教堂的塔顶呈现出16 世纪
的米丘林的所作所想:有的象椰子,有的象南瓜,还有的象叶子张开的卷心
菜,塔楼象螺丝钻,塔尖象玉米棒棰伸向白云,大教堂的7 个顶好象一座异
教徒的大菜园。五、这座不守本分的教堂引来一片喧哗。贵族富商们大骂这
几个工匠是骗子、叛匪和强盗,说他们亵渎神灵,反对基督,不满现实,大
逆不道。唯唯诺诺的牧师们吓得直往后缩,口中念念有词:“这是耻辱,不
是教堂。”奇异叛逆的教堂仿佛是“愤怒的火焰”,“起义前的口号”,令
那些咒骂者惊慌不已,只有农夫吹着口哨,站在一边观望着。六、工匠们干
完活开怀痛饮,逛集市,找姑娘,招呼木匠明天将开始新的劳动。七、谁知
明天等待着他们的却是监狱的高墙。他们被弄瞎了眼睛,仿佛教堂的7 个顶,
站在黑夜中,站在断头台上。刽子手们最后用衣衫擦了擦手上的血迹。“安
魂曲”是为这几个工匠而写的。独裁者不许这,不许那,不许花纹塔楼出现,
不许建筑城市,不许生活中有任何色彩,“梦中不许有,眼前不许存——哪
儿也不许有,永远不许有。。”诗人怒斥道:“你们胡说八道,/畜生们/城
市会出现!”诗人发出誓言,“我,/沃兹涅先斯基,/要把城市建起来”!
他认定自己和7 位工匠同属一个作坊,”20 个世纪/在血管里沸腾!/有了你
们的手,/我就有了千只手,/有了你们的眼睛,/我就有了千只眼睛。/你们
所幻想的和没有幻想的,/我都要用玻璃和金属实现。。”,他不仅要让高楼
象100 级的火箭刺入青天,还要赶着去修建布拉兹克水电站。工匠们后继有
人了。

作品鉴赏这首长诗发表后,其中的有些情节曾引起不同的看法,诗人
就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是否相符提出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作者们有意识地
改变某些事实,正是为了反映现象的实质,它的精神,以期达到艺术的真实,
也就是历史真实。因此,这首长诗并非在复述一个久已流传的故事,而是意
在表现一位当代诗人对艺术精神的追寻和思考。长诗的结构与表达的内涵十
分协调相配,从中可见建筑学与诗学的和谐结合。对诗人以后的一些诗作有
人批评是追求形式主义,诗人在后期作品《普利谢茨卡娅的肖像》中曾予以
反驳:“形式主义者是那些没有掌握/形式的人们。所以形式才如此/使他们
关心,引起对旁人的/嫉恨。”在他最早发表的长诗里,已经可以发现他对形
式的理解,他找到表达内涵的恰当的形式,使二者相辅相成,形式在他的诗
中成为内涵的组成部分。“献词一”和“献词二”都是以钟声开头,都是献
词,形式上的对称却传达出内涵上的对立。“献词一”是献给诗人所热爱、
所尊崇的历代工匠们,他们都是艺术大师,弥撒的钟声含有告慰这些艺术创
新者的敬意。“献词二”实为反语,尽管诗人没有加引号,实际上是反讽他
所憎恨、所不耻的历代暴君,丧钟正是为他们而敲。把他们称为野蛮人,是
因为他们愚味残忍,用专制独裁绞杀文明。从这两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