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唯一杰出的形而上之死。”这就是昆德拉式的幽默。这幽默之所以冷酷是来
自于他对伪理性主义冠冕堂皇的东西的无情的暴光和嘲弄。它使人们发现古
典式理性主义的荒唐和虚假。另外,应该指出的是,昆德拉的幽默与现代派
中的黑色幽默并不相同。这与作者的叙事介入态度有很大的关系。昆德拉主
张作者尽量从作品后面消失。他曾引用一句犹太语:“人们一思索,上帝就
发笑。”用来说明小说艺术,并指出小说艺术就是上帝笑声的回响。这样在
创作中,昆德拉始终保持一种超然的冷静,似乎在以上帝的身份俯瞰众生,
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便是那个发笑的上帝。而在黑色幽默中,作者叙事介人
态度往往表露的比较明显,或许我们可以把“昆德拉式的幽默”称之为“无
色幽默”。

(宋伟)

塞弗尔特在窗旁

作者简介塞弗尔特(1901—1986)捷克斯洛伐克诗人。1901 年9 月
20 日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自幼喜欢文学,不满二十岁就出版了
第一部诗集《泪城》,井以此成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寇占领了捷克,
他积极参加抵抗运动,还创作了不少抨击和揭露法西斯侵略罪行,鼓舞人民
起来斗争的诗歌。1949 年出版的《石桥》就是这样一部作品。他早年参加捷
克共产党,1929 年脱党,1968 年他支持自由化的“布拉格之春”,反对苏联
出兵捷克,并在持不同政见的“七七宪章”上签名,成为捷克著名的持不同
政见者。此后相当长一个时期,他不能在国内发表作品,而是通过多种途径
把作品送往西方国家发表。他曾于1969 年当选为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协会主
席,不久即因政治原因被兔职。他一生从事文学创作事业六十余年,出版了
近三十部诗集,主要诗作有《全部的爱》(1923)、《无线电波》(1925)、
《夜莺唱得多难听》(1926)、《信鸽》(1929)、《维纳斯之手》(1936)、
《别了,春天》(1937)、《母亲》(1954)、《哈雷彗星》(1967)、《匹
卡底里之伞》(197s)等。1982 年发表了长篇回忆录《世界如此多娇》。塞
弗尔特的诗继承和发扬了捷克民族诗歌的优秀传统,又以现实生活为题材,
具有自己的独创性。诗歌风格简洁明朗、朴实无华,充满爱国热情。由于他
的诗歌语言大众化,内容切近人民的生活,又具有民歌风味,读来自然流畅,
因而深受读者的喜爱,曾先后两次获得捷克斯洛伐克的“克利门特·哥特瓦
尔德”国家奖。由于他的诗歌“清新、生动、富有独创性”,1984 年获得诺


贝尔文学桨。

内容概要在窗旁

当春天来到的时候,/路旁的小树在春日的照射下发芽开花。/妈妈她静
着止水,默不作声/轻轻地转向窗子哭泣。/——你为何哭呢,有什么痛楚难
言,/告诉我,什么使你忧伤不安?/——我要告诉你,我要告诉你,/待到树
木永不再开花的那一天。

大雪飘飘,一会儿/雪花依恋上了玻璃窗。/窗旁,微弱的亮光,/妈妈静
静地坐在那儿编织——眼眶里噙着泪花。/——你为何流泪,有什么不顺心?
/——我会告诉你,我会告诉你。/待到永不再下雪的那一天。(选自《诺贝
尔文学奖获得者诗选》)

作品鉴赏塞弗尔特是一位饱尝战争苦难的诗人。他憎恶“比黑夜还要
黑的战争”,以一个诗人的良知和爱心,呼唤和平,反对战争,渴求解放。
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战争与和平构成了贯穿始终的主题。基于和平的渴望,
在他的大量诗作中,我们看到他反复吟咏赞颂爱情、母亲、儿童和春天,这
些美好的象征着爱与和平的事物对饱尝苦难的诗人来说,别有一番意味。它
或许是一个温馨的回忆,或许是一个美丽的憧憬,或许是一个流浪与漂泊的
归宿,诚然,它也是一个信念,一个抗争。

《在窗旁》就是一首以母爱为主题,表达诗人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美
好愿望的感人诗篇。全诗通过一位具有慈爱之心的母亲在春天和冬天这两个
季节里痛楚哀伤的心境,描述了母亲对失去亲人的思念和对战争的默默控
诉。母爱是人类歌吟中的永恒母题。母亲的爱是人世间最无私最伟大最神圣
的奉献,母爱是无条件的,在母亲的爱心中,人类体味到人世间最可宝贵的
宁静与温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
首中国古代的诗,是这样朴实和单纯,俱千百年来,始终具有一种永恒的感
人魅力,其原因正存于它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塞弗尔特的《在窗旁》
从战争这一极端的背景出发,抓住母爱这个恒在不衰的母题,写出了一个母
亲用爱心呼唤和平,用泪水控诉战争的心声,使全诗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全诗共分两段,由两个不同的季节构成背景,一个是春光明媚的春季,
一个是冰封雪飘的冬季。虽然这两个乐章的背景色调并不一样,但整体基调
和旋律是哀伤而低沉的。“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干劲秋,
喜柔条于芳春。”(陆机)人对自然的时令季节变化有一种特别的敏感。诗
人在写诗时,常常放景生情,或以情写景,或以景写清,使人的情感与大自
然景物融为一体。通常,在这样的表达方式中诗人总是力求寻找人与自然景
物的同形同构的对应夫联,如面对春和日丽,波澜不惊的优美景致,诗人则
把酒临凤、伯然自得、心旷神怕,获得宁静柔美的审美感受,而面对霏霏霪
雨、冥冥薄暮,诗人则满目凄凉、伤感无限,不由地产生悲枪忧患的审美心
态。虽然,塞弗尔特在诗中也采取了以景写情的惯常手法,但他匠心独运,
将啜泣哀怨的情调反置于明媚的春日,从而形成了一种情与景的强烈反差,
正所谓:“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在这种
反差之中,母亲的悲伤之心显得更加强烈。春天来临,万物复苏,大地充满
了生机,嫩绿的树芽生长看未来的希望。人们都被这盎然的春意所陶醉了,
可就在人们尽情陶醉的时侯,一位慈祥的母亲,静若止水,默不作声,伫依
在窗前,她的心并不平静。残酷的战争记忆在她心底烙下了道道伤痕,望着
窗外的春天,她又何尝不想舒心的一笑,可她笑不起来,只有优伤痛楚的泪


水。这洄水为何而流?诗人并没有给我们以直接的回答。或许是为了奔赴战
场毫无音讯的儿子?或许是为了嗷嗷待哺但被战争夺去生命的婴孩?或许是
为了遭受凌辱和苦难的女儿?诗人的回答是巧妙的是无声的,这就给欣赏者
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或许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细追母亲哭泣的具体原因。只
要我们体会到母亲那颖傅大的爱心就足够了。这爱心是伟大而永恒的,同时
又是无私的。母亲的爱,爱一切善良的人,爱整个人类,爱世界的和平,憎
恶一切丑恶的人,僧恶皿腥的战争。母亲是爱与和平的象征。母亲的哭泣是
为这个世界所有失去亲人的人而流下的泪,是为这世界失去的和平而流下的
泪。这充满母爱的泪水,是最柔弱然而也是最有力的控诉和反抗。诗的第二
个季节背景则是在白雪皑皑死一样静寂的冬季展开的。大雪飘飘,覆盖了万
物,世界已变得一片苍白。这凄冷的色调似乎象征着一个沉痛的噩耗,是一
纸无字的讣告,同时它也是一个默默的哀悼。夜的黑色又吞噬了白色的昼日,
可母亲依然默坐在微弱的灯前,噙着泪水,静静地编织。她编织着哀怨,编
织着回忆,编织着思念,编织着绝望与希望,在编织中母亲等待着“永不再
下雪的那一天”。

(宋炜王宁)


德国文学

克里斯塔·沃尔夫分裂的天空(1963)

作者简介克里斯塔·沃尔夫(1929—)是民主德国当代著名的作家。
沃尔夫生子白伐利亚州的兰茨贝格,父亲是一位商人。她中学毕业后,子1949
年至1953 年在那拿和菜比锡攻读德国语言文学。大学毕业后,曾任《新德意
文学》编辑,先后在青犀图书出版社、德意志中部出版社任编辑、主编等职。
常到哈勒市一家机车车辆厂体验生活,参加工人创作小组活动。1962 年以后
成为职业作家,是民主德国多项文学奖获得者:如哈勒市艺术奖(1961)、
亨利希·曼文学奖(1963)、民主德国国家奖(1964)等。沃尔夫的作品在
欧美各国享有盛名,她既写小说,也写散文、评论、随笔和电影剧本。她文
学创作的成就主要是小说。1961 年发表的短篇小说《莫斯科故事》,描写一
位苏军上尉帕维尔于1945 年在德国结识一位名叫维拉的德国姑娘,15 年后
这对情人在莫斯科重逢,叙述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和爱情的故事,并提出一个
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问题。《莫斯科故事》是一部散文体小说,文笔流畅隽
永、情节完整感人,读后给人一种生活启迪。《分裂的天空》(1963)是沃
尔夫第一部最成功、曾引起热烈讨论并给她带来声誉的作品。小说真实、自
然地反映德国的分裂所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化,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
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决译。沃尔夫代表作品还有:《回忆克里斯塔·T》(1968)、
《童尔的楷模》(1976)、《六月的下午》(1967)、《一只公猫的生洁观》
(1974)和文学评论集《读和写,(1972)等。沃尔夫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
的重大题村,主张文学作品就是要表现个人、认识自己、发现自我的过程,
喜欢采用的艺术手段主要为意识流、蒙太奇、时空概念颠倒等,从而善于发
掘人物内心的奥秘,淋漓尽致地表现人物的意识活动。因而克里斯塔·沃尔
夫在西方有民主德国“现代派文学先泽”的称号,不是没有道理。

内容概要小说《分裂的天空》是沃尔夫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60 年
代民主德国文学中成功的作品之一,1964 还被改编成电影。《分裂的天空》
以1961 年8 月13 日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之间修筑柏林墙为背景,深刻揭
示了民族分裂局面给德国人民,特别是伍轻的一代带来的不幸,给家庭、婚
姻和爱情等方面带来的悲剧,以及这种分裂在人的心灵中投下的阴影,小说
的女主人公丽塔,赛德尔是师范学院大学生,在一次不幸事故之后,躺在某
所医院的病床上,思绪万千,回顾自己近两年来的生活、学习、下厂实习和
个人爱情生活的波折经历:丽塔早年生活在德国中部的一个小乡村,两年前
与一位名叫曼弗雷德·赫尔富特定轻人邂遁相逢。丽塔“知道这个年轻人是
受过高等教育的化学家,正在做博士论文。后来,他的论文得了‘优’,。。。”
曼弗雷德年长丽塔整整10 岁,“高高的个子,瘦削的身材,长长的胳膊,再
加上一顶年轻人的狭长脑袋,显出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与他相比,丽塔
生活则显得平凡,大战刚结束,由于贫困和得不到前线失踪的父亲音讯,她
就随母亲来到德国中部的一个乡村,住在姑妈家里,在那学习读书。17 岁时
在一家县属保险公司当职员。一次乡村舞会上,曼弗雷德邀丽塔跳舞,一见
钟情,两人产生了爱慕之情。舞会一星期之后,10 岁的丽塔生平第一次收到
一位男子的来信,激动万分,把这封信视为“整整19 乐、愿望、行动、思想
和梦幻”的一切表示,“她明白,自己身上有足够多的东西讨他(曼弗雷德)


喜欢,而且以后还会讨他喜欢。”从此,她心中萌发的爱情之火日趋炽热。
一次偶然机会,“有一位‘招聘教师的全权代表’来到丽塔所在的县”,名
叫埃尔温·施瓦策巴赫,他是师范学院的历史学讲师,是他改变了丽塔多年
的乡村生活,来到大城市哈雷,获得了大学学习机会。在城里她与曼弗雷德
接触机会更多了,并开始了同屠生活。丽塔为了当一个称职合格的教师,“信
守对施瓦策巴赫许下的诺言”,即合格教师得要下基层锻炼,了解大型企业,
需要下厂实习锻炼。于是,丽塔得到曼弗雷德父亲的帮助,在他那机车车辆
厂劳动实习。在工厂里,丽塔有机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其中影响最大
的有车辆厂木工组组长埃尔米施、工长梅特纳格夫、厂长丈德兰德,还有伍
轻的小汉斯,并从这些人身上发现和领悟到人生的真谛,以及自我发现的过
程。丽塔白天在工厂里实习锻炼,晚上和曼弗雷德一家一起用餐。饭桌上家
人所谈的话题三句不离本行;工厂的所见所闻或大家关心的生产、工厂的命
运和人际关系等问题。由于观点不同或观察问题的出发点各异,曼弗雷德父
子间时而发生争吵,格格不入。曼弗雷德母亲在家千家务,是精明能干,思
想偏激,抱有成见的女性,尤其对未来儿媳的所作所为常常大为不满,说什
么:“从前年轻的姑娘在寄宿学校里准备着结婚,而如今,却把她们塞到工
厂去,放到一堆素不相识的男人当中。。。”后来,在一次财务大检查中,
工长所负责的那部门的经济亏损了三千马克,被革职下放到丽塔所在那个小
组劳动。通过这件事,丽塔仿佛进一步懂得人生道路的艰巨、曲折。小组内
十二个人,最大的六十岁,最小的十几岁的小汉斯,由于每人经历不同,他
们追求和向往的目标备异。机车车辆厂的老厂长逃到“那边”之后,厂里生
产每况愈下,材料缺乏、停工待料、生产产量剧烈下降,产品质量也一天不
如一天。新厂长文德兰德上任伊始,也未能马上摆脱这一困境:“仍旧是生
产计划没完成,缺材料、缺半成品、缺乏劳动力。”不过,文德兰德事业心
强,踌躇满志,但致命弱点是与下属关系不佳,一度步履艰难,难以打开局
面。以后数月,在全厂齐心协力下,开展劳动竞赛、技术革新活动,终于在
工厂实行国营化15 年那天,第一次全面完成了生产计划,市政委员会还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