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我去化妆品柜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我去化妆品柜台-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松油、麝香油,并且认为这些产品都是温和有益的或低敏感性的,不仅会误导消费者,而且会造成皮肤伤害。 
药妆品(cosmeceutical) 
    目前药妆品非常热门。药妆品的“门槛”很低,只要兼有化妆品和药品的作用,任何产品都可以叫“药妆品”。许多护肤品公司都爱用这个名词,尤其是医生自己做销售或支持的产品,让消费者觉得效果比普通产品更好或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如今销售和代言药妆品的医生越来越多了,使得这类产品更加热门。比如蒂娜?阿斯特(Tina Alster)医生为兰蔻品牌的产品做代言;卡伊恩?格罗斯曼(Karyn Grossman)医生为Prescriptives品牌的产品做宣传;帕特丽夏?韦克斯勒(Patricia Wexler)医生有自己的同名品牌Patricia Wexler M。D。 Dermatology;杰弗里?多弗尔(Jeffrey Dover)医生代言Skin Effects品牌;杜克(SkinCeuticals)品牌的老板是谢尔登?皮奈尔(Sheldon Pinnell)医生,现在已经被欧莱雅收购,还有裴礼康(N。V。 Perricone)医生。这些医生的领军人物是霍华德?索贝尔(Howard Sobel)医生,他卖的护肤产品算是如今最贵的一种。 
    虽然这些产品有着深刻的医学背景,但“药妆品”一词在使用上却不受监管,完全是一种夸大宣传的营销用语,任何人都可以给产品贴上这个标签以示具有更多的“药用价值”,FDA甚至表示并不存在什么药妆品,它只是推销巧妙的化妆品。 
    那么药妆品与化妆品有真正区别吗?我可以大声告诉你:没有。其实许多护肤品都含有影响皮肤生理功能的成分,如抗氧化物(大多数都有抗炎作用)、细胞沟通因子、去角质物、美白成分和细胞间物质(类似皮肤结构的成分),但它们并不一定归类为药妆品。 
    以上这些成分我会做详细介绍,但“药妆品”这个术语则纯粹是营销用语,不能证明贴有这个标签的产品在配方上就更有效果。 
(出处:Archives of Dermatological Research,2005年4月,473…481页;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2000年3…4月,81…88页、2000年9…10月,261…268页;Biofactors,2002年1…2月,29…43页;Biolog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2004年4月,510…514页;Bio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2003年12月,5345…5352页;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1995年11月,679…685页、2000年9月,524…531页;Business Week Online; An Ugly Truth About Cosmetics,2004年11月30日;Contact Dermatitis,2002年6月,331…338页;Cutis,2004年2月,3…13页增刊;Clinical and Geriatric Medicine,2002年2月,103…120页;Dermatology,2002年2月,153…158页、2002年,281…286页、2005年210增刊,6…13页;emedicine。 /derm/topic509。htm;Experimental Dermatology,2003年12增刊2,57…63页、2004年13增刊4,16…21页;Facial Plastic Surger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04年8月,363…372页;Free Radical Research,2002年4月,471…477页;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2002年9…10月,269…282页;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 Venereology,2002年11月,587…594页;Mutation Research,2005年4月,153…173页;Nutrition and Cancer,2003年2月,181…187页;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2005年1…2月,38…45页;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2005年2月,515…528、2005年4月,1156…1162页;Progress in Lipid Research,2003年1月,1…36页;Skin Pharmacology and Applied Physiology,2004年9…10月,207…213页;Skin Therapy Letter,2004年6…7月,1…3页;Toxicological Sciences,2004年9月,43…49页) 
    我会在以后的书中继续揭示护肤产品的优缺点,我会把化妆品行业的真相即第一手资料告诉消费者,让她们真正学会照顾好自己的皮肤。 
昂贵的不一定是更好的 
     花多少钱买护肤品,跟获得良好的护肤效果完全是两码事,也就是说,花钱越多效果未必更好,而是看你选用的产品。拿洁面皂来说吧,价格更贵的拉斯路(Erno Laszlo)的产品并不比便宜的多芬的产品更好(不过这两个产品都有强烈的干燥和刺激作用,不推荐使用);同样是爽肤水,不含刺激物的露得清(Neutrogena)的产品可能比幽兰(Orlane)或蓓丽(La Prairie)的更好,而且不含刺激物的爽肤水肯定比添加了酒精、椒薄荷、薄荷醇、精油、桉树、柠檬或其他刺激物的产品更好,不论含有多少“天然”成分,价钱、宣传多么动人。少花钱不一定会伤害肌肤,多花钱也未必有好处,真的,非常简单的道理! 
化妆品成分 
     为了方便读者,我补充和修订了第七章的“化妆品成分辞典”。如果你看不懂产品的成分表,或者想搞清楚某个神奇成分的真正作用,请你参考这部分的内容,你会惊讶地发现,化妆品公司灌输给你的宣传竟然与严谨客观的研究结果大相径庭。 
第二章 健康肌肤的原则
你的肌肤完美吗? 
    你完全可以拥有最完美的肌肤,但并不存在灵丹妙药,也不是无条件的。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衰老,就算护肤产品也阻止不了。本书主要是一本产品评鉴手册,告诉你哪些产品做到了宣称的效果,哪些产品则没有,还有哪些产品完全就是浪费你的钱。 
    过去几年来,有关护肤和彩妆产品成分的科学研究有了极大的发展,从抗氧化物、抗刺激物、与皮肤结构相同的物质(skin…identical ingredients)、细胞沟通因子,到皮肤是怎样老化的、为什么会产生皱纹、皮肤是怎样自愈的、荷尔蒙对皮肤有什么作用、怎样对抗黑头和青春痘……可以说是全方位地开展了严谨的调查研究,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日晒、自由基损害和刺激物的破坏机制。美容皮肤科学(cosmetic dermatology)和整形手术(plastic surgery)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需要考虑的实在是太繁杂,而且风险也难以评估和定量化。 
    如今化妆品行业已经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人们都清楚地认识到了环境因素、岁月流逝以及各种化妆品对皮肤的作用和反应机制。不过,即使研究成果很丰硕,但夸张误导的广告宣传、糟糕的配方、伤害皮肤的添加物以及虚高的价格仍然让我对现实感到震惊。好在一旦你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可以把本书作为一块“试金石”,在鱼龙混杂的化妆品市场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满意产品。 
基本事实 
    多年来经常有人问我这样一些问题:如果化妆品行业的宣传和承诺是没有诚意的,如果这些公司是利益共享的,如果我们指望不上产品的宣传和广告,那我们还能相信什么?还有什么产品可以保养我们的皮肤?虽然我的这本书可以避免你白白浪费金钱,也可以让你再次听到夸耀产品具有神奇功效时多留一个心眼,但你还是必须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常识,懂得怎样来评估和挑选适合自己的产品。 
    下面的内容会帮助你做出恰当的护肤决策,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请把这些“护肤原则”牢记在心并勤勉遵行,这样你会对化妆品行业的现状有更清醒的认识,并且帮你拥有健康的肌肤——这才是硬道理。首先我们来分析有着各种美名的保湿产品。 
什么是顶级的保湿产品? 
    在化妆品行业,“保湿”是一个无所不在的名词,但是多年来“保湿”这个名词已经失去意义了,市面上的抗老霜、抗皱霜、提拉霜、紧肤霜、营养霜、有机霜、类肉毒杆菌毒素、眼霜、美颈霜等等,无不在强调它们神奇的配方,但其实它们就是“保湿”产品。保湿产品有很多剂型,比如乳霜、乳液、精华液、化妆水(liquid)等等,不管化妆品公司如何吹嘘夸大,这些产品都必须具备维持皮肤结构完整、减少自由基损害(来自阳光、污染、空气等环境因素对皮肤的侵袭)、帮助皮肤细胞恢复正常功能以及含有经研究充分证实有效的成分,才算接近所谓的“抗衰老”、“抗皱纹”或“修复”的产品。 
    与化妆品行业灌输给消费者的相反,顶级的保湿产品不能单靠某一种“明星”成分来改善皮肤或对抗皱纹,每过一个月,消费者就会发现有新的成分出现,这些最新的成分都宣称比以前的更有效,但很多都没有得到客观公正的研究予以证实。这一长串时刻在变动的“最佳”成分只会让化妆品公司的销售人员感觉兴奋,却丝毫不能帮助消费者了解皮肤真正的需求。 
如果每天使用含细胞沟通因子、抗氧化物、抗刺激物、与皮肤结构相同的物质及保水剂的产品,各种肤质都可以恢复皮肤健康的结构和功能。这些成分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成分,会对皮肤的功能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化学家的智慧和研发技术的不断进步,给化妆品市场带来了各种各样一流的保湿产品,无论可不可以防晒,这些产品无一例外都具有一流的质感、轻柔的触感和绝佳的视觉效果。如今保湿产品再也不是单纯的以水和蜡为基底了(不过有的化妆品公司还在兜售这种产品欺骗消费者)。擦拭这种“古董”产品,就好像今天仍在摆弄1980年代的电脑一样落伍,根本不能给肌肤最好的呵护,如何谈得上让肌肤“更加年轻”? 
乳液、乳霜、凝胶、精华液、化妆水、慕丝、乳膏,应该选用哪一种? 
    除了添加实实在在的抗氧化物、细胞沟通因子和类似皮肤结构的物质,人们最常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保湿或抗皱产品的黏稠度怎样才是最好?其实这根本不重要,完全看个人的喜好。含有顶级成分才是“保湿产品”或“特殊产品”的关键所在,产品的剂型是凝胶、乳霜、乳液、精华液、化妆水还是慕丝都是无足轻重的。就好比一道巧克力甜点,蛋糕、布丁、夹心糖还是冰激凌要看个人的口味,但只有巧克力才最关键;其他东西都只是为了把巧克力送进你的嘴里。 
    一般来说,油性或混合性皮肤的人更喜欢质感清爽的乳液、凝胶、精华液或化妆水(比如不含刺激成分且配方良好、添加了许多顶级成分的爽肤水);干性皮肤的人会比较喜欢乳霜或更加滋润的产品,弥补皮脂腺分泌不足的缺点。对于容易长青春痘的人来说,质感更轻薄的保湿产品是她们的最爱。 
日间保湿与夜间保湿 
    撇开化妆品公司夸大不实的说法,日用保湿品和夜用保湿品的唯一区别,是前者应该含有很好的防晒成分。在白天,除非粉底具有很好的防晒能力,所选用的保湿产品应该配方良好,并且防晒指数SPF在15或以上的全波长防晒能力。配方良好是指含有紫外线UVA防护成分,具体来说就是二氧化钛、氧化锌、阿伏苯宗(也称为butyl methoxydibenzoylmethane或Parsol 1789)、Tinosorb或Mexoryl SX(ecamsule)。白天任何时候皮肤都需要有效防晒,晚上则不需要防晒保护,虽然有些化妆品销售人员会劝你这么做。 
与皮肤结构相同的物质 
    类似皮肤结构的物质或细胞间质物质(intercellular matrix substances)有许多名称,其中包括天然保湿因子(natural moisturizing factors,NMF),我常常在书中把它们称为保水剂。这些成分对各种肤质来说都非常有用,可以改善皮肤功能,给予皮肤屏障保护,对维护健康的皮肤至关重要。 
    “与皮肤结构相同的物质”(skin…identical ingredients)是指存在于皮肤细胞之间用来维系细胞联系并有助于维护皮肤基本外在结构的物质。许多成分都具有这些功能,保湿剂(humectant)甘油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甘油可以把水分拉进皮肤里,是保湿产品的重要成分。但皮肤的结构如果不能阻止水分的流失,把水分拉进皮肤又有什么用呢? 
    研究证明,完好的皮肤细胞含有许多水分,健康的皮肤细胞的含水量通常在10%到30%之间。一旦皮肤遭受刺激、过度清洗、晒伤、因为开空调或取暖器引发脱水,那么就会连累到皮肤细胞的完整,导致水分流失。细胞间质是介于皮肤细胞之间的物质,它们将皮肤细胞维系在一起,一旦细胞间质遭到破坏,水分就会逐渐流失。 
    细胞间质是由许多种物质组成的,比如神经酰胺、卵磷脂、甘油、多糖(polysaccharides)、透明质酸、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ate)、PCA钠(sodium PCA)、胶原蛋白、弹性蛋白、蛋白质、氨基酸、胆固醇、葡萄糖、蔗糖、果糖(fructose)、肝糖(glycogen)、磷脂(phospholipid)、糖鞘脂(glycosphingolipids)、葡糖氨基葡聚糖(glycosaminoglycans)等等,这些物质可以保持细胞结构的完整。如果细胞间质遭到破坏,仅仅在皮肤上补充水分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保湿产品含有以上这些成分,就可以强化皮肤的正常功能,改善肤质,持续使用还可以消除皮肤干燥。 
抗氧化物: 
    抗氧化物是保湿产品必不可少的成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抗氧化物是治疗皮肤疾病的良方,选购保湿产品时,如果忽略了抗氧化物会是一种损失。抗氧化物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是它们可以减轻自由基损害,也可以减轻阳光造成的皮肤退化性伤害(degeneration)。目前已经发现了几百种抗氧化物,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个好消息(出处:Journal of Medicinal Food,2007年6月,337…344页;Cellular and Molecular Biology,2007年4月,1…2页;Cosmetic Dermatology,2001年12月,37…40页;Current Opinion of Investigational Drugs,2007年5月,390…400页;Dermatologic Surgery,“The Antioxidant Network of the Stratum Corneum”,2005年7月31日,814…817页;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