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与禅:宫本武藏(上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剑与禅:宫本武藏(上册)-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背上坐着戴斗笠的佳人,城太郎跟胡子武士庄田喜左卫门走在两侧,马夫则在前头。
  过了宇治桥,终于来到木津川河堤。河边沙地宽广,天空缀着彩色的云雀,风景如诗如画。
  “这样子啊……原来是浪人在赌博。”
  “光是赌还算好的———有的甚至放高利贷,勾引女人。他们太霸道,没人敢动他们一根寒毛。”
  “领主也不管吗?”
  “势单力薄的浪人,领主还抓得到。但是,河内、大和、纪州的浪人联合起来,声势就凌驾领主之上了。”
  “听说甲贺也有浪人。”
  “筒井浪人成群结队逃到那里。好像不再打一次仗,这些人就无法完全消失一样。”
  城太郎听到喜左卫门和马夫的谈话,开口说道:
  “你们说什么浪人、浪人的,浪人当中也有好人吧?”
  “当然有。”
  “我的师父也是浪人啊!”
  “哈哈哈!你是为此打抱不平啊?你真会为师父讲话———刚才你说要到宝藏院去,你师父在宝藏院吗?”
  “只要去那里就可知道师父在哪里。”
  “他的剑法是哪个流派的?”
  “不知道。”
  “弟子竟然不知道师父的流派。”
  马夫闻言,说道:
  “大人!现在这个社会啊!剑术大流行,连阿猫阿狗都可修练武术了。现在一天至少可看到五到十个修行武者走在路上呢!”
  “哦?是吗?”
  “这不也是因为浪人增加的缘故吗?”
  “可能吧!”
  “剑术高明的人,各诸侯都会争相延揽,给予五百石、一千石的薪俸,大家趋之若鹜。”
  “哼!这是出人头地的捷径嘛!”
  “您看!连那个小毛头都腰佩木剑,认为只要学点皮毛,就可以成为一名人物,这种想法真是可怕。要是到处都是武士,最后大家难免要说他们只是混饭吃的。”
  城太郎生气了!
  “拉马的!你说什么?再说一次试试看!”
  “我说———你像跳蚤扛着牙签,光说不练。”
  “哈哈哈!城太郎,别生气,别生气。要不然,你脖子上挂的重要物品,又要搞丢喽!”
  “好吧!我不生气。”
  “噢,我们到木津川的渡口了,该跟你说再见了。天快黑了,在路上别贪玩,要专心赶路喔!”
  “阿通姐姐要去哪里?”
  “我决定跟庄田先生到小柳生的城堡去。你自己多保重。”
  “什么啊?只剩我孤孤单单一个人?”
  “没关系,有缘的话以后一定会再见面的。城太郎你四海为家,我找到那人之前,也跟你一样。”
  “你到底在找谁?是什么样的人?”
  “……”
  阿通没回答。只从马背上对他笑一笑,跟他告别。城太郎跑离河边,跳到渡船上。这渡船映着红红的夕阳,飘到河中心的时候,城太郎一回头,望见阿通和喜左卫门已经走到木津河上游峡谷边的笠置寺小路上。山影早早笼罩着山路,朦胧的身影伴随着灯笼一路远去。
  8
  即使是在学武之人如雨后春笋的今天,宝藏院的名声依然特别响亮。要是有兵法家不知道宝藏院,只把它当成单纯的寺庙,别人可就会认为他是外行的武士了。
  宫本武藏 水之卷(25)
  奈良更是如此。在奈良,大部分的人不知道正仓院,但只要有人问宝藏院,大家就会立刻回答:
  “啊!是不是在油坡的那家?”
  此院坐落在一片杉树林的西侧,树林之大,连兴福寺的天狗都会在此栖息。这里有元林院旧址,令人想起宁乐朝的盛世;还有悲田院的施药院旧址,听说光明皇后为了洗去千人的污垢,在此盖过浴池。现在,这些地方都已杂草丛生,只有当时的石头露出脸来。
  听说这里就是油坡。武藏环顾左右。
  “奇怪?”
  虽然看到几栋寺院建筑,却看不到像样的大门,也看不到宝藏院的匾额。
  此处的杉树,经过冬寒春暖的洗礼,正有着最深沉时节的颜色。透过树梢,可望见明亮柔和的春日山,山峦起伏如同窈窕淑女。虽然这附近已近黄昏,但是,在对面的山坡,阳光仍然灿烂光明。
  武藏仰头到处寻找类似寺庙的屋檐,终于———
  “啊!”
  武藏停下脚步。
  ———然而仔细一看,门上写的不是宝藏院,而是跟它字形相近的“奥藏院”,第一个字不一样。
  他从山门往里窥视,这里看起来像是日莲宗的寺庙。武藏以前未曾听过宝藏院是属于日莲宗一派,所以他认为这里一定跟宝藏院毫无关系。
  他站在门口,一脸茫然。这时候,刚好有一个奥藏院的小和尚回来,看到武藏,似乎觉得他形迹可疑,所以不断打量着他。
  武藏脱下斗笠。
  “请问———”
  “唔,什么事?”
  “你们寺院是叫奥藏院吗?”
  “没错,那儿写得清清楚楚。”
  “我听说宝藏院是在油坡,这里还有其他寺庙吗?”
  “宝藏院刚好跟本寺背对背。你是去宝藏院比赛的吗?”
  “是的。”
  “果真如此,最好别去。”
  “咦?……”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如果独臂人要来补手臂,还可理解。但是,没必要大老远赶来变成独臂人吧?”
  看这小和尚的体格,大概也不是普通的日莲宗和尚,所以有些瞧不起武藏。虽说武术大流行并非坏事,但最近大家接二连三涌进宝藏院,实在令他们吃不消。观其字义,宝藏院本应是宗教的净土,并非是做什么枪术买卖的。要真有买卖行为,也是以宗教为本而衍生出的副业。前任住持觉禅房胤荣从前经常跟小柳生的城主柳生宗严来往,也跟宗严熟识的上泉伊势守关系密切,所以不知不觉地对武术萌生兴趣,并将此当作娱乐开始学习。后来自行加上枪法,也不知从谁开始称之为宝藏院流。但这位嗜好武术的觉禅房胤荣已经八十四岁,老态龙钟了。现在根本不见人。要是见了人,没有牙齿的嘴巴也只能微微蠕动。连话都不能讲,更不用说枪法,他根本忘得一干二净了。
  “所以我说去了也徒劳无功。”
  小和尚好像存心要赶走武藏,语气越来越不客气。
  “这些事,我也听说了。”
  武藏心知对方在愚弄自己,还是婉转地答道:
  “可是,听说权律师胤舜随后继承了宝藏院的精髓,成为第二代住持,现在仍然继续钻研枪术,门徒众多。只要是上门拜师学艺的人,来者不拒。”
  “喔,那个胤舜大师,可说是敝寺住持的弟子。第一代觉禅房胤荣衰老之后,他认为如果就此让宝藏院闻名天下的枪法没落,实在可惜。于是敝寺的住持就将从胤荣处学来的秘传枪法,传授给胤舜,使他登上宝藏院第二代住持的宝座。”
  这些话听起来拐弯抹角,总之这日莲和尚就是要暗示这个外来的武者,当今宝藏院的第二代住持是自己寺里的住持所立。论枪术,日莲寺奥藏院的住持也比第二代胤舜要正统得多了。
  “原来如此。”
  武藏先表示赞同,奥藏院的和尚这才心满意足。
  “虽然如此,你还是想去看吧?”
  “这是我此行的目的。”
  “说得也是……”
  “您刚才说该寺和贵寺背对背,出这山门之后,要向右还是向左转?”
  “不不,真要去的话,就穿过本寺境内,这样近多了。”
  武藏道了谢之后,按他说的走法从厨房旁穿过院子,往后门走去。后头有柴房和味噌储藏室,还有一片约五十亩的田地,展现在眼前,就像是乡下富农人家的景象。
  “应该是那里吧?”
  田园尽头,又望见一座寺庙。武藏踩着柔软的土地,穿过翠绿的蔬菜、萝卜、葱苗,往那头走去。
  田里,有一个老僧拿着锄头在耕作。他是个驼子,背上好像放了一个木鱼似的。他弯腰锄地,默不作声,只看到两道显眼的雪白眉毛,像是特地植在额头上的。每挖一下土,石头就发出铿锵声,打破了这一片死寂。
  老和尚应该是日莲寺的人吧?武藏心想。
  武藏本想跟他打招呼,但是慑于老和尚别无他念的专心之态,只好悄悄从旁走过。老和尚虽然低着头,犀利的目光却从眼尾直逼自己脚边。虽然对方不形于色,却有一股说不出的凌人之气,简直不像是发自人身,而是那种石破天惊的雷霆气势,让武藏全身悸动不已。
  宫本武藏 水之卷(26)
  武藏身体僵硬,倒吸了一口冷气。从十二米左右的距离回头再探老和尚的动静。武藏血脉沸腾,好像准备抵挡敌人长枪的攻击。然而,老和尚仍然弯着腰,尖耸的背对着武藏,锵———锵———锵———,锄地的调子一点也没变。
  “他是何方人物?”
  武藏抱着这个大问号,终于找到了宝藏院的玄关。他站在那儿等待知客僧的时候,仍然苦思不解:
  刚才明明听说这里的第二代胤舜还年轻,第一代胤荣已经老得连枪法都不记得,可是……
  那老和尚一直低着头的身影,始终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武藏大声叫门,想甩开这恼人的思绪。但是,四周一片死寂,只有沙沙的树叶声唱和———深奥的宝藏院没有人出来应门。
  仔细一看,玄关旁边立着一个大铜锣。
  啊哈!原来要敲这个。
  武藏一敲,里面马上传来回声。
  出来应门的大个子和尚,雄健的体魄就像睿山僧兵的首领。他对武藏这种装扮的访客,显然已经习以为常。他只瞥了武藏一眼。
  “你是剑术家吗?”
  “是的。”
  “来做什么?”
  “来求教。”
  “请进!”
  他往右边一指。
  看来是叫他洗脚,那里有引水管将水引到盆里。踩得扁扁的草鞋,大约有十双左右,散乱一地。
  武藏随着知客僧经过一个漆黑的走廊,进入一个房间等待,这里可看到窗外的芭蕉树,除了引路的罗汉带有杀伐之气外,其他地方看起来就像普通的寺庙。空气中还弥漫着香火的味道。
  “请在这里写上你曾在何处修行、流派,还有自己的姓名。”
  大个子和尚拿来一本册子和笔墨。
  册子上面写着:
  登门者授业芳名录
  宝藏院执事
  打开一看,上面写着众多修行武者的名字和来访日期。武藏也仿照前人的写法,但是流派名却空着。
  “你的剑法是向谁学的?”
  “我是无师自通。说到师父,少年时候,家父教了我铁棍术,但也没学好。后来立志学武,天下万物、天下前辈,皆为我师。”
  “嗯……我了解了,但是我们这流派,是自先祖以来就闻名天下的宝藏院枪术。这枪术非常粗野、激烈,不是打着玩的。所以,你先看看芳名录前的说明之后,再做决定,如何?”武藏刚才并没注意到,经他一说,就从地板拿起一册来看,原来的确有个誓约书,明文规定———在该院接受指导的学徒,不论是四肢不全或是死亡,皆不得有异议。
  “我已明白了。”
  武藏微笑地将册子放回地板。既然走上武者修行的道路,这是不管到哪里都必须具备的常识。
  “那就这边请!”
  对方又引他往里面走。
  两人来到一个武馆,空间宽大得好像一个大讲堂。粗大的圆柱,跟寺庙不太相配。栏杆间的雕刻,金箔已经剥落,涂在上面的粉彩,跟其他武馆大不相同。
  原来以为只有自己一人,没想到等待席中已有十名以上的修行者。除此以外,还有十几名身穿法衣的弟子,以及相当多完全是来见习的武士。现在,武馆中央有一对拿着枪正在比赛,大家屏气凝神地观看,根本没人发觉武藏悄悄坐到一旁。
  虽然武馆墙上写着“志愿者可持真枪比赛”,但是,现在正在对峙的两个人,手上拿的只不过是一支硬木棒。虽然如此,打到还是很痛。最后,有一方被打得一拐一拐地回到位子上,仔细一看,大腿已肿得像个大木桶,连坐都有困难,只好以手肘撑地,单脚伸直,面露苦状。
  “来,下一位。”
  赢的一方将袈裟拢在背后,是一名手、脚、肩、额都有块块结实肌肉隆起的魁梧法师。手中的大枪一丈有余,撑在地上,呼叫下一位。
  “哪一位请上来———”
  一人站了起来,好像也是今天才来宝藏院登门求教的修行武者。他用皮制束袖带将袖子系好,准备上场。
  那位和尚凝然不动,待出场的这个人从墙边挑选了一把短刀,刚向自己行礼,他便抡起地面的长枪,一枪刺过去。
  “喝!”
  和尚发出如野狗吠声般的怒喝,往对方头上扑过去。
  “下一个!”
  只一招,随即收回长枪,恢复原来直立的姿势。挨打的男子毫无动静,虽没死,但已无法自行抬头。两三个法师弟子抓着他的脚,把他拖回座位,留下一道血痕,沾湿了地板。
  “下一个呢?”
  那和尚自始至终都态度傲慢。武藏本来以为那和尚便是宝藏院的第二代住持胤舜,向旁人询问之下,才知道他叫做阿岩,是院里坐第一把交椅的弟子。平常的比赛都由称为“宝藏院七足”的七个弟子出面,胤舜从不亲自比试。
  “没人了吗?”
  和尚把枪横放在身边。刚才带路的罗汉,手拿上课名簿,一个个对照。
  “这一位呢?”
  宫本武藏 水之卷(27)
  他望着那位的脸庞。
  “不不……我还没准备好。”
  “那边那位呢?”
  “今天有点提不起劲。”
  大家好像都很害怕。问过几个之后,终于轮到武藏。
  “你怎么样?”
  武藏低下头。
  “请!”
  “请是什么意思?”
  “请多指教。”
  武藏站起身来,大家的眼光立刻被他吸引。桀傲不逊的阿岩和尚已经退场,被其他和尚围住,不知在嘿嘿大笑些什么。听到又有人出来挑战,转头看了一下,却是对比赛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谁来代替我?”
  他表情不屑地说道。
  “哎呀!只剩一个了嘛!”
  听大家这么说,他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走出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