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巴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蒙巴顿-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答应他们独立,也只有我们王室的一个成员亲自去,才能使他们相信我们双方
可以解除这种承诺。”
    至此,蒙巴顿别无选择。不过他仍向艾德礼首相提出了3个条件:第一,无论印
度的事态如何发展、各方能否达成协议,英国最迟将于1948年7月以前撤出。蒙巴顿
认为,如果没有一个移交政权的日期,印度人决不会相信他是去废除殖民制度,而
不是维扩殖民制度的。由于他的坚持,内阁作出明确指示:“移交权力的日期可以
在一个月之内的任何一天。但是,你应该争取把日期定为1948年6月1日。”第二,
他要亲自挑选自己的工作人员,而且有权调整已在德里任职的英国官员。艾德礼表
示同意。第三,也是他个人最顾虑的一个条件,即要求把他的名字仍保留在皇家海
军现役人员的名册上,这样不至于影响他将来能重操旧业。蒙巴顿的这一要求同样
得到了满足。
    1947年2月1日,蒙巴顿在伦敦正式接受了大英帝国驻印度总督的职务。接着,
内阁发言人又公布了新总督的启程日期:3月20日。在临行前的几个星期他整天忙忙
碌碌,又是会议,又是吹风;还要整理行装,打防疫针。此外,还要同亲戚朋友会
面话别,参加庆祝活动等等……
    1947年3月22日,蒙巴顿携夫人抵达德里。在骑兵的护送下,他们乘坐敞篷马车
来到总督府——卢蒂恩斯官。韦维尔在红地毯铺设的台阶上迎接了蒙巴顿夫妇。蒙
巴顿和埃德维娜向韦维尔鞠躬致意,此时此刻,印度总督仍是韦维尔,蒙巴顿必须
在韦维尔次日上午离开德里后才算上任。
    两天以后,英印当局举行了新总督的就职典礼。按照传统习惯,新总督在这种
场合应穿戴华丽、言语不多。然而蒙巴顿却一反惯例,穿着朴素,并向所有来参加
典礼的英国人和印度人发表了讲话:
          虽然新总督一般不在宣誓仪式上讲演,但我很愿意向你
      们,向印度人民讲几句话。
          我所担当的不是通常情况下的总督,我们伟大的国王已
      经决定于1948年7月以前移交权力。……我相信每一位印度
      政党领袖都和我想的一样,认识到当前的形势是严峻的、我
      们的使命是艰巨的。我希望尽快与你们协商,尽一切可能帮
      助你们。
          同时,我们每个人都需尽其所能地避免可能导致流血冲
      突的过激行为。我有许多印度朋友,其中有些是在25年前结
      识的——我夫人和我就是那时在德里大学定下婚约的。最近
      3年来,我又交了一大批印度朋友,特别是在战斗部队中结识
      了许多我引以为骄傲的朋友。
          做韦维尔总督的继任者不是件容易的事。……然而,我
      对困难的任务不抱任何幻想。我只需要众人的亲善。今天我
      就是向印度人民乞求亲善……
    这位实际上是大英帝国驻印度的最后一任总督,在演说的最后言辞中,是否对
百年来英国对印度的残酷统治夹杂些道歉的意味呢?这只有蒙巴顿本人才清楚。
    他宣誓就职完毕后,不久便同印度各党派领导人开始了一系列会谈。每次会谈
约1小时左右,一般都在他的书房里进行。他曾想会见印度的各界代表:基督教、拜
人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学者、商人、大学生等等。但是,他很快决定,真正的
实权人物才是他会见的主要对象。比如,印度教和国大党有实权的是尼赫鲁、甘地
和萨德尔·佩特尔;穆斯林派的最高决策者只有真纳。不把他们当回事,解决这里
的问题就一切无从谈起。
    蒙巴顿与尼赫鲁首次相遇时,就很喜欢他,蒙巴顿佩服尼赫鲁的才貌、机智和
老练。蒙巴顿错误地认为自己理解尼赫鲁的思维方法,但是又正确地估计到,他对
尼赫鲁的尊重会使尼赫鲁作出热烈的反应。相反,他对穆斯林领袖真纳的印象却不
佳,据他个人的日记记载,他同真纳的所有会谈中从来没有过令人愉快的事,因为
真纳先生除了为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基斯坦而奋争外,其他任何替代的方案都是不愿
接受的。真纳认为,在他与尼赫鲁的争执中,蒙巴顿是偏袒后者的,因而损害了穆
斯林的利益。
    蒙巴顿就任之初,曾设想了一个方案:为了维持次大陆哪怕是表面上的统一,
在中央机构保留一定权力的前提下把印度分成3个部分——印度斯坦邦、巴基斯坦邦
和王公土邦。但他很快意识到,这种方案没有一方会满意。到4月中旬,蒙巴顿已肯
定,某种分治是不可避免了。只是到底实行什么形式,怎样去实现分治,心里还没
有谱。他指示自己的主要助手、总督秘书长伊斯梅着手准备一个印度分治计划。
    计划被很快制定出来了,尽管这会惹恼了坚持次大陆为一个国家的印度教徒,
但蒙巴顿还是让伊斯梅于5月3日把它带往伦敦请求内阁批准。
    这个方案的主旨是:在次大陆独立后,将分别形成两个独立的国家——印度和
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旁遮普省可以拆开后并入印度和巴基斯坦,也可以作为两个整
体分别加人印巴两国,或单独存在。关于王公土邦的地位问题,方案规定得很含糊,
暗示由它们自定前途。蒙巴顿要求内阁无论如何在10天内考虑并通过这个方案。工
党内阁在一星期就完成了任务。方案的修正部分是按英国议会的要求搞的,议会希
望把几个含糊的地方说清楚。经过修改后的方案更明确地声称,印度的各个不同地
区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除此之外,方案没有增加新的内容。蒙巴顿认为,方
案中唯一会引起混乱的新问题是建议西北边境省也应有选择独立的自由,但又认为
必须如此。后来,印巴两国长期为克什米尔问题争执不休,以及克什米尔内部长期
动乱和纷争证实了蒙巴顿的预见。但他明知事态会向那方面发展,为什么还那样做
呢?显然,给前殖民地留下点隐患,是符合前宗主国的利益的。同时还会满足某些
不甘退出殖民地的英国人以某种幸灾乐祸的快感。
    经过修改后的方案被送回到德里后,蒙巴顿想把它送给尼赫鲁看一看,因为
“我有一种预感,尼赫鲁不会喜欢这一方案”。助手们竭力反对提前向一方透露方
案,他们说,把方案只给一方不给另一方是不公平的。蒙巴顿回答说,方案事关重
大,不能在程序细节上再挑剔了。不管如何,有可能反对方案的是致力于次大陆为
一个国家的国大党,而不是真纳的穆斯林联盟。
    5月12日,蒙巴顿在睡觉前派人把方案交给了尼赫鲁。当天夜里,“尼赫鲁简直
像发了疯,说蒙巴顿的方案同他所期望的相差太远,完全不能接受”。第二天,蒙
巴顿便收到了尼赫鲁的一封信,大意是:方案的整个要求同我们一惯的立场完全不
一致。方案中的未来印度使我非常吃惊。事实上,我们所作的努力遭到了破坏。眼
前出现的全新的图象是,国家支离破碎,争斗不息,一片混乱。此外,我感到遗憾
的是,方案恶化了英印两国的关系。
    在尼赫鲁看来,国家的分裂即是灾难。而蒙巴顿则认为,印度为了获得独立就
不能不承受这种代价。他还认为统一未必就好,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激烈冲突的
现实也无法做到这一点,印巴两国可以各走各的路、各过各的日子。不过,他也曾
跟别人声称过:“要不是宗教的狂热逼得我无路可走,我决不会同意把一个国家分
开的。”
    对印巴分治、进而可以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基斯坦,以真纳为首的穆斯林联盟自
然是赞同的。这实际上也是真纳一生的奋斗目标,至今他被巴基斯坦人民尊称为国
父,因为他当之无愧地是巴基斯坦国家的缔造者。尼赫鲁和其他国大党领袖,经过
反复磋商后,最终也同意了蒙巴顿方案的基本部分,剩下的就是如何处理数百个大
大小小印度王公土邦的前途问题了。
    印巴分别独立以后,这些王公土邦怎么办?伦敦的政治家们认为,在印度的英
国政府同王公土邦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特殊的,只要英国在印度的统治一结束,英国
对王公土邦拥有的权力和责任随之告终。1947年5月,蒙巴顿又向外界重申了这一观
点:“只要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一成立,英国的至高无尚的权力就宣告结束。
王公土邦随之而完全独立。如果愿意,他们可以自由地签订新的协定。”对此,无
论是国大党,还是真纳的穆斯林联盟都不赞成。甘地曾经指出,王公土邦是英国的
产物,是首领们为了削弱印度对大英帝国的抵抗而建立的。只要蒙巴顿鼓励王公们
独立,国大党就会认为,蒙巴顿是在通过把印度的合法领土巴尔干化,并允许王公
土邦这种人为造成的、不民主的时代产物发展来破坏新独立的印度。穆斯林联盟同
样希望一些王公土邦并入巴基斯坦,因而也反对让它们独立。
    在双方的压力下,特别是在国大党的强烈要求下,蒙巴顿只好出面劝说王公土
邦放弃独立建国的想法,虽然在他早先提出的分治方案中以含糊的措词,并不想认
真解决这个问题。1947年7月25日,王公议院召开大会,25位主要的王公首脑和74位
王公的代表参加了会议。蒙巴顿身穿挂着勋章的华丽的军服走上讲坛。他没有讲稿,
滔滔不绝地对与会者进行劝告。他的话时而充满哲理,循循诱导;时而富于感情色
彩,不拘礼节。他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这是一次再也不会重复的机会。如果王
公们愿意合并,他们内部的自治将受到保护。他的演讲吸引每个听众,因为他知道
何时该用毛骨悚然的预言把他们吓得身冒冷汗,何时该用幽默的话语驱散笼罩在他
们心头的愁云。有位王公代表当场说,他没有得到王公的旨意,不知如何办好。蒙
巴顿顺手操起一块玻璃镇尺说:“让我看一看这块水晶里将呈现什么占卜未来的图
象,然后给你答复。”四周鸦雀无声。蒙巴顿煞有介事地鼓捣了一番,然后宣告:
“你的殿下请你在合并条约上签字。”
    也有难办的土邦,这就是克什米尔邦。克什米尔的居民除查漠以外大多信奉伊
斯兰教,但统治这里的王公却是个印度教徒。由于它的边界大部分同未来的巴基斯
坦接壤,居民又多是穆斯林,人们一般认为它可能会并入巴基斯坦。然而,在克什
米尔印度教王公的眼里,并入任何一方都不好。如果一定要并入某一方,他宁愿选
择印度,也不愿选择穆斯林的巴基斯坦。他在无法选择的情况下,下决心把事情拖
下去,拖得时间越长越好。私下希望最终能获得独立地位,因为在众多的王公土邦
中,克什米尔是最大者之一。
    蒙巴顿确曾亲自到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去了一趟,劝说王公同意并入巴基斯
坦,但没有结果。为此,有些巴基斯坦人看到蒙巴顿劝说克什米尔王公并入巴基斯
坦没有成功,便认为他是有意偏向印度;同样,许多印度人也埋怨蒙巴顿没有规劝
好理应并入印度的海得拉巴土邦并入印度,认为他照顾了巴基斯坦。到此为止,他
再也不想管下去了,这或许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期间,连续6星期我每天要工作17小
时,身体快要拖垮了”;或许他有意要留下一个创口,“由新独立的国家自己去解
决”,而这样岂不更容易使英国日后对南亚次大陆施加自己的影响吗?
    然而,不管还有什么遗留问题有待解决,印巴独立已经不能再延迟了。巴基斯
坦和印度独立的日期,分别定于1947年的8月14日和15日,而实际上仅仅相差10多个
小时而已。按照计划,蒙巴顿要分别参加两个国家的独立仪式,以示公允。此刻,
花一切代价平安度过这两个独立日是他的最大愿望。只要那两天穆斯林和印度教徒
不发生冲突,只要英国人和当地人不发生磨擦,就算万事大吉了。此外,他还要想
方设法维护英国的尊严和体面,比如他告诫尚未移交权力的各地方英国行政长官说:
“独立日那天,英国国旗不要挂得太显眼,防止人们对此不满,采取侮辱行动,这
一点要注意。”
    由于巴基斯坦独立稍早一点,蒙巴顿先要去卡拉奇参加巴基斯坦的独立仪式,
然后马上返回德里参加印度的独立仪式。8月13日,蒙巴顿乘飞机抵达卡拉奇后,乘
车来到政府大楼。真纳的军事秘书伯尼上校说,蒙巴顿去政府大楼的路上,观看的
人群远远超过了几天前真纳抵达这里的时候。当晚,真纳举行了盛大的宴会,既是
庆祝巴基斯坦独立,同时也是为了欢迎蒙巴顿抵达卡拉奇。蒙巴顿本来不准备讲话,
但真纳在说完祝酒辞后,礼貌地请客人也讲几句,蒙巴顿推脱一番后还是在宴会上
讲了10多分钟。“他用语准确,掌握分寸,滔滔不绝,”随行的坎贝尔·约翰逊还
写道:“他是天生的演讲家,不拘礼节的仪态,小河流水般的语调,同宴会的气氛
十分和谐。”
    第二天上午,巴基斯坦国民大会开幕,宣布巴基斯坦正式独立。蒙巴顿被邀请
在国民大会发表演说,他呼吁结束暴力,声称印巴分治不是断绝来往,而是一种新
关系的开始,并要求巴基斯坦保持与英国的特殊友谊。会后,庆祝独立的游行开始。
真纳、蒙巴顿、埃德维娜和真纳夫人一起登上敞篷汽车,缓慢行驶在游行队伍的最
前列。游行的路程总共有3公里,由于事先得到情报说有极端分子要往敞篷汽车上扔
炸弹,所以他们站在车上绷紧了神经。“不过,传说的爆炸阴谋没有成为现实。”
蒙巴顿在日记里简要写道。真纳也庆幸伟大的安拉能让客人活着回来。
    当天下午,蒙巴顿又匆匆飞回到德里,参加次大陆另一部分的独立活动。
    在14日与15日之交的午夜,尼赫鲁在印度立法会议上庄严宣布:“半夜12点,
世界处在沉静之中时,印度就要走上独立自由的新生活了。”
    此时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