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伯拉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理想国-伯拉图-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者。
    苏:那么,你曾听说过荷马活着的时候有过什么战争是在他指挥或赞划下打胜了的
吗?
    格:从未听说过。
    苏:那么,正如可以期望于一个长于实际工作的智者的,你曾听说过荷马在技艺或
其它实务方面有过多项精巧的发明,像米利都的泰勒斯和斯库西亚的阿那哈尔息斯①那
样?      ①第奥根尼S拉尔修《名哲言行录》i,105,传说他是锚和陶轮的发明者。
    格:一项也没听说过。
    苏:如果他从未担任过什么公职,那么,你有没有听说过他创建过什么私人学校,
在世的时候学生们乐于从游听教,死后将一种荷马楷模传给后人,正像毕达哥拉斯那样?
毕达哥拉斯本人曾为此而受到特殊的崇敬,而他的继承者时至今日还把一种生活方式叫
做“毕达哥拉斯楷模”,并因此而显得优越。荷马也如此吗?
    格:从没听说过这种事。苏格拉底啊,要知道,荷马的学生克里昂夫洛斯作为荷马
教育的一个标本,或许甚至比自己的名字①还更可笑呢,如果关于荷马的传说可靠的话。
据传说他于荷马在世时就轻视他。      ①KρJT′φLAB从字面上看,意为“吃肉氏族的人”。据说是一位出身开俄斯岛
的史诗作家。亚当引过他的诗:“我是一个伟大的食肉者,我相信那对我的智慧有害。”
(《第十二夜》Ⅰ,3,90)
    苏:是有这个传说的。但是,格劳孔啊,如果荷马真能教育人提高人的品德,他确
有真知识而不是只有模仿术的话,我想就会有许多青年跟他学习,敬他爱他了。你说是
吗?既然阿布德拉的普罗塔戈拉、开奥斯的普洛蒂卡斯和许多别的智者能以私人教学使
自己的同时代人深信,人们如果不受智者的教育,就不能管好家务治好国家;他们靠这
种智慧赢得了深深的热爱,以致他们的学生只差一点没把他们顶在自己的肩上走路了。
同样道理,如果荷马真能帮助自己的同时代人得到美德,人们还能让他(或赫西俄德)
流离颠沛,卖唱为生吗?
    人们会依依难舍,把他看得胜过黄金,强留他住在自己家里的。如果挽留不住,那
么,无论他到哪里,人们也会随侍到那里,直到充分地得到了他的教育为止的。你说我
的这些想法对吗?
    格:苏格拉底啊,我觉得你的话完全对的。
    苏:因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肯定下来:从荷马以来所有的诗人都只是美德或自己制造
的其它东西的影像的模仿者,他们完全不知道真实?这正如我们刚才说的,画家本人虽
然对鞋匠的手艺一无所知,但是能画出象是鞋匠的人来,只要他们自己以及那些又知道
凭形状和颜色判断事物的观众觉得像鞋匠就行了。不是吗?
    格:正是的。
    苏:同样地,我认为我们要说,诗人虽然除了模仿技巧而外一无所知,但他能以语
词为手段出色地描绘各种技术,当他用韵律、音步和曲调无论谈论制鞋、指挥战争还是
别的什么时,听众由于和他一样对这些事情一无所知,只知道通过词语认识事物,因而
总是认为他描绘得再好没有了。所以这些音乐性的成分所造成的诗的魅力是巨大的;如
果去掉了诗的音乐彩色,把它变成了平淡无奇的散文,我想你是知道的,诗人的语言将
变成个什么样子。我想你已经注意过这些了。
    格:是的,我已经注意过了。
    苏:它们就像一些并非生得真美,只是因为年轻而显得好看的面孔,如今青春一过,
容华尽失似的格:的确象这样。
    苏:请再考虑下面这个问题:影像的创造者,亦即模仿者,我们说是全然不知实在
而只知事物外表的。是这样吗?
    格:是的。
    苏:让我们把这个问题说全了,不要半途而废。
    格:请继续说下去。
    苏:我们说,画家能画马缰和嚼子吧?
    格:对。
    苏:但是,能制造这些东西的是皮匠和铜匠吧?
    格:当然。
    苏:画家知道缰绳和嚼子应当是怎样的吗?或许,甚至制造这些东西的皮鞋和铜匠
本也不知道,而只有懂得使用这些东西的骑者才知道这一点吧?
    格:完全正确。
    苏: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说,这是一个放之一切事物而皆准的道理呢?
    格:什么意思?
    苏:我意思是说:不论谈到什么事物都有三种技术:使用者的技术、制造者的技术
和模仿者的技术,是吧?
    格:是的。
    苏:于是一切器具、生物和行为的至善、美与正确不都只与使用——作为人与自然
创造一切的目的——有关吗?
    格:是这样。
    苏:因此,完全必然的是:任何事物的使用者乃是对它最有经验的,使用者把使用
中看到的该事物的性能好坏通报给制造者。例如吹奏长笛的人报告制造长笛的人,各种
长笛在演奏中表现出来的性能如何,并吩咐制造怎样的一种,制造者则按照他的吩咐去
制造。
    格:当然。
    苏:于是,一种人知道并报告关于笛子的优劣,另一种人信任他,照他的要求去制
造。
    格:是的。
    苏:因此,制造者对这种乐器的优劣能有正确的信念(这是在和对乐器有真知的人
交流中,在不得不听从他的意见时的信念),而使用者对它则能有知识。
    格:的确是的。
    苏:模仿者关于自己描画的事物之是否美与正确,能有从经验与使用中得来的真知
吗?或者他能有在与有真知的人不可少的交往中因听从了后者关于正确制造的要求之后
得到的正确意见吗?
    格:都不能有。
    苏:那么,模仿者关于自己模仿得优还是劣,就既无知识也无正确意见了。
    格:显然是的。
    苏:因此诗人作为一种模仿者,关于他所创作的东西的智慧是最美的了①。      ①这是一句讽刺挖苦的话,应当反过来理解。但是格劳孔回答的态度是认真的。
    格:一点也不是。
    苏:他尽管不知道自己创作的东西是优是劣,他还是照样继续模仿下去。看来,他
所模仿的东西对于一无所知的群众来说还是显得美的。
    格:还能不是这样吗?
    苏:看来我们已经充分地取得了如下的一致意见:模仿者对于自己模仿的东西没有
什么值得一提的知识。模仿只是一种游戏,是不能当真的。想当悲剧作家的诗人,不论
是用抑扬格还是用史诗格写作的,尤其都只能是模仿者。
    格:一定是的。
    苏:说实在的,模仿不是和隔真理两层的第三级事物相关的吗?
    格:是的。
    苏:又,模仿是人的哪一部分的能力?
    格: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苏:我的意思是说:一个同样大小的东西远看和近看在人的眼睛里显得不一样大。
    格:是不一样大的。
    苏:同一事物在水里看和不在水里看曲直是不同的。由于同样的视觉错误同一事物
外表面的凹凸看起来也是不同的。
    并且显然,我们的心灵里有种种诸如此类的混乱。绘画所以能发挥其魅力正是利用
了我们天性中的这一弱点,魔术师和许多别的诸如此类的艺人也是利用了我们的这一弱
点。
    格:真的。
    苏:量、数和称不是已被证明为对这些弱点的最幸福的补救行为吗?它们不是可以
帮助克服“好像多或少”,“好像大或小”和“好像轻或重”对我们心灵的主宰,代之
以数过的数、量过的大小和称过的轻重的主宰的吗?
    格:当然。
    苏:这些计量活动是心灵理性部分的工作。
    格:是这个部分的工作。
    苏:但是,当它计量了并指出了某些事物比别的事物“大些”或“小些”或“相等”
时,常常又同时看上去好像相反。
    格:是的。
    苏:但是我们不是说过吗:我们的同一部分对同一事物同时持相反的两种看法是不
能容许的?
    格:我们的话是对的。
    苏:心灵的那个与计量有相反意见的部分,和那个与计量一致的部分不可能是同一
个部分。
    格:当然不能是。
    苏:信赖度量与计算的那个部分应是心灵的最善部分。
    格:一定是的。
    苏:因此与之相反的那个部分应属于我们心灵的低贱部分。
    格:必然的。
    苏:因此这就是我们当初说下面这些话时想取得一致的结论。我们当初曾说,绘画
以及一般的模仿艺术,在进行自己的工作时是在创造远离真实的作品,是在和我们心灵
里的那个远离理性的部分交往,不以健康与真理为目的地在向它学习。
    格:一定是的。
    苏:因此,模仿术乃是低贱的父母所生的低贱的孩子。
    格:看来是的。
    苏:这个道理只适用于眼睛看的事物呢,还是也适用于耳朵听的事物,适用于我们
所称的诗歌呢?①      ①古代诗歌的两种主要形式,史诗和悲剧,都是唱的。所以听众都是用耳朵的。
    格:大概也适用于听方面的事物。
    苏:让我们别只相信根据绘画而得出的“大概”,让我们来接着考察一下从事模仿
的诗歌所打动的那个心灵部分,看这是心灵的低贱部分还是高贵部分。
    格:必须这样。
    苏:那么让我们这么说吧:诗的模仿术模仿行为着——
    或被迫或自愿地——的人,以及,作为这些行为的后果,他们交了好运或恶运(设
想的),并感受到了苦或乐。除此而外还有什么别的吗?
    格:别无其它了。
    苏:在所有这些感受里,人的心灵是统一的呢,或者还是,正如在看的方面,对同
一的事物一个人自身内能在同时有分歧和相反的意见那样,在行为方面一个人内部也是
能有分裂和自我冲突的呢?不过我想起来了:在这一点上我们现在没有必要再寻求一致
了。因为前面讨论时我们已经充分地取得了一致意见:我们的心灵在任何时候都是充满
无数这类冲突的。
    格:对。
    苏:对是对。不过,那时说漏了的,我想现在必须提出来了。
    格:漏了什么?
    苏:一个优秀的人物,当他不幸交上了恶运,诸如丧了儿子或别的什么心爱的东西
时,我们前面①不是说过吗,他会比别人容易忍受得住的。      ①387D—E。
    格:无疑的。
    苏:现在让我们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这是因为他不觉得痛苦呢,还是说,他不可
能不觉得痛苦,只是因为他对痛苦能有某种节制呢?
    格:后一说比较正确。
    苏:关于他,现在我请问你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他在哪一种场合更倾向于克制自
己的悲痛呢,是当着别人的面还是在独处的时候?
    格:在别人面前他克制得多。
    苏:但是当他独处时,我想,他就会让自己说出许多怕被人听到的话,做出许多不
愿被别人看到的事来的。
    格:是这样的。
    苏:促使他克制的是理性与法律,怂恿他对悲伤让步的是纯情感本身。不是吗?
    格:是的。
    苏: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关于同一事物有两种相反的势力表现出来,我们认为这表明,
他身上必定存在着两种成分。
    格:当然是的。
    苏:其中之一准备在法律指导它的时候听从法律的指引。
    不是吗?
    格:请作进一步的申述。
    苏:法律会以某种方式告知:遇到不幸时尽可能保持冷静而不急躁诉苦,是最善的。
因为,这类事情的好坏是不得而知的;不作克制也无补于事;人世生活中的事本也没有
什么值得太重视的;何况悲痛也只能妨碍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尽可能快地取得我们所需要
的帮助呢!
    格:你指的什么帮助呢?
    苏:周密地思考所发生的事情呀!就像在(掷骰子时)骰子落下后决定对掷出的点
数怎么办那样,根据理性的指示决定下一步的行动应该是最善之道。我们一定不能像小
孩子受了伤那样,在啼哭中浪费时间,而不去训练自己心灵养成习惯:尽快地设法治伤
救死,以求消除痛苦。
    格:这的确是面临不幸时处置不幸的最善之道。
    苏:因此我们说,我们的最善部分是愿意遵从理性指导的。
    格:显然是的。
    苏:因此,我们不是也要说,一味引导我们回忆受苦和只知悲叹而不能充分地得到
那种帮助的那个部分,是我们的无理性的无益的部分,是懦弱的伙伴?
    格:是的,我们应该这么说。
    苏:因此,我们的那个不冷静的部分给模仿提供了大量各式各样的材料。而那个理
智的平静的精神状态,因为它几乎是永远不变的,所以是不容易模仿的,模仿起来也是
不容易看懂的,尤其不是涌到剧场里来的那一大群杂七杂八的人所容易了解的。因为被
模仿的是一种他们所不熟悉的感情。
    格:一定的。
    苏:很显然,从事模仿的诗人本质上不是模仿心灵的这个善的部分的,他的技巧也
不是为了让这个部分高兴的,如果他要赢得广大观众好评的话。他本质上是和暴躁的多
变的性格联系的,因为这容易模仿。
    格:这是很明显的。
    苏:到此,我们已经可以把诗人捉住,把他和画家放在并排了。这是很公正的。因
为像画家一样,诗人的创作是真实性很低的;因为像画家一样,他的创作是和心灵的低
贱部分打交道的。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拒绝让诗人进入治理良好的城邦。因为他的作用
在于激励、培育和加强心灵的低贱部分毁坏理性部分,就像在一个城邦里把政治权力交
给坏人,让他们去危害好人一样。我们同样要说,模仿的诗人还在每个人的心灵里建立
起一个恶的政治制度,通过制造一个远离真实的影像,通过讨好那个不能辨别大和小,
把同一事物一会儿说大一会儿又说小的无理性部分。
    格:确实是的。
    苏:但是,我们还没有控告诗歌的最大罪状呢。它甚至有一种能腐蚀最优秀人物
(很少例外)的力量呢。这是很可怕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