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智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孝经智慧-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逆向思维也很有意趣。
  这些传说,可以明白一点:曾子是个大孝子。孔子锁定曾子为传授《孝经》的对象,是得其所哉,慧眼识人!孔子评论:“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论语·先进篇》)挑出一个“鲁”字来评曾参,真是一字千金!曾子上面的孝行故事不就是一个“鲁”字吗?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此言不亦“鲁”乎!程子说:“参也,竟以鲁得之!”诚者斯言!
  

智慧:孝是会延衍滋生的
《古文观止》第一篇是《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左传·隐公元年》的一则历史故事。这里讲述了孝子颍考叔是怎样启迪国君郑庄公的孝行的。
  郑庄公的母亲叫武姜,前后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就是郑庄公,因为是难产,受到惊吓,因此不喜欢他;二儿子共叔段是顺产,因此偏爱他。武姜希望小儿子即位,但是没有得到丈夫郑武公的同意。她又私下纵容小儿子对其兄郑庄公的背叛、叛乱的活动。最后,共叔段的地盘越来越大,势力越来越强,于是就准备偷袭郑国的都城,而其母约定做内应,为小儿子开启都城的城门。郑庄公对这些都了如指掌,就在其弟将要动手之际,先下手派兵攻打其弟所居住的京地。共叔段大败,仓皇出逃。
  因为其母参与了这起叛乱,庄公就把母亲武姜赶出都城,放逐到城颖,而且还对她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意思是,不到黄泉,再也不会和她见面了。黄泉,是地下的泉水,因为是黄色,故有此称,这里指坟墓。庄公是说,母子之间,活着就甭想再见面了。
  郑国的一个官员颍考叔,是管理边疆的大夫,听说了这一件事情,就来晋见郑庄公。郑庄公宴请他,宴饮之中颍考叔将肉食放着不吃。庄公问其缘故。颍考叔回答说:“我有个母亲,尝到的都是小人的普通饮食,还没有品尝过国君美味的肉羹。请求您能让我带回去,留给母亲吃。”
  郑庄公感叹地说:“您还有个母亲可以留给她品尝,偏偏我没有啊!”颍考叔问:“请问这是什么说法?”郑庄公就告诉他其中的缘故,并说自己后悔了。
  颍考叔说:“国君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如果挖掘一个地道,且深至于泉水,在隧道中母子相见,难道有谁说您不对呢?”郑庄公听从了他的建议,挖掘了隧道,在隧道中母子相见,从此以后母子之间的关系改善并恢复了正常。
  该文篇末写道:“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延伸)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这段话很有名,被后代广泛传诵。意思是,君子说,颍考叔是一种纯粹厚笃的孝啊!他爱自己的母亲,但是又把自身的孝延伸渗透到庄公那里了。《诗经·大雅·既醉》:“孝子的孝没有穷尽,永远把孝赐给孝子的同类。”大概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吧。
  这一则故事如果从《孝经》的角度来解读,也很有趣味:
  一是,作为先因为丈夫是诸侯而为诸侯夫人、后儿子是诸侯而为诸侯之母的武姜,自己不做慈母,却爱憎分明地对待儿子,且帮助叛乱,这不是称职的母亲。《孝经·诸侯章》有云:“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诸侯之母的武姜,地位高高在上,但犯了不能“制节谨度”的弊病。
  二是,庄公作为一个儿子不及时地规劝母亲,这也是不孝,如《孝经》所说“子不可不争于父”,当然也包括应该争于母。庄公又不及时地帮助犯错误的弟弟悔改,这是不悌。《孝经·广要道章》:“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庄公这两点都没有做到。
  三是,共叔段作为儿子却和母亲一起做叛乱的事,阴谋篡夺其兄长的君位,这是不孝、不悌、不忠。
  四是,颍考叔是个孝子,他与君王宴饮而想到让母亲也尝尝这一美味,这是孝敬,当然又能孝养。他还巧妙献计,让一个良心有所发现的不孝的国君重新返回到孝道上来,母子关系得以恢复,国君的榜样与威信得以重新树立。这就是纯粹厚笃的孝在感应他人,赐予他人。《孝经·广扬名章》:“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颍考叔是“忠可移于君”,“治可移于官”,确实也得以扬名于后世。
  这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关于孝的智慧、孝的感应力量与感染魅力的案例。
  

散点透视:汉代·孝·孝治(1)
汉代,一个政论家曾面对趾高气扬的汉高祖刘邦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向使秦以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如果先前使得秦国在吞并天下之后,能实行仁义,效法先圣,你刘邦凭什么取得天下?——这人就是陆贾,他的学说收在《新语》里。
  刘邦马上从得意忘形的高端跌下来,而有惭愧之色,并恳切地希望陆贾跟他谈谈治国的智慧。确实,刘邦虽得到了天下,但面临着如何治天下的难题。秦代虽也有孝道,但是其*远远超过了微不足道的孝道,这是刘邦切身感受并体会的最深刻的。于是,他采取反秦之道而行之,从与秦*相反的维度去统治天下。汉初既用黄老之术来恢复战争带来的满目疮痍,又大力推行孝道来治理“天下一家”的刘姓王朝。这里简略地说说汉代“孝治”的一些情况。
  1。 刘邦与“孝治”的故事
  刘邦深悟孝治天下的道理,并自己先做了个样子。刘邦当了皇帝后,每隔五天就去朝见一次自己的父亲“太公”,行礼就如同一般人家的父子一样。太公家令,这个皇家的属官,就是主管家事的人劝说太公,不应该让君主拜见臣子。以后高祖再来时,他的父亲太公就抱着扫帚,在大门迎接,倒退着走路。刘邦见状大惊,忙下车扶起太公。太公说:“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法!”于是刘邦尊奉父亲为太上皇,还下诏:“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故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子有天下,尊归于父,此人道之极也。”
  未央宫落成,刘邦置酒庆祝之时,还捧起玉杯为自己的父亲“太上皇寿”。太上皇在栎阳宫逝世,刘邦还为此赦免了栎阳的囚徒,并把郦邑的名称改为新丰。
  这里又有个故事:刘邦的父亲虽然被奉为太上皇,但是还“时凄不乐”。刘邦问左右此中的缘故。对方回答:因为太公平生所喜好的都是“屠贩少年,酒卖饼,斗鸡蹴鞠,以此为乐”,如今这里都没有,因此不快乐。“蹴()鞠”,就是踢球。高祖于是就兴建丰地,把太公原来结交的那些老朋友都接过来住在那里。太公这才高兴了。
  但是历史还告诉人们这样一件事,当初楚汉相争时,刘邦手下的战将彭越数次返回梁地,断绝楚军的粮道。项羽很害怕,就制成一个高高的俎,将刘邦的父亲放在俎上,告诉汉王刘邦说:“如不急降,吾烹太公。”刘邦曰:“吾与项羽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若翁,则幸分我一杯羹。”“俎”,是古代割肉等用的砧板。项羽威胁刘邦,如果不马上投降就把他的父亲杀了。刘邦说:我和项羽约定为兄弟,我的父亲也成了你的父亲了,若果必定要烹你的父亲,那么希望也分给我一杯肉羹。后来经过项伯的劝说,项羽才没有杀了太公;楚汉讲和,太公才归汉代。从这里,人们可以看到刘邦的另一副面孔。
  如果我们走进刘邦的内心世界,那么刘邦用分封同姓王,替代了异姓王,以为“天下一家”,“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但是这个“天下”,还是很复杂,因此用孝道来维系这个刘氏的“天下一家”,就是一种策略与政治智慧了。刘邦之后的子孙也悟出其中的道理,很会用孝来治理天下。
  2。 汉代的谥法与“孝”
  为了继承其父刘邦之志,汉代的谥法从汉惠帝开始,均冠上“孝”字。颜师古《汉书·惠帝纪注》指出:“孝子善述父之志,故汉家之谥,自惠帝已下,皆称孝也。”《汉书·霍光传》有言曰:“汉之传谥,常为孝者,以常有天下。”

散点透视:汉代·孝·孝治(2)
比如西汉诸帝,刘盈谥号孝惠帝,刘恒谥号孝文帝,刘启谥号孝景帝,只有武帝刘彻谥号不用“孝”,刘弗陵谥号孝昭帝,刘询谥号孝宣帝,刘谥号孝元帝,刘骜谥号孝成帝,刘欣谥号孝哀帝,刘()谥号孝平帝。
  东汉诸帝,只有刘秀光武帝谥号不用“孝”,刘庄谥号孝明帝,刘()谥号孝章帝,刘肇谥号孝和帝,刘隆谥号孝殇帝,刘祜()谥号孝安帝,刘保谥号孝顺帝,刘炳谥号孝冲帝,刘缵()谥号孝质帝,刘志谥号孝桓帝,刘宏谥号孝灵帝,刘协谥号孝献帝。
  3。 推行“孝弟力田”
  汉代为了巩固农业生产,施行“重农轻商”政策,还着重推行“孝弟()力田”。由孝惠帝开始,奖励有孝弟德行和能努力耕作者。《汉书·惠帝纪》:“春正月,举民孝弟力田者复其身。”颜师古注:“弟者,言能以顺道事其兄也。”意思就是,推举百姓中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努力耕田的人,免除他本人的赋税徭役。大家可以想一想,这一政策,对民众有多大的吸引力!此可谓深得民心,既提高了生产力,又净化了社会风气,有利于建构和谐社会。
  此后便是高后一朝,吕后临朝行天子事,设置了“孝弟力田”之官职。《后书·高后纪》:“初置孝弟力田二千石者一人。”第一次安排了一个级别为二千石的官吏来主管“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努力耕田”的工作。颜师古注:“特置孝弟力田官而尊其秩,欲以劝厉天下,令各敦行务本。”
  孝文帝时候,“孝弟力田”之官与“三老”同为郡县中掌管教化的乡官。《汉书·文帝纪》记载,文帝十二年(前168年)下诏令:“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三老,众民之师也。廉吏,民之表也。”“及问民所不便安,而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为了及时慰问民众的不便利安顿,而以户口的比率增加三老、孝悌、力田等人员的名额,让他们各自用自己的心意去引导民众。颜师古注:“计户口之数以率之,增置其员,广教化也。”他们身上是有责任的,比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故遣信使晓谕百姓以发卒之事,因数之以不忠死亡之罪,让三老、孝弟以不教诲之过。”
  4。 汉代推行孝廉制度
  儒家讲究“为政以德”,汉代提出了德中之“孝”、“廉”来治理,于是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孝廉制度。
  “孝廉”,一是孝,指孝悌者;一是廉,指清廉之士。此两者分别为选拔人才的科目,肇始于汉代,到东汉更成为求仕者的必经之路,后来两者往往合为一科。最初起源于汉文帝时,文帝十二年的诏令里有奖励孝悌力田与廉吏的条文。
  其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规定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通称为举孝廉。从汉武帝开始以孝廉取士作为了常制。《汉书·武帝纪》:“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颜师古注:“孝为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这成为了汉代察举制度中最为重要的科目。从西汉到东汉初,察举的实施比较严格,被察举者如发现其不合标准,举荐的主要官员要承担责任。此中孝廉一科,成为了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东汉会要》:“得人之盛,则莫如孝廉。”所谓“名公巨卿多出之”。举孝廉,甚至可以由此而直接担任尚书郎、郡守、国相等要职。

散点透视:汉代·孝·孝治(3)
关于这些内容,《后汉书·明帝纪》也有记载:“其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级。”李贤注:“三老、孝悌、力田,三者皆乡官之名。三老,高帝置,孝悌、力田,高后置,所以劝导乡里,助成风气也。”后来宋苏轼《策问》还说:“古者有劝农之官、力田之科,与孝弟同。而自汉以来,率用户口登耗、黜陟守宰。”
  5。 重视《孝经》的教化与传播
  汉代《孝经》的地位上升到经的地位,列入“七经”。《汉书·艺文志》:“汉文帝时,《论语》、《孝经》皆置博士。”《汉书·艺文志》又记载,汉代传授《孝经》的有两派六家,比如今文派,有五人——长孙氏、博士江翁、少府后仓、谏大夫翼奉、安昌侯张禹,“各自名家”,但是“经文皆同”。传下来的有《长孙氏说》二篇、《江氏说》一篇、《后氏说》一篇、《翼氏说》、《安昌侯说》一篇。
  再如古文派,那是孔氏壁中古文。此中所谓立博士学官,就是以某一经作为太学教授学生的定本,并特地立一位博士来负责教学。这就像在高等学府设立专科教授。
  《孝经》、孝道在汉代受到了特别的重视,并且加强了宣传教化的力度和广度。汉武帝除了以“旅耆老,复孝敬,举孝廉”作为孝治的措施外,还将《孝经》作为对太子、诸王进行教化的重要内容,且制度化。汉宣帝时候,下令郡国分别荐举孝弟、有行义者,任以官职。
  汉平帝元始三年立学官,规定“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乡曰庠,聚曰序。序、庠置《孝经》师一人”。《孝经》成为官定的教本,迅速传播开来。两年后,征召天下有学问者及以《五经》、《论语》、《孝经》、《尔雅》教授者到京师,总计竟达数千人之多。东汉诸帝还要求天下都讲诵《孝经》,以《孝经》师来主持监试。(参见汪受宽《孝经译注》)
  从史籍记载看,汉宣帝、平帝以及广川王、沛宪王等皇室都曾向当时的硕学宿儒拜师,修习《孝经》。在民间,西汉武帝元狩六年(117年)六月已下诏谕三老、孝悌以为民师。这是政府希望通过地方上的长老和孝悌这些最底层的地方官员来推崇孝友之道。当时大概还没有正式的制度,到西汉末平帝的时候,政府则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