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商业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77.商业三国- 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下这把钢刀。在他治下有了这些觉醒的百姓,我看他敢不依我们完成吏治政治革新。
 
   南征,获得土地不是目的,我所需要征服的,是百姓之心。”
 
   张昭不依不饶:“虽然如此,但主公带的兵还是太少了。袁术战力不强,孙权的兵确定依靠宗族势力建立的,那些士兵全是同姓族丁,战斗力极其顽强,主公不可不察。我建议,主公还是在此等待援兵,再图南下。”
 
   刘备一声冷笑,孙权的兵战斗力顽强吗?二十万大军就不会在逍遥津被张辽数百人杀得鬼哭狼嚎。张辽是在夜里,从孙权野战军营地窦门杀入的。
 
   “我在洛阳得卢师提醒一句话”,刘备讥笑着说:“他说:天尚不全。我就此豁然明朗。袁术、孙权都是世家子弟。他们学术渊博,不过,这种学术是亡国之术。对于军法来说,他们学习的是所谓‘围三缺一’、‘天尚不全’那一套。野战,居然给敌人留下防御空隙与死角。这种战法,搁在都是用易经玄学武装下的军队对战上,自然不吃亏。可是,让他们遇上不学无术地军队,只要对方不知道‘易经’是何物,他们必然大败(此所以我们与异族军队战斗,屡战屡败的原因。)
 
   我却不同,我不但知道易经玄学其博大精深的荒诞之处,还知道秉承玄学理论下的弱点所在。我所带的骑兵,马蹄铁上决不会缺一个蹄钉,长途奔袭,相互缠斗,袁术孙权地骑兵绝不如我。野外扎营,对方露出破绽,我绝不会因手软不敢进攻,窦门放置的神录,对于我们信仰神父的士兵来说,绝不是障碍。子布,谁敢与我为敌,你就看我批亢捣虚、摧枯拉朽吧。”
 
   刘务意犹未尽,恨恨地说:“谁敢对我‘围三缺一’,我让他看看青州信仰坚定的士兵是如何通过缺口源源不断地获得补给,还要出击对方,击溃对方围困的。
 
   我此次下南方,所惧地就是怕袁术、孙权不学无术,越是不学无术,他们越不会亡国之术,越喜欢搞奇淫技巧,那我可夫要一座座城打下去了。好在,这俩人都是世家大族中地优秀者,而那种学术越学习越白痴。跟两个白痴打,九个旅团还不够吗?”
 
   刘孙竞争,已经不是同在一个高度了。
 
   想当年,日本人就很清楚中国易经思想武装下的军事弱点,为此,多年来,日本人总是向中国鼓吹易经思想地博大精深,但自己却从不贯彻实施。就为了让中国人把弱点摆在明处,他们好再来一次甲午战争。刘备这次南下,另一个目的就是彻底摧毁荆、扬两州的易经玄学思想。故此,绝对地兵力差距,才能带给他们绝对的震撼。所以,刘备才特意在公众场合大声宣示自己的主张。
 
   四日后,青州水军驶入内河,在建业城登陆。当时,孙权的治城是庐江郡武昌(今湖北鄂州),秣陵还没有改名为建业,没有人认识到秣陵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有着贯穿中国中部的冬季不冻河,又毗邻出海口,此地当然是中国南北物质奖励的交汇地,商业位置极其重要。
 
   此刻,秣陵城仅仅是个小城镇,驻军不多,居民不众,看着青州兵陆续登陆,刘备嘴边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有了我强大的青州水军,经过这一次突然登陆,估计今后孙权要是不搞好青州的关系,决不敢迁都秣陵。”
 
   河岸边,登陆的青州兵保持搜索队形象一浪浪波涛般向前涌动,第一排士兵手持鹭型盾迈步向前,十步一歇,成蹲姿。盾后,左侧为一手持圆盾的格斗兵,右侧为一弩兵,两个随盾起伏,蹲坐。第二排士兵,自鹭型盾的空隙中,前行十步,复保持蹲姿。第三排士兵再度越出……如此反复,整个青州兵队形象起伏不定的波涛,滚滚向前。
 
   秣陵城门,守门士兵从刚开始的震惊中平复,随即声嘶力竟的高喊:“敌袭!敌袭!关城门!”
 
   一名秣陵尉官呆了片刻,马上抢步上前,以刀背重重责打发出警讯的士兵:“乱叫什么,没见到对方打得是熊旗吗?中原大地,除了玄德公外,谁敢打熊旗?各位,列队恭迎玄德公入城。”
 
   城门士兵迟疑着,磨磨蹭蹭的站成了两列纵队,垂头丧气的等候着青州兵入城。一名城门士卒不甘心的嘟囔着:“以前看着青州商人觉得他们就够趾高气扬的,今日见到青州兵,方才明白青州商人实在是谦逊——什么叫拽,这些青州兵才中拽。”
 
   层层递进的青州兵杀气腾腾,在秣陵守卒面前个个显得如狼似虎。城门守卒们既羡又妒的望着青州兵推进,全然没有反抗之心——毕竟刘备名义上还是孙权的盟友,高层发生的芥蒂,底层士兵呶里清楚。
 
   不一会,青州兵开始依序入城,刘备骑着一匹赤色战马引领着部下走入城门。刚才那名责打城门守卒的秣陵尉官啪的一个立正,右手击胸,行了一个青州军礼:“向您致敬,我的主公。”
 
   刘备闻言,勒住了马缰,上下打量着那名尉官,缓声问道:“青州人?报名!”
 
   那尉官直挺身子,再度行一个军礼,高声响应:“青州北海郡视同功民张狗儿向使君大人致敬!”
 
   所谓视同功民就是青州的雇佣兵,在扬州地界立了战功之后,依据刘孙协议回家乡登记后,被青州承认功民身份的人,视同功民也叫侍公民、准公民,与青州本土公民享有等同的阶层待遇,但没有被选举权。
 
   刘备缓缓的挨个打量着城门守卒,下令:“张狗儿,带陈到次军接管秣陵城防,自今日起,秣陵城在我的管辖之下,秣陵士兵汰弱留强,编入青州兵行伍。”
 
   城门守卒发出一声压抑的欢呼声,旋即又想起青州军律的严苛,竟力停止身板,保持站军容。
 
   青州士兵待遇之丰厚,天下闻名,延续着秦律的《军功赏罚律》是平民百姓摆脱低贱身份的最快捷路线。只有在青州,武士的待遇才等同于文士,甚至在大多数时候升迁的机会要多于文士。大字不识没什么问题,只要你有一身好力气,进入军队,边战斗边扫盲,服役结束后,只要通过考核,就会成为官老爷。相反,文士的升迁途径极其狭窄。天下士卒哪个不渴望摇身一变,成为青州军士。
 
   刘备昂然入城,鲁肃急忙接手整编秣陵城士卒。刘备在秣陵城府衙饮尽一杯热茶,随即招呼众将:“人常说:迅雷之下不及掩耳,我军的行动必须迅速。鲁子敬之才我可以信任,留他在秣陵建设我军后勤基地,随行的商队也全部留下。此地,今后就是我青州货物的中转站。各位补充完结养,今夜好好休整,明日一早起锚,目标武昌城,沿途不再停留。通知下去,调近卫军进驻秣陵,让武昌进城的退伍兵招收佣兵,帮助守城。部队行动要快,马上下令,全城封闭,禁止船只离城。”
第五章 走向统一 第五十一节
  刘备海路走的是直线,风起则升帆,风止则采用轮踏,日夜不息地向扬州赶路。士兵们坐在船上,体力消耗比不大,可以说来之即可战。
 
   给扬州报信的探子走陆路,一路应付盘查尚不说,出了青州地界,路况变得极其恶劣,等探子颠簸到了扬州,刘备已入城多日了。
 
   武昌城(今湖北鄂州)毗邻江边,当初,把扬州治所建在武昌城是勇武的孙策打算与刘表争夺荆州江夏。孙策号称“江东之虎”,每战争先,治所武昌毗邻江夏,表明了他的扩张心理。
 
   其后,孙权将治所移往秣陵,是为了回避占领荆州的强大曹军,同时打算从徐州寻求突破。可惜,秣陵临江而建,战略纵深不够,一旦曹军渡江,国都就受威胁。为了保卫国都的安全,强大的东吴水军,最后龟缩在秣陵左右,无所作为。
 
   当日,孙氏水军正在江上巡防,众人防御的目标主要是上游江夏郡方向。一名到船尾解手的东吴士兵忽然见到背后来了10艘怪模怪样的战船。这怪船两侧带着巨大的明轮,船帆全部落下,明轮带着哗哗的水响,迅捷无比的向前推进。
 
   这名孙氏水兵一时惊奇,竟忘了传讯示警,呆呆的望着怪船快速的追上来,怪船船头灵活的一偏,从几只巡逻艇的缝隙插了进来,带起巨大的水浪逼开了巡逻小艇。
 
   孙军水兵一阵慌乱,又茫然不知所措。怪船插入巡逻艇中并没有表示敌意,这让他们不知道是否该吹响敌袭地警报。
 
   “战船,这明明是战船。”孙氏水兵低声嘟囔着。远处,巡江的指挥艇上水军将领徐盛、丁奉看着十艘怪船闯入孙军船阵,手持着鼓棰,迟疑不定的下不了决心是否敲响报警鼓声。
 
   “青州船转舵如此灵活,一定是使用轮舵,主公曾派遣多人前往青州,套取轮舵的秘密。可惜,青州船工嘴巴甚严,至今无所收获。”徐盛鼓棰悬在鼓面上犹疑不定的说。
 
   丁奉接嘴道:“既是青州船,倒不好轻易挑起事端,刘玄德报复心极重,最容不得治下百姓被别处官吏欺负,我等一旦起衅,除非杀尽江边所有目击者。”
 
   听丁奉这一说,徐盛立刻将鼓棰轻轻放下,长出一口气说:“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同意你的看法。我们先不示警,靠上去问问他们地来历。”
 
   丁奉不满的嘟囔着:“我什么时候说过不示警,你可别坑我。”,接着,丁奉又问:“靠上去,怕不容易啊,青州兵团用的是轮舵,舵舱是在船头,我们用的是手动式尾舵,从指挥塔下令传递到舵尾很耗时间。刘玄德喜欢耍赖皮,他教出来的青州人万一做一个局,让我们撞上他们地船,那不是让他们找借口闹事吗?”
 
   此刻,天际间再度出现了一队庞大的战船。主帆已经落下,船只仅用侧帆缓缓前进,巨船边伸出百作总值船桨,整齐的划动着,船行速度比风还快。隐隐中,传来了阵阵鼓声,仔细观察会发现,船只收桨落桨皆与鼓声暗合。
 
   徐盛举起一只青州产的单筒望远镜,寻找着这支船队的军旗,猛然间,他仿佛被火烙到一般,浑身一抖,望远镜掉落在甲板上。
 
   “是大熊,打的是大熊军旗,刘备亲自来了。”
 
   丁奉立即跳了起来:“不好,刘备是来找事的,这对船降了主帆,光靠船桨和侧帆前进,是为了在行进中保持灵活性。快快,让开主航道,通知码头,众船回避,省得他找见检茬子。”
 
   前面十艘船转舵灵活,已深深的嵌入到孙军船队中,利用船侧连续撞开数艘巡逻小艇,为随后的桨帆船清理着航道,这种横蛮霸道地作为引来了孙兵纷纷责骂。而海鳅船不管不顾,连回嘴都没有,只是动作越来越粗暴,被撞上的孙兵船只开始有了轻伤和落水的士兵。
 
   青州指挥船响起一声嘹亮的喇叭声,惊起江面无数的飞鸟,稍后,各船依次以军号回应。徐盛忽然想起一事,急忙命令道:“船上可有通过青州尉官考核的人?赶快把他找来。”
 
   稍后,两名孙兵被引到徐盛面前,在军号的间歇声中,徐盛急促的问:“刚才,玄德公座船吹的军号是什么意思?现在各船吹的号又是什么意思?”
 
   两名士兵相互看了一眼,其中一名年长者在同伴地示意下回答:“回禀徐将军,我们的王吹军号,要求各舰升将旗向友军致敬,可能是战船间队行动太过分,我们地王看不下去了。各舰艇依次回答,接受命令,马上升将旗。”
 
   丁奉围着那名士兵踱了两步,再问道:“不简单啊,你的身份真不简单,我听说,只有出云和广饶两城百姓才把玄德公称呼为我们的王。你是出云人还是广饶人?”
 
   那名士兵回答:“在下是广饶东两乡在籍居民。”,看着丁奉、徐盛疑惑的目光,那士兵解释道:“在下原是辽东人,随公孙将军渡海攻打北海,被我们的王俘虏。在下有点木工小手艺,被东两乡木匠坊杨林勋爵招赘,并在东两乡入籍。因在下还是罪民身份,岳丈大人便让我来孙氏投效,争取军功,以摆脱罪民身份。在下在辽东时,略识点字,后岳丈大人请了先生,随后,在下通过了尉官考核,等待挣足军功后,便打算退役回乡。”
 
   徐盛恍然:“我说泥,出云、广饶原来的居民都是些流配之民,现在遇了个好主子,已经各个非富即贵。怎么会到我的船上当兵呢?原来你还是个奴隶。”
 
   所谓罪民,在其他地方就是奴隶,这名士兵以奴隶的身份当然进不了刘备地正规军,只好在岳父的运作下,进入孙策军中服役。这些士兵大多是为了摆脱自身的尴尬身份而来此积累军功的,所以,他们遇敌格外凶狠,给孙军留下了青州兵彪悍、凶狠的印象。有时,他们甚至不惜与敌同归于尽,获得阵亡待遇,来换取身后父母、兄妹家人的身份地位地改变。也正因此,青州兵在孙军中升迁的格外快,许多将领都喜欢用这些对敌凶悍、对上谦卑、严守军纪、熟知团队格斗技巧的士兵。
 
   徐盛、丁奉所乘的是巡江旗舰,所以更是大肆搜罗青州兵,舰船上甚至有两名通过尉官考核的青州兵担任下级军官。所以,徐盛才会听到军号,想起找人识别。
 
   “这个,玄德公如此谦和,我们也不敢接受他地致敬,我问你,致敬的信号怎么打?你想个法子,让我们也表达一下对玄德公的敬意。”
 
   那名广饶城士兵摇了摇头,说:“我们船上没有铜号,就是有铜号,我俩也不会吹,升旗嘛,三红两黑相间排列,就是致敬之意,可是船上没有三角信号旗,临时制作,怕赶……”广饶士兵止住了话音,目瞪口呆的看这个战舰依次升起的将旗。
 
   徐盛、丁奉顺着他的目光望去,顿时一身冷汗。
 
   刘备这是来打架的,升起的将旗五颜六色各不相同,光看各种旗帜先头船队上至少有三员大将,带这么多将领来武昌决不会是游山玩水。
 
   “先锋少将黄(忠)、先锋中将赵(云)、先锋大校徐,徐什么?没听说过有姓徐的将领啊?”广饶士兵低声读着军旗,另一名士兵接着数落着从眼前驶过地桨帆船上的军旗,并根据自己的知识在姓后补全将领的名字:“前军师鲁肃,啊,第三军团长现在当上了军师了;近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