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蛊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苗疆蛊事- 第4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见他神情落寂,我担忧地问怎么了?杂毛小道长叹一声气,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我都记不得自己上一次在家过年,是什么时候了。听他这般说起,我也不由得也叹气——过年过年,我这里出了事,只怕我家里面,连过年的心思都没有了。
两个男人,靠墙而坐,房间里一片喧闹,而门口,则四下静谧无声。我们身处于空气稀薄的高原,在视线尽头,有高耸入云的山峦。这便是我们要一直待着的藏身之处,一个神奇而荒凉的地方,
两个男人,静静瞧着远方,我们彼此都以为,我们会平淡地在此地生活着。然而我们终就是没想到,老天从来不仁慈。

、第二章 湖神,喇嘛

我们在这个藏南牧区小村中平静的生活着,有不用担惊受怕的美梦,有纯朴善良的藏民,有放眼辽阔的山水和天地,还有无穷无尽的悠闲时光,除了食物比较腻烦之外,倒也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
南卡嘉措的三个孩子都已经开始熟悉并且接受了我们,我曾经放在背包里的两斤巧克力,现在也正好拿出来哄小孩,效果十分的好。没多时,几个孩子就开始围着我和杂毛小道,屁颠屁颠儿地喊叔叔了。
不过这巧克力并非是白吃的,我们会求多吉和拉姆教我们藏语,不求精通,但是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多少也能够听懂别人的交谈和话语。
这段时间里,我并不只是在这里闲着逗小孩儿,离村二十里的地方,有一个淡水湖,风景绝美。
站在山上,远远望去,如一片莹蓝莹蓝的镜子,清澈极了。自从我们知道之后,便每天早早地跑到湖边去练剑,十分惬意。这并不算什么,藏区据说有1400多个大大小小的湖泊,而在日喀则地区,就有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湖,镶嵌于群山之中。
这个我们私底下称之为“天湖”的湖泊,并不算大,是由雪山上面的雪水溶汇而成,手放在里面,冰润清澈,湖边有许多祭祀之物和石堆,都是附近的藏民,和寺院的僧侣过来,祭拜湖灵的。在藏区,不论是苯教信徒,还是藏传佛教的信奉者,一般都认为神灵聚族而居,且多在高山之巅盘踞,但圣洁的雪山湖水中,也有着让人敬畏的神灵存在。
之所以来这天湖,一是因为此处风景秀美,湖边有草茵和大片的原始森林,二来人迹罕至。
在冬天时分,来的人十分稀少,不受打扰。我们一般很早就过来了,练剑,一练就是一整天。
那段日子,我对鬼剑的练习,几乎到达了痴迷的程度,剑不离身,有事没事就拿出来摩挲一阵,与其亲近,以身养剑。我已然知道了自己身体里,似乎多出了一股很厉害的力量源泉,它与肥虫子的力量十分契合,相辅相成;不过我并不能够立即掌握,除非是情绪爆发,或者能够入定,方能够引导出这股力量来,化为己用。
前面的逃亡生涯,我无时不刻地期待着自己会变得强大,而此次停顿下来,有了时间,几乎就变成了一个练功狂人,除了一个人练剑外,还拉着杂毛小道,过来给我喂招。
我习的就是茅山宗的入门道家剑法,无论是心法,还是剑技,并不算高明,粗浅得很,不凭蛮力,杂毛小道能够很轻松地将我完败;但倘若我开始引导腹中的力量,他的剑便很容易地被我打飞,然后跳着脚骂娘,说我不地道。
杂毛小道除了陪我练剑之外,还开始琢磨起如何在雷罚之上,篆刻出引导飞剑的法阵来。
不过此番秘术,失传已然有了几百年,杂毛小道即便是天纵奇材,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琢磨透彻,而此类研究急需安静,于是对我烦不胜烦。
当然,我倒也不缺少对手,杂毛小道不理我,还有小妖。
与杂毛小道相比,小妖的出手刁钻诡异,而且通常都是以快打慢,具有着浓烈的个人风格。
这小狐媚子最近不怎么肯理我,对待我的态度,跟以前我坐轮椅时的样子,天差地别。不过每次我叫她出手对练,都肯,而且小丫头出手,如同真的一般,咬牙切齿,出手狠辣,倘若我不是和她熟识的话,直以为我们这搏斗,是仇人在追杀呢。
不过也正因为小妖这种假戏真作的态度,给了我极为强大的压迫力,因为每次如果不全神贯注,身上就会被挨上一拳。她出拳精准,打在身上虽然并不影响行动,但是疼,劲力涌出,有让人有忍耐不住的剧痛。往往一场架练下来,我总是会鼻青脸肿,泪流满面,就像被十八条大汉,齐抡过一遍似的。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我逐渐地开始融会贯通起来,小妖能够欺负我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往往打了大半天,都够不着我几次,而即使够着了,我也能够在紧要关头,将这攻击最大程度的化解开去。每到这个时候,小妖就会耍赖,运用起青木乙罡,唤出青草,将我的双腿给缠住,然后冲上来,将我揍个痛快。
任我感情再如何迟钝,也感觉到小妖似乎在赌气,虽然不知道为了什么。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训练,不光是我,她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加强。这个小狐媚子虽然天赋极高,但是有些慵懒,似乎并没有怎么勤力练过功。朵朵是个笨孩子,我说什么她都肯听,但是小妖却像是青春叛逆期的少女,说得多了,她反而厌烦,听不进去,所以唯有逼迫,不断地逼迫她,才能使得她的进步斐然。
虎皮猫大人翅膀受了伤,本来是飞不得的,但是它却并不甘寂寞,说没来过藏地,总是闹着到处跑。
它受伤了,也不打紧,朵朵却还有一个降服的白背兀鹫。
这扁毛畜牲当初在丽江就不见,都已经被我遗忘了,没想到在某一天,它竟然从天空中斜斜飞了下来,然后经过虎皮猫大人跟它的一番交涉之后,摇身一变,成了大人暂时的坐骑,四处翱翔。
我还真的不晓得,朵朵居然还有这等本事,美得虎皮猫大人天天宣扬,说它是吃软饭的小白脸,老婆的宝马,它没事就可以骑上一骑,怎一个爽字了得?
当这厮厚颜无耻地宣称自己是“小白脸”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望着这头花花绿绿的肥硕鹦鹉,不说话——这头鸟儿,脸皮已经厚到刀枪不入的境地了,地球人已经无法阻挡它的吹牛波伊了!
练剑累了,我们就去湖里面捉鱼来烧烤,藏民们相信鱼是湖神的化身,一般都是不吃鱼的,所以这里的鱼儿尤其肥美,而且好抓。吃腻了牛羊肉,我们蹲在湖边一处背风的角落,然后将那油脂肥厚的湖鱼串起来,架在火堆上面烤炙,那油脂大滴大滴地落下,倏然又是一阵急火,烤熟之后,香气四溢,味道鲜美极了。
不过为了照顾民俗和宗教情绪,我们也并不敢张扬,只是悄悄地做,一饱口福。
南卡嘉措以及村子里的所有藏民,都笃信藏传佛教,衣食住行,都很有意思和特色,此处便不细说,基本上我们都能够相安无事,和平共处;而南卡嘉措的家人和邻居,对于我们这两个外人,也保持着热情和好奇,没事与他们聊一聊,学着说一些藏语,这样的生活,倒也还是蛮不错的。
如此过大半个月,连我这个心思复杂的家伙,都已经喜爱上这种简单的生活来。
我个人感觉,离天越近,欲望越少,就越单纯。
一月下旬的某一天中午,我们并没有出去天湖边练剑,而是在家里面,陪着三个小孩儿讲外面的故事。多吉、拉姆和丹增对于这个话题,十分感兴趣,经常问些诸如“香蕉可以烤着吃么”、“猴子是不是跟人一样”之类的奇怪问题,在他们的认知世界里,所有的一切都充满着神秘,而我和杂毛小道,则是无所不知的老师。
这天中午我们依然在聊天,一边讲故事,一边学藏语,突然听到外面一阵喧闹,好多人在喊叫,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背脊不自然地弓起,而杂毛小道也站了起来,叫多吉出去问一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就在我们小心翼翼的戒备中,多吉领着南卡嘉措走了进来。
见我们疑惑地望来,南卡嘉措沉重地告诉我们,说后村巴桑家的二儿子,上午追羊跑到了天湖附近,结果人失踪了,巴桑和几个村民前往湖边察看,在湖边发现了鱼刺和鱼骨头,有人说是他家二儿子惹怒了湖神,结果将他给吞噬了。
巴桑回来之后,老婆哭成了泪人,大家伙儿准备商量着去白居寺里,请有大功德的喇嘛出面,求那湖神,将巴桑的二儿子归还回来呢。
吃鱼?惹怒湖神?——我和杂毛小道面面相觑,这说的,不就是我们两个吃货么?
不过作为两个小有成就的修行者,湖神一说可信,但是也不能偏信。
我们在湖边晃荡了大半个月,并没有见到什么奇异的现象和气息,哪里来的湖神呢?不过人倒也是真的失踪了,这么大冷天,不找不行,我跑出屋子里,朝空中吹了一个口哨,顿时有一个黑点从天空中隐隐浮现,继而变大,最后风声一响,那只苦波伊的白背兀鹫降落在场院里。
我跟它背上的驾驶员说起此事,肥母鸡正巧是没有事儿做,闲得蛋疼,也不讲条件,叫了一声得令,便再次飞向了空中。
南卡嘉措知道我们的事情,但是并不言语,全村里只有他家有车,于是便被叫着,和村中两个比较有名望的老人,朝着白居寺的方向行去。虎皮猫大人答应得爽利,然而到了傍晚,都还没有消息传来。倒是在入黑的时候,我们听到喇叭的声音在响,出门一看,南卡嘉措的小货车在村口出现。
过一会,车子开到我们的面前停下,从车子里,走下两个穿着猩红僧袍和黄色帽子的喇嘛来。

、第三章 湖畔,羊尸

这两个喇嘛,一老一少,老的足有六十多岁了,愁眉苦脸,眉毛垂到了眼角处,脸膛红得发黑,蒜头鼻,形容威严;而那个小喇嘛看着似乎还没有到二十岁,眉目清秀,眼睛晶莹透亮,脸上并没有普通藏民那样的高原红,反而是白皙细腻,皮肤比我的还要好——换一个说法讲,这个少年喇嘛,像个娘们儿。
车停在了院门口,南卡嘉措和巴桑,还有村子里随行的几个老人正在跟两个喇嘛说着话,那个老喇嘛突然转过头,直直地盯着我。
他似乎朝着旁边问了一句,南卡嘉措跟老喇嘛解释,说的是藏语。
我通过这些天来的突击培训,大概能够听到“外面”、“朋友”的几个字眼。老喇嘛点了点头,身子一动,朝着我们这边走了过来。
“年轻人,”他用一种古怪的强调,跟我对话:“你身上有邪魔!”
我心中一惊,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胸口的槐木牌,然后看着面前的这个老喇嘛。只见在他的身上,隐隐透出一股森严的磁场光芒来。常人并不能见,但是我,却能够感到有微微的炁场震荡,显然他也是一个修行者。不过我很快回过神来,嘴角含笑,说道:“不,它不是邪魔,是你心头的执念!”
那个小喇嘛听到我的言语,嘴角竟然流露出了一丝笑意,不过他并没有说话,而是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我们,气度不凡。看来白居寺对于此次事件十分重视,派出的喇嘛,都是很不错的高手。
南卡嘉措在旁边给我们介绍,说陆左,小萧,这是白居寺的堪布班觉上师,是我们村子专门请过来,处理白天那事情的。我点点头,双手合十,以作敬意,老喇嘛深深地瞧了我一眼,然后温和地说道:“无目无宁,你还要好好自度吧!”
说完,他转身,跟着众人,朝着巴桑家走去。
我不由得好笑,这个老喇叭倒也不是迂腐之人,他能够看出朵朵的存在,但是并没有如某些自命不凡的正义人士一样,非要除之而后快,只是告诫我一番。如此看来,倒也算是一个极为有趣的人。
我们目送着众人离开,这一老一少两个喇嘛,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们跟在内地或者沿海,那些所谓名山古刹里的和尚有很大的区别。总体来说,应该说是凡尘俗世的味道淡一些,配合上他们那一身红色喇嘛的服装,让人心中,产生出一种宗教的威严感——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身上,有虔诚的法力震荡。
对比之下,我们寻常所见到的那些和尚,十个便有九个半,并无什么本事,顶多也就是能够把《大藏经》背诵个遍的学术和尚而已。
我们心中好奇,不知道这二位喇嘛前来,能不能够将那个据说已经被湖神给吞噬了的藏族小伙子,给找出来。
过了好一会儿,南卡嘉措返回了家中,他告诉我们,说两位上师,今天晚上会在巴桑家歇息一晚上,然后第二天清晨出发,去天湖边查寻踪迹。届时,村子的大部分人,都会跟随着一同前往。
这是大场面,我和杂毛小道面面相觑,都决定打死也不说出,那些被发现的鱼骨头,是被我们给吃的。
不然,即使我们不被打死,也要给那些唾沫星子给淹死。
听到父亲的话语,多吉、拉姆和丹增都欢呼雀跃,说明天一定要去瞧个热闹。南卡嘉措拦着了这几个发疯的小孩,说不能去,明天说不定是什么情况呢,要万一出事儿了,他还好,归于净土,三个小孩儿,跑都不知道怎么跑。这话说完,旁边顿时一阵委屈的哭声传出。
我和杂毛小道不再理会,返回自己的房间休息。等到了子时的时候,虎皮猫大人才带着一身寒露回来,说方圆百里都转了一个遍,并没有见到什么人,要么就死了,要么就躲哪儿藏起来了。
巴桑家的二儿子,是个十六岁的半大小子,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叛逆期,说不得还真的能够做出这种事情来。没找到,我也不再计较什么。这世界上有太多不如意的悲伤事情,尽尽人事就好了,贸然在人家的地盘上大包大揽,说不定还会惹人厌烦。我们还是等那两个喇嘛,有什么办法吧。
次日清晨,我很早就起来了,练了一套拳,然后收了拳势,与杂毛小道、南卡嘉措共同喝了点酥油茶和糌粑,然后到村头汇合。
此番前行,除了两个喇嘛和巴桑一家人外,还有差不多三十多个藏民,都是一个村子的。
有人还挑着酥油茶、糌粑和油煎果子,当作祭品。
二十里地,说远不远,说近自然也不算近,我们往日来回轻快,而此刻却是在后面慢腾腾的磨蹭着。
进山无路,唯有靠行走,那两个穿红袍的喇嘛在最前面领路,脚步沉稳,两人手中都有一个古朴而华贵的暗金木柄转经筒,不停转动。这东西亦称为“玛尼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