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明探案:命案第一现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子明探案:命案第一现场-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玉荣的案子已经成功侦破,两名犯罪嫌疑人正在等待着正义的审判。刘丽萍的危险已经完全消除,前几日她面孔上的惊恐和惶惑亦已荡然无存。此刻,她像是换了一个人,满含笑容的面孔犹如盛开的桃花一般,显得活泼而娇媚。从她那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里流露出对子明老师无限的崇敬和感激。
  告别了子明老师,刘丽萍远去了。她将恢复到自己以前那种平淡但却是值得珍惜的日常生活。望着她那袅袅婷婷的背影,陈子明不由得发出感叹。
  倘若10月12日晚上,刘丽萍不曾碰巧看到林进才与吴逸萍抬着什么东西;倘若10月13日晚上刘丽萍被那辆桑塔纳车撞死;倘若10月14日在第一人民医院的病房里刘丽萍死于那位假护士之手;倘若刘丽萍发现她正面临生命危险后,立即不声不响地逃往外地;倘若自己不曾参与这一起案件的侦破;倘若自己即使参与了侦破但却没有想到罪犯可能移动地转……。这许许多多的假设之中,如果有一项能够成立,犯罪嫌疑人就有可能逃脱法网!现在想起这许多的可能性,陈子明不免有些后怕。如此说来,这次案件的侦破在某种程度上是建立在许多偶然性的基础上的,这将是多么的危险啊!作为一个完美的侦破程序,侦破工作理应是建立在逻辑的必然性上的,这样才有安全感,才有保障。可是,这次的案件告诉陈子明,虽然案件最终被侦破了,但其成功却是偶然的!这就意味着,现在的侦破逻辑尚存在某些盲点。对于本案而言,盲点是什么呢?
  陈子明猛然醒悟到,这次的盲点是:涉案证据的可移动性!倘若我们的逻辑推理已经预先考虑到任何一项涉案证据的可移动性,即使以上的几个假设都能成立,但只要我们能够检查一下那块地砖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被罪犯从别处移过来的,就可以立刻发现那儿并非命案第一现场!
  他想起了几句古老的格言: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作为一个合格的警务人员,身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责,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自满、不可骄惰啊! 
      (全文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