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病谁没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心病谁没有-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障碍、记忆力减退等一类疾病。

    要想清楚地认识心理疾病,我们就必须先了解产生心理疾病的背景。可以说导致心理疾病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它的产生与人类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包括社会背景、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等,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

    社会发展对人的陈旧思想观念产生巨大冲击,动摇人的世界观,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第一部分 第6节:不要怕说“我有病”(6)

    几十年来,中国在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各行各业力争上游,人们运用知识、技能、物力等资源全力竞争,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改革、兼并、重组、合资、转产、收购、破产、移民、下岗、再就业等新名词、新概念的出现,无一不对生活在这一伟大时代中的人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这些大潮冲击下,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地位的改变、经济利益的分化。社会提倡高效率、高技能、高强度,使工作变得越来越紧张,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这种形势迫使我们不断学习、更新和开拓,迫使我们节省时间、抓紧时间,甚至争分夺秒。

    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体验到时代的紧迫感、挤压感!

    因此,在这个躁动的变革时代,人的心理早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平静。无论家庭关系还是社会关系,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受功、名、利、欲的驱动,各种社会矛盾日渐尖锐,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生活、工作、学习变得越来越困难。

    由此,人的心理发生扭曲,产生的心理问题愈加普遍:各种明争暗斗、消极怠工、无故弃学、离婚、弃子、包二奶,甚至连吸毒贩毒、抢劫杀人、敲诈勒索、贪污盗窃、行贿受贿、买官卖官、卖淫嫖娼等犯罪问题也应运而生。

    心理障碍已经成了我们前进道路中的绊脚石。社会要想发展就不可忽视人的心理健康!

    社会环境的急剧转变,使一部分人因此失去原有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同时也使一些人受到刺激,变得心浮气躁,如果不能对他们的情绪及时进行疏导,就会让其形成心结,从而诱发心理疾病。

    改变旧观念

    我们对“神经病”、“疯子”这类词特别敏感和忌讳,对精神病患者特别鄙视和排斥,这种愚昧、陈腐的旧观念,直接或间接害苦了很多人,酿成了许多人间悲剧。我们必须改变这种旧观念。

    浑然不知,不予重视

    我们对于身体疾病所反映的病情、症状,比如头痛、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一般都有最直接、最具体的感受。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在医疗保健方面,人人都称得上是半个医生,而对于心理疾病,则远没有那么具体、清晰、透彻的认识,也没那么容易理解和接受。

    有位嫉妒心很强的女性,工作上从来不让人,任务多了怪领导,任务少了怨同事。生活上见不得别人穿着打扮比自己好。一张口就带“刺”,大家见了她就怕。亲朋好友怎么劝她,她都改不了。她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对,却控制不住内心的妒火。最后单位进行“优化组合”,没人要她,她成为下岗人员。

    她不知道,这其实就是心理疾病惹的祸。

第一部分 第7节:不要怕说“我有病”(7)

    事实上,只要有心理疾病患者存在的场合,就会给人无形的压力,就会令人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如果你身边有心理疾病患者,你总会感觉不顺心,无论你是他的家人,还是同学、同事,你的生活质量都会因此而大打折扣。

    我们习惯把各种心理异常仅仅看做是性格、修养、脾气的问题。因此,就算是身边有心理疾病患者,我们也难以一眼看穿;就算少数人看穿了,多数人也难以接受;就算多数人接受了,患者本人及其亲属也未必肯承认,更不用说接受心理咨询了。而这就是心理咨询最大的障碍。

    有人说:心理疾病,我没见过!其实它已不知不觉渗透到我们身边。家里有人脾气古怪,我们说是他性格不好;单位有同事常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牢骚,我们认为是他修养不好。我们完全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心理“病”了!

    从本质上来讲,性格问题、脾气问题、修养问题就是心理障碍的表现。

    数年前,有一位成绩一向很好的高三女生,由于学习压力过大,来我这里做心理咨询。我见她精神抑郁、悲观失望,为她开了两天的病假单,让她休息休息,调整一下心态。

    她把病假单交给老师,老师也不知道这算不算病,就转到校长那里,校长看了看,不以为然地说:“抑郁症?我都有呀!这哪能算是病?不批准!”

    晚上,这个女生心灰意冷,想不通,一心想自杀。她从宿舍冲向阳台,想跳下去,幸好被洗澡回来的同学发现,抓住了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后来她放弃了学业,连高考都没参加。

    校长的无知和漫不经心,就这样误了这个学生的一生。现实中,有多少人是抱着与这位校长同样的心态和想法的?

    在我们身边,很多人都有心理障碍,甚至病得不轻,却被一些虚幻的假象所蒙蔽,认为自己活得很好,根本没有病。他们的家人也多认为是“思想问题”,不必大惊小怪,没必要进行治疗。

    极力否认,刻意回避

    人的一生会遇到数不尽的事件,其中有许多就是导致心理疾病产生的根源。但这些事件往往会被我们忽略,我们甚至在潜意识中刻意回避对自己不利的形势,就如受了轻伤的动物,为了逃避猎食者的追捕,佯装健壮,奔跑自如一样。

    有的人表面很快乐,其实内心很郁闷。别看他天天在别人面前笑容满面,也许正在为家里的事忧愁;别看他在外高谈阔论,可一回到家便寡言少语。

    有的人告诉别人他活得很好,然而他往往心中有事,时常胆战心惊。有的人天天梦想着升职加薪,可幸运之神却总是与他擦肩而过,让他一肚子的怨气没法发泄。有的人雄心勃勃,想创一番事业,可经过长年累月的努力,结果什么也没得到,内心压抑的体验只有他自己知道。

第一部分 第8节:不要怕说“我有病”(8)

    有的人事业顺利,生活美满,却感到生活好像缺了点什么。有的人说他什么都不缺,却整天空虚寂寞,感觉人生似乎走到了尽头。

    有的人身体很好,无病无痛,却总是睡不着,头脑中思潮起伏,浮想联翩。

    有的人看似无忧无虑,其实将注意力过分集中在身体上,总担心自己身体出问题,担心自己患不治之症。

    以上种种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矛盾。这些矛盾心理进一步发展,就会形成心结,产生心理疾病。

    中国人喜欢说自己心脏有病、肺有病、肝有病、肾有病、胃有病,等等,这病那病,如数家珍。这样说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同情、关心和帮助。

    但是,中国人对心理疾病特别忌讳,一谈到心理疾病就感到恐慌,感到愤怒,认为这是对自己的污辱,是骂自己“疯子”、“白痴”、“神经病”。许多病人拒绝就医,有的甚至又哭又闹,家人、朋友生拉硬拽,也无法把他送去治疗。据卫生部调查显示,国民中六成以上被调查者将“精神病”与“神经病”混为一谈。

    有位患者自杀了3次,意外获救,保住了性命。当家人要带其去看心理医生的时候,她却说:“如果不逼我去看心理医生,我以后就不自杀了。”令人哭笑不得。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我发现有很多患者不愿承认自己有病。即使所有诊断都符合,甚至拿着书,一条条跟他对证,他还是会摇头,否认“有病”。

    为什么人们总是怕别人说自己有心理疾病?为什么总是不愿承认“我有病”呢?承认了有何不好?

    其实,心理疾病和其他躯体疾病一样,也是一种病,而且十分普遍,每个人一生之中皆可能会患上,因此患了心理疾病,本不应害怕,其他人更不应歧视。但事实是,社会上确实存在恐惧和歧视心理疾病的现象。

    习惯思维,忽视心理

    在临床,经常可以见到那些心痛、胃痛、关节痛的患者,他们被疾病折磨得死去活来,等我真正为他们诊断清楚的时候,他们却怎么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有心理疾病,甚至连医务工作者也会对诊断结果表示怀疑。这是我们对心理疾病认识不足的表现。

    一位40多岁的妇女,腹痛多年,总也治不好。于是到某大医院找胃肠专家看,经专家多次动员,她做了胃大部切除,术后腹痛症状却依然不减。此后两年,她又先后做了3次手术,胆囊、阑尾、子宫等附件统统“下岗”,心想这下应该没事了吧?

    然而,症状依然顽固地纠缠着她,没有丝毫好转。

    这前后她花了20多万元医疗费,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她写好了遗嘱,在床上躺了两年,心灰意冷地等死。

第一部分 第9节:不要怕说“我有病”(9)

    见到我,她第一句话是:“医生,我是来试试的。”

    经过询问我才知道,她的宝贝儿子正在吸毒。我敏感地意识到,这才是她的病根所在。

    她患了隐匿性抑郁症。经过系统治疗,她的病奇迹般地好了。

    人们习惯认为,哪儿不舒服就是哪儿有病,比如心口痛、心慌、心跳,就是心脏病;胃痛,就是胃病。俗话也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生物医学的角度来说,哪儿有病,哪儿就会痛,哪儿就会不舒服。这是正常的、符合逻辑的规律,也是人们一般的常识。但是,如果反过来推理,认为哪儿痛,就必定哪儿有病,那就未必完全正确了,如失恋、受惊也会引起心痛、心慌、心跳;生气、紧张也会引起胃痛、胃胀、吃不下饭。

    临床工作中,许多心理医生发现心理疾病最容易被误诊的症状就是“疼痛”。由于大众缺乏心理医学常识,认为“哪儿痛,哪儿就有病”,但依此方法治疗却怎么也治不好,以致有的医务工作者将那些看上去像躯体疾病,实质为心理疾病的怪现象当做“疑难怪病”看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一方面,大家一心只想诉说自己的病情症状,有意无意地把精神心理状况掩盖起来。一种是以为自己的精神心理状态与疾病无关;另一种则认为精神心理属于个人或家庭的隐私,不便启齿。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医学教学体制的原因,生物医学与心理医学互相脱节,加上我国心理医学起步较晚,各科医生都只在本科的专业范围内打圈圈,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躯体局部组织器官上。许多医务工作者接受的主要是生物医学教育,所以对心理医学不甚了解。即便各种检查手段都查不出问题,也不会注意到患者疾病的心理诱因。这就不可避免会发生一些误诊。

    其实,心理疾病种类很多,特别是感知觉障碍类的心理疾病,表现奇特。通常患者感觉身体某部位痛,而病症的根源却不在痛的部位,但由于我们对心理疾病缺乏了解,结果把许多本来应该属于心理疾病的,误作躯体疾病处理了。

    当患者经过系统检查未发现明显的病变异常,或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关治疗没有明显改善时,我们可以从心理疾病方面进行考虑。

    感知觉方面的心理疾病,多归属于神经症范畴,以躯体形式障碍、焦虑症为主。另外,还包括一部分隐匿性抑郁症。

    16年来,我在心理咨询门诊看到了许多令人心痛的事,特别是金钱的浪费。我详细调查过,一个心理疾病患者要花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才能找到“对症”的治疗途径。

    由于久治不愈,无法解除苦痛,相当一部分患者求助于社会上的游医、巫医、神医及江湖骗子,而这些人故弄玄虚,将心理疾病说成是“鬼神附身”,令患者及家属围着他们的“指挥棒”转,以牟取不义之财。

第一部分 第10节:不要怕说“我有病”(10)

    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很多人及部分医务人员依然按过去的思路想问题,甚至单纯地认为“健康就是身体没有病”。这肯定是不正确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发现健康不仅局限于生物源性的范围,还与社会、心理密不可分,并提出了“生物、社会、心理”的健康三要素,同时据此对健康的定义做了修正,认为“健康不仅指躯体没有残缺和病痛,还必须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简而言之,躯体会患病,心理同样也会患病,仅仅只是身体健康的人还不能算是健康人。

    在这里,我想说一下20世纪末问世的一种新药的故事:“百优解”现象。

    “百优解”是一种抗抑郁药,即千百年来传说中的“开心药”。服用此药可以缓解人的紧张、焦虑和忧郁情绪。它的诞生和其产生的药效使得世人眼前一亮,并成为媒介追捧的“明星”。问世10个月销售额竟然达20多亿美元。

    一种小小的药品何以产生如此大的共鸣;何以能创造如此巨大的财富?个中原因耐人寻味。

    在一些发达国家,人们对心理疾病很重视。患心理疾病被看做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有了心理问题,人们也很乐意去看心理医生,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开心愉快的事,经过医生的心理治疗可释放压力,心情轻松,是莫大的享受。

    但是,中国人最忌讳说心理有病。就算在心理咨询门诊,许多患者要开口说出“我有病”这三个字,也浑身不自在,面红出汗,表情僵硬,眼神惊异,表现出一种恐惧的心态。这完全是因为对心理疾病的误解所造成的。

    这种不正常的状况,与我国的国情和经济文化背景大有关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心理疾病给人们留下了极其可怕的印象。它不但让人联想到胡言乱语、又脏又臭、打人骂人、流浪的疯子,还让人怀疑你的家人和你的后代会不会也有问题。“有遗传性,难治愈”,我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