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起源+ 完全版+郭绍华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逻辑起源+ 完全版+郭绍华着-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没有差别就无所谓同一。 
差别范畴和同一范畴都是对立统一范畴的极限形式; 
初始时,这些范畴重叠在一起。 
3、第二层的范畴是由元子的差别者性与差别性分别积
累形成的“物质与元间的对立统一范畴”。 
元子和物质的不均匀分布造成了“势态”。 
势态的不均匀,势态的暂态和凝结形成了“个体”。 
作为势态和个体相互作用的具体形式,于是就有“物质
范畴”和“元间范畴”这样两类相对的实体性范畴。 
元间范畴中又发育出时间、空间、能量、力……等一系
列差别形式范畴; 

16 《海德格尔选集》。 上卷。上海三联书店 。 第646页 


4、第三层次是实体具体的存在形式,具体的本底结构。
一个物质或元间实体在参与新的势态和相互作用时所已经
具有的存在形式都可以看作是一种更具体的范畴,一种具体
的规范。比如,不同生物所具有的对不同作用的感觉能力、
对食物和天敌的先天识别模式、判断环境的成套生存策
略……;等等。 

 

13。4 范畴的存在 

上面我们是近似地把人这种具有了高度智慧的生命物
质所拥有的本底结构中的对世界宏观势态的一般性适应能
力,即世界本身一般性势态的互补性形式都称之为“范畴”,
这里隐含着一个重要差异:范畴有两种存在方式,一种是被
人这种生物所认识和记忆着的一般性元间,一种是人以及人
之外的大自然用具体的物质势态自己记忆着的一般性的势
态。这两者之所以很容易混淆,是因为这两者有相当程度的
互补性或一致性,在有些部分几乎是重合的。 
在西方哲学中,范畴有指谓自然世界本身的规律性质和
指谓人先天具有的以及后天认识中的规范这样三种用法,三
者之间的关系是经常引起争论的焦点。现在我们已经有条件、
有可能厘清这三种一般性元间之间的异同了。 

13。4。1 背景与实体 
通常我们看待一个实体时,常常忽视这个实体的背景,
就好像看图13。2。4时,只把用黑颜色表示的部分作为实体
部分,并不过多考虑黑色线条之外的其他部分。但是,事实
上,被我们忽视的部分也是实体,是形成黑色线条的背景和
条件,是规定黑色线条的背景势态。 
如果把反相的背景突出出来,也用黑色来表示,把背景
中的实体用白色表示,就会看出黑色部分对于白色部分的规
定性和限制性,就如同一副模具,从这副模具中只能产生出
被势态规定了的产品,人所具有的范畴都是被势态规定和塑
造的形式。 
如图13。4。1所示。 

人的先天判断能力与大自然的背景模范是互补的,两者


是大体对称的,互相都是对方的势态与条件,都是对方的背
景。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两者甚至是同一个元间实体。 
值得注意的是:人只拥有了对象世界全部元间的和势态
中的一个分支,只在基础部分与对象世界完全重合,在其他
大部分的分支上是缺失的。 
图 13。4。1 


13。4。2 范畴的记忆与遗忘 
每一个物质实体都以互补的方式记忆和积累了自己经
历过的所有势态,如果他的记忆没有缺失的话,就拥有世界
发展史的最基础元间以及他所经历的这个进化分支中所有
的元间成分。但是,遗忘不可避免,特别是普通的、非生命
的物质,记忆能力极其有限。 
即便是高度发达的生物体,他的记忆也是一个有限值。
在彻底遗忘和完全记忆这两个极限端点之间,不同的物种有
着不同的元间记忆和保持的程度。因为新的记忆常常以忘却
为代价。 
记忆和遗忘都是有限的。 
由于物质和物种所记载着的元间不仅是对势态互补形
式的记忆,同时物质和物种以自己的存在形式实现这种记忆,
因此,物质和物种所记忆着的元间不仅是构成这种物质和物
种形式的理由和原因,也是这个物质和物种自身的性质。记
忆和遗忘的差异也是形成物质或物种性质的一个原因。 

最适于保持、必须遗传和继承的元间应当是最基础的范


畴和势态,当然,这也是物质和物种实际存在和生存着的势
态,是无法回避的环境;最可能被遗忘的应当是最复杂、最
具体的势态元间,这是允许物质、生物物种进行选择和可以
发生变异的领域。 

13。4。3 作为相互作用准则的范畴 
每一种物质和物种、每一物质的个体都可能记忆了生成
自己的过程,都可能拥有从最一般范畴开始的所有曾经经历
过的所有层次的范畴; 
所有的物质种类和个体共同形成了所有物质种类和个
体的生存环境与势态; 
所有物种和物质个体先天拥有的范畴就是世界本身拥
有的相互作用的全部原则。 
从第一层次开始,从存在范畴出现起,就意味着范畴已
经作为了存在者。 
对于范畴本身产生的这个层次来说,范畴不是抽象原则,
而是实际存在着的具体事实,体现为具体的势态,因此,范
畴是实体。当范畴成为势态的因素对下一层次发挥作用时,
范畴也是实体。 
范畴的具体性和实体性就是范畴本身的存在形式。 

13。4。4 人拥有的范畴 
大自然为人的生成留下了“空间”,或者说人的斗争从
大自然中挤出了自己的生存位置和地位,自己为自己创造了
生存的地位,但是,这个地位或“空间”只是整个势态中的
一个局部和枝杈,人所拥有的范畴除了在起点附近与背景一
致之外,先天拥有的范畴仅仅是世界中的一部分,越往上,
越特殊,拥有量就越少。 
如图13。4。4。 



 图 13 。4。4 
人作为一种生命物质的实体和其他生命物质一样,具有
对于物质世界的元间某种程度的转移和抽象能力,以DNA等
物质载体记忆了自己生成的过程,这种记忆中包含了以互补
方式记忆了的这种生命物种自己生成的势态,把这种势态和
过程抽象化、元间化了。这就是说,DNA或者其他遗传物质
是各种被抽象化、元间化了的范畴某种程度上的记忆体。 
除此之外,人作为特殊的生命物质,不仅具备了利用感
觉器官从世界势态中转移、摄取元间的能力,还具备了对获
取到的元间进一步再次抽象整理的能力,具备了把对象世界
中以具体方式存在着的范畴抽象出来,再次互补、还原为范
畴原来状态的能力。也就是说,人还有从后天势态中获取范
畴的先天能力,可能获得自己理解了的范畴。 
这两种范畴中,前者属于先天范畴,后者属于后天范畴。
人可以拥有从先天和后天两种途径获得的两套范畴。 
这里发生了又一次革命性的变化:先天范畴仅仅是关于
生物个体对于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历史势态的记忆,但是后天
范畴可能就包含了这个生命体先天经历中所没有的新的经
历,生命体在后天的经历中超越了先天进化的范围,突入了
其它分支的领域,获得了其它分支中的元间,拥有了先天范
畴中所没有的新范畴。 

13。4。5 自然范畴和人的范畴 

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定义域中,所有的范畴都以具体
的方式,以差别与差别者对立统一的方式具体地存在着,世
界本身就是世界范畴的存在方式。只是由于层次性差别的积


累,才表现出不同层次范畴之间一般性程度之间的差别,一
般性程度更高的范畴表现得更抽象一些。 
从上述基本原则开始,差别者与差别的对立统一发展出
了物质与元间对立统一的新形式,进而出现了物质与元间的
相对分离,世界中以具体方式存在着的各个层次的范畴被抽
象出来,被转移出来,被以另外一种物质载体所复制和存储,
世界的范畴被世界自己的某些部分以某种程度的抽象形式
所复制,世界的范畴的某些部分的具体内容开始有了自己抽
象的存在形式。 
自然范畴是以具体的方式实现着的自然势态和自然规
律;人的先天范畴是自然中的一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以互补
角度对自然环境本身某种程度上的复制和拷贝,特别是以元
间实体的近乎抽象的形式存在着的自然范畴。也就是说,自
然范畴有两个版本。而人先天所具有的版本仅仅是自然进化
树中的一根枝条,是全部自然范畴中微不足道的一个章节或
一个页面。 
当物质与元间对立统一进一步向不均衡方向发展和积
累,直到“人”这种特殊的生命物质出现,人进一步实现了
对于范畴的抽象。利用了从遗传物质中继承来的先天范畴,
利用根据这些范畴生成的认知能力,从对象世界中感知、转
移、摄取外在性的元间,把外源性的元间同自己的先天元间
相比较,从而把更多的、遗传物质中所没有的、先天范畴中
所没有的更多其他分叉中的势态进行抽象化处理,扩充了抽
象范畴的范围。后天的元间逐渐丰富、积累起来,也开始成
为一种能力和规范,反而发展成为进一步深入理解先天范畴
和自然范畴的立足点和工具。 
尽管先天范畴是后天元间生成的条件,但是后天范畴终
于发展到了大于和多于了先天范畴的程度,并且把先天范畴
本身也作为了对象,先天范畴和后天范畴互相成为理解对方
的立足点和工具。自然界通过人实现了对自己的范畴以及自
己的势态和实体的理解和认识,世界正在实现自我意识。 

这时的范畴除了以具体的势态存在,以DNA等遗传物质
载体存在,还以人的意识状态存在,以构成人的意识状态的


那些物质形式存在。当这些以神经细胞之间联系方式存在着
的元间被转移出大脑后,可以经过人与人之间传媒介质,变
化成概念的符号,记录在绳结、兽骨、青铜、竹片、纸张、
计算机硬盘里……,总之,可以用任何具体的物质载体去记
忆、存储范畴的抽象形式。范畴可以以任何具体的物质形式
保持自己抽象形式的存在。 

13。3。6 人“颁布”的范畴 
当我们初步厘清了逻辑的起源、范畴的生成和积累、人
所拥有的范畴的生成过程之后,就很容易理解康德“哥白尼
革命”的意义。 
在康德看来,人的先天范畴中已经含有了世界全部洪范
的“文本”,人有权向世界颁布这些范畴。 
现在看来,人的先天范畴仅仅是人所经历的生成过程的
势态互补性的元间。由于人的生成过程的起点也可以追溯为
世界的起点,所以,人的先天范畴中包含了最基本的范畴,
包含了世界最一般的原则。 
但是,人毕竟仅仅位于世界成长大树中的一个分支和枝
杈,人先天只能拥有自己所在枝杈上的经历,并不天然地拥
有其他分支中的元间。人先天所拥有的范畴除了最基础层面
的内容之外,对其他分支领域无效。人没有能力也无权直接
向没有“管辖权”的领域颁布范畴。 
人对于自己没有经历过的其他进化分支的范畴的了解
有两个来源: 
一是先天判断能力;二是通过后天元间转移形成的后天
判断能力。 
人虽然只能处于生成自己的势态之中,但是却拥有最基
础的范畴,拥有不同层次的一般性元间,先天地具有操作和
使用这些元间的能力。注意,这种先天判断能力仅仅是一种
不断积累和相对成熟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后天中使用的。 
从基础层面的逻辑中可以推断、演绎出这种逻辑所允许
和禁止的各种可能性,我们现在所处的势态仅仅是这所有可
能性中的一个分叉、一种选择。根据逻辑的规则可以模拟进
入另一个分叉,可以推理、猜测出在其他分叉中的大致情形。 


因此,除了最基础的层次之外,人向自然界颁布的范畴
实际上是在假设势态仍然维持不变条件下的试探性行为,除
了基础层面之外,并不都是先天范畴,更多时候是后天获得
的范畴和自己的假设、推理和演绎产生的。 
假设、推理、演绎、实验、试验和判断属于人的后天思
维和实践过程。 
在康德看来,人向自然界颁布范畴就是人为大自然“立
法”。其实,“法本身”依然来自大自然,属于大自然自己的
势态。但是,大自然自己掌握和拥有的“自然法”都是具体
的存在形式,而人向大自然颁布的法是抽象的法,是势态的
抽象形式。就如同法律是对社会实际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抽象
一样,人为大自然制定的法则是人从大自然中传承和抽象出
来的一般原则。 
仅凭具体层次直观的先天判断,人不能知道地球是圆的,
就像王夫之批评利玛窦的那样,不能想象在一个圆球上生活
的情景。同样,现代人也难以形成一个电子和无穷远处的另
一个电子的状态处于纠缠中的直观印象。这需要动用更深层
次的范畴。 
人虽然只能处于生成自己的势态之中,只能拥有对于这
种势态的适应,但是,世界是普遍联系着的,当人的活动能
力开始冲出生成自己的基础环境势态,涉足更大的领域时,
就到达了其他分支的领域,比如环球航行、登陆月球、深空
探测等等。人从新的势态中获得了其他分支的元间和范畴。 

大自然表现出的树形进化、积累的势态,说明大自然本
身不是均匀的,也许是因为受到了物质唯一性的制约,受到
了相互作用过程性和速度有限性的制约,没有实现所有的可
能性,或者说不能一开始就实现所有的可能性。只能通过积
累发育的过程逐步实现更多的可能性。但是,对于实现了纯
粹元间化了的范畴来说,纯粹元间要素之间组织和排列的可
能性超越了上述限制,因此,就具有了实现更多可能组合样
式的条件。如此说来,人颁布的范畴,所实现的组合形式的
种类、样式可能要比大自然本身用物质与元间对立统一方式
实际已经实现了的组合种类、样式要多得多。 


 


 

第十四章 自我与自我意识 

 

14。1 自己比较自己 

 14。1。1 反馈与判断 
所谓比较,是两个实体之间的较量,元间的比较就是两
个元间实体之间的对比,通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