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幸之助经营之道 作者:李海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松下幸之助经营之道 作者:李海明-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面对本来应该忧虑的事情,仍然不恐惧不低头,把忧虑与恐惧视为创造新事物的转换点,正正当当面对它,集中精神、竭尽全力去对付它,反而能创造出新的境界,开辟出新的道路。这种奥妙是不可言传的。正因如此,人生才充满了深远的乐趣。

  逆着水流方向推水,水会立刻从两旁聚拢过来。无论怎么推,手边的水总是推不开,只是徒然激起水浪而已。

  人生在世,一旦碰见烦人的事,就会想将它们推开,离自己身边远一点儿。可是,推开了这个,那个烦恼又来了。挣扎、焦躁,却于事无补。

  人生之路,不是相互排斥,而是要相聚生活的,这也是一种因缘与心灵既定的事。所以除了承认这事实、接受这事实之外,别无选择。于是,就在这里产生了自然与调和的“共同生活”之路,而这条路,是自然开着的。

  在命运面前,我们还是要做好自己那一部分,即使我们是百般无奈。

  天有不测风云。有许多意外的灾难——象地震、水灾、交通事故,都发生得完全出乎意料之外,而使得人生面貌为之大变。

  不论如何奋斗,那出乎意外的灾害,要发生的还是会发生。用心良苦的人,可能只好仰天流泪了。这是无可奈何的现实,就是所谓的“命运”吧?

  社会无论如何进步,在人世中还是有人谈论命运的。但是,当静思“命运”之前,以社会立场而言,还有很多亟需待办之事。虽然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可是,“不让它发生那些事”,还是必须认真考虑的。

  武装得太周全,反而会减低防卫之心;人生旅途上,千万不能有无所谓的态度。

  比剑的时候,如果面罩护胸齐备,以小竹杆做武器比划,不管再怎么认真,心里难免会有点松懈。因为,一旦被打中,不仅没有死亡之危险,甚至连一点小伤都不会有。假如换成铁剑比武的,心里自然会紧张一些。因为万一打着很可能就要受伤,甚至死亡。象这样真刀实枪的话,瞬间也许就会夺去生命,大家就不能无视于胜败了。在“败者可能丢掉生命”的威胁下,大家只好拼命取胜。

  人生无异于白刃相交。不论做多么小的事情都必须拼着命、认真去做才行。当然,有时也不能够太死板。不过,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上,却不宜抱着“偶尔也会失败”这种满不在乎的态度。为以后可能的失败找借口,是绝无益处的。

  一个人是否能够认真做事,可以根据这人的人生观和当时的情况而定。

  人生是尊贵的、不可缺少的。大家重新振作起来,努力奋斗,为时应犹未晚。

  只有在窝巢外的自由天地里,雏鸟才会有真正的成长。雏鸟把稚嫩的翅膀,竭力伸展,它开始要向未知的世界出发了。

  窝巢外有无边的天空和无限的自由。虽然在窝巢外有可能会被强风吹袭,或被雨水淋湿,然而,它相信只有在窝巢外的自由天地里,才能锻炼自己,使自己得到成长。

  可是,当它从住惯的温暖窝巢飞出来时,一股无依无靠的不安情绪突然而至,在恐惧的情景下“叽叽”啼叫,它觉得自己似乎力气不足。

  母鸟虽然也替雏鸟担心,但是,自己从前飞出窝巢时的情景,这时也浮现在眼前。于是,只有为雏鸟默默地祝福。不论鸟或人,总有一天要飞出窝巢独立生活的。新的时代,就会在这累积的独立自主中,陆续不断地生长出来。雏鸟,不要向环境屈服,用你所有的潜力,奋斗吧,飞翔吧!

  晨起能够净心,每天就好象是元旦一样,是一个等待我们去开创的新日子。

  新年头新思想。有了新思想,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当然,这并不只是正月里的吉祥话而已。要从内心真正革新开始,就已经是一件可喜之事了。

  虽然自然界的运转并无变化,昨天和今天亦无不同,太阳仍然那样照射着,风也是那样地吹着。然而,人的内心如果有所变革的话,一切看到的、听到的,都会呈现出一片新气象。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年要有一个好的开始,每天晨起也是同样的道理。晨起能够净心的话,每天就好象是每年的正月一样。只要内心有所变革,则每样东西都会变得更加新鲜。

  昨天是昨天,今天是今天,昨天的事情别留到今天做。所谓“一日事,一日毕”,今天还有今天的事情等待着去开拓,绝不可仍然背负着“过去”。每天都是一个等着我们去开创的新日子。

  要顺应“时”与“地”来改变自己,不要自己把自己的手脚绑起来。

  无论在何种情况之下,“拘束”都不是好的现象。身体上的拘束固然不好,心理上的拘束更不应该。因为心理上一旦有了拘束,思考就迟钝起来,不可能产生好的构想。

  人类对于任何事情的见解,都是形形色色、见仁见智的。某一个正确的见解未必始终正确。必须顺应“时”与“地”而改变自己的见解。心理上要是有所拘束,就会丧失这种自由自在的境界。因此,过于固执而不知变通,无异作茧自缚而动弹不得。在这种情况之下,还有什么发展可言呢?

  万事万物无时不在变化,今天的情况与昨天的情况已经不同,因此一定要有新的见解。

  总之,我们要避免陷于拘泥,对事情要以舒畅的心情去观察和思考。

  条条大路通北京,不要局限在自定的一条理想胡同中,而走不出来。

  松下自幼家境清寒,九周岁便出外做事。在今天一天工作八小时是一定的,但当时从早到晚一点休息时间也没有,除了孟兰盆节和过年外,整年都没休假。所以他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念书。

  松下的母亲看松下没有时间念书,就建议他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找个夜校读点书。松下也想这样做。但他父亲坚持反对,认为既然踏入商业界,就应该一心一意学做生意。所以他到十七岁仍然以工作为主。

  但松下并不后悔,以至后来这样想:“正因为专心工作,我才能学到一些买卖的诀窍,并对后来非常有帮助。因此,我对于自己没能多读点书,也没有很大的遗憾。”

  命运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东西。虽人各有志,但往往在实现理想时,会遭遇到许多困难,反而会使自己走向与志趣相违的路,而一举成功。

  自己在思考或决定事情的时候,很少能看到整个的脉络。自己的视野往往是很狭窄的。个人所能知道,又是少之又少,其他不知道的,可以再从暗中摸索。所以,不必要对一件自己不知道的事,耿耿于怀,若能一开始认为自己什么也不懂,反而不会有心理负担,而易于接受新的事物。无论如何,人类的知识领域是广大的。对于我们的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应抱着随和、满足的态度去面对,这样才能使自己生活的愉快。为了一个值得追求的新远景,要果敢地把旧包袱抛开。

  人有时候会有想说或者非说不可的话而不敢说或不便说。虽然言论是自由的,但碍于对象和场合的关系,有时的确不便表明自己内心的意思。然而,有些实在非说不可的事情,即使不便说,最后仍然非说不可。

  公元一九○四年,松下十一岁时开始在大阪帮佣,最先在火盆店里做了三个月的学徒,以后的六年都在一家叫五代商行的脚踏车店里度过。

  大约又过了五六年,大阪开始拟定交通网整备计划,准备逐步铺设市区电车路线。公元一九○九年间,市内主要路线已经开发完成。有一天,松下因为店里的事情骑着脚踏车在大阪街上办事,才第一次看到电车的模样。

  当时他被电车飞奔的样子深深地吸引住了,心里就想:脚踏车必须用脚踏才能走;而电车那样的庞然大物却能使用眼睛看不见的电力来行驶,真是个了不得的东西。骑脚踏车会感到疲倦;但是坐电车不管多远却不费一点力气,实在太方便了。

  将来与电力有关的工作一定大有发展,可能的话,自己以后最好能从事于这方面的工作,必然是既有趣而又很有价值。觉得将来应该尽可能去做和这方面有关的事情才对。

  松下虽然很想离开目前这家脚踏车店去作电气有关的工作,但是他在这家脚踏车店工作了六年。如果说一下子就这么离去实在很让他舍不得,所以,松下感到非常的烦恼。

  最后,他得到了一个结论:下定决心暂不说明理由请一段假,去找有关电气的工作再说。心里虽然是下定了这个决心,但是做起来也相当困难。想请假的话,总不能跟老板说明理由吧,而这个理由又实在难以启口,也不便启口。

  松下当时心里就想,明天无论如何一定要说出来,但是到了当天却难找到适当的机会。想直接找老板讲,又实在拿不出勇气,两天,三天,日子就这样过去了。

  后来又想,光是心里决定而嘴里不能果断地说出来,这应该不能说是有“决断力”。

  于是,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示了离开的大决心。偷偷地离开了五代商行,另外寄了一封信说明原委并请求脚踏车行老板的原谅。

  就这样松下离开了令自己怀念的学徒生涯。后来就在大阪电灯公司找到事情,从事于他所希望的与电气有关的工作。人生没有永远的失败,一时的失败并不足惧;怀着这样的态度与心境,自然有勇气继续奋斗到底。

  依照不同的情况来决定个人的前途,可以说是每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这种事情轻率不得,否则一不小心,自己和周围的人都可能受到很大的损失。但如果处处顾虑,裹足不前,恐怕也很难得到发展。

  松下先生在大阪电灯公司工作约七年,离职以后,开始独立做生意。

  当然,离开工作七年之久的大阪电灯公司,松下的内心并非毫无依恋之情,自立之后依然如此。

  松下认为,假如不图自立,那么,这一生很可能就这样庸庸碌碌地工作下去了。他一想到这里,谋求自立的勇气就益发坚定。

  抱着这样的想法,松下对于自立所产生的不安就淡薄多了,同时也不再那么迷惘,因此最后下定了自立的决心。结果,松下虽然也遭遇到很多困难,但总算能够把事业继续下去,而有幸不必重回大阪电灯公司工作。后来公司日趋茁壮,但他的想法并无丝毫改变。有人这样问过松下:“松下先生,如果你的事业失败的话,你打算怎么办?”

  松下毫不考虑地回答:“真到了那个时候我就去卖面包。我一定要做出比别人更好吃的面包让客人大饱口福。”也就是说,他一直抱着失败了重新再来的态度。他认为人生没有永远的失败,一时的失败不足为惧。一个人如果能够怀着这种态度和心境的话,那么,不安和疑虑就会减至最低限度,而拿出勇气继续奋斗下去。

  军师只提供建议,经营者必须透彻分析各方面的意见,果断地做出决定。

  经营者的决断力很重要。他的决断力如何,往往会决定企业的成败,责任既重又艰苦。但是,只有肩负这种重大责任,才能使人觉得人生有意义。

  通常人们在下决断时,总是坚持自己的立场。但有些时候,只是坚持自己的立场仍无法应付需要。在时代急变时,必须采取断然的手段去适应。认清什么时候应坚持既有的立场,什么时候采取断然的措施适应时代的变化,这就是经营者应有的判断力,也是决断力。

  松下认为,应付变局时,最重要的还是面对现实,必须不为私欲所惑,不计毁誉或不受舆论所羁绊,虚心地观察事情的真象。如果有这种纯朴的心,就能看出事物的真相,把握应有的态度。

  不过,在实际下决断时,不免听到一些“闲言”而倍增苦恼。当然,也不能完全忽视这种“闲言”,否则会形成独断。最好是一方面听取它,另一方面却不为它所惑。

  这些“闲言”中,可能有善意的。但员工为公司前途所提的善意建议,有时未必正确。经营者必须有识别的才能,否则难免滋生问题。惟有能够辨识清楚,才能下正确的决断。

  商店或公司的经营者并非军师。军师只建议应该采取什么战略,但采用与否则由经营者来决定。极端地来说,经营者只有决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如果有十位军师,他们的意见可能一致,也可能四分五裂,决定权完全操在统帅身上,因此不会做决定的统帅必定是愚将,怎能战胜敌人?

  总之,最重要的是,由经营者果断地下决心,然后所有员工在其领导下团结一致。统御的能力完全由经营者的见识而定。经营者的见识如何,足以决定员工是否跟着他走。

  仓促下决定,会因考虑不周详而失败;面临抉择却不下决心也难成功。

  当我们在进行一项工作或买卖时,不要随便地就做决定。也就是说在自己尚未彻底了解清楚之前,不要盲目从事工作。这是很重要的。

  比如说,在要大量订购某种产品时,如面临的压力是,现在不订下来,可能不久以后就订不到。但是自己又对这些产品的质量还并不太清楚,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象这种因为怕迟疑而订不到货品的情形,往往会使自己很容易就会轻易妥协,而做仓促决定。这是人类的弱点,也是经营者常遇到的现象。同时也可能是导致事业失败的因素。所以,不管是面临什么情况,在平日就该养成在不了解情况时,绝不轻易做决定的态度。而且不只是自己抱着这种观念,同时,也要让员工奉行这种工作态度。

  由此看来,追求完美是我们最高的理想。当然,在达到完美境界的过程中,有许多人为的因素,也有很多现实生活中不能克服的障碍。但是,如果我们无法坚持不做自己不清楚工作的基本信念,就会因为工作量或处理产品件数的增加,而顾此失彼。现在某些公司就因非常坚持这个原则因而大有发展。这类公司只要自己的产品有点瑕疵,不管是谁订的,或订的是什么货,在什么状况下,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