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别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生活在别处-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接下来的几页里记录了不少这样押韵的句子,母亲的评论告诉我们这成了全家欢乐和满足的来源。他就是用这样的简洁方式来描写家中的保姆安娜的:保姆安娜真正丑,就像一只小山鼬。或者是又过了几页的这一句:我们去树林,心里真高兴。妈妈觉得雅罗米尔的诗歌活动除了他本人所具有的特殊天赋以外主要是受了她的影响,她给他念了数 量惊人的儿歌,雅罗米尔也许很容易就认为捷克语就是由类似的长短格韵律组成的。不过在这点上我们需要纠正母亲的观点:其实比起天赋和妈妈教会雅罗米尔的文学形式,起了更大作用的是外公,这个朴素而实际的老人向来最反对诗歌,他故意发明了一些最最愚蠢的二行诗,私底下偷偷地教给小外孙。    
       雅罗米尔很快就发现他的这些语句都被仔仔细细地记了下来,于是他开始故意表现了;如果说一开始他说这些话是为了让别人理解他的意思,现在他则是为了得到赞同、欣赏和笑声。他事先就已经沉醉在自己即将取得的效果中,然而期待中的效果常常没能产生,于是他就说些无礼的话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可这也不是每次都能成功的;有一次她对爸爸和妈妈说:你们都是胆小鬼(胆小鬼这个词是他在邻家花园里听一个小淘气说的,当时其他小孩听了都大笑不止),爸爸听了后却给了他一记耳光。    
       自此以后,他总是很小心地观察大人的反应,体会他们对于他的语句究竟欣赏些什么,不喜欢些什么,还有什么能让他们惊得目瞪口呆;因此,有一天,他和妈妈呆在花园里,说出了这么一句浸淫着忧伤的外婆式感叹:妈妈,生命就像是野草。    
       很难说清通过这句话他究竟想表达什么;可以肯定的是,他没有看到随处生长的小草那种微不足道却极具生命力的特性,他想表达的只是关于生活的模糊概念,觉得生命是某种忧伤而徒劳的东西。尽管他表达出来的和他心里想的不太一致,可效果是无与伦比的;妈妈哑口无言,轻抚着他的头发,双眼湿润地望着他。雅罗米尔陶醉在妈妈的目光中,觉得这目光中含有感动的赞扬,他多么希望妈妈再这样看着他啊。于是在有次散步的时候,他踢了一脚小石子后对妈妈说:妈妈,刚才我踢了小石子一脚,现在我很同情它,我想抚平它的疼痛,于是他真的弯下身子摸了摸石子。    
       妈妈认为她的儿子不仅仅是天赋过人(他五岁就识字了),而且与其他孩子不同,他非常细腻和敏感。她经常将她的这个想法告诉孩子的外公外婆,而雅罗米尔也总是一边默不做声在一旁玩着他的士兵和玩具马,一边饶有兴味地看着这一幕。然后他会紧盯着客人看,兴奋想像着客人都把他当成一个特殊而不同凡响的孩子,甚至根本不把他当成孩子看。    
       他快过六岁生日的时候,再过几个月就要去上学了,家里人都坚持让他单独睡一个房间,妈妈满怀遗憾地看着时光如此之快地流逝,可她还是接受了。她和丈夫说好把顶楼最小的房间送给儿子当生日礼物,并且给他买一张沙发和其它适合儿童房的家具:一个小书架,一面用来督促他保持整洁的镜子和一张小小的写字台。    
       爸爸建议用雅罗米尔自己的画来装饰房间,并着手给儿子的涂鸦上面似乎画着苹 果和花园之类的东西装上画框。正在这时妈妈走过来对他说:“我想问你要点东西。” 爸爸看着他,她的声音带着羞涩和紧张,继续说:“我想问你要点纸,还有颜料。”然后她走到房间里的一张桌子边坐下,展开一张纸,用铅笔画上字母,折腾了很长时间;最后她用笔蘸了红色的颜料,开始画前几个字母,接着是一个大写的V。大写的V后面紧跟着一个I,我们看出来了,结果是这么一句座右铭:生命就像是野草。她仔细审视着自己的作品,感到很满意,字母各个笔直,而且基本一般大小;可是她又拿了张纸,重新打好草稿,再接着上色,这回她用的是深蓝色,因为这种深蓝色很合适儿子这句箴言中所蕴含的难以言表的忧伤。    
       接着她又想起雅罗米尔曾说过:外公是个大坏佬,偷吃我的小面包,嘴边浮起幸福的笑容,她开始写(用鲜艳的红色):外公我知道,他爱小面包。接着,她带着无法察觉的笑容想起了那句“你们都是小气鬼”,但是她没有重新组织这句话,相反却在纸上画下了“我们去森林,心里真高兴”,然后又上了色(绿色),她还用紫色写下了“安娜丑,像只鼬”(当然雅罗米尔的原话是说保姆安娜,但是母亲觉得保姆这个词发音不够响亮)。她想起雅罗米尔曾经弯下药抚摸小石子,于是思考片刻后她开始(用天蓝色)写道:我不能踢疼小石子。最后,她带着一点点尴尬却是更多的快乐写下(橘红色):妈妈,我要给你一个棒糖的吻,还有这一句:我的妈妈是天下最漂亮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