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地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品茶地图-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据传三国时吴国为了征伐当地的少数民族〃山越〃,曾屯兵溪上,屯溪也因此而得名。    
    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景色秀丽。是一座古朴幽雅、近似山庄的古镇,也是昔日的徽商重镇。区内有被称为〃活动的清明上河图〃的屯溪老街、明建屯溪老大桥、临江公园、戴震公园、仙人洞、小龙山等景点,人文古迹有程大位故居、程氏三宅、戴震纪念馆、黄山市博物馆等。市区东郊的花山怪石嶙峋,崖穴错列,石刻众多,众多石窟的形成至今仍然是个谜。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2001年访问屯溪时,就曾经兴致勃勃地到此一游,并亲笔题写〃花山迷窟〃。    
    茶史追溯    
    屯溪绿茶简称〃屯绿〃,又称〃眉茶〃,创制于清朝嘉庆、道光年间,系由松萝茶精制而来。屯溪绿茶的集中产区在黄山脚下休宁、歙县、祁门、黟县四县,以及祁门里的东乡等地。因这些茶乡所产的各种绿茶均经由〃屯溪〃集散、输出,因此,统称〃屯溪绿茶〃。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屯绿〃就誉满国内,并销往欧洲和美国。1949年以后;〃屯溪绿茶〃的生产销售进入了新的时期;品种不断创新;畅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8年9月;在雅典举行的第二十七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大会上;〃屯绿〃获得银质奖。    
    名茶鉴赏    
    屯溪绿茶是中国传统名茶类名,简称〃屯绿〃,有〃绿色黄金〃之誉,是皖南地区数县采制绿茶的统称。因黄山市辖诸县和相邻县的绿茶旧日均在屯溪茶市总经销转口,故称之为〃屯溪绿茶〃。屯绿以大类区分有炒青、烘青两种,其珍品有:特珍、珍眉、贡熙、秀眉、针眉等。这些茶叶虽然外形不一,汤色名异,但一经品茗,都是香气馥郁,滋味醇厚,饮后令人神驰心怡。    
    特点:屯绿以〃叶绿、汤清、香醇、味厚〃四绝闻名。特级屯绿,条索纤细匀整,色泽绿润起霜,芽峰显露,稍弯如眉,香气清高馥郁,滋味鲜浓爽口,一杯在手,香飘满座。    
    茶导游    
    屯溪绿茶的集中产区在黄山脚下休宁、歙县、宁国、绩溪四县,以及祁门里的东乡等地。黄山茶乡所产的各种绿茶由〃屯溪〃集散、输出、因此,统称〃屯溪绿茶〃。    
    屯溪绿茶之所以品质优异,主要是由于它们产地有优越的自然环境。除具备一般茶区气候温润,雨水充足,土质松疏等条件外,还具有山高谷深云雾多,溪涧遍布湿度大,林木茂盛水土好等特点。黄山山脉绵延150多公里,高山峻岭,层峦叠嶂,新安江、青弋江、昌江三条大河发源于此,千百条溪流纵横交错,四百多万亩山林保土保水,形成一个〃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的蔽荫高湿的自然环境。茶树大多生长在海拔300…1000米之间山坡上,天天处在云滋雾润之中,不受寒风烈日侵蚀,因而叶片肥厚,经久耐泡;再加上茶区遍生香花,采茶季节正是山花烂漫之时,花香熏染,所以,屯溪绿茶显得特别清香。    
    小贴士    
    屯溪老街历史悠久,被誉为〃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它是由国内唯一的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商业老街。老街系由新安江、横江、率水三条河水汇流之地的一个水埠头发展起来的。老街从街东牌坊算起,向西绵亘1。5公里,路面全用浅赭色的大块条石铺砌而成,线条方正清晰,街宽度至7米,两侧店房鳞次栉比,多数为两层楼面的砖木结构,一色的徽派建筑风格。老街店面一般不大,但内进较深,有一连二进或三四进的,用天井连接,采光、通气、排水都用内向构建手法,形成〃前店后坊〃、〃前店后库〃、〃前店后户〃的特殊结构,更为老街增添了〃老滋老味〃。    
    土特产推荐    
    屯溪物产丰富,旅游工艺品、土特产品、风味小吃等品种繁多。有文房四宝、竹编、竹器、漆器、陶瓷工艺品。徽州著名的祁红、屯绿、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顶谷大方、绿牡丹等名茶,三潭枇杷、徽州雪梨、金丝琥珀蜜枣、香榧、板栗、山核桃、黄山猕猴桃、干蕨等名优特产,均在这里集散。此外,徽州毛豆腐、石头馃、蟹壳黄烧饼、徽州馃、臭豆腐等风味小吃,亦为中外游客所青睐。如果您有机会在此住宿,去夜市品尝当地的风味小吃,更有一番独特滋味。


第四部分第七站 六安六安瓜片

    站点特色    
    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号称大别山的明珠,辖寿县、舒城等县。六安历史悠久,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之意,置六安国,〃六安〃之名沿袭至今。六安还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红一军、红四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七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相继在这里组建和战斗过。    
    六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众多,这里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天堂寨,有南岳山、铜锣寨、万佛山、八公山等风景名胜区,有万佛湖、安丰塘、水门塘等休闲度假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寿县,保存着全国唯一完整的宋代古城墙。六安物产丰富,六安瓜片、皖西白鹅、霍山石斛等特产名甲天下。    
    茶史追溯    
    六安茶是唐代以来就为人所知的名茶之一。清代曾列为贡品,慈禧太后膳食单上规定月供〃齐山云雾〃瓜片14两。关于六安瓜片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说,1905年前后,六安茶行一评茶师,从收购的绿大茶中拣取嫩叶,剔除茶梗,作为新产品应市,获得好评。其他茶行也闻风而动,雇用茶工,如法采制,并起名蜂翅。此举又启发了当地一位茶农,在齐头山的后冲,把采回的鲜叶剔除梗芽,并将嫩叶、老叶分开炒制,结果成茶的色、香、味、形均使〃蜂翅〃相形见绌。于是附近茶农竞相学习,纷纷仿制,因制成茶叶外形顺直完整,形似葵花子,故称〃瓜子片〃,以后即叫成了〃瓜片〃。    
    还有一种说法是,齐头山附近有一户姓祝的财主,与袁世凯是亲戚,常以土产孝敬袁世凯。袁酷爱饮茶,但其时当地所产的绿大茶、菊花茶、毛尖等,均不能使袁满意。1905年前后,祝家为取悦于袁,不惜工本,雇用当地有经验的茶工,专拣春茶的第1一2片嫩叶,精心炒制,所制新茶形质俱佳,获得袁的赞赏。当地茶行也高价收买,于是茶农纷纷仿制。新茶登市后,逐渐脱颖而出,日益博得饮品者的喜爱,发展为全国名茶。    
    1982年,在全国名茶评审会上,被评为全国名茶。    
    茶导游    
    六安瓜片产于六安市、金寨县和霍山县,其中金寨县齐头山一带所产的〃齐山名片〃为六安瓜片之极品。齐头山是大别山的余脉,海拔804米,位于大别山区的西北边缘,全山为花岗岩构成,林木葱茏,怪石嶙峋,溪流飞瀑,云雾笼罩。这里土质疏松,土层深厚,茶园多在山坡冲谷之中,生态环境优越。    
    名茶鉴赏    
    六安瓜片的品质特点是,外形似瓜子形的单片,不带芽梗,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富有白霜,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清澈透亮,叶底绿嫩明亮。六安瓜片分名片和瓜片1~4级,以名片为最优。六安瓜片茶不仅可消暑解渴,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闻龙在《茶笺》中称,六安茶入药最有功效,因而被视为珍品。    
    小贴士    
    六安瓜片的采制方法十分独特:一是鲜叶必须长到〃开面〃才采摘;二是鲜叶要经过〃扳片〃,除去芽头和茶梗,掰开嫩片、老片;三是嫩片、老片分别杀青;四是烘焙分三次进行,火温先低后高,特别是最后拉老火,炉火猛烈,火苗盈尺,抬篮走烘,一招一步节奏紧扣,实为茶叶烘焙技术中别具一格的〃火功〃。    
    茶肴美食    
    瓜片莲子汤    
    用料:六安瓜片茶5克,莲子40克,冰糖20克。    
    制法:1、莲子加水400毫升,煮熟。    
    2、大碗中放入六安瓜片茶和冰糖,放入刚离火的莲子汤,加盖闷3分钟即可食用。    
    特点:本品汤清,叶绿,莲子白,茶香,莲子香,清甜适口。    
    顺道一游    
    寿县古称寿春、寿阳、寿州,位于徽中部,准河南岸,下辖32个乡镇。曾为蔡国、楚国、西汉淮南国、东汉袁术称帝和南朝宋国的建都地。这里人文荟萃,古迹遍地。〃神州第一大塘〃安丰塘(古称芍陂)在寿春城南30公里,为春秋中叶楚相孙叔敖集民力所建,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八公山森林公园紧依古都寿县城,地势险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著名的秦晋〃淝水之战〃主战场就在八公山下;〃将相和〃中良将廉颇就长眠在八公山。    
    寿县于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交通指南    
    去六安市区或天堂寨,可先乘火车到合肥,再转汽车前往。如要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则取道淮南最方便。淮南火车站位于田家庵区龙湖路南首,田家庵汽车站位于国庆西路陈洞路口,从这里乘长途汽车到寿县,仅需半个多小时。


第四部分第八站 宣城敬亭绿雪

    站点特色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独坐敬亭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篇,而诗中的敬亭山就位于安徽宣城。宣城,是安徽的东南门户,东邻江浙,西连九华,南倚黄山,北通长江。宣城自商周始,即为皖南重镇,南朝著名诗人谢眺曾任宣州太守,因此宣城亦称谢眺(错字,月兆)城。诗仙李白一生七次飘然敬亭山,谢李之后,白居易、杜牧、韩愈、梅尧臣、汤显祖等历代文人骚客,亦争相来到敬亭山,留下赞咏诗篇达千数,遂有〃江南诗山〃之称。〃敬亭山自谢李相继赋诗,遂名天下〃(《宣城县志》)。    
    名山名茶,相得益彰,安徽三大名茶之一敬亭绿雪就产于敬亭山。    
    茶史追溯    
    敬亭绿雪为我国历史名茶,名于明代,曾为贡茶,据《宣城县志》载:〃明、清之间,每年进贡300斤〃。关于敬亭绿雪茶名的由来,还有个传说呢。传说古时敬亭山下有位绿雪姑娘,她心灵手巧,制出的茶香如兰花,开汤后杯中白毫如雪花纷飞,杯顶如见祥云升腾。后来,城里一个恶霸看上了绿雪姑娘,抢了她的茶园并要霸占绿雪姑娘,姑娘坚贞不屈,纵身跳下山崖。人们为纪念她,遂把敬亭山茶改为〃敬亭绿雪〃。敬亭绿雪约于清末失传,1972年,安徽省敬亭山茶场研制恢复,1978年研制成功,后多次获名茶称号。现与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合称安徽省三大名茶。    
    茶诗为证    
    敬亭采茶    
    清施闰章    
    一榻松荫路,因贪茶候闲。    
    呼朋争手摘,选叶入云还。    
    竹色翠连屋,林香清满山。    
    坐看归鸟静,月出半峰间。〃    
    茶导游    
    敬亭绿雪主产地敬亭山茶场为生态示范场,场区地处宣城市西北郊,万余亩茶园环绕敬亭山山坡建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层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敬亭山海拔314米,群峰耸立,主峰名一峰,峰上建有一峰庵。茶树生长在两峰之间的阴山上,以一峰庵及上十坝一带所产之茶品质最佳。敬亭山自古为踏青揽胜之地,现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山区峡谷幽深,奇松翠竹,溪水潺潺,春日芳草遍地,百花吐香,形成得天独厚的宜茶环境。敬亭绿雪内质佳,开园早,每年在3月上中旬开园,多年来保持在皖南乃至全省开园最早的优势。    
    名茶鉴赏    
    敬亭绿雪的品质特征是:形如雀舌,挺直饱满,茶叶肥壮,全身白毫,色泽翠绿;泡后,汤色清澈明亮,白毫翻滚,如雪茶飞舞;香气鲜浓,似绿雾结顶。敬亭绿雪分特、一、二、三共四个等级。因小环境而异,干茶呈板栗香型、兰花香型或金银花香型。饮评者有诗赞誉:〃形似雀舌露白毫,翠绿匀嫩香气高,滋味醇和沁肺腑,沸泉明瓷雪花飘。〃    
    小贴士    
    宣城地灵人杰,名人辈出;创有业绩、享有盛誉的名人志士,代不乏人。北宋文学家、著名诗人梅尧臣,有〃宋诗开山祖〃之称,清代梅文鼎被誉为世界三大数学家之一,〃红顶商人〃胡雪岩扬名海内外。现代有〃五四〃时期新文化倡导者胡适,著名国学大师胡朴安、艺术大师吴作人、航天专家任新民、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等,可谓群英辈出,为谱写华夏光辉历史留下了璀灿的页章。    
    土特产推荐    
    纸中之王,千年寿纸国宝:泾县宣纸    
    天下墨业在绩溪徽墨    
    交通指南    
    铁路:    
    皖赣铁路与宣杭铁路在此交会,乘火车到南京或杭州,皆为4个多小时车程。宣州火车站位于叠嶂东路50号,问讯电话:3023161    
    公路:    
    318国道宣城段(宣州…广德)已开通高速公路,合芜高速公路也将延伸到宣州。宣州距上海298公里,仅4小时车程。宣州距合肥206公里,约需3小时车程。宣州汽车站位于城南梅溪路9号。


第五部分第一站 恩施恩施玉露

    站点特色    
    恩施位于湖北省的西南端,全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年轻的自治州。这里生活着土家族、苗族、汉族、侗族等27个民族。崇山峻岭包围着恩施美丽的自然景色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恩施的美在于原汁原味的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旅游者来到这里,可以随兴游玩,于不经意间就能随时发现好风景。这里的山水风光如诗如画,奇洞异穴光怪陆离,主要景点有清江、腾龙洞、鱼木寨、大水井宗祠、星斗山原始森林、土司王城、土家摆手堂、梭步垭石林等。除此以外,土家族的吊脚楼、侗乡的风雨桥、七月的女儿会、吉庆时跳的摆手舞,无不展示着绚丽多彩的恩施风情。    
    茶史追溯    
    恩施玉露是我国传统名茶。据传清朝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位姓蓝的茶商,他自垒茶灶,亲自焙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