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谁在线 作者:向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看谁在线 作者:向楠-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结 局
  说起来我也要感谢网络,要不是网络,我真的不知道这几年会怎么过。我有可能会走到一个极端,我会想怎么离开这个家,怎么给自己一个新的环境。现在不这样想了,就这么过吧。
  我先生知道我上网,但是他不干涉我。他知道我自己一个人生活得挺孤单。
  我现在很少聊天了,“新浪”网现在不允许公聊,我又不喜欢跟人私聊,所以不太去了。
  采访后记
  上网日久后,方知像秋叶这样的网民有很多,
  认识秋叶3年,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我都在劝她戒网。她总是幽幽地说:“不上网,我还能干什么呢?”
  她说,按照她这样的年龄,在IT行业已经属于要被淘汰的了,她能够做到今天已经算是奇迹。作为分管行政的领导,工作是日复一日地单调重复着,完全不需要有什么创造性就可以做得很出色。先生和儿子不在身边,每天回到家,她除了看电视和看书,还能做什么?她又不想到国外当太太。
  不过,她告诉我,她先生明年终于就要抽调回国了,那时她就不会再上网了。我特别替她高兴,我说你们可以重新开始家庭生活了。她那种笑就很勉强,“你真的相信破镜能够重圆吗?”
  我无言。因为我确实不知道。
  那天结束采访后,我们一起去饭店吃饭。那么巧,一场夏日里的暴雨突然而至。我们隔窗听着外面的风声雨声,秋叶若有所思。她又跟我讲起了她认识的几个朋友的婚姻故事,都是感情破裂。她说,无论别人怎么标榜自己的幸福,我都再也不会相信,这世界上还能有天长地久的爱情吗?
  几天后,她给我打来一个电话,我们又谈到了她的生活。她告诉我,她在国外的儿子正在经历初恋,女孩儿在北京读大学,是他高中时的同学,两个人隔着千山万水地谈恋爱。秋叶很担心这份爱情经不起距离的考验,就像她和她先生一样。
  儿子一直不理解她这样的生活方式,认为母亲不应该永远委屈自己这样生活下去,她告诉儿子她需要好好想想。她问我有没有看过一篇专门描写背叛老婆的男人的小说,我说没有。她再一次强调说:“看了那小说,我更不会相信这世界上有什么美好的爱情了。”
  按照她的指点,我找到了这篇小说。看完后,沉思了好一会儿,我给她的手机发了条短信:小说已经读过,无话可说。如果男人都如此的话,你更不必离婚了,再找一个不会比他更好。
  采访时间:2004年7月10日下午1:00
  采访地点:向楠家中
  受访者:婉如秋叶
  性  别:女
  年  龄:50岁
  网  龄:8年
  教育背景:大学本科
  职  业:某IT公司副总经理
掉进骗子的圈套(1)
  向楠:上网久了是不是那种虚幻的感觉就没有了?
  紫烟:是,特别是见过许多网友后,慢慢地冷静下来了。也明白了很多人为什么会上网了。很多东西他们在现实中得不到,在网上宣泄自己的感情
  向楠:你这人好像特有责任感?
  紫烟:我一辈子活在责任里,因为从小到大是别人的榜样,弟弟妹妹都得向大姐学习
  向楠:我不觉得婚姻的破裂问题出在你自己身上吗?
  紫烟:开始不觉得,就觉得我是一心为他好,他为什么一点都不能理解?
  向楠:那会儿人们都觉得你像个工会主席似的吧?
  紫烟:我都觉得自己像个工会主席,天天在网上开导别人
  向楠:你每天在网上等他吗?
  紫烟:对,就从在QQ上给他留言开始。我天天晚上10点一直到夜里在网上等他,就为了告诉他不能放弃
  向楠:你知道这件事是什么心情?
  紫烟:那天我难过得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趴在电脑前痛哭了一场
  向楠:如果他真是一个大型企业的话,怎么会这样操作?
  紫烟:所以我一听就是鬼话,但我还是把钱汇过去了,我倒要看看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向楠:你有没有那种特别上当受骗的感觉?
  紫烟:倒没有觉得受骗,我就觉得不可理解。他骗我,把这个戏演两年演三年,他图什么?累不累呀?
  引子
  如果不是上网,我原本没有任何机会认识紫烟,如果真那样,也就不会有这次对她的采访了。我们的认识很富有戏剧性。有一天,我突然收到一份陌生人的邮件,是一所专科医院的简介,并附有该院的地址和电话。因为信箱里天天被广告邮件轰炸,我看也没认真看就给删除了。事后在新浪的一个聊天室,有人过来同我打招呼,问我可曾收到过一份邮件,说是她发给我的,是她听一位网友说我身体不好,她想帮助我。
  这个人就是紫烟。
  对这样一个热心的女人,我于感动中说了一堆客气的感谢话,但此后就没有什么更多的联系。我上网的时间不多,即使偶尔去聊天室,也极少碰到她,后来知道她总是夜里才上网。
  此后没过多久,我们竟然先后来到同一个论坛,第一眼在那个论坛看到她的名字时,竟大喜了一下,觉得网络那么大,世界却这么小,算是缘分吧。因为有了先前的交道,彼此的感情很容易就建立了起来。然后我们像许多网友认识的过程一样,聊天、留电话、见面,成了交情很深的朋友。每次她来北京出差,我们定会约着一起吃顿饭。
  在我的印象里,紫烟性格豪放,待人热情,是个做事业的女子,每天风风火火地跑来跑去,我们无法有太多的时间在网上见面,只在每个节日里彼此问候。她永远是在电话里爽朗地大笑,永远留给人朝气蓬勃的感觉,让我常常忘记她其实已经是个中年女人了。就是在她离婚的时候,她也是在电话里大笑着告诉我这件事的,让我连安慰她都找不到理由。
  在我做采访时,想到了她,打了电话过去,问她可否愿意讲点网上的事情给我听。她先笑了好一阵,笑完了问我:“啥时候过来?我去车站接你。”
  我到达紫烟所在的城市那天,这个夏天里的第一场暴雨突然而降,狂风把临街的大树一棵接一棵地连根拔起,许多高悬的广告招牌,经不起风吹雨打地飘飘然从天坠落。坐在她的车里,我们像划船一样在已经成了河的街道上穿行。看着那些在狂风中摇摇欲坠的物件们,我发出一阵阵地惊呼,她却临危不乱,一边在横七竖八倒了一地的树枝中间左冲右突地前进,一边居然还能镇静地接听她母亲焦急地打过来的电话。我用了周星驰的夸张语气,开玩笑地说:“哇!不用这个样子迎接我吧?就算不愿意讲你的事给我听,也不用让老天爷帮忙给我下马威吧?”她也笑,说:“这算什么呀?你不是来听故事的吗?我的故事比这惊险多了。没见过这点世面,你还算上过网吗?”
  讲述
  网下人生
  认真说起来,我这人前半辈子都挺顺。我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我是在学校大院儿里长大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路挺顺利的。毕业后工作分配也很顺,是在我们省里最好的设计院工作。我在设计院搞了10年的设计,是我这个年纪里最早一批评上中级职称的工程师。
  我是老大,下边还有一个妹妹。我不但在我家是老大,在我们家所有同辈儿的亲戚里都是老大。所以从小大家就把我当成一个小大人来看,当成一个榜样一样树立着。所有的弟弟妹妹都要跟大姐学,所以我就感觉我一直都在肩负着一种责任。我从小学到中学一直都是班长,就觉得自己有责任不但要管好自己,还要管好别人。其实有时候内心不太想做个好学生,也想有点反叛,可又不敢。我的性格可能有点双重性,外表很顺从,内心很反叛。又或者是因为顺从得太久了而想反叛。
  参加工作以后我也差不多年年都是优秀工作者。在一种责任和光环的笼罩下,我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觉得我已经不是在为自己活着了,是为了一种责任活着,太累了。我必须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而实际上人都是会有一点惰性的,有时候也不太想对自己那么严格。你知道吗?就连我结婚后,一三五回婆婆家,二四六回我妈妈家都是已经有了严格的规矩,不能变的。那时候还没有电话,我要是偶尔有一天不回去,都要先回家请完假再走。因为在那个规矩里太久了,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我要是不回去,父母就会非常担心。他们的那种担心搞得我天天背着那种责任,我要按时回家,我要怎么怎么样。可我真的非常想自由一下。于是,我毕业10年后终于忍不住了,跑到了南方沿海城市工作。
掉进骗子的圈套(2)
  我上大学时,完全可以考我父母的学院。在专业选择和分数上对本学院的子弟可以照顾,上完学还可以留校,守着父母。但我就是因为内心的那种叛逆,坚持报考外地的大学。当时想的是,再也不回来了。但是毕业后为了父母,我还是回来了。
  我和我丈夫是自由恋爱的。他的家庭和我的一样,爸爸妈妈也都是大学教授,我们又都住在一个大院里。他比我小两岁,毕业后分到我们单位,和我在一个办公室工作。我们每天上下班老是一起走,慢慢年龄大了,要找对象了,周围人都说你们挺般配的。既然大家都说般配,那就恋爱吧。我是因为觉得应该给自己一个婚姻了才嫁给他的。我们结婚那天,婆婆跟我说:“我就把他交给你了。”哎呀!我当时的感觉是,我又背了一个责任。我们结婚8年都没要孩子,就是因为我感觉不能要,要了孩子我又多一重责任。你看,我都被责任给压怕了。所以我一直一直在逃避,实在躲不过了才要的孩子。反正我的感觉就是一直活得不轻松,一直要为别人怎么怎么样。就像有句话说的:你幸福,所以我幸福。我觉得老是在哄别人开心,别人的一个脸色不对了,我就觉得我也不能笑。
  大概从我上小学的时候开始,曾经在很多年里我一直喜欢一个比我大10岁的邻居大哥。我和他妹妹特别好,然后就认识了他。我一直受他的影响,连看什么书都由他指点着,一直把他当成一个榜样,但我们从来没有说过感情上的事情,即使在我长大后也没有说过,只是互相之间都知道有好感。他是我心里的一个偶像,我拿他作为一个标尺来衡量。他特别优秀,他的父母也都是教授。1977年恢复高考时,他家同时考上4个孩子。我知道我跟他是没有可能发展的。当时男大于女10岁在别人眼里都是不可思议的,我父母肯定不会同意。后来很多年里,他一直像个影子挡在我面前,包括在大学里认识那些男孩子,我都始终拿他来做对比,觉得谁都不如他,所以一直一直往后靠,包括他都结了婚有了孩子了,我都不知道如何去了结这个事情。到最后和我丈夫结婚的时候,都是要给自己画上一个句号的心理。他对我的影响太大了,包括我的世界观的形成都跟他有很大的关系。我感觉他一直在带着我往前走,一直在教我怎么做人,怎么做事。忽然间换了现在这个男人,年龄又比我小,思维方式也比较简单,所以突然间觉得没有人跟我交流了,没了精神支柱。我们俩好像就是过日子,没有精神上的交流。他人很好,对我一直挺好。我的脾气有时候不好,他处处挺让着我,我们俩从认识就没红过脸,包括到离婚为止他都没跟我吵过。其实好像跟他也能过,但一直觉得不是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加上对旧环境的厌倦,我最后还是离开了家乡,跟我丈夫一起调到了南方。当时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俩在一个办公室,夫妇间做同事有很多不方便。不论你做得多么努力,只要一个人稍微有点错就会牵涉到两个人。不过,办调动的时候,前赶后错的,我们还是又到了一个单位。但感觉很不好,我们俩就商量还是分开。他就先调动在一家很大的公司里。在那里只做了1年,公司就派他到我们家乡这个城市承包了一个分公司。
  1996年我生了孩子,回家乡休了半年产假。产假一结束,我爸爸妈妈就陪我和孩子一起回了南方,直到孩子4岁多我们全家才又回来。他一个人在这边。作为父亲来说特别可惜,是一种缺陷。孩子最最可爱的那段时间他没有看着孩子怎么成长,孩子长到那么大了还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父爱,只是从电话里和从照片上知道他有个爸爸。他一年中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能够跟孩子在一起。时间长了,对孩子的成长不好,我也挺愧对我父母的,他们一直跟着我在南方,人生地不熟的,为我做出很大很大的牺牲。我咬咬牙干脆还是回到他身边了。
  当时他也说,回来吧,回来吧,只要两个人在一起怎么都行,日子怎么不能过呀。你就回来吧,工作要不要无所谓。我的离开也下了很大的决心。本来安安稳稳的日子,一下子什么都没有了,包括退休、养老,通通都没有了。
  以前在机关工作时,在那个圈子里我可以说是呼风唤雨的,什么事儿都是别人求着我。猛一下回到家里,我变成个家庭妇女了,每天除了带孩子没别的事情。孩子送到幼儿园,早上走晚上才回来,这一个白天就没事儿了。我就炒了一阵子股票,但是我妈妈不喜欢我干这个,觉得这不是什么正经事儿。她老觉得她女儿可以做更体面的事情。
  虽然心态上我有些不平衡,但好像也无所谓。我回来就是想能在丈夫的事业上帮他一把,他一个人做也挺难的。而且我们是搞同一个专业,有我帮助他,他可以做得更好些。其实我不懂,恰恰是我的这种想法,最后导致了我们的婚姻破裂。
  我已经忘记了,当我回到他身边时,他已经自己独立在外边干了4年了,不像我们俩以前在一起的时候什么都是我说了算,现在是他说了算。而且他也确实做了几个比较大的工程,事业上已经开辟出了一块很大的天地,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已经完全不是4年前我所熟悉的那个人了。所以当我习惯性地对他指手画脚的时候,他开始不屑于理会,说你不了解情况,不要管那么多了,你就歇着吧;我挣钱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