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联情 作者:魏曙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铁血联情 作者:魏曙光-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厉冰笑道:“古往今来,关于长江的典故还少嘛? 连赤壁也就在长江沿岸嘛。”
    贾凤岭道:“那好,你有本事就再对这一副山寨巍峨,虎、豹、鹿、马环四面;写的是黄陂一景。”
    厉冰思索片刻,摇摇头笑了:“这我一下子想不出来,你对给我听听。”
    贾凤岭说:“我暂时也没想出来。你慢慢想吧。我得把那份报告赶完。”他走进书房,随即又走了出来,问道:“你是不是翻了我的东西呀? ”
    厉冰点头道:“我整理了桌子,顺便翻了翻你的报告。不保密吧? ”
    “保什么密呢,明天全厂大会上要念的嘛,提提意见吧? ”
    厉冰讲了自己心里的疑问:“唉,我觉得你那个口号提得太过激了。五年超英,七年超美,做得到吗? ”
    贾凤岭反问道:“怎么做不到? 我们快马加鞭,力争上游,比中央提的指标再提前几年嘛。”
    厉冰道:“这使我想起了……唉,难怪马克思说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二十多年前冒进盲动的教训刻骨铭心。
    贾凤岭不明白,问道:“什么相似之处? ”
    厉冰觉得自己这种联想是不对的,改口说:“没什么,你还是按中央的提法吧。”
    贾凤岭:“对嘛! 你可别唆使我犯右倾。”
    是啊,到处都在放卫星,你不放,不就是给自己戴上落后帽子吗? 厉冰心里却有些困惑。
    ( 三)
    龙海山还真是块做生意的料。货真价实,服务周到,加上善于宣传,几大招式一齐用上,很快就让药店的营业额直线上升。销路好了,他又想方设法增加货源,打开了从香港进口大陆中草药的渠道。不久他又感觉中草药进货以后简单整理一下就出售的传统做法利润太薄,而且消费者用起来也麻烦,于是决定借鉴西药的制作方法,对中草药进行深加工,将其中的精华提取出来,制成丸、片、末、液、膏等等。可是资金从哪儿来? 他说服了范老,将店铺做抵押到银行贷款,同时利用厚人堂的良好信誉和发展前景吸引各方面的借款和投资人股,引进了最先进的制剂设备办起了加工厂。事实证明他的转型决策是非常英明的,推出的厚人堂牌红花油和祛风止咳露等系列产品符合市场需求,立即打开了销路。赚了钱他又立即投入再生产和增加销售渠道。在旗开得胜的情况下,他仍安排人手在市中心的中山广场开展新药免费试用和义诊活动,而每次活动他都要将厚人堂的招牌对联突出宣传,以至于家喻户晓。这样一来,厚人堂的生意用芝麻开花节节高来形容都太过保守,真是想不火都不行了。
    工厂扩大了,分店一家接一家开起来了,而更令他高兴的事也接踵而来:两个女儿天方和地圆先后来到了人世,为他增添了奋斗的动力。
    家里增员了,房子住不下了,他这才换了一套条件稍好的两居室房子。搬家的时候他给新居配了副新联:时刻警醒能振业;居不忘危可常安。
    他觉得这副联虽是即兴之作,但却意境深远。适逢有批产品出了质量事故,妥善处理后他亦将此联贴在了车间门口,让全体员工共勉。
    孩子渐渐大了,龙海山并没有因为工作忙而忽视对女儿的教育。一个星期天,他和沈月云领着方方圆圆到郑成功祠参观。
    龙海山耐心地回答孩子好奇的各种问题,带她们到郑成功塑像前鞠了三个躬,告诉她们说:“郑成功是三百年前的民族英雄,是他带领军队打败了荷兰的殖民统治者,收复了台湾。”祠堂门边一副苍劲有力的联书引起了他的兴趣:由秀才而封王,主持半壁旧江山,为天下读书人顿生颜色:驱外夷以出境,自辟千秋新事业,愿今日有志者再鼓雄风。
    他赞叹这联写得好。沈月云不太理解,问他:“怎么叫由秀才而封王呢? ”龙海山指着旁边石碑上的说明文字道:“你看,这上面有答案。郑成功原是明朝弘光年间一监生,后因抗清有功,被封为延平郡王。”
    “哦! ”沈月云也有新发现,“你看,白崇禧也题了联在这儿! ”
    孤臣秉孤忠,五马奔江,留取汗青垂宇宙;正人扶正义,七鲲拓土,莫教成败论英雄。
    龙海山若有所思地说:“莫教成败论英雄。方方、圆圆,这些好联,你们都得给我背下来! ”
    为了适应业务的迅速发展,龙海山拟将厂、店整合为一,组建厚人堂药业公司,为此需要招聘些员工。沈月云想起自己当年征联招聘的情景,便给龙海山出了个以联招工的怪主意。龙海山逗趣地问:“怎么,我们就要选女婿了? ’’沈月云笑道:“去你的! 选什么女婿! 我是想借这个招工的机会做些不花钱的广告! 别具一格的做法,除了咱们,谁还想得出来? ”
    龙海山索性让自家两个学龄前儿童出任初考官,这可是史无前例的事呀! 招聘现场高挂起一长条横幅:厚人堂招聘试场。一群群的应聘者来到这里,发现初选考官竟是两名小女孩,有的乐不可支,有的惊讶不已,还有人认为简直是开玩笑。这个别出心裁的招聘趣招立即不胫而走,除了有意应聘的人外,还吸引了不少看热闹看究竟的人来到现场。幸好龙海山早有准备,多安排了人员来维持秩序。
    小姐妹俩坐在招聘台倒是神态自若,一点也不紧张。其实她们把守的这一关是很好过的,敢试并且对得差不多就行。如果连试一回的勇气都没有,那肯定不是厚人堂所需要的人才。初试的对联题目五花八门,其中有几副是字谜联,如:远树两行山倒影;轻舟一叶水平流。
    明月依稀云脚下;残花零落马蹄前。
    应聘者中有的知难而退,而大多数都想出了自己的答案,从而轻松过了第一关,接受第二轮测试,再通过者才由龙海山和沈月云亲自面试。
    现场来了个戴墨镜的中年壮汉,不顾工作人员的劝阻,径直闯到了龙海山跟前,阴阳怪气地开了腔:“龙老板,果然是你呀! 好久不见了喔! ”来人嘿嘿笑着摘下了墨镜。龙海山不禁一愣:“庞彪!?你、你怎么也来台湾了? ”庞彪没顾上答话,放肆地盯看着沈月云说:“这位就是老板娘吧? 啧啧,龙老板真是艳福不浅,到哪都有漂亮女人投怀送抱。”龙海山没好气地说:“你嘴巴放干净点好不好! 有事就说,没事就滚远点! ”庞彪连忙赔不是:“哎呀,说句笑话嘛,老领导何必生气呢?”龙海山神情缓和了些,应付地说:“我今天很忙,改天再请你喝茶吧。,’庞彪涎皮赖脸地说:“嘿嘿,不用改天,希望老领导今天就开恩,收下我这个徒弟。让我在你手下混口饭吃。”龙海山不客气拒绝道:“我这个庙太小,供不起你这个大菩萨! ,,庞彪指指门外的同伙装模作样地说:“不瞒老领导,老……老部下现在是走投无路啦! 不仅是老部下一张嘴,手下还有好些弟兄也都饿着肚子呢! ”沈月云皱皱眉头打断他:“饿肚子向政府申请救济去! ”
    庞彪正要接话,龙海山息事宁人地拦住他:“好好好! 算我欠了你的。这些钱你拿去,希望再不要故伎重演了。”说着他掏出了身上的所有钞票交给了庞彪,破财消灾吧,这家伙什么事都做得出的。
    庞彪在香港澳门昏天黑地狂赌了几个月,很快就又成了穷光蛋。来台湾以后仍不干正事,领着一帮子喽罗兵整天吃喝嫖赌、敲诈勒索。见龙海山生意做大了,出手也大方了,自然就想多蹭点儿多挖点儿,没过几天他又来了。不过这次他不是光当伸手派,而是要与龙海山做交易。做什么交易? 原来他到一家玉器古玩店闲逛时发现了“双麟戏珠”的一只仿制品,如获至宝,强要了来,拿到龙海山这儿来卖高价。这一招厉害! 因为他知道龙海山是知来历懂行情的。拿在手上,龙海山翻来覆去地看,难以确认。但对庞彪如何如何从大陆偷带出来又有哪个外国佬出了多少价的一套假话,他是宁信其真,不信其假。万一这是真国宝,错过了这次拦截的机会,或许就是永远的内疚和遗憾! 没有办法。经过一阵讨价还价,他咬咬牙,跟庞彪成交了。为此沈月云还跟他闹了好一阵别扭,怨他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搞得新公司差点出现财政危机。
    然而贪心不足蛇吞象,轻易得手的庞彪利欲熏心,并不打算就此放过龙海山。
    ( 四)
    寺庙的香火或许与尘世的兴衰动荡有着某种关联。最近陆续有年轻女子来苦梅庵要求出家,一般经反复劝说,至多用禅联门坎拦一拦,一般都会打消念头。然而有个三步一叩、五步一拜上山来的漂亮姑娘,其出家意志却是九头老牛拉不回。上山后就跪拜在庵院门前,不答应就不肯起身,足足跪了一天一夜。这天,慧修正在给女弟子们讲解经联并回答提问:静理禅机翻贝叶;闻中妙句咏梅花。
    有问“贝叶”作何解? 慧修解答:“贝叶”原意是指贝叶树的叶子,当初佛祖释迦牟尼及其弟子就是用贝叶来记载佛经的。因而后人就将‘贝叶’作为佛经的代名词。”
    众尼复诵刚学过的经联。知客尼忽然匆匆来报,说那个女子因不肯进食且不肯歇息,刚刚晕过去了。慧修怕出人命,赶紧前去探看。她令小尼给姑娘喂了几口水,又让懂医术的常修给她扎了几针。姑娘醒过来了,看见住持就在身边,硬撑着坐了起来,用微弱的声音恳求道:“我吕珍铁心出家为尼,万望大师收留。”慧修要求她先把半碗红薯稀饭喝下去再来谈其他的事。看着她听言照办了,慧修问她:“出家非易事,尼庵乃苦园。你如此年轻貌美,为何轻言出家? ”吕珍道:“大师,我非轻言,而是诚言,心比石坚。”
    慧修道:“先莫谈出家。你有什么想不开的事,解不开的结,有什么翻肠搅肚的苦水,你就说出来吧,倒出来吧。让观音大师听一听,让吾等为你排解排解。”吕珍断断续续地说了想出家的原由:“我自小由姑姑带大,她信佛,因此我亦与佛有缘。前两年姑姑遭车祸去世,我回到父母身边。谁知从此失去了清静,众多男人时时骚扰,可恨父亲苦苦逼婚,我夜里噩梦不断,实在无法继续在世俗的环境中呆下去,只有出家修行一条路了。”
    跟当年自己所遭遇的比起来,她这些算得了什么呢? 慧修暗叹了一声,劝告道:“人生旅途,难免磕磕碰碰,受到这样那样的挫折,而躲避终究不是好办法。只有坦诚去面对,方能柳暗花明。姑娘,根据你的情况,本庵无法收留你,请断此念想,回去好好过日子吧! ’’说完她便转身进庵了。那姑娘趴在地上“嘤嘤”地哭了起来,却仍不肯离去。
    常修问慧修道:“大师,那女子如此心诚,为何竟不肯收留她呢? ”
    慧修道:“什么心诚,一时冲动罢了。她年轻貌美,若是个招蜂引蝶之辈,那山门不就从此失去清静了吗? 你们再去劝劝她,让她赶快回去吧。”然而吕珍实在执着,怎么劝都没有用。慧修便使出最后一招,问她读过几年书。吕珍回答高中毕业。“哦。我问你,本庵大门下有道联坎,你看见没有? ”吕珍答道:“我凡眼未识,但有所耳闻。”
    慧修道:“阿弥陀佛! 联坎现就在你的脚下,跨过了你就留下来;若跨不过,说明你无佛缘,你就即时起身下山,也不要一直跪下去了。好不好? ”
    吕珍点点头说:“大师请讲。”
    慧修念道:“洗尽铅华归净土,净土难静……”
    吕珍思索了片刻,答出了下联:“抛却镜匣对佛天,佛天有福。”
    慧修重新打量了她一眼,点了点头:“阿弥陀佛! 看来你还是有佛缘的。好吧,我收留你带发修行。”
    吕珍朝主持磕了个头,恳求道:“多谢大师,请大师即时为小徒剃度。”
    慧修想了想,拿过剪刀为吕珍剪下一缕秀发,说:“从现在起,你的法号叫定修。”
    “多谢大师! ”吕珍从此踏人了佛门。她的到来,给苦梅庵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她以前跟她姑姑学了一手做斋糕的好手艺,进庵后就派上了用场。慧修吃了她做的斋糕以后非常满意,同她商量:“你往米面里分别加些梅花汁、松仁、枸杞等东西,可做成不同的味道,岂不美哉? 每天可多做点,提供给香客。不少香客远道而来,到午时已是饥肠辘辘,吾等为众香客行点善事,亦可回收点善款,供庵堂维修和日常开支。”实施后,苦梅庵的香火更旺了。
    慧修还决定由弟子们轮流做饭,人人都要学会做斋糕。这一举措也使大家在后来“文革”遭难时有了一个谋生手段.这是后话。
    时隔不久,定修即吕珍的父亲就找上门来了。他拿着瓶酒当茶饮,结果醉醺醺地倒在了庵院围墙根下。正巧定修挑着一担空水桶走出庵门去装山泉水,听到奇怪的呻吟声和呕吐声吓了一跳,走近前去仔细一瞧,竟然是那个叫她爱也不是、恨也不成的又熟悉又陌生的人。她摇摇他脏兮兮的身体,只觉得一股难闻的气息扑面而来,喊也喊不应,叫也叫不醒。她于心不忍,左右瞧瞧,见无人注意,便放下水桶将父亲背起,快步绕过庵堂,走进了后院。
    几个小尼碰巧在拐角处看见,慌忙闪到一边,在暗中注视。眼见定修背着一个男人踉踉跄跄地走进了她自己住的小厢房,两人便立即将此事报告了住持。慧修将她找去问话:‘‘那人是谁? ”定修叹了一声道:“头世的冤家。”见住持不明白,她又以联相告:“醉汉妻弟尼姑舅;尼姑舅姐醉汉妻。”
    慧修明白了,微微一笑,点点头,说:“去吧,阿弥陀佛。”
    定修打了清水给父亲洗了脸,最后尽了一分孝心。等他醒来之后,将一个小布袋交到了他手上:“你全部拿去吧。里面的戒指、耳环都是我娘生前留给我的,我一样都不留,你全部拿去。,’父亲恳求她:“珍珍,跟我回去吧! 你何苦要这样呢? ”定修斩钉截铁地说:“你不要多说了,再说什么都没有用,我是不可能再回头的,你就只当没生过我这个女儿吧。”
    其父无法理解,却也无可奈何,只得悻悻而去,发誓要放把火将尼庵烧掉。
    ( 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