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mba案例精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大mba案例精选-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未来3年中,我们将拥有独一无二的数据存储系统,这将帮助我们真正实现随时随地进行计算和统计。”沃尔玛的CIO卡文·图纳(KevinTurner)在前不久接受美国《CIO》杂志采访时透露:“我们正在和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开发利用无线频率识别技术制作‘便宜的芯片’。过一段时间,这些‘便宜的芯片’将会替代条形码,它们会自动告诉系统自己的当前位置———是在货架还是仓库,而不需人工介入,这样我们就能实现智能驱动的供应链。”同时,沃尔玛已经在物流配送中心开始使用语音识别技术。
  在未来,沃尔玛可以利用这些高智能的技术,对即使距离很近的连锁店之间,也会做出不同的售卖重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顾客只是通过居住地点和收入阶层等信息进行分类,但是对于沃尔玛,即使同一阶层收入,居住同样地区的顾客也有许多超乎想像的细致区别。举洗衣粉为例,原来沃尔玛根据18项基本组合,在全美的所有店铺进行货品陈列和补货;后来系统对销售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现在沃尔玛仅洗衣粉一项商品的陈列组合就达288种。
  “问候任何10英尺以内的顾客”和“太阳下山规则”打造细节管理
  1。你的童年时代可以被描述为:A。幸福B。一般C。不幸福;
  2。你是否在过去违反过公司惯例:A。是B。不确定C。否
  3。下面哪一种描述更适合你:A。我喜欢整洁的家B。我不在乎房间是否整齐,只要干净就行C。我对干净和整洁都无所谓。
  4。你的朋友认为你:A。倔强B。一般C。易被劝服
  5。有时候,你特别容易胡思乱想:A。同意B。不同意C。不确定—……
  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八卦杂志所出的无聊测试,事实上,如果你想在沃尔玛谋取一官半职,那么你就需要回答类似这样的问题。沃尔玛对员工的录取标准既简单又复杂,简单的是他们只有一个普通标准———那就是你必须诚实;复杂的是,你必须在他们各式各样的考试中证明自己是诚实的。
  在张黎博士看来,沃尔玛的成功并不仅仅依靠高科技和天天低价的策略,分析沃尔玛取胜之道时他强调:“现在零售业已经进入细节管理时代,沃尔玛在管理上就是依靠细节取胜。”由于零售是直接和最终消费者打交道的行业,零售商直接面
  对的是各式各样、没有任何理论和机器可以控制的人,所以商店的雇员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从某种程度上说,雇员的素质和态度直接决定了消费者下一次是否还愿意来此购物。
  早年的山姆·沃尔顿在录用经理时,经常会要求经理携妻子一起来公司见面,而他的妻子海伦也会在场,因为沃尔顿认为“一个人对妻子的选择可以体现出他的性格特征”。现在当你通过了测试而被雇用时,通常会得到厚厚的一本雇员手册,其特点是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家长式建议的结合。比如手册会告诉你“寻找别人身上的优点,避免无聊的闲话。”它还会告诉你该如何着装以及何时休息,甚至还指出:作为一名计时工,如果你想和另外一名计时工约会,必须先得到区域经理的许可。
  与众所周知的“微笑服务”以及“问候任何10英尺以内的顾客”等条例相提并论的,还有沃尔玛的“太阳下山”规则,即每个雇员必须在太阳下山之前把当天的事情干完。这是所有雇员,不管是乡下的连锁店,还是闹市区的连锁店都必须达到的工作标准———只要顾客提出要求,就必须在当天完成。《对阵———和零售巨人竞争》的作者肯尼·斯通曾经有过亲身体会:当他需要一个过滤器时,他先到五金商店去购买,但是他们没有货;他又去了当地的沃尔玛商店,而他们也没有货。第二天斯通又将同样的路线走了一遍,五金商店依然缺货,而沃尔玛的陈列架上已经摆上了最新款的过滤器。于是他说:“我急切地需要过滤器,因此你能想到我会到哪里购买。”
  沃尔玛的员工还被训练当顾客问他们某种商品在哪里时,不能仅指出该种商品所在的部门位置,而应该亲自带顾客去找到这种商品。张黎认为“沃尔玛之所以投入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员工的培训,就是为了留住每一名前来购物的顾客。”其实这些细节的执行都不需要太多额外的资本付出:“相比较而言,国内的零售商更喜欢动辄讨论资本运作、跑马圈地等等,其实他们对细节都不追求完美,没有抓住零售的本质问题。”
  细节管理不仅仅是针对员工和店铺,同时也包括公司的高层主管。即使到现在,沃尔玛的管理人员出差在外,依然必须两人同住一间客房,而每天差旅伙食费的标准1年前刚刚进行改革,终于能超过15美元。2002年,沃尔玛CEO李·斯格特和众多供应商在拉斯维加斯开会时,听到供应商抱怨说“跟沃尔玛做生意实在挣不到钱”,斯格特回答说:“我不知道你们是否能挣到钱,但是我发现你们都住在BELLAGIO(拉斯维加斯最新最豪华的酒店之一),而我是住在我的表姐家中。”
  在那次会议上,斯格特还说道:“沃尔玛的最大秘诀就是我们有一位杰出的、无与伦比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他在40年前创造的理念至今仍然清晰、正确。当人们提到沃尔玛时,不要去想我们每年2000多亿美元的销售数字,那并不代表沃尔玛;我希望沃尔玛在人们心中的印象永远是蓝色的工作服以及能让你们满意并再次光临的微笑。”
  无论如何,沃尔玛的确改变了零售业,就像福特汽车改变了交通运输业一样。正如《追求卓越》的作者汤姆·彼得所说:“除了亨利·福特之外,山姆·沃尔顿可以说是本世纪最了不起的创业家。”福特既不是汽车也不是装配线的发明者,但是他创造的新模式却使得汽车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样,沃尔玛也不是零售业的开创者,但它却将零售业做到了极致,过去40年中以及它现在所做的一切,也正是努力使全世界的人们相信:生活中没有沃尔玛就不可想像。附录:沃尔玛的高科技和信息化之路1969年,最早使用计算机跟踪存货。1977年,第一套企业计算机网络铺设完成。1980年,最早使用条形码。1985年,建立地区的分销中心;最早使用EDI集中采购。1986年,保持每周的订货和送货周期;交叉使用账台。1988年,最早使用无线扫描枪,全面推广EDI;企业卫星全面投入使用。1989年,做到72小时内补货;同时使用卫星系统进行信用卡授权,刷卡时间从同行的3~5分钟缩短为7秒钟。1990年,IT供应商通过网络进行销售分析。1992年,如果要求,可以每天/当天送货。1995年,减少店员,加快供应链速度。1997年,实时销售和库存数据。1998年,用于小型/当地供应商自动化供应链。2000年,全年网站的访问量增长了570%,感恩节获得了11亿美元的历史上最大单日销售量。2001年10月31日,重新启动经过改造的网站。网站改进搜索引擎后,消费者能够很容易地找到50万种商品中的任何一种。
原作者:恩蓉辉
来源:中国经营报
奥康鞋业的物流运作模式
奥康集团创建于1998年,是一家从3万元起家,发展至拥有6亿多元资产,年销售额达到10。7亿元的民营企业。奥康是浙江省重点骨干企业,中国百强民营企业,该公司产品获得首批国家免检产品称号,并连续三届蝉联中国真皮鞋王称号。奥康拥有三大针对不同目标市场的品牌:奥康、康龙和美丽佳人。据统计,奥康15年来生产量足以使浙江人和每人都拥有一双奥康鞋。
  面对中国皮鞋业供大地求的不争事实,奥康集团通过对公司物流系统的不断地改革与完善,终使奥康跨过了众多企业难以解决的物流瓶颈问题,使企业终处于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一、物流模式演进变革
  奥康在物流系统的建设的道路上有过几次反复。1998年以前奥康基本上是沿用“以产定销”的经营模式,总部生产部门生产什么,营销人员就推销什么,代理商就卖什么,这一套物流模式在奥康发展过中起过比较重要的作用。因为这样总部的“主动权”比较大,但在运作这套模式的过程中,矛盾也逐步暴露了出来:由于总部信息的片面性,形成了“以我为主”、“自己说了算”,最后导致与市场需求的脱离,特别是导致了库存的加大,利润的降低。
  1999年,奥康生产、营销两分离,全面导入订单制,即生产部门生产什么,不是生产部门说了算,而是营销部门说了算,而营销部门则根据市场的信息、分公司的需求、代理商的订单进行信息整合,最后形成需求,向生产部门下订单,这叫订单制,也叫以销定产。这种订单制的实施,实质上就是把生产部门变成了营销部门的OEM(加工厂家),这样,奥康的订单制,以客户为中心的物流运作模式得以慢慢形成。在整体思路以订单制为中心的物流模式中,奥康还通过对其中的几个“关键词”进行了改造,使得整个系统的运行有了保障。
  二、物流运作无网不胜
  很多消费者可能都有这样一种经历,电视台上有些大打广告的产品,当你心动准备去购买的时候,跟遍了所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也找不到他们的踪影。这是一个典型的终端不完善的表现,也是物流“不流”、“难流”的原因之一。
  在这个“网络为主”的时代,推拥有了完善而健全的终端,谁的终端渗透能力强,谁就能够不断适应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在市场的变化中占领先机。奥康现在除了在台湾、香港、澳门三地没有营销机构外,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拥有了自己的营销机构外,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拥有了自己的营销网络,106个营销机构,2800多家连锁专卖店,1000多家店中店,并在意大利的米兰成立了境外分公司,在西班牙的马德里设立办事处。强大的终端网络,促使奥康物流“能流”、“速流”。现在奥康产品,三天这内就可以通过专卖店及商场专横等终端出现在消费者面前,实现了营销工作的第一步“买得到”。
  三、物流运作速度为王
  现代市场的竞争,就是比谁看得准,谁下手狠。特别是对皮鞋行业而言,许多是季节性的产品。对于这种类型的产品,就在于比时间,比速度,对于一些畅销的品种,如果你能抢先于你的对于一星期上货,一个月出货就抢先占领了市场。而对于市场的管理终极目的也在于此,如果你的产品慢于对手一步,就会形成积压。所以说市场的管理说到底是对库存的管理。
  传统的库存管理主要是通过手工做帐与每月盘点的方法来实现,这种方法在企业处于中小阶段不能适应,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特别是面对当今市场高速运行,皮鞋季节分化日益明显的态势,不能及时清晰地对库存结构及数量做出准确的反映,就会在企业的运营中出现非常被动的局面。有时你的库存处于警戒线后,你必须在一个月后,经过全国大盘点后才可以得知,而这时,当你想进行调整的已经有些晚了。
  为此,奥康与中国最大的软件高之一用友公司进行合作,着手建立了全国营销的分销系统,对每个分公司,办事处配备电脑,并与总部'电脑进行链接,使各网点与总部进行联网,最后达到信息快速共享的目的。这样,总部与分公司、公公司与终端网点的信息沟通、反馈及处理就全部在电脑上操作完成。形成一个快速的信息反应链。这样每个销售分公司的销售网点每天的销售就一目了然。现在,无论是奥康全国任何一个公公司、办事处的任何一台电脑上,都可以了解到公司产品的库存总数、当天销售、累计销售、某一类型产品的数量及尺码,总部对一些畅销品种就能马上做出反映,打好时间战,产品的南货北调迅速完成,促进了总部的决策活动与全国物流整体把握,把全国物流风险降低,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四、物流运作信息至上
  在奥康的内部有一种共识,在金钱贪污、物品贪污、信息贪污中,最可怕的是信息贪污。
  信息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班,为此,奥康设立专职的信息部门,负责收集全国信息。现在的奥康总部专门设立了一个由20多人组成的信息部门,负责收集分析研究全国的市场信息,为公司的生产、营销、开发提供依据。同时期,每个公公司、每个专卖店也落实卖价负责信息工作,并与总部进行对接。信息人员依据工作分工,每天收集不同季节、不同类型的产品信息,并脏时反馈到开发部门,为开发工作提供依据;常年收集市场终端信息,为公司的市场规划提供依据。总部则第天利用晨会,对信息筛选、分析并分流后,交由相关部门处理,并对前一天的信息处理结果进行反馈。公司还通过每天的《信息汇总》、每周的《信息汇总》、每月两期的《营销快讯》、E…MAIL等载体将信息落实传达到相关人员,为他们的工作提供依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天全国每个专卖店、商场专横都将当天的销售情况经由一煊的渠道层级反馈到总部。为此,总部每天都能及时而又准确地了解到当天产品的销售情况,从而对市场做出迅速而又准确的反应。
  这样,奥康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和有效的处理,对市场的需求做出准确的反应,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物流工作,进而降低了库存,提高了效益,市场的竞争能力不断增强,企业效率连年递增。
  现在的奥康,企业经营实现了三个零:物流管理零库存、企业经营零运营资本、物流配送零距离。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2002年,据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奥康皮鞋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二位。(王丽)
企业案例分析鞋业市场需求相对饱和,企业销售额如何做到每年递增66。7%奥康卖鞋无“网”不胜
 12/12/2002中国第三方物流网
  11月17日,在世界顶级营销论坛————美国营销年会上,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成为首位登上该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